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晓恩直到天色完全黑透才回来,浑身湿透,不知是汗水还是夜晚的露水。他沉默地坐在离火堆较远的地方,低着头,看不清表情。营地里的气氛依旧凝重,没人说话。
夜里,果然下起了雨,淅淅沥沥,敲打着棕榈叶搭建的棚顶。寒意随着雨水渗透进来。
林冬躺在母亲身边,听着雨声和身边人不安的呼吸声,毫无睡意。她悄悄起身,拿起一块之前找到的、相对完整的塑料布,走到火堆边——何晓恩还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仿佛一座雕像。
她走到他身边,将塑料布轻轻披在他湿漉漉的肩上。
何晓恩身体一僵,没有抬头。
林冬在他身边坐下,抱着膝盖,看着跳跃的火苗,轻声开口,声音在雨声中显得有些模糊:“我妈说,你不是冲我发火。”
何晓恩依旧沉默。
“她说,你是害怕。”林冬继续说着,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害怕自己做不到,害怕让大家失望,害怕……我会离开。”
何晓恩的脊背猛地绷直了。
“晓恩,”林冬转过头,看着他被火光映照的、线条冷硬的侧脸,“看着我。”
何晓恩喉结滚动了一下,极其缓慢地,抬起了头。他的眼睛里布满了红血丝,带着深深的疲惫和一种林冬从未见过的、几乎可以称之为“脆弱”的情绪。
四目相对,雨声成了唯一的背景音。
“我不会离开。”林冬看着他的眼睛,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不是因为需要你带我们出去,也不是因为你有多厉害。而是因为,你是何晓恩。是那个在飞机失事后,冷静带着我找妈妈、找水源的何晓恩;是那个在月下听我唠叨、会笨拙安慰我的何晓恩;是那个在我遇到危险时死也不肯松开我的手的何晓恩。”
她的声音温柔而坚定,像暖流,一点点融化着他心中的冰层。
“修不好无线电,没关系。我们可以想别的办法。找不到救援,也没关系。只要我们在一起,总能活下去。”林冬伸出手,轻轻覆在他放在膝盖上、紧握成拳的手上,“我不在乎能不能立刻离开这里,我在乎的是,你能不能别再把我推开,别再一个人扛着所有事。”
何晓恩感受着她手心传来的温热,看着她眼中毫无保留的信任和……爱意?他紧握的拳头,一点点松开,反手,将她的手紧紧攥在掌心,力道大得几乎让她感到疼痛。
“对不起……”他开口,声音沙哑得厉害,带着浓重的鼻音,“我不该……那样说你。”
“我接受你的道歉。”林冬笑了,眼角却有泪光闪烁,“但下不为例。”
何晓恩看着她含泪的笑容,心中那片荒芜之地,仿佛被这雨夜和她的笑容彻底浇灌,有什么东西破土而出。他抬起另一只手,用指腹轻轻擦去她眼角的湿润。
“冬冬,”他看着她,目光深邃如同此刻的夜海,却清晰地映着她的倒影,“等我们离开这里……让我照顾你,好吗?”
这不是一个浪漫的求婚,甚至算不上正式的表白,但在这样的绝境中,却比任何甜言蜜语都更动人心魄。它代表着承诺,代表着将彼此纳入未来的决心。
林冬的脸颊在火光映照下泛起红晕,她看着他,用力地点了点头,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和无比的坚定:“好。”
雨还在下,火堆噼啪作响。在这样一个绝望与希望交织的夜晚,在远离文明世界的荒岛一隅,两个灵魂终于彻底向彼此敞开,紧紧相依。他们握着手,靠在彼此肩头,不再说话,只是静静地听着雨声,感受着对方的存在和温度。
前路依旧未知,困境尚未解除,但至少此刻,他们不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