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16章 懈怠了

作者:禄米夕牛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之后几天,俞良除了在京城参加必要活动、为即将到来的芭莎慈善夜做准备之外,每天就是和祝序丹“讲戏”。


    公司事务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首先是电视剧出海与华策的谈判,进展非常顺利。


    不仅《何以笙箫默》,连俞良后续的电视剧海外发行,也基本都交给华策负责。


    至于为什么不先拿《何以笙箫默》试试水,看看华策的译制和发行能力再决定?


    原因很简单,在国内电视剧出海这块,华策是唯一真正有实力、做得好的公司。


    如果连他们都不行,国内也找不出更有能力的发行方了。


    再说,之前也多次提过,出海赚钱是次要的,关键是要扩大俞良的国际影响力。


    虽然俞良光靠国内市场就能吃得饱饱的,但这不代表他不重视海外。


    俞良追求名和利,如果有更多人认识他,他当然乐意。


    此外,他们还向华策订购了一项额外服务,译制。


    好吧,其实也不算额外服务,很多和华策合作的公司,基本上把译制交给了对方负责。


    毕竟剧集要推向海外,得配上当地语言。


    港台地区和新加坡还好说,但这次还涉及泰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甚至韩国和日本的电视台。


    如果俞良他们自己搞,太麻烦,效果还不一定好,而华策有现成的制作渠道。


    不过《何以笙箫默》的具体价格还没定,要等华策和各国电视台洽谈后再报给良图,到时候华策会给出一个保底价,良图同意后即可交易。


    如果播出效果超出预期,收入超出部分按六四分成,华策拿六,良图拿四。


    这是非常合理的保底分成分配方式,就像之前说的,类似对赌协议,就是这么分的。


    而且华策甚至给了优惠,在承担译制成本的情况下,很多公司通常按八二或七三分成,这次能给到六四,确实很够意思了。


    看样子,华策也是想和俞良他们长期合作的,而且意思不只是剧集出海。


    华策虽然艺人业务拉胯,甚至可以说是没有,但是参与出品或者投资的剧很多很多。


    俞良也是非常愿意和这家“中国电视剧第一股”的公司合作的。


    另外,这两天不少影视公司找上门来。


    有的是邀请俞良参演项目,有的是询问《何以笙箫默》电影版的开发意向,其中包括博纳、光线、华谊、万达,连中影都来打听,当然还有很多中小型公司。


    有些公司甚至直接开出保底方案,比如电影投资一亿,通常三亿票房回本,但保底方保证票房至少四亿。


    意思就是,如果票房没到四亿,但是担保方会把这钱除了。


    其实这也是对赌协议的一种,如果超过四亿的部分,保底方将分走大头。


    类似于四六开这种的。


    也别把对赌协议看作洪水猛兽,不是随便哪个剧组都能拿到这种条件的。


    说实话,很多人求都求不来,毕竟这能保证电影不亏甚至稳赚,在电影市场里,这有多难得可想而知。


    至于为什么这么多电影公司感兴趣,因为剧版太火了,而这种偶像剧改编成电影相对容易,还能趁热打铁,加上大概率仍是俞良担任男主,只要控制好成本,这个项目基本稳赚不赔。


    当然,除了合作意向,不少公司也希望借此结交俞良、搞好关系。


    娱乐圈里虽然大家都认识,但合作过和没合作过,关系是完全不同的。


    俞良现在太红了,而且底子硬。


    北电科班出身,张艺谋的电影出道,背后还有人撑腰。


    在娱乐圈,演员这一块,单论这份履历,基本就是最正统的路径了。


    这么说吧,俞良现在这情况,放在玄幻小说里,那就是顶级正派宗门中最根正苗红的第一天骄。


    太正了!


    面对各方递来的橄榄枝,俞良的态度也有所松动。


    之前他考虑的是,《何以笙箫默》可以拍电影版,但想等两年再说。


    毕竟明年要拍那老帮菜的《长城》,不知道要拍多久,还要参加《极限挑战》的录制,而且公司还在筹备自制剧,毕竟这一块实在太赚钱了。


    不过看到大家这么热情,有时候人情面子也得给,加上时间挤一挤总还是有的。


    而且俞良也是个习惯自我反思的人。


    他意识到,要是放在两年前刚起步的那会儿,根本不用等别人找上门,他早就主动去找投资了。


    现在条件好了,人反而懈怠了。


    俞良深刻批评了自己,于是做出决定。


    《何以笙箫默》电影版,拍!


    而且确实挺省事,直接把四集精华版拿过来,再找个导演和古曼一起改一下,电影版剧本就出来了。


    至于导演,其实俞良问过刘俊杰,早在拍电视剧时就问过了,但刘俊杰不接。


    老爷子说自己不习惯拍电影,当时俞良没太在意,现在真要启动电影项目。


    好吧,其实他也无所谓,以他现在的资源和这么多公司支持,难道还找不到一个能拍爱情片的导演?


    洒洒水啦。


    当然,具体细节还有很多要谈,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敲定的。


    而且除了影视开发,眼下最重要的一件事。


    那就是《何以笙箫默》该分账了。


    当然,很多款项并不是立刻就能到账。


    《何以笙箫默》的赚钱周期还没结束,像电视台的购片款不会马上支付,最快也得等到明年五六月份,但这已经算很快的了。


    说实话,很多小电视台还会拖欠款项。


    之前就提过,不少小成本电视剧卖给小台后收不回钱,公司都破产了,钱还没要回来。


    不过大台就没这问题了。


    《何以笙箫默》播得这么好,蓝台肯定会以最快速度结账,但总的来说,还是要等等的。


    但不耽误现在把分配方案定下来。


    喜欢为了赚钱,我认张导为义父请大家收藏:()为了赚钱,我认张导为义父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