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0章

作者:千尘风玉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可聂长顺却显得很平静。


    她始终相信自己的眼光与判断。


    这组服饰设计超前、款式多样,甚至超越了之前刊登过的国外大牌。


    聂长顺心里也有自己的考量。


    国外不少设计师曾说,华夏根本设计不出时尚潮流的服装。


    她想用自己的方式告诉全世界:


    华夏也有自己的潮流服饰,并且是一流的顶尖设计!


    ……


    《时装》杂志一经上市,迅速售罄。


    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年轻女孩们喜欢参考时装杂志穿搭,


    因为那代表最前沿的潮流。


    她们享受成为焦点的感觉。


    即便放在多年以后,女孩们看到漂亮的衣服,也总会心动想象自己穿上的样子。


    上海的一间办公室里,


    几个女孩正围在一起,翻阅最新一期《时装》。


    “这是哪个牌子的衣服呀?太好看了!这件红色大衣真时髦,好想买。”


    她们迫不及待地往后翻。


    “哇,这件西装裙也太美了,又显气质又活泼,好像也是同一家的。”


    “快看,下面这套更绝,也是金缕制衣生产的。”


    “竟然是国产品牌?以前都没听说过,设计一点都不输大牌!”


    “《时装》的眼光一向准,这期每一件都想入手。”


    “无论是大衣、内搭、裙子还是裤子,每一款都是精品。


    如果我穿上那条白裙子去跳舞,一定惊艳全场。”


    “好想知道这些衣服在哪儿能买到啊。”


    通过《时装》杂志的整本宣传,金缕制衣的服装迅速红遍全国。


    无数女性为之心动,难以抗拒这样时尚又美丽的衣裳。


    杂志社的电话几乎被打爆,人人都想购买这些服饰。


    南方不少商人敏锐察觉到其中商机,


    纷纷按杂志上的地址,动身前往金缕制衣厂。


    尤其是温州商人,嗅觉灵敏,绝不放过这样的机会。


    各大商场、批发商、采购员,纷纷启程赶往北京。


    ……


    金缕制衣的办公室内。


    杨大为神色忧虑地将服装报价单递到付卫国面前。


    “老板,现在服装每天都在生产,仓库里已经积压快两万件了。”


    “这批面料成本很高,如果销售渠道打不开,我们可能会亏得很惨。”


    付卫国一边听着,一边在报价单上勾画修改。


    “杨厂长,你最近没看杂志吧?桌上那本你可以翻翻。”


    杨大为有些不解。


    他连日忙于厂务,两天没回过家,哪顾得上看杂志。


    可当他拿起杂志时,双眼顿时亮了起来。


    “这……这是我们的衣服?”


    “这件也是,这一整本登的都是咱们的衣服!”


    杨厂长的手微微发颤。


    作为服装厂负责人,他太清楚被国内顶尖时尚杂志全刊推荐意味着什么。


    没等他从震惊中回神,付卫国已将修改后的价目表递了过来。


    杨大为低头一看,不由倒抽一口冷气。


    女士毛呢大衣,标价360元。


    西装裙,180元。


    羊毛外套,250元。


    牛仔裤,120元。


    ……


    杨大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价格怕是多写了个零吧?


    “老板,这定价真的没问题?这些衣服的成本连标价的零头都不到啊。”


    “就算上了杂志,定这么高的价,真会有人买?”


    付卫国淡然一笑:“别低估女性的消费力。


    就算她们自己买不起,也会有男人愿意买单。”


    “我们做的是高端服饰。


    《时装》杂志的读者大多经济条件不错,消费能力很强。”


    付卫国很清楚这个时代的消费潜力。


    后世一件皮夹克能卖到三百多还供不应求,更别说八十年代初国外品牌来华展销,千元服装都被抢购一空。


    他设计的这些款式,即便放在国际市场上也毫不逊色。


    这个时代虽然刚改革开放,但已经有一批先富起来的人。


    她们追逐时尚,把穿着视为身份象征,这正是金缕制衣要抓住的客户群。


    付卫国的目标客户正是那些追求爆发式消费的人群。


    站在买家的立场上,服装定价越高,穿的人越少,就越显得与众不同,也越能匹配它的价格。


    物以稀为贵,这始终是市场不变的真理。


    杨大对此仍感怀疑,他实在难以相信这个价格真能卖得出去。


    付卫国只是笑笑,没有接话。


    服装行业利润巨大,这个现象延续到未来也依然如此。


    有些女明星的高定礼服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这并不罕见。


    要是杨大伟知道这些,恐怕当场就得吓晕过去。


    ……


    《时装》杂志的影响力正悄然扩散,这一期销量爆增,加印了好几次。


    金缕制衣的名气也越来越响。


    作为金缕制衣的模特,第一批成品出炉时,付卫国叮嘱杨厂长,每款衣服都给槐花配了一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这几天,槐花每天上下班都穿着一套不同的高档服装。


    走在街上,路人的目光总是不自觉地被她吸引。


    一时之间,她风头无两。


    无论男女,视线都紧紧追随着她的一举一动。


    不少女孩投来羡慕的眼光。


    “哇,我认识她!她是《时装》杂志上的那个模特,真人比照片还好看,衣服也更有质感!”


    “你看她穿的那件大衣,就是封面那款,我真的好喜欢,感觉特别适合我,搭一双小高跟肯定很出彩。”


    “里面那条裙子也很时髦,面料看起来就很高级,不知道价格会不会很贵呀。”


    “能上杂志的都是高档货,肯定不会便宜的。”


    “以前杂志上登的衣服,一件就要一两百,这个看起来更上档次,说不定得两三百。”


    “只要有的卖,我就是省吃俭用也要攒钱买一件。”


    ……


    女孩们的眼睛牢牢粘在衣服上,根本挪不开。


    而年轻的男孩们,见到漂亮又有气质的槐花,也忍不住想上前搭话。


    穿上高档服饰的槐花,气质出众,如同明星一般闪闪发光。


    这些青涩的男生哪能抵挡得住这样的魅力。


    “到底是模特,身材就是好啊!”


    “气质真绝,你去问问她住哪,咱们约她看电影呗。”


    “我不敢,你去吧。”


    “也不看看咱们啥样,人家这么漂亮的姑娘,能看上咱们吗?”


    “也是,咱们也就只能远远看几眼了。”


    几个小伙子低声议论着。


    槐花却还是不太习惯这种被众人注视的感觉。


    穿上漂亮衣裳,被众人瞩目、被男孩们簇拥,槐花的虚荣心着实得到了极大满足。


    只是一想到付卫国,她的心便猛地揪紧。


    任凭多少人羡慕、多少人喜欢,付卫国似乎始终不为所动。


    自上次替她拍照后,他就一直忙前忙后,连人影都见不着。


    槐花每想到这儿,心里就扎得难受。


    她穿得再美、再引人注目,若没有付卫国的目光,一切便毫无意义。


    槐花回到四合院。


    门口晒太阳的大妈们纷纷朝她看来。


    “槐花回来啦!”


    “真是女大十八变,越来越水灵了。”


    “槐花,你都上杂志啦,跟明星似的,有没有想过拍电视剧呀?”


    秦京茹也扭着腰凑过来,瞧见槐花一身靓丽衣裳,满眼羡慕。


    她向来最爱穿新衣。


    “槐花,你们厂里啥时候才卖衣服?我太想买你家衣服了。”


    槐花勉强笑了笑。


    她只管做衣服,偶尔帮忙拍拍照,哪晓得厂里什么时候出货?这事只有付卫国清楚。


    “小姨,我们厂还在赶工呢,暂时没听说要出货,可能还得再等等。”


    “还要等啊,我可等不及啦。”


    “要不……你帮我问问付卫国?看能不能提前卖我两件?”


    秦京茹眼珠一转,笑得殷勤。


    付卫国毕竟是槐花前男友,总该给点面子吧?说不定还能白拿两件。


    槐花却不像从前那样任人摆布,她心里清楚,自己跟付卫国的关系早已不同往日。


    “小姨,你要是真喜欢,等商场上了我们厂的货,直接去买就行。


    我跟付卫国现在就是老板和员工的关系,员工哪有什么特权?”


    秦京茹一听,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原想借槐花占点付卫国的便宜,谁知她竟一口回绝。


    槐花变了,不再对家里人言听计从。


    秦京茹气得翻了个白眼,转身就走。


    “死丫头,连买两件衣服这点小事都办不好,真是白指望你了!”


    槐花隐约听见了秦京茹的抱怨,无奈地叹了口气。


    她心里明白,秦京茹对她很不满意。


    不过现在的槐花,已经不太在意别人怎么看她了。


    付卫国承包了服装厂,她现在有了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


    活儿不算累,每天完成基本任务之后,还能靠多做衣服拿计件工资。


    槐花算了算,每个月基本工资加上额外收入,最少能赚一百八十块钱。


    要是厂里效益再好点,还能挣得更多。


    像秦京茹这种不讲情面的亲戚,还是少来往为好。


    槐花想起以前听母亲秦淮茹说过,那时候家里困难,想找秦京茹借钱应急。


    可秦京茹明明有钱买肉吃,却只在兜里掏了半天,拿出两毛钱,像打发要饭的。


    自从嫁给许大茂,她就翻脸不认人了。


    再加上上次要不是秦京茹怂恿,槐花也不会闹出假装怀孕的事。


    经过那件事,槐花也彻底反省了自己。


    以后无论如何,都不能再走歪路了。


    推开家门,一股难闻的气味扑面而来。


    棒梗排泄物的味道很重,还夹杂着贾张氏脚上药膏的气味。


    槐花不由得皱紧了眉头。


    这个家如今乌烟瘴气。


    要不是没地方可去,她真不想回来。


    喜欢四合院:神级维修工请大家收藏:()四合院:神级维修工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