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号离开了那片被迷雾和混乱灵机笼罩的异常海域,驶入相对平静的东海。来时危机四伏,归途似乎顺畅了许多。仙舟在风雷翼的推动下,破开蔚蓝的海面,朝着大唐的方向疾驰。
秦昭大部分时间都在顶层静室中闭关。此次南海之行,收获巨大,不仅暂时封印了归墟通道,阻止了“圣主”降临,更重要的是获得了《混沌归墟经》的传承以及与鲛人族的盟约。
静室内,混沌之气弥漫。秦昭盘膝而坐,心神沉入紫府,仔细梳理着《混沌归墟经》的奥义。这篇法诀并非提升修为的功法,更像是一种运用混沌之力,与归墟这类宇宙终极法则交互的“工具书”和“说明书”。
其中包含“感墟”、“定墟”、“引墟”、“化墟”四篇,目前他仅仅初步掌握了“感墟”和“定墟”的皮毛。“感墟”能让他更清晰地感知归墟之力的流动与节点;“定墟”则是镇压、安抚暴动归墟之力的法门,之前封印通道便是此法的应用。
而后面的“引墟”和“化墟”则更加深奥,涉及引导甚至有限度转化归墟之力为己用,这需要对混沌之道有更深的领悟,修为也需达到更高层次,目前他还无法触及。
除了法诀,那些关于上古契约、周天星辰镇墟大阵以及混沌源核的信息,也需慢慢消化。他手腕上那个由定界石赋予的混沌印记,如同一个信标和增幅器,让他对散布于天地间的归墟之力节点(包括其他定界石和阵眼)有了一丝微妙的感应。
他尝试着将神识附着在这丝感应上,向着四面八方延伸。
北方,极远之处,有一股微弱但极其坚韧的寒意,如同深埋冰原的磐石,那应该就是鲛人王沧澜提及的极北阵眼。
西方,则是一片模糊的佛光与死寂交织的感觉,难以捉摸。
东方,蓬莱仙山的方向,感应最为缥缈,仿佛存在于现实与虚幻的夹缝中。
而九天之上……感应则完全被隔断,仿佛有一层无形的、强大的壁垒。
“仙界……”秦昭心中默念。根据传承信息,上古契约的订立,仙界亦是参与者之一,甚至可能是主导者。但如今仙界态度暧昧,封闭天门,对下界之事似乎漠不关心。是内部出现了问题?还是另有图谋?
还有那流落仙界最大一块混沌源核碎片的消息,是真是假?若是真的,仙界在其中又扮演着什么角色?
一个个谜团萦绕心头。他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张巨大无比的网中,寂灭圣教只是明面上的敌人,背后牵扯的势力与秘密,远超想象。
除了感悟传承,他也在全力恢复修为。封印归墟通道消耗巨大,混沌元婴都显得有些萎靡。他取出得自北境和南海的一些妖兽内丹、灵草,以混沌之力炼化吸收,补充消耗。混沌之力的霸道之处显现无疑,无论何种属性的能量,皆可被其强行分解、同化,转化为最本源的混沌之气。
数日之后,秦昭的气息逐渐恢复,甚至因为此次极限施法和获得传承,修为隐隐有所精进,距离元婴中期更近了一步。
这日,他结束修炼,走出静室,来到甲板上。
海风拂面,带着咸湿的气息。天空湛蓝,白云朵朵,与归墟附近那永恒的铅灰色形成了鲜明对比。绯烟正靠在船舷边,看着海鸥盘旋,察觉到秦昭出来,连忙转身行礼。
“公子。”
“嗯。”秦昭微微颔首,目光扫过海面。航程已过大半,再有几日便可抵达登州。
“公子,我们回到长安后,接下来要做什么?”绯烟忍不住问道。她见证了南海的惊险,也知晓了那些关乎世界存亡的秘密,心中既感责任重大,又有些迷茫。
秦昭望着远方海平线,目光深邃:“稳定朝局,积蓄力量,然后……去该去的地方。”
他的目标很明确。大唐是他的根基,必须稳固。然后,他需要去探寻那些尚存的阵眼,寻找其他的混沌源核碎片。极北、西域、东海,都是目标。至于九天之上的仙界……还需从长计议。
“寂灭圣教此次损失惨重,但绝不会善罢甘休。”秦昭继续道,“他们在大唐内部,乃至周边藩镇、西域诸国,定然还有潜伏的力量。回到长安,首要之事,便是将这些钉子,一一拔除。”
他的语气带着一丝冷意。攘外必先安内,内部的蛀虫不除,如何应对外部的强敌?
就在这时,玉衡真人拿着一份刚刚收到的传讯玉简,快步走来。
“国公爷,长安密报。”
秦昭接过玉简,神识沉入。
玉简中是杜蘅的亲笔汇报,内容颇多:
其一,朝局基本稳定,张硕、宋璟等大臣兢兢业业,政务运转正常。太子李瑛依旧被圈禁,无异常动静。经过之前的清洗,朝中反对声音已基本肃清。
其二,边境方面,北境契丹、奚族遣使入朝,正式递交降表,态度恭顺。王忠嗣、裴旻等部正在有序撤军,并协助边境州府恢复秩序。西边吐蕃见大唐内乱迅速平定,北境亦安,暂时收敛,但边境摩擦偶有发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其三,关于各地藩镇,杜蘅列出了一些需要重点关注的名单,其中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动作频频,虽未明着违抗朝廷,但扩军、敛财、结交朝臣之举日益明显。尤其是范阳节度使安禄山,近年来势力膨胀极快,其麾下“曳落河”精锐,战力强悍,且与胡商往来密切,资金来源可疑。
其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杜蘅根据秦昭离开前的指示,加大了对寂灭圣教残余势力的清查,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这些残余分子似乎改变策略,不再进行大规模破坏,而是转向更隐秘的渗透和腐蚀,目标直指地方官员、军中将领,甚至……一些宗室子弟。他们利用金钱、美色、权势甚至一些粗浅的“长生术”作为诱惑,手段极其隐蔽。
“果然如此。”秦昭放下玉简,眼神冰寒。寂灭圣教就像附骨之蛆,难以根除。他们这是想从内部瓦解大唐的根基。
“安禄山……”秦昭默念着这个名字。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此人便是大唐由盛转衰的罪魁祸首。在这个拥有超凡力量的世界,他是否也与寂灭圣教有所勾结?或者说,他本身,就是寂灭圣教选中的棋子之一?
看来,回到长安后,首先要处理的,就是这些蠢蠢欲动的藩镇,以及潜藏在阴影中的邪教余孽。
“加速返航。”秦昭下令。
“是!”玉衡真人领命,立刻前去安排。
青龙号速度再提一筹,船首劈开波浪,向着大陆的方向疾驰。
又过了两日,远方已经隐约可以看到陆地的轮廓。然而,就在距离登州港还有百余里时,负责警戒的了望道兵突然发出了警报!
“右舷前方发现船只!数量……很多!是舰队!”
众人闻言,纷纷来到右舷观望。
只见右前方海平面上,出现了密密麻麻的船影,数量不下五十艘!这些船只大小不一,样式杂乱,有唐军制式的战船,也有民间海船,甚至还有一些造型古怪、挂着奇异旗帜的番邦船只。它们并非商船队形,而是隐隐呈现出包围合拢的态势,正朝着青龙号压迫而来!
船队之中,最为显眼的是三艘体型巨大、装备精良的楼船,船头悬挂的旗帜,赫然是——范阳节度使的军旗!
“是安禄山的旗号!”玉衡真人脸色一变,“他们怎么会出现在这里?还集结了如此多的船只?”
秦昭眼神微眯,看着那支意图不善的混合舰队,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看来,有人不想让本公顺利回京。”
他尚未回到长安,暗处的敌人,便已经迫不及待地跳出来,想要在这茫茫大海上,进行一场拦截了吗?
是安禄山自己的意思?还是他背后……另有其人?
无论答案是什么,对于秦昭而言,都一样。
任何阻挡在他前行道路上的人,都将被无情碾碎。
他缓缓一步踏出,再次立于船首龙首之下,玄衣在海风中猎猎作响,平静地注视着那支不断逼近的、充满敌意的舰队。
归途的最后一程,看来注定不会平静了。
喜欢我在唐朝斩妖那些年请大家收藏:()我在唐朝斩妖那些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