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4章

作者:十三柳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31


    唯一的推测,便是这些阶梯暗藏玄机?


    不止李白,众人对此亦不觉稀奇。


    九洲道场本就是超然之地,单是名号便足以令人胆寒。


    此地更曾造就多位震慑江湖的**,行事作风迥异于寻常门派。


    对他们而言,这般安排并非难事。


    毕竟前来九洲道场者甚众,最合理的解释便是——


    唯有通过考验之人,方有资格踏入道场。


    正如林飞所言,此仅是第一关。


    或许这一关要筛选的,正是心志坚韧之辈。


    唯有甘耐劳苦者,才能叩开九洲道场的大门。


    否则九洲道场怎会有如此多的英雄豪杰,那些令江湖闻风丧胆的**们?


    他们不都是听从师尊教诲,日夜苦修,才成就今日之境界吗?


    周围众人皆抱此念,奋力前行。


    至于饥渴难耐该如何——


    无人思考这般琐事。


    在他们眼中,这不过是林飞设下的考验罢了。


    唯独李白心知肚明。


    林飞从不会布置这等无聊试炼。


    他隐约察觉此地蹊跷。


    总不至于脚下顽石真能果腹?


    说到这些青石——


    他骤然忆起九洲书院中那卷奇书。


    书中记载的隐匿之法,


    除却武者收敛气息的寻常法门,


    更有将周遭万物尽数藏匿的秘术。


    看似遥不可及之物,


    抑或永难寻觅之所,


    实则近在咫尺。


    譬如九洲道场所在——


    若非那日山径转角忽现琼楼玉宇,


    他或许终生难觅其踪。


    正如江湖中仅有寥寥数人知晓道场方位,


    他能得遇仙缘,


    全凭造化使然。


    此刻他笃定:


    这九洲天阶,


    绝非寻常石阶。


    阶梯之下,通往天阶的路隐匿着他们无法察觉的事物。


    他嘴角扬起一抹笑意。


    随后专注地审视脚下的石块。


    既然这些台阶无法食用,


    那么将它们摧毁后,下方会显现什么?


    与此同时,


    林飞与黄蓉正透过一面镜子,


    观察着李白等人在阶梯中的一举一动。


    见李白停下思索的模样,


    林飞不禁觉得有趣。


    他微微挑眉,


    “李白似乎察觉到了什么?”


    这让他心情愉悦。


    尽管谁先发现此事对他而言并无差别,


    但在众人之中,


    李白是他的**。


    而他设下的机关,正由自己的**识破。


    如此一来,


    自己的**率先察觉,总比别人抢先一步,


    更令他感到欣喜。


    黄蓉此刻满心好奇。


    师尊曾说有件奇妙之事要展示给她,


    结果却是带她留在房中,


    借由一面镜子窥探众人的行动。


    这面镜子,连黄蓉也不知林飞从何处得来,


    又是何时取出的。


    即便她日日跟随在侧,


    仍无法完全看透林飞。


    他总能出其不意地带来新事物,


    这种未知感令她兴致盎然。


    正因如此,


    长久以来,


    她始终留在林飞身旁。


    虽为师尊,


    但林飞的性情……


    林飞的品性令人敬仰。


    他身上始终笼罩着一层神秘色彩。


    正是这份未知的魅力,吸引众人追随左右。


    他们渴望窥探林飞的世界,想知道究竟什么能触动他的心弦。


    黄蓉陪伴多时,未见林飞对何事显露好奇。


    反倒是她自己,愈发被这个谜一样的男子所吸引。


    黄蓉眸光流转,侧首望向林飞。


    那人依旧专注凝视着铜镜。


    张良与宋江加快脚步穿行人群。


    周围攀登者只当二人急于登阶,未觉异常。


    此刻九洲道场的消息已传遍四方。


    曹操辗转难眠。


    听闻任盈盈、林平之等奇人异事,他再难安坐。


    更令他心惊的是——


    大秦白起竟以一己之力连灭六国!


    反观魏国,尚与吴蜀缠斗不休。


    此等差距,怎不叫人寝食难安?


    更何况......


    这些天降奇才的来历,至今成谜。


    经过多方打探,终于确认这些人都来自九洲道场。更关键的是,如今九洲道场已经敞开大门,向所有人开放!


    既然人人都能进入,魏国岂能落后?曹操环视四周,迫切想挑选合适的人选前往。但眼下实在找不出既忠心耿耿又能力出众的人选——他需要像白起效忠大秦那样绝对忠诚的心腹。


    曹操深知此事非同小可。从九洲道场出来的人,个个身怀绝技。白起仅凭一己之力就横扫六国,若自己派去的人日后心生异念,后果将不堪设想。想到这里,曹操不禁眉头紧锁。


    与此同时,蜀国和吴国也为同样的问题忧心忡忡。他们都清楚,若让曹操抢先得到这样的能人异士,两国必将面临灭顶之灾。毕竟当年白起单枪匹马就灭了六国——虽说其中不乏小国,但六个国家加起来的力量,远非他们任何一国能单独抗衡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仅此一人!


    何等骇人的力量!


    刘备喉头滚动,不住吞咽。


    他望向诸葛亮,长叹一声。


    若九洲道场的**选择曹操一方,


    我等必将万劫不复。


    诸葛亮默然颔首。


    此刻已非谋略可解。


    白起曾孤身横扫六国——


    这绝非智计所能抗衡。


    纯粹是实力的碾压。


    那人拥有绝对的力量,


    远非他们所能匹敌。


    见刘备愁眉不展,诸葛亮亦面露难色。


    关羽与张飞同样缄默不语。


    吴国亦陷入沉寂。


    孙权深深叹息,


    目光落在周瑜身上。


    他本欲遣周瑜前往,


    然三国战事吃紧,


    若调走周瑜,


    己方将折损大将。


    在实力不足时,


    智取方为上策。


    魏、蜀、吴三国,


    虽皆未得九洲**相助,


    却无不渴望其青睐。


    既忧其威势凌主,


    又恐难以驾驭,


    反将江山拱手相让。


    而今诸国皆陷两难——


    既想招揽强者,


    又欲令其俯首听命。


    与其猜忌对方是否背叛,


    “眼下我们尚未决定由谁前往九洲道场。”


    孙权颔首赞同。


    与此同时,一间熏香缭绕的雅致闺阁内。


    一位姿容秀丽的女子正暗自忧虑。


    她并非忧心家国大事,而是思量自身前程。


    当世女子地位本就不高。


    然而无论是武则天的威仪,小龙女的清冷,还是任盈盈的洒脱——


    这些传奇女子的故事总令她心驰神往。


    她们的人生轨迹,仿佛完全由自己执笔书写。


    想到此处,她轻叹一声,将锦帕绞在指尖辗转。


    最终她倏然起身,目光落向案头那张未及收纳的古琴。


    素手抚过冰弦,却又摇头自语:“罢了,不必带上。”


    转身打开檀木衣橱,只简单收拾几件贴身衣裳。


    “消息当真可靠?”她向身旁侍女确认。


    那婢女虽不及李师师风华绝代,却也生得杏眼桃腮。


    “千真万确,”侍女答道,“昨日三少爷与五爷亲口所言,已遣家中子弟动身。”


    九洲武馆如今对天下武者敞开大门。


    听闻有人亲眼目睹馆中两位高手过招,那场面犹如仙神交锋,气势恢宏。即便是已达天人九境的强者,在他们面前也渺小如尘。


    得知此事,李师师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唇边浮现一抹浅笑。


    好,那我也去瞧瞧。


    身旁侍女面露忧色:听说沿途多有险恶之徒, ** 独自前往,恐怕......


    李师师轻轻摇头:无妨。虽说路上或许会有波折,但聪明人都该明白——既然九洲武馆广纳贤才,必是馆主有意挑选合缘的 ** 。那些师兄师姐们,自然也希望迎来中意的同门。


    侍女不解:这又能说明什么?


    说明能否入馆,关键不在于同行者如何,李师师眸光清亮,而在于馆中高人与那位神秘馆主的抉择。你可曾注意,从九洲武馆走出的 ** ,都有何共同之处?


    侍女迟疑道:莫非是......个个武功超群?


    (李师师伸出纤指,在她额间轻点。


    傻丫头!


    事情哪有这么简单?


    武艺超群不过是表象。


    纵使这些侠客皆以绝世武功名震江湖——


    无论是清冷绝尘的小龙女,潇洒不羁的杨右,还是淳朴憨厚的虚竹。


    这些少年英豪们,看似只对寻常武者不屑一顾。


    但更令她在意的,


    是恩师栽培出的心性品格。


    女帝武瞾的事迹她岂会不知?


    自那女子下山伊始,


    便缔造出大唐前所未有的盛世!


    这般煌煌气象,


    岂是单凭武力所能成就?


    百姓的拥戴,朝堂的运筹,


    皆在书写这个时代最耀眼的篇章。


    再看那杀神白起,


    他辅佐的大秦王朝——


    虽市井多有暴秦之谤,


    可但凡亲眼见证者都知晓:


    横扫六合之后,


    那位君王不仅统一钱币,更书同文、车同轨。


    让原本言语不通的列国子民,


    终于能携手同行。


    尽管远方未踏足秦土之人,


    仍在恶语相向。


    可细看那函谷关外,


    多少黎民翘首以盼——


    盼着成为大秦编户,


    盼着领取那方青黑户籍。


    而真正的老秦人,


    谁不在安稳度日?


    于他们而言,


    六王毕四海一之后,


    再不必担忧烽火连年。


    若当今真是暴虐之君,


    那位人屠将军,


    又怎会甘心俯首称臣?


    若能一统六国,自立为六国共主,岂非更妙?


    种种迹象令李师师愈发笃定:


    若真有人为入九洲道场而对同行者痛下 ** ——


    此人注定与道场无缘。


    纵使侥幸踏入,


    也绝难获得师尊垂青,


    喜欢综武:我的弟子不知低调为何物请大家收藏:()综武:我的弟子不知低调为何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