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45章 陈婉儿研发烟雾弹

作者:用户87787399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太行山脉的秋意已浓,漫山的黄栌叶红得似火,却掩不住根据地边缘弥漫的紧张气息。独立团军工车间里,机器的叮当声、铁锤的敲击声交织在一起,透着一股与时间赛跑的焦灼——刚刚从前线传来的战报,三营在掩护群众转移时遭遇日军伏击,日军凭借精良的武器和有利地形疯狂扫射,部队因缺乏有效掩护,付出了十几名战士伤亡的代价才突出重围。


    “必须想办法解决战场掩护的问题!”李铮将战报拍在简陋的木桌上,眉头拧成了疙瘩。车间里的技工们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计,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他。一旁的陈婉儿攥紧了衣角,清秀的脸上满是凝重。她刚完成一批手榴弹的改进工作,此刻看着战报上的伤亡数字,心里像压了块石头。


    “日军的炮火和机枪火力太猛,战士们冲锋时完全暴露在他们的视线里,根本没法靠近。”吴天浩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语气沉重,“要是能有一种东西,能瞬间产生大量烟雾,把日军的视线挡住就好了。”


    “烟雾?”陈婉儿眼睛一亮,猛地抬起头,“吴博士说得对!我们可以做一种‘烟雾弹’,引爆后释放浓烟,给部队转移和冲锋创造机会!”


    李铮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希冀:“烟雾弹?这想法好!可咱们没见过这东西,也没有现成的技术,怎么造?”


    “我来试试!”陈婉儿主动请缨,语气坚定,“我在大学里学过化学,知道一些发烟剂的原理。硫磺、硝石都是咱们制作火药的常用原料,燃烧时会产生烟雾,或许可以搭配其他东西,做成发烟剂。”


    李铮看着陈婉儿笃定的眼神,点了点头:“好!我全力支持你!原料、工具、人手,你需要什么我都给你调配。”他当即下令,给陈婉儿腾出一间闲置的小库房作为临时实验室,又抽调了两名细心的女技工协助她,同时让后勤部门优先供应试验所需的物资。


    当天下午,陈婉儿就带着两名助手投入了研发。实验室里,摆满了大大小小的陶罐、烧杯和天平,硫磺是从药铺收来的,硝石是硝土提炼的,还有从木工房收集来的锯末。“硫磺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硝石受热分解能释放大量气体,锯末质地疏松,容易燃烧且能延长发烟时间,这三种东西搭配,应该能产生不错的烟雾效果。”陈婉儿一边给助手讲解,一边小心翼翼地称取原料。


    最初的配比是硫磺、硝石、锯末各占三分之一。她们将混合好的发烟剂装进一个空的手榴弹外壳,用木塞堵住瓶口,再装上简易的引信。试验地点选在车间后方的空地上,周围拉上了警戒绳。李铮、吴天浩和几名技工都围了过来,神色紧张地看着陈婉儿点燃引信。


    “滋滋——”引信燃烧的声音格外清晰,陈婉儿迅速将烟雾弹扔到空地上,众人连忙后退。片刻后,“砰”的一声轻响,烟雾弹炸开,却只冒出了一股淡淡的青烟,转瞬就被风吹散了。


    “这烟雾也太少了,根本起不到掩护作用。”一名技工忍不住说道。陈婉儿脸上有些发烫,蹲下身查看炸开的外壳,眉头紧锁:“应该是锯末的比例太高,硫磺和硝石的量不够,燃烧不充分。”


    吴天浩走过来,捡起一块残留的发烟剂仔细看了看:“硫磺是主发烟剂,硝石是氧化剂,能促进燃烧,锯末主要是增加燃烧时长。我觉得可以适当提高硫磺和硝石的比例,减少锯末的用量,再加点木屑灰试试,或许能让烟雾更浓密。”


    陈婉儿采纳了吴天浩的建议,调整了配比:硫磺40%、硝石40%、锯末15%、木屑灰5%。第二次试验时,烟雾弹炸开后,果然冒出了比之前浓密不少的烟雾,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烟雾燃烧时间太短,不到一分钟就消散了,而且燃烧时还伴随着火星,容易引燃周围的干草,在战场上使用很不安全。


    “得想办法延长燃烧时间,还得消除火星。”陈婉儿坐在实验室里,对着一堆原料发呆。她想起在大学时做过的化学实验,有些物质燃烧时会产生稳定的烟雾,或许可以加入一些惰性物质来减缓燃烧速度。她试着在配方中加入了少量的黏土,黏土质地细密,能包裹住发烟剂,让其缓慢燃烧。同时,为了防止火星飞溅,她又将锯末筛得更细,混合时充分搅拌均匀。


    第三次试验,烟雾弹炸开后,一团浓密的灰白色烟雾缓缓升起,像一堵厚厚的墙挡在空地上。这次的烟雾不仅比之前浓密了许多,燃烧时间也延长到了三分钟,而且没有出现火星飞溅的情况。众人脸上都露出了笑容,李铮更是兴奋地拍了拍手:“有效果了!婉儿,再加把劲,争取让烟雾燃烧时间更长,烟雾更浓密!”


    然而,研发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第四次试验时,由于硝石的比例过高,烟雾弹炸开后竟然发生了小规模的爆炸,虽然威力不大,但也吓了众人一跳。陈婉儿心有余悸,连忙降低了硝石的比例,同时调整了引信的长度,确保发烟剂能充分燃烧而不发生爆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接下来的几天,陈婉儿和助手们反复试验,不断调整原料配比和制作工艺。她们试过用不同粗细的锯末,试过加入不同比例的黏土和木屑灰,甚至还尝试过在发烟剂中混入少量煤粉,希望能让烟雾颜色更深,遮挡效果更好。实验室里弥漫着刺鼻的硫磺味,陈婉儿的手上、衣服上都沾满了灰尘和化学药剂,但她丝毫不在意,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全身心投入到研发中。


    李铮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时常让人给她们送去热水和干粮,叮嘱她们注意休息。但陈婉儿总是摆摆手:“前线的战士们还在流血牺牲,多耽误一天,可能就会多伤亡几名战友,我歇不下来。”


    这天傍晚,陈婉儿又进行了一次新的试验。她将最新配比的发烟剂装进手榴弹外壳,这次的配方是:硫磺35%、硝石35%、锯末20%、木屑灰5%、黏土5%。引信点燃后,烟雾弹被扔到空地上,“嘭”的一声闷响,一团巨大的灰白色烟雾瞬间喷涌而出,迅速扩散开来,不到半分钟就笼罩了十几平方米的区域,烟雾浓密得伸手不见五指,而且燃烧稳定,没有火星,持续时间长达五分钟。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两名助手激动地跳了起来,陈婉儿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疲惫却欣慰的笑容。李铮和吴天浩连忙走进烟雾中查看,等烟雾渐渐散去,只见地面上留下了一层薄薄的灰白色粉末,手榴弹外壳已经炸开,没有发生爆炸伤人的情况。


    “太好了!这烟雾弹完全达到了战场使用的要求!”李铮紧紧握住陈婉儿的手,语气激动,“婉儿,你立了大功!有了这东西,咱们的战士冲锋时就有了掩护,伤亡肯定能大幅减少!”


    吴天浩也赞许地说道:“这配方很合理,发烟量大、燃烧稳定、安全可靠,完全是咱们的‘土办法’造出的好东西。接下来就是批量生产的问题了,手榴弹外壳咱们车间能造,原料也都是易得的,生产起来不难。”


    陈婉儿点了点头:“我已经把详细的配方和制作工艺写下来了,包括原料的筛选、配比的精确比例、引信的安装方法,还有安全注意事项,都写得很清楚,工人们一看就能明白。”


    就在这时,一名通讯员匆匆跑了进来,神色急促:“李主任,赵营长派人来报,日军一支运输队明天上午会经过黑石沟,里面运送的是弹药和粮食,赵营长想趁机伏击,请求咱们支援一批烟雾弹,配合部队冲锋!”


    李铮眼神一凛:“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婉儿,你马上组织工人,连夜赶制20枚烟雾弹,明天一早送到前线去!让咱们的烟雾弹在实战中检验检验效果!”


    “好!”陈婉儿立刻答应下来,转身就往车间走去。夜色渐深,军工车间里的灯光却亮如白昼,工人们按照陈婉儿制定的工艺,有条不紊地制作烟雾弹。硫磺、硝石、锯末被精确称量、混合均匀,装入手榴弹外壳,安装引信,封装瓶口……每一个步骤都严格把关,确保烟雾弹的质量和安全性。


    陈婉儿穿梭在工人之间,耐心地指导着每一个操作细节,遇到问题及时解决。李铮也留在车间里,协调原料供应和生产进度。直到天快亮时,20枚烟雾弹终于全部制作完成,整齐地摆放在木箱里,透着一股令人安心的金属光泽。


    “这是20枚烟雾弹,每一枚都经过了检验,引信燃烧时间是3秒,投掷后要迅速隐蔽。”陈婉儿将木箱交给前来取货的前线通讯员,反复叮嘱道,“烟雾能持续5分钟左右,足够部队冲锋突破了。”


    通讯员郑重地接过木箱,敬了个礼:“谢谢陈工程师,谢谢各位师傅!我一定把烟雾弹安全送到前线,让战士们用好这宝贝疙瘩!”


    看着通讯员远去的背影,陈婉儿心中既紧张又期待。这是她研发的烟雾弹第一次投入实战,它能否在战场上发挥作用,帮助部队取得胜利,减少伤亡?她默默地祈祷着,希望这凝聚着车间所有人心血的烟雾弹,能成为前线战士们的“护身符”。


    李铮拍了拍她的肩膀:“放心吧,你的研发很成功,咱们的工人手艺也过硬,烟雾弹一定能发挥作用。等前线的捷报传来,咱们就立刻组织批量生产,让每个作战部队都能用上烟雾弹!”


    陈婉儿望着东方泛起的鱼肚白,眼中充满了憧憬。她知道,这只是开始,在艰苦的抗战岁月里,她们这些军工人员,还要不断研发出更多更精良的武器装备,为抗战胜利贡献自己的力量。而这枚小小的烟雾弹,就像一颗种子,预示着胜利的希望。


    喜欢烽火锻山河请大家收藏:()烽火锻山河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