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与活塞结构的初步方案虽已定下,但刘协深知,对于这群初次接触蒸汽动力的工匠而言,要让他们真正理解并敬畏这股力量,仅凭原理讲解和壶盖实验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关乎性命的锅炉承压问题,必须让他们有切身的体会。于是,在等待第一批活塞和汽缸样品制作的同时,他将攻坚小组的注意力引向了动力之源——锅炉。
棚屋内,刘协命人搬来了一个特制的小型铁质容器,形似一个厚实的圆罐,只有一个细小的开口,用以灌水和引出蒸汽。“诸位,此物可视为一个极小的锅炉。”刘协指着这小罐,神色严肃地提出了那个萦绕在他心头许久的问题,“水化为汽,体积暴涨千倍。若将这蒸汽密闭于罐中,持续加热,诸位以为,后果如何?会不会撑破铁罐?”
工匠们围着这小罐,议论纷纷。他们承认蒸汽能顶起壶盖,但要说能把这样一个看起来颇为坚固的铁罐撑破?大多数人脸上都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
“陛下,这铁罐虽小,壁却颇厚,寻常捶打都难变形,区区水汽……恐怕难以撑破吧?”一位专司锻造的老铁匠犹豫着说出了众人的心声。他们习惯了刀剑劈砍、重锤锻打的力量形式,对于这种由内而外、持续积累的压力,缺乏直观的认知。
刘协看着众人将信将疑的表情,并不意外,他微微一笑,决然道:“既然不信,那便让事实说话。我们来做一次试验。”
他亲自指挥,将小罐内部灌满水,只留极小的空间。随后,他命人用一根极其坚固、与罐口紧密配合的铁质塞子,用大锤狠狠砸入开口,几乎将罐口铆死,确保密封远超之前的壶盖实验。接着,将这个小“锅炉”安置在特意搭建的、远离主要工作区的石质平台上,下方堆满上好的煤炭。
准备工作就绪,刘协的神情变得异常凝重。他环视四周,沉声下令:“点火!待火势稳定后,将所有燃料一次性添加足量,然后所有人,立刻随朕躲避!”
工匠们见天子如此郑重,不敢怠慢,依言点燃柴火,待火焰熊熊燃起,将带来的煤炭尽数填入灶膛,随即快步退开。然而,他们退开的距离,在刘协看来,远远不够。
“再远些!退到那排原料堆后面去!”刘协指着堆放木料和废铁的地方喝道。他自己则在一队紧张无比的羽林军和典韦的簇拥下,退到了更后方,那里有一堵之前修建工坊时留下的、厚达数尺的夯土隔墙。刘协甚至命令典韦和几名最强壮的侍卫手持厚重的包铁木盾,挡在自己身前,形成第二道屏障。
看到天子这般如临大敌的架势,工匠们这才真正感到了事情的严重性,纷纷依言躲到原料堆后,屏息凝神,目光紧紧锁定那个在火焰中炙烤的小小铁罐。
棚屋内一时间只剩下柴火燃烧的噼啪声和煤炭爆裂的细微声响。时间一点点过去,那小罐起初毫无动静,渐渐地,开始发出一种低沉的、令人不安的“嗡嗡”声,仿佛有什么东西在里面疯狂冲撞。罐体微微震动起来,连接处开始有极其细微的白汽顽强地渗出。
气氛紧张得几乎要凝固。马钧躲在木料后,双手紧紧攥着衣角,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那仿佛随时可能爆裂的罐子,口中喃喃:“力……力聚于内,不得出……恐,恐生巨变……”
就在这时,异变陡生!
没有预想中的惊天巨响,只听得“轰”的一声短促而沉闷的爆鸣!那枚被大锤砸入、看似万无一失的铁质塞子,如同一颗被强弩射出的巨矢,化作一道模糊的黑影,以肉眼难以捕捉的速度,猛地从罐口喷射而出!
“砰——!”
一声更加响亮的撞击声从头顶传来!众人骇然望去,只见那铁塞竟深深地嵌入了棚屋顶部一根粗大的横梁之中,入木近半,周围崩裂出蛛网般的木纹!
而那失去了塞子的小罐,则如同受伤的野兽,发出一阵尖锐的嘶鸣,内部积蓄的高压蒸汽疯狂地从缺口喷涌而出,形成一道白色的气柱,推动着罐体在石台上剧烈地旋转、跳动了好一会儿,才渐渐力竭,歪倒在一旁。
整个棚屋死寂一片。所有人都被这骇人的一幕惊得目瞪口呆,后背渗出一层冷汗。他们无法想象,若是站在近前,被那激射而出的铁塞击中,或是被那狂暴跳动的铁罐撞到,会是何等下场!那小小的水汽,聚集起来的力量,竟恐怖如斯!
刘协从盾牌后走出,看着嵌入横梁的铁塞和兀自冒着白汽的罐子,心中也是凛然。他转向面色发白、心有余悸的工匠们,声音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现在,诸位还认为,这蒸汽之力,不足以撑破更大的锅炉吗?”
无人再敢质疑。那位此前提出异议的老铁匠,更是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发颤:“陛下……陛下圣明!是老朽……老朽愚昧,不知此力竟凶悍如斯!这锅炉之固,确为第一要务!”
“起来吧。”刘协虚扶一下,“未知则无畏,如今既已知之,往后行事,便需将‘安全’二字,刻入骨髓!”他顿了顿,继续道,“此次试验,密封尚不算极致,便有如此威力。朕意,下一次加压试验,需在户外空旷处进行,并专门建造一座异常坚固的石屋,以厚重钢板覆顶,我等在远处以观测。这蒸汽之力,可控则为神器,失控则为凶器,不可不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言及于此,他猛然联想到那正在秘密研制的、威力更甚的黑火药,立刻对身旁的贾诩派来的联络官厉声补充道:“即刻传令火药工坊!所有火药实验,必须遵循三条铁律:
一、药量由极微开始,确认安全方可逐步增加;
二、所有实验必须在户外特定区域进行,实验人员必须居于足够遥远、足够厚重的‘安全屋’内,引线必须足够长,确保有充分时间撤离至安全地带;
三、未经朕之亲允,绝不可私自进行大规模装药实验!违令者,以谋逆论处!”
“诺!”联络官脸色一肃,躬身领命,快步离去传达这用鲜血教训换来的安全条例。
工匠们听闻“火药”二字,虽不知具体为何物,但见天子如此郑重其事,甚至比对待这蒸汽锅炉更为严厉,心中更是凛然,对“安全”的理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陛下,我等……我等已深知此力之可畏,这锅炉试验,是否……”有工匠心有余悸,试探着问道,意思是想说是否不必再冒险进行更极端的测试了。
刘协却坚定地摇了摇头:“不!正因其可畏,才更需知其极限何在!唯有知其极限,方能造出承载其力、驾驭其力的容器!因噎废食,绝非工匠之道,亦非强国之路!”
他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那些经验丰富的老铁匠和铸炮师身上,抛出了下一个关键议题:“而要造出更坚固的锅炉、汽缸,乃至未来能承受更大压力的炮管,除了结构设计,更根本的,在于材料!”
“朕曾提及‘合金钢’。”刘协解释道,“所谓合金,便是将两种或多种金属熔于一炉,取其各自优点,去其糟粕,形成性能远超单一金属的新材料。譬如,在铁中加入少量锰矿,所得之‘低锰钢’,其强度、韧性便胜过寻常熟铁。然而,这还远远不够!”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引导和激励:“我们需要更耐高温、更抗高压、更坚韧的合金!这需要不断的尝试,尝试不同的金属配比,不同的熔炼温度,不同的锻造手法。这可能耗费无数心血,经历无数次失败。”
刘协走到棚屋中央,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种宣告历史的庄严:“但朕在此承诺,凡于材料一道有所突破者,无论出身,无论年纪,其名,其功,其所创之新材,皆将被详细记录,列入朕欲编撰的《格物宝典》(构思中类似《天工开物》的科技典籍)之中,传于后世,名垂万古!赏赐百金,尔等之名,将与这蒸汽之力、与这即将到来的崭新时代,一同被后人铭记!”
“名垂万古!”
这四个字如同最炽热的火焰,瞬间点燃了所有工匠眼中的光芒。对于这些曾经被视为“贱业”的人来说,还有什么比将自己的名字和成就镌刻在青史之中更具诱惑力?就连马钧,也激动得握紧了双拳,眼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渴望与决心。
锅炉试压的惊雷,彻底轰碎了旧有的认知壁垒。
喜欢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请大家收藏:()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