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的冬天来得特别早。才入冬月,皑皑白雪已覆盖了这座千年古都的飞檐斗拱。行宫内的暖阁里,炭火烧得正旺,却驱不散众人眉间的凝重。
“潼关急报!北凛集结三十万大军,由拓跋宏亲自统领,已至关下!”传令兵的声音在暖阁中回荡,带着刺骨的寒意。
云薇从奏章中抬起头,神色平静:“知道了。传令守军,固守待援,不得出战。”
秦苍急道:“殿下,潼关若失,洛阳危矣!请允臣率军驰援!”
“不必。”云薇走到军事地图前,“你们看,北凛主力尽出,其后方必然空虚。”
她的手指划过黄河以北的广袤土地:“拓跋宏这是孤注一掷。他料定我们会死守潼关,所以倾巢而出。但我们偏要反其道而行——”
手指重重落在幽州位置:“直取他的老巢!”
满座皆惊。幽州是北凛南侵后的统治中心,守备森严,且远在千里之外。长途奔袭,风险极大。
萧彻沉吟道:“此计虽险,但若能成,可一举定乾坤。只是...派谁领兵?”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云薇。
她微微一笑:“我亲自去。”
“不可!”众臣齐声劝阻。
清虚子道:“殿下乃一国之本,岂可轻涉险地?”
“正因为是一国之本,才必须去。”云薇目光扫过众人,“唯有我亲至,才能号令各地义军,才能让北凛境内的汉人望风归附。”
她取出虎符:“萧彻、秦苍听令!”
“末将在!”
“萧彻率五万精兵,伴攻潼关,牵制北凛主力。秦苍领水师沿海路北上,切断北凛退路。”
“得令!”
“清虚子先生与三位星使留守洛阳,总理政务。”
分派已定,云薇亲点三万轻骑,准备即日北上。
临行前夜,萧彻来到云薇住处:“此去凶险,让我代殿下前往吧。”
云薇正在擦拭佩剑,闻言抬头:“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吗?”
萧彻一怔:“在北境苦寒之地,殿下还是囚徒,我是看守。”
“那时你可想过,我们会走到今天?”云薇微笑,“这一路走来,哪一步不凶险?但我们还是走到了这里。”
她将佩剑入鞘:“因为我相信,在这片土地上,公道自在人心。”
次日拂晓,云薇率军出洛阳北门。令她意外的是,城门内外,挤满了送行的百姓。
“殿下保重!”
“一定要平安回来!”
人群中,一个白发老妪颤巍巍地捧着一包干粮:“殿下,带着路上吃...”
云薇下马接过,发现干粮还带着体温。她眼眶微热,向百姓深深一揖:“云薇在此立誓,必还天下一个太平!”
大军北上,日夜兼程。为避开北凛耳目,专走山间小道。时值严冬,风雪交加,行军极为艰苦。
七日后,前锋已至黄河岸边。对岸就是北凛控制区,守备森严。
“殿下,渡口都有重兵把守,难以强渡。”斥候回报。
云薇观察对岸地形,忽然问:“这附近可有大族庄园?”
向导回禀:“对岸是太原王氏的领地,王家是北地第一大族,族长王珩被北凛封为太原公。”
云薇眼前一亮:“备舟,我要夜访王家。”
是夜,云薇只带十名亲兵,乘小舟悄然渡河。王家庄园灯火通明,正在举行夜宴。
当云薇突然出现在宴席上时,满座皆惊。
王珩年约五旬,面白无须,见状却不慌乱,挥手屏退左右:“公主殿下大驾光临,不知有何见教?”
“来给王公送一份大礼。”云薇坦然入座,“一份名垂青史的大礼。”
王珩挑眉:“愿闻其详。”
“北凛气数已尽,王公是聪明人,应该看得出来。”云薇直视对方,“我此行北上,不仅要收复幽州,更要光复整个中原。王公若助我一臂之力,他日必为开国元勋。”
王珩沉吟不语。这时,屏风后转出一位青年:“父亲,殿下所言极是。北凛残暴,民心尽失,此时不起,更待何时?”
这青年是王珩长子王睿,曾在江南游学,深受云薇新政影响。
王珩长叹一声:“非是老夫不愿,实是不能。王家上下千余口,若事败...”
“不会败。”云薇斩钉截铁,“我既然来了,就有必胜的把握。”
她取出一份名单:“这是北地各大族给我的密信,他们都愿意反正。只要王家带头,大事可成。”
王珩看着名单上一个个熟悉的名字,终于下定决心:“好!老夫就陪殿下赌这一把!”
有了王家支持,云薇的北上之路顺利许多。太原王氏在北地根基深厚,其私兵精锐,更掌握着多条秘密通道。
十日后,云薇兵临幽州城下。
此时的幽州,守备空虚。拓跋宏为南下决战,带走了绝大部分精锐。留守的老弱残兵见胤军如神兵天降,不战自溃。
但就在云薇准备攻城时,异变突生!
幽州城头突然黑气弥漫,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城楼上一—竟是早已死去的玄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没想到吧,公主殿下。”玄冥的声音如同九幽寒风,“我早已将一缕分魂附在噬运玺上。只要玺印不毁,我即不灭!”
他举起噬运玺,黑气冲天而起,在空中凝聚成一条黑色巨龙!
“不好!”随行的摇光星使惊呼,“他在抽取北地残存的地脉能量,要与我们同归于尽!”
黑色巨龙仰天长啸,所过之处,草木枯萎,土地龟裂。连胤军士兵都感到生命力在快速流失!
云薇感受到怀中符石残留的共鸣,忽然明白了什么。她纵马向前,独自面对玄冥:
“你错了,玄冥。噬运玺从来就不是毁灭的工具,它本是维护平衡的圣器。”
她举起双手,八符石残留的能量在她掌心凝聚——那是符石重归天地后留给她的最后馈赠。
“以天地为证,以民心为凭,我云薇在此立誓:愿以此身,承天地之重;愿以此心,纳四海之广!”
八色光芒从她体内迸发,与噬运玺的黑气激烈碰撞。令人惊讶的是,黑气在光芒中逐渐净化,噬运玺表面的血色开始褪去。
“不!这不可能!”玄冥惊恐地看着噬运玺的变化。
云薇的声音传遍战场:“噬运玺,我以胤朝皇室血脉,以天下苍生之名,命你重归正道,护佑黎民!”
噬运玺剧烈震动,最终挣脱玄冥的控制,飞入云薇手中。在触碰到她掌心的瞬间,玺印化作点点金光,融入大地。
玄冥的身影开始消散:“为什么...为什么总是你...”
“因为这一次,我代表的不是我自己。”云薇平静地看着他消散,“而是千千万万渴望和平的百姓。”
玄冥彻底消失后,幽州城门缓缓打开。守军和百姓涌出城外,跪地迎接王师。
“殿下万岁!”
欢呼声响彻云霄。
云薇却感到一阵虚弱。方才与玄冥的对抗,耗尽了她体内符石残留的全部能量。
萧彻及时扶住她:“殿下!”
“我没事。”云薇站稳身形,望向南方,“潼关那边...”
“刚收到飞鸽传书,拓跋宏得知幽州失守,军心大乱,已被萧将军击溃,向北逃窜。”
大局已定。
三日后,云薇在幽州接受北凛百官朝拜。拓跋宏在逃亡途中被部下所杀,北凛政权彻底瓦解。
然而在庆功宴上,云薇却宣布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
“即日起,解散军队,还兵于民。”
满座哗然。
“殿下,天下初定,四方未服,此时解散军队,恐生变乱啊!”
云薇摇头:“百姓饱经战乱,需要休养生息。况且——”
她走到殿外,指着远处劳作的百姓:“真正的铜墙铁壁,在这里。”
冬去春来,冰雪消融。云薇颁布《太平诏》,宣布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政策:减免赋税、鼓励农耕、兴修水利、整顿吏治...
最令人称道的是,她并未追究北凛旧臣的罪责,而是量才录用,甚至允许北凛族人留在中原,与汉人杂居。
“殿下,各地义军首领纷纷上书,请求封赏。”清虚子呈上奏章。
云薇看后,却道:“封赏自然要有,但不能按军功,要按政绩。传旨各地,以民生改善程度考核官员。”
这一政策让许多想要凭军功获取高位的将领大失所望,却赢得了百姓的衷心拥护。
初夏时节,云薇启程南归。沿途所见,令人欣慰:荒芜的田地重现绿色,废弃的村庄再起炊烟,市集重现繁华。
在黄河边,她遇到了一个正在耕作的老人。
“老伯,收成可好?”
老人笑道:“托殿下的福,今年风调雨顺,看样子是个丰收年。”
“那就好。”云薇欣慰点头。
老人打量着她:“姑娘看着面生,是外地人吧?我跟你讲,咱们这位公主殿下,可是千古明君啊!”
云薇微笑不语,与老人道别。
随行的萧彻感慨:“殿下深藏功与名,这才是真正的王者气度。”
云薇却道:“我算什么王者?只不过是个幸运的普通人,恰好被推到了这个位置。”
她望着滚滚东流的黄河,轻声道:“要说王者,这黎民百姓,才是真正的天下之主。”
回到金陵时,已是盛夏。秦淮河畔,杨柳依依,画舫如织,仿佛什么都不曾改变。
但云薇知道,一切都不同了。
在接下来的朝会上,她做出了最后一个重大决定:还政于民,建立议会,君主立宪。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从今往后,君王只是国家的象征,真正的权力,属于议会,属于百姓。”
此举石破天惊,却得到了大多数臣民的支持。毕竟,这一路走来,人们已经习惯了云薇与众不同的治国理念。
新政推行出人意料的顺利。或许是因为连年战乱让人们渴望安定,或许是因为云薇的威望无人能及,又或许是因为——这本来就是民心所向。
一年后,第一届民选议会成立。开幕大典上,云薇亲手将传国玉玺交给议长。
“从今日起,这个国家的命运,掌握在你们手中了。”
在场众人无不热泪盈眶。
是夜,云薇独自站在宫墙上,望着金陵城的万家灯火。萧彻悄然来到她身边:
“后悔吗?”
“后悔什么?”
“放弃至高无上的权力。”
云薇微笑:“你错了,我从未放弃权力,只是把它还给了真正的主人。”
她指着远处的灯火:“看,那每一盏灯后面,都是一个家庭,都有他们的悲欢离合。从今往后,他们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了。”
萧彻沉默片刻,忽然单膝跪地:“臣萧彻,愿永远守护殿下,守护这片殿下深爱的土地。”
云薇扶起他,两人相视而笑。
星光满天,灯火如昼。在这片星光与灯火之间,一个崭新的时代,正在徐徐开启。
而云薇知道,她的使命,终于完成了。
喜欢亡国公主靠考古直播续命请大家收藏:()亡国公主靠考古直播续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