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36章 纳税与路引

作者:淡墨晕染春秋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经袁枢一番辩驳,王御史虽心有不服,但又感觉好像有点道理。


    再想找点理由反驳,崇祯却不给他机会了,出声道:“好!户籍制度即日起,调整!”


    “取消一应等级和限制,朕的子民只能有一个身份,那便是大明民籍!”


    “在籍者当一体纳税,任何人不得有特例,内阁、给事中、御史台,尽快拟定圣旨。”


    吏部尚书傅永淳,踱步出班躬身施礼道:“陛下,何为在籍者一体纳税,请陛下解惑!”


    崇祯指着傅永淳道:“诸位,都学学傅爱卿,凡事不懂可以问,不要为了反对而反对!”


    “所有人一体纳税之意,即是:无论官绅,有收入急需要纳税,包括朕自己亦在纳税!”


    “想必,诸卿知晓商事司在内帑名下,商事司下辖惠民局、惠民钱庄,皆属内帑。”


    “两部,皆在给朝廷正常纳税,而这个税银是交给太仓的,你们可以向户部求证。”


    袁枢朝文武百官,拱手致意道:“是的,这些税银岁入太仓,皆有迹可查。”


    有了户部尚书作保,一众文武官员目瞪口呆,陛下,这……这未免也太狠了吧?


    收税连自己都不放过,我等身为臣子之人,岂还有脸找借口不纳税?


    傅永淳再度出声问道:“陛下,臣等部级官吏,俸禄足够高可纳税,但底下的官员?”


    崇祯畅快笑道:“哈哈~!朕,就知道爱卿要有此一问。其实,朕也考虑过这事。”


    “因此,朕定了个极低的纳税额,百抽一的税额各位爱卿,以为如何?”


    其实,到如今各部级官员,薪俸已有一千二百余两现银,加上正旦还会稍有赏赐。


    交个十两的税银并不多,连最低级从九品官员,每月都有二两现银。


    年俸二十四两现银,百抽一才两钱四分银,对低级官员算很友好了,至少不会饿死人。


    相较于未推行高薪养廉前,从九品官员年俸仅七两现银,妻子还需接女工补贴家用。


    二十四两每年只要不铺张浪费,连最低的从九品官员,年俸都能养活一家子五口人。


    傅永淳拧眉道:“陛下,臣心中有个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崇祯颔首道:“放心讲,只要不是特不靠谱,应允你是无妨的。”


    傅永淳拱了拱手道:“陛下,纳税止于从五品如何?或者,从五品以下两百抽一如何?”


    崇祯抚掌轻笑道:“好,朕允了!朕之所以如此做,是想让所有人都为大明做贡献。”


    “而不是成为堕落为,只懂趴在大明身上吸血的蠹虫!朕,希望诸卿明白!”


    “皇上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一众大臣,纷纷拜倒叩首。


    崇祯深呼一口气,这个议题算推进完了,昂首道:“那么,咱们再议一议取消路引。”


    这一消息,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炸得文武百官议论纷纷。


    就连袁枢都皱眉深思,陛下这是闹哪样啊?此念刚起,耳旁响起了师父程国祥的叮嘱!


    “明日,你定要坚定支持陛下!”念及于此,袁枢便在内心之中,开始排演起话术来了。


    果不其然,他这个户部尚书还未反对,林欲楫出言问道:“陛下,取消路引是否过快?”


    “百姓无路引随意迁徙,会致流民聚团生乱,盗贼流窜则更难缉捕,州县如何治理?”


    袁枢虽然低沉着头,但此刻他内心却运转如火,崇祯都以为他不支持了。


    毕竟他可是户部尚书,正要出声自己解释,袁枢出班道:“林大人,此言差矣!”


    “大人只见路引能‘防奸’,不见路引在‘害民’!”


    “今时路引,底层胥吏借机盘剥,百姓开具路引明码标价,需纳银五钱贫者无力支付。”


    “百姓们,若欲前往他乡谋生,因无银开具路引终不得行,只得逃荒为流民。”


    “可见,路引并未起到防贼作用,反倒是逼百姓成为了流民,反倒破坏了朝廷稳定!”


    “前些年流民四起,路引并未起到任何作用。流民皆因天灾人祸、和过重的赋税。”


    “百姓有田可耕、有业可依,还需要逃亡吗?”


    “若取消路引,允许百姓往丰饶之地觅食,往工坊聚集之地务工,流民自散盗贼自息。”


    “太祖当初设路引,乃是为防北元余孽。然而,今日边寇已远离大明,亦不在民间。”


    “民间百姓往来贸易、觅食求生,是人之本能亦是常情。”


    “取消路引非是放纵奸恶,反而能顺民心、通货流,民安则国宁,盗贼有何惧哉?”


    崇祯直呼好家伙!这人还得读书啊!说话都一套一套的,崇祯都感觉有理有据!


    林欲楫身为礼部尚书,本来就不关他的事,他只是从礼教方面考虑。


    没想到,袁枢这个年轻的户部尚书,还给他好一通驳斥,这让他尴尬不已。


    涨红着脸辩驳道:“袁大人,你可是户部尚书呀!这本是你户部之职,老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袁枢轻笑着摇头,打断道:“林大人,本官给您老算算,各级别的户籍、路引等等。”


    “还有田赋和商税,各部官员俸禄发放,更多事项便不作例举了,工作量大很累的!”


    “陛下,曾对臣说过一段话,让臣一直记忆犹新!为官,要学会做减法而非加码。”


    林欲楫双手作投降状道:“好,本官明白啦!陛下,臣举双手赞成您的意见!”


    不死心的王御史,又跳出来道:“陛下,户籍路引乃太祖所定祖制,绝不可擅自更改!”


    “且匠籍供役、军籍补兵,倘若取消之后,朝廷的赋役、兵源,该从何而来?””


    崇祯一撇嘴,皱眉问道:“王爱卿,你知不知兵事?对,你是言官不知也无罪。”


    “你问问兵部尚书,朝廷的内阁首辅大人,朕打赢建奴、打服蒙古,攻下哈密城。”


    “用了哪个地方的卫所兵?他们在一场场大战中多为后勤,正面进攻的皆是募军。”


    “若是将来在某一日,红夷人、弗朗机人,扛着枪炮打进大明,祖制能护佑百姓吗?”


    “朕的答案是,不能——!好的礼法、祖制需守,过于迂腐的需弃,此举并非朕不孝!”


    “诸位爱卿,时间的车轮在滚滚向前,它不会停在原地等大明,若不思变革死守祖制。”


    “大明只会越来越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因为打不过敌人,你们好好想想吧!退朝”


    王御史被辩得愣在原地,直到文武百官行礼,他才紧跟着行礼恭送……


    喜欢崇祯:世界秩序大明来定请大家收藏:()崇祯:世界秩序大明来定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