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4章 情起

作者:十二山川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她心里一痛,忙安慰他,“没关系,反正戏楼里的年轻人都走了,空出许多房间,你们想住多久都行,左右……不过多两双筷子罢了。”


    李夙转过头来,看得她脸颊飞红,“谢谢姊姊。”


    她面色大窘,“不要叫姊姊啦,我其实……年纪也不大。”


    话到最后底气都弱了起来,感觉自己很是没皮没脸,一副诱拐少年郎的嘴脸。


    李夙笑了起来,长开了的眉眼清秀俊朗,笑得她羞红了脸。


    虽然李夙母子对他们的来历绝口不提,但月中仙还是试着去求先生们留下二人,杨老先生摸着她的头,叹了口气。


    “仙仙,你喜欢就好了。”


    那个新年是他们一起过的,虽然梨园守孝不能开席放鞭炮,但自家人关起门来吃个团年饭还是可以的。厨房里热闹得紧,十多位老先生围着一张圆桌包饺子,李夫人挽起袖子坐在灶台后添柴,而李夙则从容自如地站在灶前掌勺炒菜。


    月中仙出去收了些野山菌回来,右手还抱回了一些布匹,有老先生留意一眼,“仙仙,布庄今天也开门吗?”


    “老板娘前段时间从我这拿的绣品卖得很好,送了我两匹布。”月中仙把布放好,凑到李夙身边洗野山菌,“过两天给芸姨和你裁几件新衣裳。”


    “仙仙,不用麻烦了。”李夫人格外抱歉。


    “没事芸姨,我们梨园里只有戏衣,适合你们穿的衣服没几套,多做几件方便换洗。”


    李夙微笑抬头,“谢谢姊姊。”


    “夙儿。”李夫人低头添柴,轻声阻拦,“不要乱管人家姑娘叫姊姊,没礼貌。”


    “没关系。”她小声道,“反正我都习惯了……”


    李夙笑着将刚出锅的菜递给她,月中仙满脸通红地接过来端上桌。屋里其他老先生看见这两人眉来眼去郎情妾意,心中虽对李夙母子的身份略有狐疑,但现在看来欣慰更甚。


    一顿团年饭吃得和乐融融,伴着外面夜空中接连不断炸开的烟花,大家都兴致高涨。老先生们多喝了几杯,便开始开嗓赛戏,悲惋唱“一霎时把七情俱已磨尽,参到了心酸处泪湿衣襟”,又娇羞唱“扭扭捏,多俊雅,风流就在这朵花”,一时间欢声笑语,热闹非凡。


    月中仙也有几分醉意,借着高涨的气氛跟着唱,“往日我捧读华章情痴迷,今日里同心连理识真谛。俗男儿见过多多少,秉情重谊能有几……”


    姑娘家喝了酒醉态不雅,李夙将她扶回房间,月中仙挣脱他奔到庭院里,在满是落雪的树枝下又唱又转。


    “茫茫人海天地间,知心着意更难期……谢郎君一个真字情无价,捧出心窝献知己;谢郎君怜香惜玉无俗意,不将门第论高低……”


    那唱词似戏似真,李夙站在走廊里看她,半晌走出去从背后紧紧将她拥住。


    “姊姊,我想娶你。”少年郎借着微醺诉说情意,终是满脸通红手足无措,“我可以娶你吗?”


    她满眼醉意,痴痴地望着他笑,满眼倒映着夜空落雪。


    李夙骤然情动,急切地拥她回房,房门“咔”地一声落闩。


    “郎君啊,怕只怕一朝春尽红颜老,色衰恩弛情会移。极欢之际生远虑,不由人悲从中起难自已……”


    他有些粗暴地将人扔到床上,月中仙还没来得及爬起来,他便欺身压了上去,满头大汗笨手笨脚地解她的衣带,慌忙中不慎撕破了姑娘的衣襟。


    月中仙迷醉中感觉衣衫尽落,身上情火躁起,她侧头望着窗外的落雪,呢呢喃喃地唱。


    “他欲言未语轻叹息,我再思再量疑更生。郎君啊,莫不是其中还有难言隐…… ”


    李夙将她翻过去,细细从她耳垂肩颈咬过,留下一片密密麻麻的牙印,惹得她浑身都在发抖。


    “郎君啊,见钗犹如见小玉,休忘了风雨过后啊——”


    “燕归窝……”


    有了夫妻之实后,二人的感情愈发深厚。月中仙总嫌李夙叫姊姊将她叫老了,他便为她取了个名字叫昭昭,妇随夫姓,前面冠上了他的姓氏。


    “昭昭,李昭昭。”她一遍遍地念自己的新名字,欢喜得很。


    枕红娘撑着伞等在戏楼外,雪地里一把鲜红的纸伞格外打眼。李昭昭捧着一个筲箕奔出来,“为什么突然决定要走?”


    “我自有我的理由,不便多言。”枕红娘接过她送的筲箕,掀开麻布一看,里面盛着些路上吃的干粮,还有用碎布包着的银两盘缠,略微动容,“仙仙,你……”


    “我改名了。”她急忙打断,“现在叫李昭昭。”


    枕红娘顿了顿,“你那位意中人,我看非你良人,日后恐招来杀身之祸。如今天下即将大乱,你不妨跟我一起走,我自当保你周全。”


    “你嘴里就不能吐出好话吗?”李昭昭生气了,双手抱胸骂她,“动不动就说些奇怪的话,你到底是媒婆,还是神棍啊。”


    枕红娘笑了起来,纸伞下露出她半张脸,意味深长。


    “不管怎样,还是祝你们白头偕老,日久天长。这个给你。”


    李昭昭接过她递来的小布包,不用打开也知道里面是媒婆送给新人的一些红棉线,是泗水镇自古便有的做媒规矩。


    只是这次的布包略重了些,捏捏里面似乎有硬物,她拆开一看,一团红线下放了把精巧的剪子。


    她不解抬头,枕红娘早已撑着伞飘然远去,身影消失在冷清的长街尽头。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李昭昭都在回想这件事情,如果当年她听了枕红娘的话,是不是以后的故事,都不会发生。


    她就不会丢了戏楼,丢了郎君,丢了身边人。


    连命都丢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