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2章 澎湃的响应,融合的设计

作者:三浜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陈远那“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号召,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精神核弹,其冲击波迅速席卷了整个“希望方舟”社群。最初的震惊、质疑和短暂的沉默过后,带来的并非是恐惧与退缩,反而是一种被压抑已久的、对强大力量的渴望和对自身命运主宰权的迫切追求,如同积蓄了万年的火山,猛烈地喷发出来!


    **场景:家园守卫军训练场 - 沸腾的战意**


    训练场上,尘土飞扬,汗水在阳光下闪烁。就在会议结束后的几小时内,陈远的提议和那句铿锵有力的口号就已经传遍了守卫军的每一个角落。原本就充满纪律性的训练,此刻更增添了一种近乎狂热的氛围。


    “为了要塞!杀!”一名年轻的守护者新兵,怒吼着将木制长矛狠狠刺入草人靶心,他的眼神不再有初来时的迷茫,而是充满了坚定的目标。


    另一侧,由流浪者改编的侦察小队正在进行高强度越野。队长卡洛斯抹了把脸上的汗,对着气喘吁吁的队员们吼道:“都给我快点!想想看,以后我们驾驶着属于自己的大家伙,在星海里追着海盗跑!那才叫痛快!现在多流汗,以后才能少流血,才能守住我们的新家!”


    就连前联邦军人们,虽然依旧保持着严谨的队列和战术动作,但彼此交换的眼神中也充满了激动。一位中年士官在休息时,对身边的年轻士兵低声道:“小子,看到了吗?这才是真正的大手笔!以前在联邦,我们只是庞大机器里的一颗螺丝钉。但在这里,我们可能亲手参与建造未来的旗舰!这意义,完全不同!”


    澹台凤舞一身干练的作战服,巡视着训练场,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她适时地召集了所有军官,正式提出了“**为要塞而战**”的新训练主题。“从今天起,我们的每一项训练,都要与未来的要塞攻防结合!想象你们是堡垒的守卫者,如何应对跳帮作战?如何操作我们设想中的新型能量武器?如何在小行星带复杂环境中为要塞提供护航和预警?我要的不是简单的士兵,而是未来那座移动堡垒合格的船员和守护者!”


    她的命令被不折不扣地执行下去。训练场上开始出现模拟要塞舱室环境的障碍,战术推演中也加入了诸如“生物装甲受损”、“引力牵引系统过载”等想象出来的突发状况。整个守卫军的精气神,被一个宏伟的目标凝聚、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场景:传承之殿 - 创意的风暴**


    如果说守卫军营地是沸腾的战意,那么“传承之殿”及其周边临时扩建的技术工坊,就是一场席卷一切的创意风暴。这里不再是安静的知识圣殿,而是变成了一个嘈杂、混乱却充满无限活力的大熔炉。


    来自不同背景的工程师、科学家、技术员们,几乎忘记了休息,他们眼中布满血丝,却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以往因理念、出身不同而产生的细微隔阂,在共同的目标面前被彻底打破。


    在大殿的东侧,原守护者中一位德高望重的能量学者,正与前联邦的一位顶尖物理学家争得面红耳赤。能量学者面前漂浮着一个由柔和绿光构成的、不断脉动的能量模型,而物理学家则在旁边的数据板上飞快地列出一串串复杂的公式。


    “不行!直接导入生命能量,会引发聚变堆核心的不稳定!这太危险了!”物理学家摇头道。


    “但根据‘观测者’留下的片段信息,生命能量本身就是一种更高维度的‘有序’之力,关键在于找到共鸣频率,而非粗暴注入!”能量学者坚持己见,他手指一点,能量模型开始模拟一种奇特的谐波震动,“看,如果我们构建一个‘**地脉共鸣核心**’,不是用它产生能量,而是作为稳定器和放大器,与聚变核心并联……”


    物理学家盯着那模型,原本紧皱的眉头渐渐松开,喃喃道:“并联……频率锁定……这……这或许真的能行?我们需要计算一下能量溢出的阈值……”


    在西侧的一个角落,景象更是奇特。几个流浪者中号称“巧手”的机械师,正围着一丛从“绿洲”深处移植过来的、泛着暗哑金属光泽的“铁藤”,以及几块培育中的、能分泌高强度粘液的菌毯。


    “老家伙,你看这藤蔓的纤维结构,天生就具备能量疏导和物理韧性!”一个脸上带着疤痕的流浪者机械师用力掰了掰铁藤,纹丝不动。


    另一个守护者生物学者小心翼翼地采集着菌毯分泌的透明粘液,用仪器检测着:“不可思议……这种生物聚合物在接触空气后固化速度极快,硬度接近特种合金,而且……似乎能与铁藤完美融合,填补缝隙。”


    “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尝试‘种植’装甲板?”一个年轻的工程师兴奋地插嘴,“设计好模具和能量供应,让它们按照我们需要的外形和结构生长出来!**生长性装甲**,受损了还能自己长好!”


    这个大胆的想法让周围的人都倒吸一口凉气,随即眼中爆发出狂热的光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而在专门划分出的武器研究区,前驱逐者中的几位武器专家,正对着一团不断扭曲、闪烁着绿芒的能量场发呆。这是他们根据陈远“生物脉冲炮”概念弄出来的初级模拟。


    “还是不行,能量逸散太快,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射流。”一个专家苦恼地抓着头发。


    “或许我们的思路错了?”另一位沉吟道,“首领说的是‘瓦解’和‘净化’,这不像是纯粹的动能或热能杀伤。我们是不是应该专注于干扰和破坏对方的能量系统?就像……就像一种针对机械的‘病毒’?”


    “能量病毒?信息层面的攻击?”这个想法如同闪电,划破了僵局,新一轮更激烈的讨论旋即开始。


    艾文长老穿梭在这些充满激情甚至有些狂热的团体之间,他不再仅仅是知识的守护者,更像是一位智慧的调停者和灵感催化剂。他时而用古老的语言向守护者解释联邦的工程术语,时而用通俗的比喻向工程师们阐述生命能量的哲学基础,确保着不同思维模式之间能够顺畅沟通,碰撞出真正的火花。


    墙壁上挂满了潦草但充满想象力的设计图,从传统的炮塔到藤蔓缠绕的生物炮管,从巨大的推进器喷口到类似植物根须的能量汲取阵列。地面上,用泥土、植物、废弃零件甚至食物残渣堆砌的粗糙模型随处可见。争论声、惊叹声、灵感迸发时的欢呼声、计算失误时的懊恼声此起彼伏,汇成了一曲混乱而充满生机的交响乐。


    **场景:基地生活区 - 众志成城的暖流**


    这股澎湃的激情,并不仅仅局限于军人和技术人员。它如同温暖的洋流,渗透到了基地的每一个角落,影响着每一个普通人。


    在农田里,老农们更加精细地照料着作物,看着饱满的穗粒,脸上洋溢着满足。“得多产粮啊,小伙子们搞那个大家伙,肯定费力气!”一位守护者老农夫对身边的流浪者邻居说道。


    “没错,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流浪者邻居用力点头,以前他或许还会因为耕作方式不同而有些争执,现在却只觉得目标一致。


    工坊里,工匠们自发地组织起劳动竞赛,努力提高着零件加工的精度和效率。“这个轴承是要用在要塞转向结构上的,差一丝一毫都不行!”一位老师傅戴着放大镜,小心翼翼地打磨着一个金属部件。


    甚至孩子们之间,流行的游戏也变成了“建造要塞”,用泥巴和树枝堆砌出各种奇形怪状的“堡垒”,嘴里模仿着能量武器发射的“咻咻”声。


    艺术家和学者们则聚集在一起,开始构思要塞的徽记、内部的装饰风格、甚至未来的礼仪和章程。“它不能只是一座冰冷的武器,它应该是我们文明的象征,承载着我们的历史、艺术和灵魂。”一位前联邦的美学家激动地说道。


    “为了要塞!”这四个字,成为了人们见面时相互鼓劲的口头禅,一种“**大共同体**”的认同感和前所未有的凝聚力,在这项史诗级工程的号召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化、巩固。每个人都感觉到,自己正在参与一件伟大的、必将载入史册的事业。


    **场景:暮色中的漫步 - 意志的共鸣**


    陈远和澹台凤舞行走在暮色笼罩的基地中。灯火初上,训练场的口号声、工坊的敲打声、研究区域的争论声尚未停歇,交织成一曲充满希望的夜曲。


    “你看到了吗?陈远。”凤舞看着不远处,一个由年迈的守护者长老、年轻的前联邦技术员和浑身油污的流浪者机械师组成的小组,正围着一个粗糙的推进器模型激烈讨论,甚至激动地手舞足蹈,她的眼中闪烁着难以言喻的光彩,“你点燃的不仅仅是一个计划,你点燃了所有人的魂。我从未见过他们如此……充满生命力。”


    陈远点了点头,心中同样激荡不已。他不仅仅是用眼睛在看,更是用感知在体会。他能清晰地感觉到,随着这股众志成城、充满希望与决心的集体意志的凝聚,脚下“绿洲”的生命能量似乎也更加活跃、更加欢快地与他共鸣,仿佛这片土地本身也在为这守护自身的伟业而欢欣鼓舞。他的个人意志,正在通过这个宏大的计划,与整个社群的集体意志,乃至脚下这颗星球的隐约意志,进行着更深层次的交织与融合。这种奇妙的共鸣,反过来又让他对生命能量的感知和引导能力,隐隐又有了一丝难以言喻的精进,仿佛触摸到了某种更为宏大力量的门槛。


    **场景:推进系统研讨会 - 僵局与破晓**


    然而,澎湃的激情终究需要落到现实的图纸上。初步的设计方案在多个领域取得了鼓舞人心的进展,但很快就在第一个巨大难关前陷入了僵局:**推进系统**。


    一座小行星级要塞,如何让它动起来?在星海中移动,而非固定靶子?传统的巨型等离子推进器或者惯性约束聚变推进?他们严重缺乏关键的超导材料和对应的巨型精密制造工艺。有人提出了利用“绿洲”能量场进行空间曲率驱动的设想,但理论过于超前,连艾文长老传承的知识里也只有只言片语的描述,几乎无从下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连续数日的研讨会,气氛从热烈逐渐变得凝重和焦躁。争吵代替了讨论,各种方案被提出,又因资源、技术或理论的限制而被一一否决。


    “没有推进器,这就是个固定的棺材!”一位性格急躁的前联邦工程师猛烈地捶了一下桌子。


    “但我们造不出那么大的推进器!材料呢?能量供应呢?”另一位守护者工程师无奈地反驳。


    就在争论陷入死胡同,悲观情绪开始蔓延时,一个平日里总是缩在角落、来自某个已被毁灭的边缘殖民地、名叫老哈维的流浪者,怯生生地举起了手。他头发花白,衣衫褴褛,在众多精英中显得格格不入。


    “那个……我……我年轻时,为了躲避掠夺者,在一个很古老的、不知道哪个时代的星际残骸里躲过一阵子。”老哈维的声音有些颤抖,但在寂静的会议室里显得格外清晰,“我在里面的一些还没完全损坏的记录仪里,看到过一种……很奇怪的理论。不是推进,是……是**牵引**。”


    他咽了口唾沫,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继续描述:“那理论说,可以利用超大型的引力场生成器,不是去推物体,而是去捕捉和固定宇宙坐标系中某些稳定的、巨大的引力源,比如……恒星,或者大型气态行星,作为‘**锚点**’。然后……调整自身的引力场,就像是……像是被那个‘锚点’拉过去一样……实现移动。”


    “引力锚点牵引?”


    这个近乎异想天开的理论,起初引来了更多怀疑甚至略带嘲讽的目光。这听起来比空间曲率驱动还不靠谱。


    但陈远却猛地抬起了头,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想起了“观测者”传承中那些关于宇宙基本力运用的模糊描述和哲学思考,其中似乎就有关于“引力本质是时空曲率”、“万物相连,引力为桥”的片段,与老哈维这个看似荒谬的想法,在底层逻辑上隐隐契合!


    “很有意思的思路,哈维先生。”陈远的声音打破了沉默,他走到老哈维面前,郑重地说道,“或许,我们真的不需要费力地去‘推’动这个庞然大物。换个角度,‘拉着’它走,或许是一条更契合宇宙本质的道路。这与生命能量强调的‘吸引’、‘共鸣’与‘联结’的哲学,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领袖的肯定,如同在黑暗的房间里打开了一扇窗,透进了新的光线。尽管依旧充满未知,但一个全新的、融合了流浪者带来的古老奇思、守护者能量场操控理论和驱逐者精密工程学知识的研究小组迅速成立,专攻“引力牵引”这个全新的方向。


    澎湃的响应,化为了融合的智慧与坚定的行动。通往要塞之路,纵然布满荆棘,但第一道看似无解的难题,已经出现了破晓的曙光。希望方舟的深空纪元,在激情与挑战的交织中,正式扬帆起航。


    ---


    喜欢永恒奔跑者请大家收藏:()永恒奔跑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