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05章 掀起舆论

作者:黄芪一两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舆论的事情,需要时间发酵。”


    魏大山重新抛下鱼竿,神色自若道,


    “即便现在登了报纸,效果也不会立竿见影。但工厂的工人需要干活,仓库的货需要卖出去,你们现在的困境,是不是在这里?”


    “没错!”


    秦阳和秦月三人,全都看向了魏大山。


    自从认识魏大山的第一天起,他们就知道魏大山不简单,就连秦家老爷子秦晋武都说过,魏大山这小子若是做生意的话,肯定能赚大钱。


    现在看来,魏大山是真的懂商业啊。


    一句话,就说到了他们的痛点上!


    其实,对于秦阳三人来说,最重要的可就出货,只要能把货物卖出去,他们才不会在意报纸上说些什么呢。


    “你们说坞城日报的记者思想跟不上时代,其实你们也一样!”


    魏大山话音刚落,就听得哗啦一声,又是一条五道黑被他钓了上来。


    魏大山一边摘鱼,一边漫不经心道,


    “以往你们都是对国营厂,还有百货大楼这样的大企业服务,但你们却忽略了需求最多的散户,还有个体户!”


    “既然你们仓库的货出不去,倒不如拿到大巴扎这些集市上去卖。反正都是一样的货,其他人能卖,你们为什么不能?”


    秦阳几人听得眼前一亮,这确实是个不错的主意。


    “还有啊,工人可不能闲着,你越是让他们闲着,他们越心慌,这对于工厂管理不太好。既然仓库满了,就动员工人们拿去卖嘛。卖出去的都给点奖励,也能当福利发嘛!”


    “总之一句话,就是提高销售量。既然大企业不要,咱就去小企业,既然大城市去不了,就去小城市,北疆这么大,我不信没有愿意购买你们产品的!”


    这可不是魏大山胡说八道。


    在市场开放前期,大部分人思想观念中,还是国营厂这些是权威,所以各方面都围绕着国营厂来,而个体户这些,虽然赚的钱多,却没有多少瞧得上的,哪怕是个体户自己,都觉得低人一等。


    这种思想观念,是需要很长时间去转变的。


    直到到了九十年代,很多国营厂倒闭,职工下岗,这种情况才慢慢好转。


    秦阳三人听得连连点头。


    是啊,他们之前的思路,都是大批量出货,目标客户也大部分都是国营单位,毕竟国营厂有信誉,有保证,不用操心其他问题。


    可正如魏大山所言,他们不能一棵树上吊死啊,除了国营厂之外,北疆确实还有不少个体户呢,实在不行,到处摆摊,或者拉着车打游击,也是个办法啊。


    “大山哥,真有你的!”


    秦月笑着看向魏大山,目光都清澈了不少。


    正在这时,就听见不远处传来一道声音。


    “秦总,秦总,最新的报纸来了!”


    众人面面相觑,扭头看去,却见一个穿着工装的妇女,骑着自行车,正气喘吁吁的朝着这边赶来。


    是棉纺厂的职工,秦月专门安排了收报纸的。


    “秦总,好消息,我们棉纺厂上报纸了!”


    那女职工从自行车上跳了下来,就第一时间将报纸递给了秦月。


    在这个年代,大部分人都认不少字,所以看到报纸上的新闻,这位女职工第一时间就过来找秦月了。


    可是费了她不少劲。


    “哦?”


    闻言,秦月几人全都激动起来,打开报纸一看,第一版上,竟然就有他们棉纺厂的图片,上面赫然这些关于他们棉纺厂的报道。


    “支持民营经济,维护公平竞争……”


    秦月一边看,一边念着。


    看着看着,却发现,第一篇报道,竟然是伊城的一把手定的论调。


    而继续往下看,赫然就是她给记者写的心理路程,专门为棉纺厂澄清的一些事情。


    登报了。


    一切都登上了报纸!


    只是她没想到的是,连伊城的领导,都为他们棉纺厂发声了!


    “好事啊!”


    骆善文激动道,


    “有大领导给我们撑腰,我看谁还敢不买咱们的货,秦月,我们有救了!”


    “嗯嗯!”


    秦月笑着连连点头,


    “我还以为上不了报纸呢,没想到这位张记者,竟然连伊城的领导都找了。是我误会她了,做到这一步,不容易啊!”


    秦阳舒展了下胳膊,心情也放松了不少,


    “这是个好的开头,走吧,我们回厂里看看,大山哥的办法是个好办法,我们不能让货一直在仓库压着!”


    “是呢!”


    被秦阳这么一提醒,秦月和骆善文也想回厂里了。


    在这之前,他们是真的迷茫了。


    刚才被魏大山一通安慰,如今连报纸都为自己发声了,他们又重新充满了干劲。


    “嘿,你们别急着走啊!”


    魏大山无奈一笑,倒也真心为几人高兴。


    “算了,我也不拦你们了。走,我送送你们,顺带着带几个西瓜回去!”


    说着,便将刚才钓的两条鱼,一并放在了车上,又从养鸡场摘了几个大西瓜给他们带上,方才让三人离开。


    “大山哥,谢谢你!”


    “回头请你吃饭!”


    临走之际,车上传来秦阳三人的叫喊声。


    魏大山笑着挥了挥手。


    悬在棉纺厂头上的问题,总算有了解决的苗头。


    只是魏大山也没想到,那位张瑜记者,竟然连伊城的大领导都搬出来了。


    看来,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伊城日报和那坞城日报,怕是要有一场热闹看咯。


    魏大山猜测的没错。


    在这个年代,报纸就是新闻和思想交流的最前沿阵地,每天都有不少人在上面你来我往的进行交流和论战。


    随着伊城日报的这则新闻爆出来,而且上面直接指责坞城日报不实事求是,不为人民群众发声,一下子就在各大领导层、国营厂和公家单位炸开了锅。


    毕竟,在这年月,报纸也不是一般人能订阅得起的,都是这些大厂大单位的公家人,或者一些有钱的个体户,才看得上第一手新闻。


    谁也没想到,小小的伊城日报,竟然敢直接炮轰坞城日报。


    这里面,有事啊!


    喜欢狩猎北疆,赶山发现和田玉请大家收藏:()狩猎北疆,赶山发现和田玉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