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86章 初见共享单车潮

作者:书里的言出法随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深秋的晨光透过皎兰集团顶层投资委员会会议室的落地窗,将一张长达八米的红木议事桌映照得光可鉴人。


    桌首的诛皎身着半旧中山装,指尖摩挲着桃木手杖顶端的朱雀刻纹,那是六十五年前他在百家镇合作社仓库用柴刀雕出的雏形。


    手杖底端偶尔轻叩地面,发出与窗外金融街车流声混响的沉笃节拍,仿佛在叩问这个资本狂飙的时代。


    “董事长,这是本月第17份共享经济领域的投资建议书。”


    集团投资总监秦风将全息投影屏推向桌面中央,屏幕上瞬间迸发出数十个彩色三维模型——ofo的明黄色单车在北大校园里汇成河流,摩拜的橙色车轮正在上海街头碾过梧桐落叶,更多标着“小蓝”“优拜”的虚拟图标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


    数据流在模型间奔涌:2015年共享单车用户数245万,预计2016年将突破1886万,三年内行业规模从8.3亿冲向百亿的曲线陡峭如悬崖。


    “风口啊!”


    坐在桌尾的年轻投资经理忍不住赞叹,他平板电脑正显示着今早刚收到的融资简报——某家共享单车企业成立十个月估值暴涨百倍,创始团队清一色“90后”海归。


    会议室响起细微的骚动,几位高级合伙人交换着热切的眼神,他们刚从美国考察归来,西装革履间还沾着硅谷沙山路的风尘。


    诛皎的目光掠过投影屏上那些跳跃的数字,最终定格在秦风胸前的集团司徽。


    朱雀衔穗的图腾在晨光中泛着冷冽的金光,穗芒却比去年多刻了三道暗纹——那是385章家族会议后新添的“守正”箴言。


    “说说你们的判断。”


    诛皎的声音像冬日的潭水,瞬间压下了所有躁动。


    秦风立即切换投影:“我们认为共享单车完美契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三大特征——高频刚需、支付便捷、轻资产运营……”


    他展示着精心制作的PPT,某页用加粗字体标注“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痛点”,配图是地铁口潮水般涌出的通勤族。


    “轻资产?”


    诛皎的手杖突然重重点地,全息投影中的摩拜单车应声分解成三百余个零部件,每个零件都标注着采购成本。


    “车架铝合金每吨涨价18%,智能锁芯片依赖进口,轮胎橡胶受东南亚气候影响……”


    他每报出一项数据,投影相应部位就迸发警示红光。


    “这些,算不算资产?”


    刚才还在侃侃而谈的秦风喉结滚动,汗珠从鬓角滑落。


    投影画面随即切换到城市街景:数十辆破损单车堆积在高架桥下如彩色坟场,某个车筐变形的特写镜头里还残留着早餐包装袋。


    “运维成本呢?报废回收呢?社会治理成本呢?”


    诛皎的质问像手术刀剖开光鲜表皮,手杖划破空气指向窗外——那里正好有辆小黄车被掀翻在绿化带,像只折断翅膀的蝴蝶。


    满室寂静中,财务总监忍不住插话:“可是董事长,押金池的金融杠杆……”


    “七年前温州民间借贷的教训还不够痛吗?”


    诛皎截断话头,杖尖轻点桌面。


    隐藏式扬声器突然播放2015年某财经论坛录音,年轻创业者正激情澎湃地宣称“用押金循环撬动百倍投资”——而背景音里夹杂着银监部门官员紧锁眉头的咳嗽声。


    投影屏应声展示央行最新监管条例征求意见稿,某条关于“预付资金专用存款账户”的条款被特意标红。


    “没有核心技术护城河,没有可持续盈利模式,靠烧钱堆出来的规模……”


    诛皎起身走到窗前,俯瞰楼下如织人流。


    某个穿格子衫的程序员正同时解锁三辆不同平台的单车比较性能,扫码声此起彼伏如密集的鼓点。


    “就像我年轻时在百家镇用桃树枝搭的窝棚,看着葱茏,一场暴雨就现出原形。”


    他转身时,全息投影已切换成三维地图:代表单车投放量的光点在北京海淀区疯狂闪烁,而象征运维能力的蓝色网格却稀疏如破网。


    “但时代在变……”


    年轻投资经理还想争辩,调出某智库发布的《2016共享经济预测报告》,扉页赫然印着“错过风口就是错过时代”。


    “变的只是道具,不变的是商业本质。”


    诛皎从怀中取出牛皮笔记本,纸张边缘已磨出毛边。


    投影屏同步显示1958年百家镇合作社的账本照片,某页用毛笔小楷记载着“王老五赊购农具三年未还,今以工抵债”。


    赊账金额用红圈标注,与当前某共享企业每月亏损数额恰好构成讽刺的比例关系。


    “我要你们盯着的,不是哪家单车颜色鲜亮。”


    诛皎的杖尖划过投影,所有炫目的模型瞬间褪色,只剩下基础材料成本、运维人效比、车辆周转率等核心数据悬浮空中。


    “而是这个——”


    他放大 ofo 校园运营图,某个车把部位的GPS模块不断闪烁:“定位精度偏差15米, winter!”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又聚焦摩拜的实心轮胎特写:“免维护的代价是骑行效率降低30%!”


    最后定格在街头调查视频——某个女生连续扫描五辆故障车后气得跺脚,转身挤进了公交车。


    “用户体验才是永不生锈的链条。”


    诛皎回到主位,桃木手杖横置案头。


    窗外突然传来共享单车电子锁的开锁提示音,清脆的“滴滴”声与会议室古董座钟的整点报时重叠。


    “三个月前,有个年轻人带着PPT来找我。”


    他示意秘书播放录音,扬声器里立即迸发亢奋的男声:“只要皎兰领投,半年就能复制百倍回报奇迹!”


    “我问他,车辆报废后塑料车篮怎么处理?”


    诛皎端起紫砂杯抿了口茶,水面倒映着投影屏上突然定格的年轻人错愕表情。


    “他说可以学互联网思维——交给下一代产品迭代。”


    茶杯与托盘碰撞出清响,全息投影应声切换成常州再生资源基地的画面:堆积如山的报废单车正在被拆解,轮胎橡胶在粉碎机里发出哀鸣。


    “所以我的决策是——”


    诛皎的目光扫过全场,每位被注视的人都下意识挺直脊背。


    “成立专项课题组,投资三千万研发可降解复合材料车架,与清华大学合作攻关智能锁国产芯片。”


    他调出刚签批的文件扫描件,“皎兰绿色科技实验室”的印章鲜红如血。


    “至于那些追风的项目……”


    杖尖轻点,投影屏绽放出绚烂的烟花动画——无数共享单车logo在夜空炸开,化作流星坠入深谷。


    唯有余烬中浮现出两行朱批:“潮退方知谁裸泳,火熄乃见真金石。”


    会议室陷入漫长的寂静,只剩窗外秋风卷着落叶叩打玻璃。


    秦风忽然起身鞠躬:“我明白了,董事长。这就重新修订投资准则,把技术穿透评估列为前置流程。”


    几位刚才眼神炽热的年轻经理,此刻正低头在平板电脑上删除某个共享充电宝项目的推荐函。


    “记住。”


    诛皎最后抚摸着手杖上的朱雀刻纹,灵泉滋养半世纪的桃木正泛着温润包浆。


    “皎兰能穿越六十五年风雨,不是靠追风口……”


    他望向墙上的集团训言拓片——“桃园根脉深百尺,不逐浮云遮望眼”。


    某个瞬间,老人们仿佛看见1950年那个站在合作社土坯房前的青年诛皎,与此刻窗前的身影重叠。


    同样澄澈的目光,同样沉稳的站姿。


    只是手中柴刀已化作桃木杖,要劈开的是更汹涌的时代迷雾。


    当参会者陆续离开,诛皎独自留在会议室。


    夕阳给他的白发镀上金边,全息投影自动播放着最新科研成果——由皎兰新材料打造的共享单车原型正在测试场疾驰,车架上的朱雀徽标在暮色中熠熠生辉。


    而投影角落的实时监控画面里,某个刚获天使轮的共享雨伞企业创始人,正把办公用品搬进抵债的货车。


    窗外的城市华灯初上,晚高峰的车流中,那些彩色单车依然如珊瑚礁般簇拥在地铁口。


    诛皎轻轻关掉投影,拄着手杖走向暮色。


    廊灯次第亮起,将他投在大理石地面的影子拉得很长,如一棵老桃树的根系,深深扎进这片沸腾的土地。


    喜欢重生1950神秘桃园空间请大家收藏:()重生1950神秘桃园空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