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66章 九重圣听辨奸谋,急召阳明定良策

作者:许厌者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正德元年七月,京师已是盛夏。


    暖阁内的冰盆散发着丝丝凉意。


    却驱不散朱厚照眉宇间的沉静。


    他正对着一份关于北直隶漕运的奏报皱眉。


    殿外传来张永轻缓的脚步声,带着几分急促。


    “皇爷,张大伴求见,江南急报!”


    朱厚照抬眸,指尖敲了敲案角。


    “进来。”


    张永躬身而入,双手捧着一份密封的奏报。


    黄绸封套上印着锦衣卫的虎头印记,边角还沾着些许尘土,显然是加急送抵。


    “皇爷,这是李首辅通过锦衣卫通道送来的急报,还有南直隶、江西、湖广三地的奏报,一并送到了。”


    朱厚照接过奏报,先拆开了李东阳的那份。


    展开的奏疏上,李东阳的字迹沉稳有力,字字恳切。


    开篇便详述南赣、建昌的瘟疫与凤阳水灾。


    受灾人数、死亡数字、倒塌房屋数量罗列得一清二楚。


    甚至附上了各地常平仓的存粮清单。


    “南赣疫疾已蔓延三县,死者两千三百余,感染者逾万;凤阳淮河决堤,二十三星县受淹,灾民五十万余,常平仓存粮仅够支撑十日……”


    朱厚照的眉峰渐渐蹙起。


    指尖划过 “灾民流离失所,易生民变” 的字句。


    沉声道:“李首辅倒是把情况摸得透彻。”


    继续往下看,奏疏中提到李东阳暂停查案、开仓放粮、调集药材的处置。


    末尾却笔锋一转,点出了两处异常。


    “…… 陆完于救灾现场盛赞宁王朱宸濠‘贤王’,言辞恳切,带动诸官附和,其态可疑;宁王府于南赣、建昌救灾,所发粮药远超王府常规存额,似早有准备,恐非单纯体恤百姓……”


    看到 “宁王救灾” 四字,朱厚照眼中闪过一丝讥诮。


    随手将李东阳的奏疏放在一旁。


    又拿起江西巡抚孙燧的奏报。


    孙燧的奏疏简洁直白。


    开篇便称 “协同宁王朱宸濠剿除鄱阳湖水匪,大捷”。


    后面却附了一行小字:“湖心岛仅擒获老弱匪卒二十七人,斩杀五人,未见水匪主力,宁王称匪众‘闻风逃遁’,臣疑其有隐情。”


    “哦?” 朱厚照挑了挑眉。


    指尖在 “未见主力” 四字上轻点。


    “孙燧倒是个实诚人,知道把疑点写上来。”


    他随手拿起湖广巡抚王俭与总兵李隆的联名奏报。


    刚看了几行,嘴角便勾起一抹冷笑。


    奏报里详细记录了水匪劫掠麻城、湖广全省动员剿匪的经过。


    斩杀、生擒的数字精确到个。


    最后更是直言不讳:“匪首陈九被俘后狂呼‘乃宁王殿下所属’,水匪器械精良,粮草充足,绝非寻常盗匪,疑是宁王府刻意纵其流窜湖广……”


    三份奏报平铺在御案上。


    朱厚照靠在龙椅上,指尖轻轻敲击着扶手,眼神越来越亮。


    李东阳的奏报点出宁王 “早有准备” 救灾。


    孙燧的奏报说剿匪只抓到老弱。


    王俭的奏报直接证实水匪是宁王的人,还被湖广一锅端了。


    这三件事串起来,真相便一目了然。


    朱宸濠借着灾情收买人心,又趁着朝廷剿匪的旨意,故意把自己的水匪主力放到湖广,想借劫掠扩充实力,结果被湖广的官员打了个全军覆没。


    “好一个朱宸濠,好一笔糊涂账。” 朱厚照嗤笑出声。


    “想学着太宗爷奉天靖难,却连个水匪都藏不住,蠢得无可救药。”


    张永站在一旁,大气不敢出。


    他跟着朱厚照多年,知道皇爷越是平静,心里的算计就越多。


    “张大伴。” 朱厚照突然开口。


    “奴婢在。” 张永连忙躬身应道。


    “传朕旨意,户部即刻调拨三十万石粮食、五万两白银、十万斤药材,由户部左侍郎亲自押送,送往南直隶、江西、湖广三地,交由李东阳统筹赈灾。”


    “告诉李东阳,灾情为重,查案之事暂缓,但陆完的一举一动,必须派人盯紧了,有任何异常,即刻密报。”


    “另外,给孙燧下一道密旨,让他暗中调查宁王府与鄱阳湖水匪的勾结证据,不用急,慢慢查,别打草惊蛇。”


    朱厚照的语速不快,每一句都条理清晰。


    张永拿出纸笔,飞快地记录着,生怕漏了一个字。


    “还有,湖广那边,王俭和李隆剿匪有功,各赏白银千两,升一级,让吏部拟旨表彰。” 朱厚照补充道。


    “告诉他们,陈九和那些被俘的水匪,严加看管,别让宁王府的人动了手脚,等朕的旨意再处置。”


    “奴婢遵令!” 张永将圣旨草稿呈给朱厚照过目,确认无误后,躬身道。


    “皇爷,那宁王那边…… 要不要下旨诘问?”


    “诘问什么?” 朱厚照笑了。


    “他不是说水匪逃遁了吗?湖广的奏报里也没直接说水匪是他放的,只是‘疑’,没有实据,咱们要是诘问,反而显得咱们心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阴狠。


    “朱宸濠想作死,咱们就顺着他的意,让他再蹦跶几天。”


    “等他把尾巴露得再长点,咱们再一刀砍断,连带着那些不安分的宗室一起收拾了,省得以后麻烦。”


    张永心里一凛,连忙道。


    “皇爷英明,奴婢这就去拟旨。”


    “等等。” 朱厚照叫住他。


    “还有一件事,你去吏部传朕的口谕,召兵部侍郎王守仁即刻进宫,朕要见他。”


    “王守仁?” 张永愣了一下。


    王守仁是兵部侍郎,之前一直在浙江整顿卫所,刚回京没几天,皇爷怎么突然要见他?


    但他不敢多问,连忙躬身道。


    “奴婢遵令,这就去传旨。”


    张永快步走出暖阁,吩咐小太监去拟旨,自己则亲自去吏部传口谕。


    暖阁里只剩下朱厚照一人。


    他拿起王俭的奏报,目光落在 “匪首陈九” 四字上,若有所思。


    朱宸濠的水匪被剿灭,等于断了他一条臂膀,短时间内肯定不敢轻举妄动。


    但江西还有宁王的私兵,南昌还有他经营多年的势力,不能就这么放着不管。


    李东阳在江南赈灾,孙燧在江西查证据,湖广那边有王俭盯着。


    现在缺一个能统筹全局、既能打仗又能理政的人,在合适的时候收网。


    王守仁正好符合这个条件。


    他是文臣出身,却能带兵打仗,浙江整顿卫所时手段狠辣,政绩斐然,让他去江西,既能稳住局面,又能对付朱宸濠。


    更重要的是,王守仁以后会是大明圣人,军政都是一把好手,让他去处理宁王的事,还能堵住那些宗室和文官的嘴。


    “王守仁啊王守仁,朕给你个机会,能不能抓住,就看你的本事了。” 朱厚照喃喃自语。


    手指轻轻敲击着御案。


    他仿佛已经看到,王守仁抵达江西后,一步步瓦解宁王府的势力,最后将朱宸濠生擒活捉,押解京师的场景。


    到时候,借着宁王谋反的罪名,推行 “酬金夺侯”,削减宗室俸禄,整顿宗藩,大明的财政危机就能缓解一大半。


    至于安化王朱寘鐇,不过是个跳梁小丑,等解决了宁王,再收拾他也不迟。


    暖阁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


    小太监轻声禀报:“皇爷,兵部侍郎王守仁已在殿外候旨。”


    朱厚照坐直身子,整理了一下龙袍。


    沉声道:“传他进来。”


    喜欢朕,朱厚照,开局大杀四方请大家收藏:()朕,朱厚照,开局大杀四方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