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星!知意!我想死你们啦!”一个更加活泼的声音插了进来,只见林悦像一阵风似的冲过来,先抱了抱姜南星,又紧紧抱住了林知意。,“可把你们盼来了!我妈妈在里面念叨半天了!”
“悦悦,新年好!”姜南星和林知意也笑着回应她。
林悦又看向周惟清,俏皮地眨眨眼:“哥,你这气场是越来越足了,往这一站,跟下来视察工作似的。”
周惟清对这伶牙俐齿的妹妹无可奈何,笑着摇头:“就你话多,你爸爸呢。”“在后面搬东西呢!他说你们回来了,必须把他珍藏的好酒拿出来!”林悦笑嘻嘻地说,又捏了捏小林林的脸蛋,“哇,林林又帅了!快来让姑姑亲亲!”
一时间,院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问候声、玩笑声、孩子的嬉闹声交织在一起,热闹非凡。一行人热热闹闹地涌进温暖如春的客厅。
巨大的沙发上坐满了人,茶几上摆满了各式干果、水果和糖果,充满了浓郁的过年气息。
小林林立刻成了整个屋子的焦点,真正的“团宠”。
爷爷奶奶自是舍不得放手,轮流抱着。大伯周建军拿出早就准备好的遥控小汽车逗他;大伯母塞给他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堂姐周敏让妞妞带着弟弟玩新买的乐高;姑姑周晓云则拿着手机不停地给他拍照。
小家伙被众人的爱包围着,一开始还有点懵,很快就适应了,小嘴甜甜地“爷爷”、“奶奶”、“伯伯”、“姨姨”、“姐姐”叫个不停,收到礼物就奶声奶气地说“谢谢”,把一大家子人哄得心花怒放,笑声不断。
周惟清和姜南星看着儿子被众星拱月般疼爱,相视一笑,心中满是欣慰。他们被家人围着,询问着英林的情况,工作累不累,身体怎么样。
“惟清啊,听说你们那个‘英林模式’搞得很不错,连爸的老战友都打电话来夸。”大伯周建军笑着说道。
“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只是做了分内的事。”周惟清一如既往的谦逊。
“南星也是,又管发改委,又要照顾家里,辛苦了。”姑姑周晓云拉着姜南星的手,关切地说。
“不辛苦,姑姑,有阿姨帮衬,惟清也体贴,我轻松很多。”姜南星温柔地回答。
林知意则被二婶和林悦一左一右地夹在中间。二婶不停地给她拿吃的,嘘寒问暖,生怕她有一点点不自在。林悦则叽叽喳喳地跟她分享着北京的趣事和八卦,试图转移她的注意力。
“知意姐,你看我新做的指甲,好看不?回头我带你也去做一个!”
“知意,尝尝这个杏仁酥,你叔叔特意从老字号买的,可香了。”
林知意被这份浓浓的温情包裹着,心中的那点孤寂感渐渐被驱散,脸上露出了真心的笑容。
晚宴的准备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家里请了帮忙的阿姨,但苏月华和大伯母二婶还是习惯性地在厨房里盯着,姜南星和林知意也挽起袖子进去帮忙。
“妈,二婶,你们歇着,这里交给我们和阿姨就行。”姜南星接过苏月华手里的菜刀,熟练地切起配菜。
“是啊,阿姨,您和二婶去客厅说说话吧。”林知意也拿起围裙系上,准备洗菜。
苏月华看着两个能干又孝顺的儿媳,心里别提多舒坦了:“好好好,我们南星和知意就是能干。那这里就交给你们了,我跟你二婶去摆摆碗筷。”
周惟清被周建业叫到书房说了会儿话,出来后,看到姜南星在厨房忙碌的身影,便倚在厨房门框上,看着她。
姜南星一回头,看到他,笑道:“周书记,视察工作呢?厨房重地,闲人免进哦。”
周惟清挑眉,走了进去,很自然地拿起她手边的蒜篮:“我来帮领导打打下手,剥个蒜,总可以吧?”
旁边的林知意和帮忙的阿姨都偷偷笑了。
姜南星脸微红,嗔了他一眼,压低声音:“先生,注意点形象,这么多人呢。”
“在自己家,怕什么。”周惟清不以为意,手指灵活地剥着蒜,动作竟然很熟练,“再说了,给夫人打下手,是我的荣幸。”
他这声“夫人”叫得低沉而自然,姜南星的心跳漏了一拍,嘴角却忍不住上扬。林知意在一旁看得直咂嘴:“哎呀呀,这狗粮撒的,看来我在厨房是待不下去了,我去看看林林。”说着笑嘻嘻地溜走了。
厨房里只剩下他们两人和忙碌的阿姨。周惟清一边剥蒜,一边低声问:“累不累?刚下飞机,又忙活。”
“不累,”姜南星摇摇头,手下切菜的动作不停,“看到爸妈和大家这么开心,心里高兴。”
“嗯,”周惟清看着她专注的侧脸,灯光下肌肤细腻,神情温柔,心中一动,快速凑近,在她脸颊上偷了一个吻,“辛苦了,夫人。”
姜南星吓了一跳,手一抖,差点切到手,没好气地瞪他:“周惟清!你干嘛!阿姨还在呢!”
正在炒菜的阿姨忍着笑,假装什么都没看见,专心颠勺。周惟清得逞般地笑了,继续气定神闲地剥他的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丰盛的年夜饭终于准备妥当,巨大的圆形餐桌坐得满满当当。长辈在上,小辈依次而坐,笑语欢声,其乐融融。
周建业作为一家之主,率先举杯,他目光扫过满堂儿孙,脸上是难得的、舒心的笑容:“今天,是我们周家难得的大团圆!惟清一家从英林回来了,知意也来了,孩子们都在,好啊,真好!旧岁已展千重锦,新年再进百尺竿!希望我们周家,和和美美,平安顺遂!也希望你们这些小辈,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为国家、为社会多做贡献!来,干杯!”
“干杯!”所有人都站起身,酒杯、饮料杯碰撞在一起,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汇聚成团圆最动听的乐章。
席间,气氛热烈。大家互相敬酒祝福,聊着家常,分享着趣事。
小林林坐在儿童餐椅上,自己用勺子努力地吃着奶奶夹到他碗里的菜,吃得小嘴油汪汪的,还不忘学着大人的样子,举起他的小牛奶杯,奶声奶气地说:“干杯!新年好!”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妞妞很有姐姐样子,不时照顾旁边的林林弟弟,帮他擦嘴,递纸巾。
林悦则活跃地穿梭在姜南星和林知意之间,跟她们分享着自己工作上的趣事,打听英林的变化,笑声不断。
二叔二婶尤其照顾林知意,不停地给她夹菜。
“知意,多吃点这个鱼,年年有余。”
“孩子,尝尝这个四喜丸子,团团圆圆。”
林知意面前的碗里堆得像小山一样高,她连声道谢,心里被这份毫无保留的关爱填得满满的。
周惟清和姜南星自然也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大伯关心英林的发展,姑父询问基层工作的体会,堂姐周敏则对英林的旅游很感兴趣。
“惟清,南星,看你们把英林搞得风生水起,我们听着都自豪。”姑姑周晓云由衷地说。
“主要是政策好,加上干部群众心齐。”周惟清依旧是那句话,但眉宇间的自信与从容,彰显着他的成绩。
姜南星则更细致地分享了一些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具体事例,听得大家频频点头。
“哥,嫂子,你们真是黄金搭档,所向披靡啊!”林悦竖起大拇指。
周惟清看向身边的姜南星,目光温柔,在桌下轻轻握住她的手,对妹妹笑道:“主要是你嫂子这个参谋长当得好。”
姜南星抿嘴一笑,回握了一下他的手,一切尽在不言中。
丰盛而热闹的团圆晚饭后,周家老宅的氛围并未冷却,反而如同缓缓燃烧的炭火,进入了另一种温暖而闲适的状态。
长一辈的,以周建业、苏月华、周建国夫妇以及周惟扬父母(二叔二婶)为核心,移步到了偏厅的茶室。那里早已备好了上好的茗茶和精致的茶点。氤氲的茶香中,他们聊着更深远的话题——国家的方针政策,京城的人事变迁,家族里一些远亲的近况,偶尔也回忆起他们年轻时的峥嵘岁月。声音不高,却透着历经沧桑后的沉稳与洞明,那是属于他们那个年龄段的交流方式。
而晚一辈的,自然不甘心就此沉寂。活泼开朗的林悦是活跃气氛的高手,她看着正在帮忙收拾餐桌的姜南星、林知意,以及坐在沙发上的堂姐周敏,眼珠一转,拍了拍手:
“各位美女!长夜漫漫,无心睡眠,我们何不找点乐子?”她笑嘻嘻地指向客厅一角那张擦拭得一尘不染的自动麻将机,“来来来,嫂嫂们,敏姐,咱们‘方城之战’,切磋一下?”
她口中的“嫂子们”自然是指姜南星和林知意,“堂姐”则是周敏。
周敏笑着摇头,她性格文静些,但也被妹妹的热情感染:“悦悦,你就知道闹我们,明知道我们牌技不如你。”
林知意倒是爽快,拉开椅子坐下:“打就打,怕你不成?正好试试新年手气!”她需要一些热闹来分散对周惟扬的思念,麻将无疑是个好选择。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姜南星身上。
姜南星面露难色,有些犹豫地摆手:“我……我就不来了吧?你们知道的,我打得太臭,完全是给你们送钱的。” 她这话倒不是谦虚,在英林时,她偶尔被曾欢、许笑笑她们拉去凑数,几乎每次都是输得最惨的那个,对麻将这门“国粹”实在是缺乏天赋。
“哎呀,南星嫂子!自家人玩玩嘛,又不赌房子赌地,图个开心!”周悦不依,跑过来挽住姜南星的胳膊,把她往牌桌上拉,“输了算我的,赢了算你的,行不行?”
“那怎么行……”姜南星失笑。
这时,坐在不远处陪着长辈喝茶,目光却一直关注着这边动向的周惟清开口了,语气带着几分揶揄:“姜主任,既然悦悦盛情邀请,你就上吧。正好检验一下你除了搞经济规划,在其他领域的‘统筹协调’能力。放心,本书记给你当后勤顾问,输了……我帮你记账。” 他朝她眨了眨眼,带着明显的调侃。
姜南星嗔怪地瞪了他一眼,脸上微热。当着这么多家人的面被自己丈夫打趣,她又是好笑又是好气。周建业和苏月华也听到了儿子的话,都忍不住笑了起来,苏月华更是帮腔:“南星,去玩吧,放松放松,惟清有钱,让他出!”
盛情难却,姜南星只好被周悦“按”在了牌桌的第四个位置上。周惟清果然端着他的茶杯,施施然走了过来,拖了把椅子,坐在了姜南星的身后侧方,一副真打算当“顾问”的架势。
喜欢惟见南星请大家收藏:()惟见南星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