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秀结束后,时间尚早,一家三口没有立刻回家,而是沿着装扮一新的沿河步道慢慢散步。
今晚的英林县城,堪称不夜城。所有的景观灯都亮了起来,树上挂满了流星雨灯和红灯笼,将街道照得如同白昼。街上人流如织,几乎都是全家出动,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轻松愉悦的笑容。沿街的商铺大多还开着门,售卖着零食、玩具、发光的气球,生意兴隆。
他们甚至还听到了不少外地口音,看到一些背着相机、明显是游客模样的人,在兴致勃勃地拍照留念,体验着这座山区小城独特的年味。
“看来我们英林的‘茶旅过年’品牌,今年是打出名气了。”周惟清看着这热闹的景象,语气中带着欣慰。
姜南星挽着他的胳膊,笑道:“是啊,周书记领导有方。现在大家生活好了,也愿意走出来,体验不同的年俗文化。我们英林山清水秀,年味又浓,自然有吸引力。”
“主要还是姜主任当初力推的文旅融合和区域合作,打下了好基础。”周惟清侧头看她,眼中带着调侃与赞赏。
“哟,周书记这是在给我戴高帽呢?”姜南星俏皮地回应,手指在他胳膊上轻轻掐了一下,“小女子可不敢居功,都是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开展工作。”
两人相视一笑,空气中弥漫着只有他们才懂的默契与情趣。
小林林被爸爸牵着手,走在中间,看看这边,看看那边,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他看到卖糖画的,就走不动路了。周惟清笑着给他买了一个昂首挺胸的大公鸡糖画,小家伙举着,舍不得吃,笑得见牙不见眼。
散步回到家,小林林还沉浸在过年的兴奋中,毫无睡意。他把收到的四个大红包郑重其事地摆在床上,然后又爬下床,从自己的小衣柜底下,拖出了一个带密码锁的、他专属的“小宝箱”。
这是周奶奶去年送给孙子的生日礼物,告诉他可以用它来存放自己最珍贵的东西。
只见小林林盘腿坐在地毯上,小心翼翼地把红包一个一个拆开,将里面崭新的钞票整理好,抚平褶皱,然后极其认真地将它们码放进宝箱里。他的动作笨拙却异常专注,仿佛在完成一件极其神圣的事情。
周惟清和姜南星没有打扰他,只是坐在床边,温柔地看着。
放好钱,小林林“啪”一声合上宝箱,锁好,然后抱着宝箱,仰起小脸,带着一种混合着骄傲与认真的神情,对爸爸妈妈说:“爸爸,妈妈,林林的宝箱里,现在有很多很多钱了!奶奶说,这些钱以后可以存起来,等林林长大了,可以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小朋友,让他们也能有新衣服穿,有糖吃!”
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越来越强,虽然还有些稚嫩,但逻辑清晰,更难得的是那颗纯真善良的心。
周惟清和姜南星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感动和欣慰。周惟清走过去,将儿子抱起来,用力亲了亲他的小脸:“好儿子!爸爸为你骄傲!记住奶奶和你的话,做一个有爱心、有担当的人。”
姜南星也走过来,环抱住丈夫和儿子,柔声道:“嗯,我们的林林,是个善良的好孩子。”
将心满意足、带着助人梦想进入梦乡的小林林安顿好,周惟清和姜南星望向窗外,零星的鞭炮声还在继续,仿佛在为这圆满的除夕夜做着最后的注脚。
“时间过得真快,林林说话越来越溜,道理也懂得越来越多了。”姜南星靠在床头,感慨道。
“是啊,”周惟清搂着她,手指缠绕着她的发丝,“看着他一天天长大,懂事,就觉得我们所有的辛苦和努力,都特别值得。”
“又是一年。”周惟清轻声感叹。
“嗯,又是一年。”姜南星靠在他怀里,感受着他胸膛传来的沉稳心跳,“惟清,谢谢你,给了我一个这么温暖的家,还有林林这么可爱的孩子。”
周惟清低下头,吻了吻她的发丝:“是我该谢谢你,南星。因为有你和林林,我所有的努力和坚持,才有了最坚实的意义和最美的归宿。”
他顿了顿,声音更加温柔:“先生在此,恭祝夫人新年安康,笑口常开。”
姜南星被他这文绉绉的俏皮话逗笑了,转过身,搂住他的脖子,眼中波光流转:“那……周书记,新的一年,也请多多指教喽?”
姜南星手指在他胸口画着圈,带着一丝狡黠的笑意,“今天表现不错,值得表扬。尤其是烟花采购和扛娃观看两项,堪称模范。”
周惟清捉住她作乱的手,放到唇边吻了一下,目光灼灼:“那……领导有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奖励?”
姜南星脸一红,嗔了他一眼,却没有抽回手,反而更贴近了他一些,在他耳边吐气如兰:“那要看……周书记接下来的表现了……”
大年初一的清晨,英林县沐浴在新年第一缕清澈的阳光中。昨夜的喧嚣与璀璨仿佛一场美梦,留下的是满地红色的鞭炮碎屑和空气中若有若无的硝烟味,昭示着新的一年正式开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他们小家里,早已是一派忙碌而温馨的景象。行李箱整齐地摆在门口,带给北京亲友的英林特产:包装精美的“英林丹华”牡丹油、云雾山的新茶、以及“寻味大别山”协会出品的各种特色糕点小吃。黄雅君和姜名海早早起来,为即将远行的女儿一家和同行的林知意准备了丰盛又便于携带的早餐——热气腾腾的饺子(寓意送行),香甜的八宝粥,还有几样清爽的小菜。
“来,快趁热吃。惟清,你开车,多吃点才有力气。”黄老师不停地给女婿夹着饺子。
“谢谢妈。”周惟清接过,看着岳母忙碌的身影,心中满是感激,“爸,妈,这几天辛苦你们了。我们这一走,家里就冷清了。”
姜名海摆摆手,慈爱地看着女儿一家和林知意:“不辛苦,看到你们团团圆圆的,我们比什么都高兴。你们放心去北京,家里有我们呢,帮你们看家。”
小林林也早早被妈妈打扮得像个小绅士,穿着崭新的羽绒服和小皮鞋,兴奋地在屋里跑来跑去,对即将开始的“长途旅行”充满期待。他虽然才第二次回北京过年,但已经模糊地记得那是另一个有很多亲人、很热闹的地方。
就在这时,林知意提着简单的行李过来了。她脸上带着笑容,但眼底深处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落寞和无奈。
“叔叔阿姨,新年好!南星,哥,林林,准备好了吗?”她打起精神招呼道。
“知意来啦,快坐下吃早饭。”黄雅君连忙招呼。
“干妈!”小林林看到干妈,立刻扑过来抱住她的腿。
看着林知意,姜南星心中了然,悄悄碰了碰周惟清的胳膊,低声道:“看吧,我就说二叔二婶(周惟扬父母)肯定得把她‘绑’去北京。”
周惟清无奈地笑了笑,压低声音回:“理解一下,老人家盼团圆。惟扬那小子……唉。”他对自己那个堂弟的职业性质带来的聚少离多,也是既理解又无奈。
林知意本不想在这个家家团圆的日子北上。她才回英林陪父母两天,周惟扬又有紧急任务,已经快一个月音讯全无。她只想安安静静在家陪父母,缓解一下思念和担忧。但架不住周惟扬的父母,也就是她的准公婆,电话一个接一个,言辞恳切,几乎带着点“哀求”的意味,一定让姜南星把她带回北京,说“就算惟扬不在,家里也不能少了你,不然这年过得没滋味”。
林知意的父母看着女儿,也是心疼不已。林母拉着女儿的手劝道:“好孩子,去吧。过年讲究的就是个团圆,惟扬职业特殊,身不由己,你更要替他多陪陪他父母,这也是你的孝心。你一个人留在家里,对着我们两个老的,心里还惦记着那边,反而更难受。说不定你到了北京,惟扬那边任务就结束了呢?”
在双方父母和姜南星的连番劝说下,林知意这才松口,同意一同前往。
吃完早饭,告别了依依不舍的姜名海和黄雅君,一行人出发前往武汉天河机场。周惟清亲自开车,姜南星副驾驶,林知意和林林则坐在后座。
车子驶出英林县城,上了高速。冬日的田野显得有些空旷,但晴朗的天气和沿途悬挂的红色横幅,依旧洋溢着节日的气氛。
小林林一开始还很兴奋,扒着车窗看外面飞速后退的风景,小嘴不停地问:
“爸爸,我们去看爷爷奶奶吗?”
“对呀。”
“爷爷家也有烟花吗?”
“北京不能随便放烟花哦,不过有别的更好玩的东西。”
“那有像林林一样的小朋友吗?”
“有啊,院子里有很多小朋友。”
问了一阵,小家伙大概是起得太早,加上车子平稳行驶的节奏,开始有些昏昏欲睡,小脑袋一点一点地,最后靠在儿童安全座椅上睡着了。
车厢里安静下来,只剩下舒缓的音乐声。姜南星从后视镜里看到林知意靠在车窗上,望着窗外,神情有些怔忡,知道她又想起了周惟扬。
她悄悄碰了碰周惟清,示意他看一下。周惟清从后视镜看了一眼,微微叹了口气。
姜南星转过头,放柔了声音:“知意,别多想。就当是去北京散散心,陪陪叔叔阿姨。他们是真的想你,把你当亲女儿看待。”
林知意回过神,勉强笑了笑:“我知道,南星。就是……感觉有点奇怪,别人过年都是往家赶,我这像是被‘押送’出去的。”她开了个小小的玩笑,试图冲淡那份无奈。
“什么‘押送’,”周惟清一边稳健地开着车,一边接口,语气带着兄长的温和,“这叫战略转移,集中优势兵力,安抚后方民心。二叔二婶那边,就靠你和南星了。”
他这个略带官腔的比喻,把两个女人都逗笑了。
“哥,你这用词,不愧是县委书记。”林知意笑道,心情似乎轻松了一些。
“周书记这是在给我们下达重要任务呢,”姜南星也笑着附和,又对林知意说,“你看,我爸妈把你‘移交’给我们的时候,可是千叮万嘱,一定要把你安全带回,并且要确保你在北京过得开心。这可是政治任务,完不成我们回去没法交代。”
她这番俏皮的话,让车厢里的气氛彻底活跃起来。
“说起来,”姜南星换了个话题,“惟扬这次任务,一点消息都没有吗?”
喜欢惟见南星请大家收藏:()惟见南星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