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学时间,苏屿不紧不慢地收拾着书包。
和闻季洲一组虽然意外,但确实省去了他不少麻烦——至少不用费心去协调不熟悉的组员,而且对方能力出众,效率极高。
公交车摇摇晃晃,载着疲惫的学生和下班的人们穿过城市。苏屿靠在窗边,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
苏屿想,抛开那些家世光环和难以接近的气质,单从能力上看,闻季洲确实是个无可挑剔的合作伙伴。思路清晰,一点就透。
是个不错的临时队友。苏屿在心里给闻季洲贴上了这样一个标签。
至于其他,他懒得去想,也不愿深究。
父亲的话像一层薄薄的阴影,让他本能地不想与“闻家”有太多牵扯。维持现状,完成任务,然后回归平行线,是最好的状态。
公交车到站,他步行回到那个位于高档小区、装修精致却总让他感觉不到太多温度的家。钥匙转动,门内传来电视的声音和继母林姨带着笑意的说话声,似乎在和苏哲讨论着什么新款的游戏机。
“爸,林姨,我回来了。”苏屿换了鞋,声音不高不低。
父亲苏明海坐在沙发上看着财经新闻,闻言只是“嗯”了一声,目光没从屏幕上移开。林姨倒是热情地招呼了一声:“小屿回来啦,饿不饿?厨房有切好的水果。”笑容得体。
“谢谢林姨,我先回房放书包。”苏屿礼貌地回应,径直走向自己的房间。
他的房间整洁得有些过分,除了必要的家具和课本,几乎没有多余的装饰,只有书桌上放着几本关于海洋生物的图册,透露出一丝个人气息。他将书包放在椅子上,轻轻吁了口气。在这个家里,他始终像个小心翼翼的客人,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避免任何可能引起注意或话题的举动。
晚饭时,气氛一如既往。父亲询问了苏哲在学校的情况,林姨则说着逛街的见闻。苏屿安静地吃饭,只在被问到时才简短回答几句。
“小屿,”父亲突然开口,状似无意地问道,“和新同学相处得怎么样?”
苏屿夹菜的动作几不可查地一顿。来了。他垂下眼,盯着碗里的米饭,语气平淡:“嗯,还行。今天物理分组,我们暂时一组。”
他刻意强调了“暂时”和“分组”这两个词。
苏明海点了点头,没再多问,但眼神里那抹精明的盘算,苏屿没有错过。他感觉食欲消退了不少。
他心里有些烦躁。他只希望这份小组合作能尽快顺利结束。
饭后,他以做作业为由迅速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关上门,隔绝了外面的声音,他才感觉呼吸顺畅了些。他拿出物理资料,准备继续研究报告,却发现有些心浮气躁。
他拿起手机,看到陈谅几分钟前发来的消息,字里行间都洋溢着和林薇组队的兴奋。苏屿笑了笑,回了句“重色轻友”,便放下了手机。
这种时候,就不打扰好友的“幸福时光”了。
……
黑色的轿车平稳地驶离学校。闻季洲靠在后座,闭目养神。车内很安静,只有引擎低沉的嗡鸣。
他脑海里却不自觉地回放着下午在图书馆的情景。苏屿低头记录时认真的侧脸,反驳他观点时清晰的逻辑,以及那双总是显得很平静的眼睛。
和预想的不太一样。他心想。他原本以为,苏屿是沉闷的性格,但实际上… 再说苏屿展现出的独立思考和扎实功底,让他有些意外,甚至可以说是…欣赏。
这种欣赏很纯粹,剥离了所有外界因素,仅仅基于对方展现出的能力。在他习惯的环境里,这种纯粹的、基于能力的认可,并不多见。
车子驶入一处安保森严、环境幽静的别墅区。宅邸很大,装修奢华却冰冷,缺乏生活气息。管家恭敬地接过他的书包。母亲大概又在哪个慈善晚宴或画廊开幕式上,父亲则常年忙于集团事务,鲜少回家。偌大的房子里,通常只有他和佣人。
他径直回到自己的房间。房间视野极佳,能俯瞰整个庭院,但同样整洁得没有丝毫个人温度。他解开领口的第一颗扣子,走到书桌前,打开电脑。首先处理的,是几封来自家族助理的邮件,关于一些他名下的资产情况。他快速浏览,给出简洁的批示。
处理完这些,他才点开浏览器,开始搜索“近海电缆电磁监测”的相关数据和最新研究报告。
下载资料的时候,他的目光落在了安静的手机上。
需要把资料发给他。这是一个合情合理、且十分必要的理由。
他拿起手机,点开那个几乎从未用于私人聊天的微信图标。他的好友列表寥寥无几,除了家人、几个世交的朋友,就是学校的官方群和几位老师。
他找到今天刚加上没多久的、备注为“A中-苏屿”的账号。头像是一片深蓝色的渐变,像是海洋,又像是夜空。
怎么开口?他指尖在屏幕上悬停片刻。
直接发文件?似乎过于生硬。
打个招呼?又显得多余。
他微微蹙眉,发现自己竟然在这种小事上犹豫了。这很不像他。
最终,他选择了一种最直接的方式。他将几份核心资料打包成一个压缩文件,然后点开对话框,发了过去。
没有称呼,没有寒暄。
紧接着,他才打了两个字,算是解释:
「资料。」
发送。
他放下手机,准备继续处理别的事情,但目光却不时地瞥向屏幕,留意着是否有回复的提示。
这种莫名隐约的期待感,很陌生。
……
苏屿正对着一道题皱眉,手机屏幕忽然亮了一下,提示微信新消息。他随手点开,当看到发信人名字时,愣了一下。
闻季洲?
他点开对话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文件传输提示,下面跟着言简意赅的两个字:「资料。」
他没想到闻季洲动作这么快,而且……这么直接。他点开文件,粗略浏览了一下,里面是几份非常专业、数据详实的报告。
效率真高。他再次感慨。
出于礼貌,他立刻回复:「收到,谢谢。这么快就找到了?」
发送成功后,他看着那个深蓝色的头像,心里有些微妙。这是他第一次和闻季洲在非面对面的情况下交流。
手机很快又震动了一下。
「嗯。」
果然还是惜字如金的风格。苏屿看着那个孤零零的“嗯”字,几乎能想象出对方那副没什么表情的脸。
他想了想,觉得对话似乎不应该就这么结束。毕竟对方效率这么高,自己这边也不能落后。于是他打字:「我晚上把报告的前两部分草案写出来,明天发你看看?」
这次回复得稍慢了几秒。
「可以。」
依旧是简洁的回应。
苏屿看着对话框里自己说的两句话和对方那两个加起来才三个字的回复,忽然觉得有点……好笑。这位大学霸,线上和线下一样,都秉持着“能少说一个字绝不多说”的原则。
算了,能沟通就行。他放下手机,重新拿起笔,准备开始写草案。
而城市的另一端,闻季洲看着屏幕上苏屿发来的那句话,指尖在桌面轻轻敲击了一下。
他看了一眼那个深蓝色的头像,没有再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