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晨光穿透云层,为皎兰集团总部高达六十五层的玻璃幕墙披上了一层流金溢彩的光辉。
集团正门广场中央,那尊以“朱雀展翅”为原型的巨型雕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羽翼上镶嵌的智能光带正流动播放着集团六十五周年庆典的徽标——一只衔着稻穗的朱雀环绕数字“65”翩跹起舞,其设计灵感源自诛皎1950年在百家镇合作社账本上绘制的第一枚图腾。
广场两侧的旗杆上,鲜艳的国旗与皎兰集团司旗迎风招展,旗下伫立着两排身着定制礼宾服的青年员工,他们肩章上的朱雀纹饰与广场雕塑遥相呼应。
秘书小林手持全息平板,快步穿过铺设着暗红色地毯的中央通道,走向即将举行庆典的大礼堂。
他耳边还回响着两小时前诛皎在庄园书房里的嘱托:“告诉诛华,今日的庆典,既要让世人看到皎兰的筋骨,更要让他们读懂皎兰的魂。”
小林深吸一口气,推开礼堂侧门。
眼前豁然开朗——可容纳五千人的环形礼堂座无虚席,穹顶是可调节透明度的智能玻璃,此刻调整为半透明状态,让温煦的阳光如薄纱般倾泻而下。
舞台中央是一座直径超过二十米的环形全息投影台,正悬浮展示着皎兰集团六十五年发展历程的动态画卷:从黑白影像中百家镇合作社低矮的土坯房,到改革开放初期第一家小型加工厂的机床轰鸣,再到如今遍布全球的研发中心和现代化智能工厂……每一帧画面都伴随着标志性的历史事件,诸如1978年第一批出口创汇的农产品装车、1992年皎兰集团正式挂牌成立、2001年参与国际援建项目、2010年攻克高端新材料技术瓶颈等。
诛华站在舞台侧面的控制室内,透过单向玻璃凝视着会场。
他已年过花甲,鬓角染霜,但身姿依旧挺拔,穿着一套剪裁合体的深蓝色中山装,领口别着一枚与广场雕塑同款的朱雀徽章。
他的目光扫过台下前排就坐的功勋员工区域——那里有跟随诛皎从百家镇走出的第一批合作社社员,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穿着当年的粗布工装,胸前挂满了不同年代的劳动奖章;也有在集团发展关键时期毅然回国的科研骨干,以及在数次市场危机中力挽狂澜的管理精英。
“董事长,所有流程已确认完毕,实时数据流接入正常。”技术总监的声音透过耳麦传来。
诛华微微颔首,抬手整理了一下衣领,指尖无意中触碰到徽章边缘细微的刻痕——那是诛皎在他三十岁生日时亲手为他戴上的,背面刻着“守正出新”四字箴言。
上午九时整,礼堂内灯光渐暗,只余一束追光打在舞台入口。
诛华步履沉稳地走上舞台中央,没有激昂的音乐伴奏,没有绚丽的烟火助阵,他仅仅站立在那里,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原本有些喧闹的会场便迅速安静下来。
“六十五年前,百家镇的合作社仓库里,诛皎先生曾用炭笔在木板上画下一幅图——”诛华开口,声音通过隐藏的麦克风清晰地传遍礼堂的每个角落,沉稳而有力。
他话音未落,环形全息投影台上的画面随之切换,呈现出众人从未见过的一幕:一间简陋的土坯房内,年轻的诛皎蹲在地上,用烧黑的树枝在一块破木板上勾勒出朱雀衔穗的轮廓,周围围着一群面带菜色却眼神炽热的乡亲。
“当时有人问,这是什么?”诛华继续道,声音里带上了一丝温度,“他说,这是守护之鸟,衔来的是能让乡亲们吃饱饭、让娃娃们读得起书的希望之种。”
全息投影上的画面随之流动,合作社的第一笔分红大会上,村民们捧着微薄的现金和粮票喜极而泣;改革开放初期,诛皎带着第一批山货冒险闯进广交会,用蹩脚的普通话拿下外贸订单;九十年代集团成立时,他在全体员工面前立下“科技兴企,产业报国”的誓言……
每一个历史瞬间,都伴随着关键实物在投影中呈现——那本边缘磨损的合作社原始账本、那辆载着山货驶向县城的破旧拖拉机、那份字迹潦草却意义非凡的第一份外贸合同、那面在集团成立时由全体员工签名的旗帜……
“六十五年,从合作社到世界五百强,变的,是规模,是技术,是市场;不变的,是这个——”诛华抬手,指向投影中贯穿始终的朱雀徽标,以及徽标背后所代表的精神内核,“是立足本土、守望相助的根脉,是锐意创新、敢为人先的胆魄,更是产业报国、回馈社会的初心!”
他的声音并不高亢,却字字千钧,如同重锤敲击在每个人的心坎上。
台下,一位戴着老花镜、胸前别着“四十年功勋员工”奖章的老人,悄悄用袖口擦了擦眼角。
投影画面再次变换,开始展示皎兰集团近年来在科技创新领域的突破:自主研发的工业软件系统、应用于航天领域的高性能复合材料、领先全球的量子通信加密技术、服务于精准扶贫的农业物联网平台……每一项成就旁边,都标注着核心研发人员的名字和照片,其中不乏年轻的面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传承,不仅是血脉的延续,更是精神与事业的接力。”诛华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全场,“今天,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了几位特殊的‘家人’。”
舞台灯光聚焦于礼堂上方悬浮的几个全息屏幕。
左侧屏幕亮起,身在国防科技大学的左兴安出现在画面中,他身着笔挺的学员常服,背景是军校的训练场。他面向镜头,庄严地敬了一个军礼:“太爷爷,爷爷,各位前辈,皎兰精神始终激励着我,为铸就国之坚盾贡献青春!”
右侧屏幕则连接至波士顿的实验室,诛兴业身穿白大褂,站在一个复杂的量子计算模型前,他推了推眼镜,语气沉稳:“家族赋予我的不仅是资源,更是探索未知、挑战极限的勇气。我们正在构建的未来,必将有皎兰的基石。”
第三个屏幕上,诛玥站在吉布提港的晨曦中,身后是巨轮与龙门吊,她的话语简短有力:“父辈开拓的道路,我们这一代必将走得更稳、更远。”
最后,画面切换到皎兰庄园的书房。
诛皎与陈兰兰并肩坐在沙发上,并未发表言论,只是微笑着通过镜头凝视着会场,那目光慈和而深邃,仿佛穿透了时空,与六十五年前那个在合作社仓库里画下朱雀图腾的年轻自己遥遥相望。
尽管他们一言未发,他们的出现本身,就已胜过万语千言。
全场肃静片刻,随即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
这掌声,不仅献给舞台上的诛华,献给屏幕中的家族新一代,更是献给那对创造了奇迹、守护了初心、并将精神绵延传递的老人。
接下来,是功勋员工表彰环节。
诛华亲自为每一位走上舞台的功勋员工颁发定制的“朱雀荣光”纪念勋章——勋章由皎兰集团自主研发的航空钛合金打造,正面是立体雕刻的朱雀衔穗图案,背面则刻有员工的名字和入职年份。
当一位在集团服务了五十年的老保洁员,因为紧张而在台上差点绊倒时,诛华快步上前稳稳扶住她,并亲自弯腰为她佩戴好勋章。
这一细微的举动,通过现场镜头传递到大屏幕,再次引来了热烈的掌声。
许多年轻员工看着屏幕上老员工们饱经风霜却洋溢着自豪的脸庞,眼神中充满了触动与敬意。
庆典的尾声,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没有明星演唱会,没有奢华晚宴。
诛华宣布,集团将成立“皎兰六十五周年乡村振兴基金”,初始注资六十五亿元,专门用于支持像当年百家镇一样的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
同时,向全体员工发放的庆典礼物,是一套特别编撰的《皎兰之路》电子史料集和一枚复制版的1950年合作社朱雀木刻徽章。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初心,是最强的驱动力。”诛华以此作为结束语,“愿我辈,及后辈,常回首,知来路;明初心,拓未来!”
典礼在全体与会人员自发合唱的《皎兰之歌》中落下帷幕。
歌声嘹亮,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精神洪流,在礼堂穹顶之下久久回荡。
诛华站在舞台边缘,望着台下那一张张激动而又充满归属感的面孔,望着全息投影上定格的那枚历经六十五年风雨却愈发鲜亮的朱雀徽标。
他仿佛看到,太爷爷诛皎正站在时空的彼岸,对着他,对着所有皎兰人,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六十五载征程,非为纪念碑之矗立,实为精神火炬之传递。
今日,这火炬之光,照亮了过去,也必将辉映未来。
喜欢重生1950神秘桃园空间请大家收藏:()重生1950神秘桃园空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