年很快就过完了,想着去年自己想要做红茶的事,小夏决定提上议程。
清水镇四季分明,山水秀丽,适宜产茶,基本每家每户都有茶园。
少则菜园子边上几棵,多则山上开片地,种上一片。
山坳里也有野生茶树。
基本都是自家喝,会特意等到茶芽长至很长,才会采摘。
制作也简单,家里的锅炒一炒,然后揉一揉,再烘干。
平时大茶壶泡上一壶,够一天喝了。
做事的人爱喝茶,白开水不得劲。
小夏想做精品,尤其是红茶,此时还未出现,物以稀为贵。
在现代,武夷山的正山小种、金骏眉之类的红茶售价都极高,而且比绿茶耐储存,只要存放得当,放个几年都没事,口感还会变得更加醇厚,再加个老茶的概念,卖价还能涨一涨。
不过做红茶的话,凭她的关系网肯定不行,得找沈夜白合作。
回到村子,小夏先去了几户茶树多的人家,跟他们讲好自己收茶的标准,芽头、一芽一叶、一芽二三叶,价格从高到低,肯定比他们自己散茶卖划算。
小夏原本信誉就好,之前做了那么多事大家对她也是心服口服。
所以协议签的很顺利,收茶的消息很快都传了出去,附近不少村子的人都找了过来,小夏也放话出去,只要符合标准,她都收。
之前没赶上红薯和油菜的,赶紧开始捣鼓自己的茶树。
锄草,施肥。
开荒山,种茶苗。
早春的天气还有些寒冷,但各个村子的人每天扛着锄头早出晚归,忙活的一身劲。
路上打招呼说的也是茶树。
“你家挖的怎么样了?”
“差不多了,在我家松树林那边的菜园地上面开了块地方,早知道去年就多留点茶籽了。羡慕你啊,有那么一大片茶园地,今年要发了。”
“嘿嘿,没事,你今年种,过个两三年也能开始采了。”说话人忍不住满脸的笑意,这片茶园还是几年前他老娘闲着没事开的,他当时还抱怨来着,说家里也喝不到多少次,卖也卖不了几个钱,尽是费功夫的事。
谁能想到呢!
现在成了香饽饽!
还是他老娘有远见。
这些天,他就差住在茶园里了,里面的荒草清理干净,盖在茶树根上,周围挡光的树也砍了不少,再等两个月茶树就该发芽了。
“估计今年山里的那片野茶树得被人薅秃。”
“可不嘛,我听大山村的人说,小夏姑娘要做一种不一样的茶,专门卖给有钱人,让大家伙放心大胆的种茶树,她来负责卖,以后一年光靠茶树都够了。”
“真的啊?那我可要再多种点,茶树长的又慢,还好不挑地,就是开山费劲了些。不跟你说了,我回家喊我儿子去。”
“哎,我也要忙去了。”
很快事情一传十,十传百,百姓们都跟着忙活起来。
老张头有些担忧:“闺女,这么多人都种茶树,回头卖不掉咋办?”
“别担心爹,今年肯定不会有那么大的量,茶树长起来到能采还有好几年呢,那时候我早把咱们镇红茶的名头打出去了。
制茶的工艺呢我也不打算藏着掖着,有兴趣、愿意沉下心来学的人,我愿意教给他们,名头打出去了,他们自己卖可以挣的更多,大家伙一起齐心协力就能把事情做好。”
茶叶自古以来都这样,地方名茶,一方山水养一方风物,肯定不能单靠一个人单打独斗。
大家都能挣钱才是好事。
才能把一个产业做好。
小夏开始准备制茶到时候要用的东西。
先是搭建制茶工坊。
她翻阅了空间里的书籍,画了几张草图。
请的还是之前给她建房的那批工匠师傅。
唯独揉捻环节,量大单靠人力肯定不行。
通过翻阅书籍,小夏发现最早版的揉捻机可以靠水力带动,省时省力,茶叶的品质也更加均匀。
所以工坊的位置她特地选在了溪流旁。
工坊采用大跨度的开阔空间,十个长条形的萎凋槽整齐排布。
每条槽长六丈、宽三尺,槽身离地二尺高,地下架着镂空的木架,方便空气流通。
槽底铺着细密的竹篾,既透气又不硌茶叶。
槽的一端留了封口,可架上简易的风扇,若是连日阴雨,可以让村民摇扇鼓风,保证萎凋效果。
萎凋槽旁,是特意搭建的发酵间。
屋子选在了背风朝阳的位置。
墙壁用黄泥夯实,屋内铺青砖。
墙角放着几个陶罐,用来调节室内湿度。
四壁钉着木架,上面摆放着一个个竹编的发酵筐,筐下垫着干净的麻布。
发酵间双层门,内里挂着厚实的棉布帘,为了保证室内的温度稳定。
红茶之所以跟绿茶不同,就是因为多了一个发酵的环节,发酵后茶叶颜色变深,茶汤颜色变红,红颜透亮,特别漂亮。
茶性也更加温和。
篾匠她直接找的村里的王伯,王伯手巧,家家户户用的篮子、簸箕之类都是他编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现在子承父业,儿子也跟在后面一起做。
小夏要的东西多,搬来搬去麻烦,父子俩直接把工具都搬到了她的作坊门口开干。
各种不同大小网眼的筛子,簸箕,烘笼等等,光是筛子就要百余个,收茶青的时候摊茶用。
父子两个喜不自胜,小夏工钱也给的大方,做事自然特别卖力。
这些东西都比较简单,小夏让工匠们怎么做,他们就怎么做。
最麻烦的是揉捻机。
小夏揣着揉捻机的图纸,跑遍了清水镇和周边村落。
碰了一鼻子灰。
她先找的是镇上之前给她做家具的家具作坊,人家只瞅了两眼便摇头摆手,推了回去,加工钱不愿意做。
原话这样说:“小夏姑娘,这玩意看着怪模怪样,又是水轮又是揉桶,我们听都没听过,哪会做?”
因为是老主顾,还算客气。
她又去找老木匠师傅,人家直接拒绝。
不仅是因为觉得太耗工夫,主要他们见小夏只是个姑娘,单凭自己的想法画的图纸,谁知道能不能成。
“姑娘家还是安心在家做做吃食,这些东西见都没见过,纯属瞎折腾。”
“就是,真以为自己得个御赐牌匾就本事通天了?图纸画的花里胡哨,怕不是胡思乱想瞎画的,真做出来也是中看不中用。”
其它事情都进展顺利,唯独揉捻机被耽误了下来。
喜欢穿成极品小姑,退亲后种田致富忙请大家收藏:()穿成极品小姑,退亲后种田致富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