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章 第10章、职业的猜测

作者:麦垦鸡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技能交换环节在一种微妙的气氛中落下帷幕。


    苏曼妮从洗手间回来后,一直沉默地坐在角落的单人沙发上,像只收起利爪却仍带着戒备的猫。


    林溪则还沉浸在手工的乐趣里,兴致勃勃地用新拿到的彩纸练习着千纸鹤,虽然折得歪歪扭扭,但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陆驰依旧维持着那副桀骜不驯的姿态,双手插兜,长腿交叠,慵懒地陷在另一张沙发里,仿佛对一切都漠不关心,只是他那看似随意扫视的目光,偶尔会若有若无地飘向茶几上那只被你留下、独自美丽的蓝色千纸鹤,指尖在裤兜边缘无意识地摩挲着里面那个皱巴巴的纸团。


    短暂的休息时间在各自的心思中流逝。工作人员适时地引导,大家重新在客厅中央的沙发区落座。不知是节目组的暗中推动,还是气氛使然,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向了对彼此职业的猜测。


    这无疑是节目核心玩法的体现,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连一直游离在外的顾时砚也稍稍坐正了身体。无声的镜头如同敏锐的眼睛,缓缓推进,聚焦,不放过任何一丝细微的表情变化。


    首先打破沉默的是顾时砚。他双手抱胸,冷峻的脸上依旧是那副波澜不惊的表情,但他深邃的目光却如同精准的扫描仪,落在你身上。他开口,声音低沉而平稳,带着一种基于逻辑和观察的笃定:


    “你操作电子设备时,无论是笔记本电脑还是手机,动作都呈现出一种异乎寻常的熟练和流畅。没有初学者常见的迟疑和摸索,指令输入和界面切换的效率很高,这需要大量的实际操作经验才能形成肌肉记忆。”


    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地捕捉到细节,“而且,我注意到你的右手食指和中指指腹,有不太明显但确实存在的薄茧。这种茧子的形态和位置,与长期、高频次敲击键盘或触控板的职业习惯高度吻合。


    综合来看,你从事的工作很可能与电子设备深度绑定,并且需要长时间、高强度地进行人机交互。”


    他的分析条理清晰,冷静客观,仿佛在解构一个代码难题,带着科技从业者特有的理性与精准,令人信服,也让你心底暗自惊讶于他的观察力。


    温景然接过话头,脸上挂着惯有的温和笑容,但他的观察角度却截然不同,带着医生特有的细腻和人文关怀:“时砚注意到的是技术层面,我看到的则是你与人互动的模式。”


    他的眼神温暖,带着欣赏,“你对周围人的状态观察非常细致入微,共情能力很强。你会第一时间发现林溪颈椎不适递上靠垫,会提醒陆驰注意松动的栏杆,甚至……会关心曼妮自己可能都没太在意的皮肤过敏。”


    他提到苏曼妮时,苏曼妮不自在地扭动了一下身体,避开了目光。“这种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对他人处境和需求的敏锐感知与主动关怀,或许暗示着你从事的工作需要频繁与人打交道,并且非常注重理解和回应他人的情感需求,需要很强的同理心和服务意识。”


    他的话语如春风拂面,将你的行为赋予了职业化的解读,巧妙地化解了之前可能存在的“讨好”质疑,将其升华成为一种职业素养。


    陆驰听着他们俩条分缕析、文绉绉的猜测,似乎有些不耐烦了。


    他懒散地换了个姿势,撇了撇嘴,声音带着他特有的直率和一点漫不经心:“得了吧,你们俩说那么多弯弯绕绕的,听着都累。”


    他伸手指了一下你随意放在身旁沙发上的手机,手机屏幕是暗着的,但他显然之前瞥见过,“就她那手机屏保,我瞅过一眼,是款画风挺独特的游戏画面,小众得很,我都没见过。我看啊,没那么多复杂的,她铁定和游戏行业脱不了关系。说不定就是个游戏主播,或者……”


    他摸了摸下巴,似乎在搜寻合适的词汇,“嗯,搞游戏设计的?反正就是鼓捣那些虚拟玩意儿的人。”


    他的猜测简单、直接,甚至有些武断,缺乏前两者的逻辑支撑,却凭借着一种近乎野兽般的直觉,意外地……触碰到了真相的边缘。


    你心中微微一紧,仿佛平静的湖面被投入了一颗石子。


    手机屏保确实是你的游戏《星落》中的一个场景,没想到会被陆驰注意到。但你面上依旧保持着得体的微笑,如同设置好的防御程序,用一句轻巧的话回应着他们所有的试探:“猜中才有惊喜嘛。”


    你的回答模棱两可,既不承认也不否认,如同蒙上了一层薄纱,反而更增添了神秘感,让在场嘉宾,尤其是那三位男性,眼中的探究欲愈发旺盛。


    【幕后观察室】


    演播室的灯光下,三位观察导师自然也全程关注着心动小屋内这场关于职业的头脑风暴。


    方启铭看着屏幕,眉头紧锁,手指习惯性地敲击着桌面,率先开口,语气带着资深制作人对观众心理的预判:“我们还是聚焦在这个素人嘉宾身上。她从节目开始到现在,表现出来的核心行为模式就是‘关注他人、照顾他人’。


    在职场剧里这可能是个优点,但在恋综这种带有竞争性和展示性的环境下,这种人设非常危险。


    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现在追捧的是‘拽姐’,是‘女王行为’,是有个性、有棱角、敢于表达自我、甚至有点‘自私’的真实人设。


    那才叫酷,才叫有魅力。她这样一味地展现善良、体贴、包容,初期或许能赚点好感,但时间长了,很容易被解读为‘讨好型人格’,显得没有主见、缺乏攻击性和核心竞争力,观众会觉得乏味,甚至会质疑其真实性,觉得她装,迟早会看腻这套。”


    叶婉晴微微摇头,眼神中透露出不同的价值观和期待,她温和却坚定地反驳道:“方老师,我理解您的担忧,但我觉得我们不能完全用功利和迎合市场的眼光来评判一个人。我相信,她身上这种稳定、细腻、富有同理心的特质,是发自本心的善良,是一种根植于内在修养的人格魅力,绝非刻意营造的人设。


    在如今这个快节奏、每个人都强调个性解放甚至有些浮躁和自我的时代,她所代表的这种温和而坚定的力量,这种能敏锐感知并回应他人需求的能力,反而显得格外珍贵。它或许不像尖锐的个性那样瞬间抓人眼球,但它像涓涓细流,能慢慢渗透人心,营造出一种真正舒适、可信赖的节目氛围。


    我相信,总有一部分观众会懂得欣赏这种‘润物细无声’的美好。”


    郑辰逸在一旁听着,发出一声标志性的冷笑,习惯性地抛出他的“利益论”和“阴谋论”:“哼,叶老师,您啊,就是太理想主义了。


    在镜头前,在名利场的边缘,哪来那么多纯粹的善良?这都是经过计算的!我看她清楚得很,知道自己作为素人,外形、背景可能都不占优势,所以就另辟蹊径,打‘善良牌’、‘体贴牌’,塑造一个‘岁月静好’的老好人形象。


    目的嘛,无非就是通过这些看似无私的举动,来获取其他嘉宾的好感和信任,降低竞争中的敌意,从而在节目里获得更多的互动机会和镜头分量。


    说白了,这就是一种更高级的、更隐蔽的利己策略。现在的人都很精明的,谁会真的相信有无缘无故的关心?”


    观察室里,关于你的“善良”究竟是真实的人格魅力,还是一种精心计算的生存策略,三位导师争论不休。而这番争论,恰好与心动小屋内关于你职业的猜测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一幅复杂难辨的图景。


    你坐在沙发中央,承受着来自小屋嘉宾和隐形镜头后的多重审视与解读,心中却如同深海,表面波澜不惊。


    你清楚地知道,无论是善意的欣赏还是恶意的揣测,是真诚的认可还是功利的分析,都是你选择踏入这个圈子所必须承受的代价,是这场名为“综艺”的交易的一部分。


    你只需要,也只能,屏蔽杂音,继续遵循自己的内心准则行事。


    而关于你职业的秘密,如同一个被缓缓转动的、结构精密的魔方,在众人面前,终于露出了第一丝引人探究的、闪烁着谜之光芒的棱角。游戏行业?这个猜测,如同一颗种子,落在了不同人的心田,等待着后续的验证与发酵。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