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章 君子远庖厨

作者:连夜绑架财神爷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属下明白。”陈康回复道:“殿下,客栈已经安排好了,请随属下前去。”


    “既已出京城,不用叫殿下,换郎君便是。”谢君意道。


    --


    “……郎君救命之恩,小女子无以为报,唯有以身相许……”昭愿捏着嗓子,学着唱戏的腔调,咿咿呀呀地卖弄着,一会儿扑在阿姐怀里佯哭,一会儿执手掩面佯装羞怯,好生热闹。


    “哈哈哈,你这又是从何处学的?竟不知还有这种天赋?”听到小妹这怪模怪样的腔调,听月没忍住,唇角微扬,一声轻笑溢出唇畔。


    “前些天路过戏院时,听台上的人就是这么唱的,还怪有意思的。”昭愿望向阿姐,眼底满是笑意,“等有时间,阿姐和我一起去听戏,可好?”


    听月在厨房里熬制这今日从医馆买来的补药,本想着让小妹在卧房等着便是,毕竟熬药耗时长且枯燥乏味,没成想这小丫头硬是粘在她身旁,怕她无聊,还学着唱戏的给她来了这么一段。


    “好好好,都依你。”听月手上动作不停,却总是能在第一时刻回应她。


    一碗黑漆漆的药草终于熬好了,整个厨房里都是浓浓的药草味,闻起来苦苦的。


    “昭昭,该喝药了。”


    听月将药碗放在桌面上,纤指微蜷,支着下颌,黛眉轻扬间,递去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缓缓说道。


    秉着“一鼓作气”的观念,昭愿仰头便要将那碗黑褐色的药汁一饮而尽。可当药汁刚触碰到舌尖时,那股子又苦又涩的滋味便直冲味蕾。她喉间一阵翻涌,险些当场吐出,只死死攥着碗沿强忍着。


    “我的老天爷,这简直……啊、我的嗓子……。”


    “良药苦口不是没有道理的。若不愿喝这苦涩的药汁,定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才是。”听月莞尔一笑,执起帕子,轻轻擦拭昭愿嘴角残留的药汁,语重心长道。


    昭愿顺势微微仰起下颌,委屈道:“知道啦,阿姐。”


    “欸?怎么有一股药味?还那么浓。”


    一声带着几分诧异的清脆男声,措不及防地插入姊妹之间打趣的玩笑氛围。


    来的人正是昭愿的小弟,家中最小的孩子——姜盛安。


    “大姐姐,二姐姐,可是谁病了?”


    瞧小弟这模样,蓬乱的发丝贴在鬓角,眼角还粘着未干的泪痕,一只手揉着惺忪的睡眼,一只手无意识地拽着松垮的衣襟,估摸着才从床榻上爬起来,连洗漱整理的功夫都没来得及。


    “你怎这副模样?还不赶紧去洗漱,整理好了再出来见人。”昭愿看着小弟这副傻里傻气的样子,气不打一出来。


    “欸,都是一家人,哪还计较这么多,我又没出门,只是来厨房转转罢了。”盛安摆了摆手,满不在乎的语气说道,随即又问刚未得到答复的话,“还没告诉我是哪位姐姐病了?”


    “你二姐姐,昨夜淋了雨便发了高烧,今早才退下,去医馆抓了点药。不是什么大事,过几天便好了。”听月见两人聊天,便将药碗拿去外面清洗,等回来时听到盛安的话,便随口回复道。


    “二姐姐身体还是这般弱,就应像我这般多出去跑跑,淋几天的雨都不带生病的。”盛安站久了有些累,便倚着门框,眼珠骨碌一转,略带些欠揍的语气说道。毕竟对于二姐姐生病都司空见惯了。


    “你小子还敢说这事,”昭愿双手叉腰,眉梢竖起来,慎怒道:“整日就知道在外面疯玩,阿娘都被你气到了!往后这几日,你想吃热菜热饭,就得自己动手做,没人再惯着你!”


    “别呀二姐姐!这可使不得啊。”盛安立马收了那吊儿郎当的模样,腰杆一软就往昭愿跟前凑,双手合十抵在胸前,求饶道:“你去跟俺娘说,我保证下次不乱跑了,可以不?”


    “当然不、行!阿娘说了,你年纪不小了,主意也挺大的,不让我们管你,说你自己便可管好自己。”昭愿看到小弟滑稽的模样,本想忍住笑,奈何嘴角不受控制地微微上扬。


    好吧!昭愿也承认她有点幸灾乐祸的模样。


    “可我过来就是想瞅二位姐姐可有吃的。如今却被告知要自己动手,早如此就不过来了。哎呀……”少年的肩膀顿时垮了下来,一开始来时的活力仿佛被抽干似的,带有些悔意说道。


    “你不来寻我与阿姐,我们也正是要去找你的。你来了,也省得我们过去。”昭愿抬手拍了拍小弟的肩膀,半打趣半认真地说道:“赶紧去洗漱干净,今日的饭食,得你自己动手做。赶紧点做,还能早点吃上呢。”


    盛安闻言,苦着个脸撇了撇嘴,可怜兮兮地望向大姐姐,嘟嘴道:“大姐姐,你也要这般对我吗?”


    听月温和地望向自家小弟,轻声道:“盛安啊,别总惹阿娘生气。”


    “果然还是这般,”盛安耷拉着脑袋,心里暗自嘀咕,“大姐姐与二姐姐素来亲厚,她自然是向着二姐姐的,哪会偏疼我这个惹祸的小弟。”


    看着自家小弟垂头丧气地离开厨房,姊妹俩相视一笑。


    快到晌午,太阳总算舍得出来了。阳光透过厨房的木窗,洒下细碎的金斑,落在石板地上、散发浓浓药草味的灶台上,就连姊妹俩的身上都镀一层暖光,真是好不惬意啊!


    大早去医馆抓药、姐妹谈心、和小弟斗智斗勇,一系列的事情让喝完药的昭愿有些困倦,又和阿姐闲聊了几句,便摆了摆手回卧房小憩。


    这个时辰的日头最为耀眼,听月从卧房里端出小凳子,就坐在檐下,拿出还没绣完的荷包,彩色的丝线在光辉的照耀下显得异常好看。


    听月细长的睫毛在眼睑处投出浅浅暗影,眉头微蹙带着几分专注,指尖捏着绣花针稳稳起落,针脚循着纹样细细游走。


    风微微吹起,院子满是树叶沙沙作响的声音。


    而在厨房里做菜的姜盛安却没那么悠闲了。


    “还是弄点简单的,弄什么好呢?”


    姜盛安望着灶台上的锅碗瓢盆,眉头拧成一个小疙瘩,一脸茫然地挠了挠头,自言自语道。


    怔愣半晌,他忽然一拍脑门,眼睛亮了亮,“煮碗粥喝,应该不难吧。”


    “应该是这样的吧,我记得阿娘就是直接将它们放在锅里的。


    说着便手忙脚乱地去寻米缸,碰着半碗糙米往锅里倒,谁知脚下被什么东西拌了一下,米粒洒了一部分在灶台上,盛安着急忙慌地去捡,总算把洒出来的米粒都归拢到锅里。


    下一步就去舀水,盛安找到盛水的水瓢,转头望向身后的大水缸,舀了一瓢水,没成想手腕有些没力,又洒了点水,吓了他一跳,他知得两只手一起拿着水瓢,往锅里倒,水哗啦啦冲下去。


    “这点应该就够了吧?”


    姜盛安盯着锅里的米和水,指尖挠了挠后脑勺,思索片刻,语气有些不确定,“……阿娘煮的时候,是一大家人吃,如今只我一人,够了吧?”


    就剩最后一步了,美味的粥就在眼前。姜盛安拿出打火石,乱搞一通,发现还是没有办法将柴火点燃。


    正准备要放弃之时,他看到墙角处有几捆干稻草,眼珠子滴溜一转,随即将干稻草拿到灶台前,两个打火石“嚓”的一声,火星子溅入稻草上,多弄几下,火苗就“呼”地腾起。盛安立刻将着了火的干草塞进灶膛里,着急忙慌之间又添了几根木头。


    没成想火势有过旺,姜盛安被呛得满脸通红,止不住地弯腰咳嗽,眼泪都被呛出来了。他又手忙脚乱地扒拉一下柴火,指尖被火星子烫了一下,也顾不上吹只想着赶紧把火势压下去。


    院子里悠闲自得的姜听月望向厨房冒出来的浓烟,听到厨房里噼里啪啦的声音,无奈地摇了摇头,将手中的荷包放置在凳子上,转身往厨房的方向走去。


    就在姜盛安被烟呛得准备逃离厨房之时,姜听月已轻步走到他的身旁,她的手掌缓缓抚摸盛安的背部,像是安慰道:“慌什么?我来帮你。”


    姜盛安愣了愣,鼻尖还泛着呛出来的红,脸颊上沾着点灰迹,一时忘了咳嗽,只挠了挠后脑勺,嘴里嘟囔着:“大姐姐……我……”


    姜听月看着自家小弟灰头土脸的模样,嘴角微微上扬。


    她俯身伸手从灶膛里抽出烧得正旺的柴火,又拿起水瓢舀了小半碗冷水添了进去,动作利落又从容,转瞬就把乱窜的火势压了下去。


    姜盛安看着大姐姐熟练的动作,忍不住夸赞道:“大姐姐好生厉害,辛亏有大姐姐在,我一个人着实有点困难。”


    听月闻言,转身望向小弟,将手帕递给他,温柔道:“瞧你这张小花脸,擦擦吧。若是让你二姐姐瞧到了,定要好好揶揄你。”


    “哼,二姐姐做饭的程度和我差不多,她到如今做出的饭食也就只能勉强才吃得进去。五十步笑百步罢了。”姜盛安拿起手帕,胡乱地擦了一下,听到大姐姐谈论到二姐姐,不甘心道:“更何况古人云‘君子远庖厨’,做饭差了写也实属正常。”


    “你这个混球,在外不学好,随便捡了几个字就敢说出来,也不怕被外人笑。”听月向来是听不得小妹的任何坏话,再加上她素来爱好诗书,这个混球小子犯了她两个大忌,决定还是教训一番好,“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这讲的便是,有道德的人对于飞禽走兽,看见它活着,便不忍心看它死;听到它哀鸣的声音,便不忍心吃它的肉。因此君子不接近厨房。而这里的君子指的是道德高尚的人,你是吗?”


    孟子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孟子·梁惠王上》


    译文:孟子说:“没有关系,这个是体现了仁爱之道!(原因在于您)看到了牛而没看到羊。有道德的人对于飞禽走兽,看见它活着,便不忍心看它死;听到它哀鸣的声音,便不忍心吃它的肉。因此君子不接近厨房。”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君子远庖厨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