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31章 哈密捷报

作者:淡墨晕染春秋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曹变蛟大捷的奏本,一路狂飙历经十日,方才送到了京师。


    而此时,崇祯已处理完黄泛回了京师,正在内阁议政的崇祯,接到曹变蛟的奏本。


    顿时开怀大笑起来,崇祯一拍桌子道:“哈哈哈!好啊!这才是大明风骨!”


    言罢,将奏本递给内阁五人,轮流着看完纷纷道贺,袁枢巡视两京十三省已毕。


    回京交旨后,崇祯正式提其入阁,直接越过了御史、给事中等,只由内阁发起了提名。


    在袁枢回京后,返聘上任的程国祥,又回家过起了没羞没臊的,老年退休生活。


    别提有多惬意了,没事便递个奏本炫耀,要不看他年老体弱,崇祯真想抓他回来干活!


    林欲楫时隔半年,也赶回京师叙职了,如今内阁五人齐聚,又洽逢明军对外大获全胜。


    众人看完奏本,都联想到了打下来后的治理,崇祯面带笑意道:“诸卿,你们怎么看?”


    袁枢年四十余岁,乃内阁五人中最年轻的,站起躬身道:“陛下,臣以为宜快不宜晚!”


    崇祯示意他接着说,袁枢接着道:“短期内,由朔国公镇守没问题,依臣看来……”


    “可适当打散女真各部,调大批人员去哈密,以为形成实际占领,二为采集硝石矿脉!”


    袁枢边说边看崇祯,他怕哪里说错了引陛下不满,崇祯全程冷静的听着,不时颔首。


    林欲楫也起身道:“陛下,臣赞同袁大人之议,女真盘踞辽东百余年,即使政权被灭!”


    “但他们心底短时间内,很难对大明有归属之心。因此,臣建议尽快拟定此议。”


    崇祯点头道:“嗯!林爱卿,此去沈阳半年有余,女真的普通百姓,对朝廷有何看法?”


    林欲楫沉声道:“陛下,臣据实禀报!女真族普通百姓,对朝廷敌意很大!”


    “您要求的不准剃头,不准穿蜈蚣扣马褂,他们表面看似恭顺,实则在家中照旧。”


    “出门便会带兜帽,用以遮挡剃发痕迹,光臣查处的便有数百起!”


    悄摸看了眼崇祯,接着道:“按照陛下之意,只对其加以训诫,好似作用并不太大!”


    崇祯眼神微眯,拍桌怒道:“看来,朕还是对他们太仁慈了!”


    “去将那些挑头闹事的,连同其九族亲属,一起发配到哈密城,去给朕挖矿去!哼!”


    想想又觉得不够,接着道:“路上,不必在意死亡人数,只要不是蓄意 致死即可!”


    “想跟朕玩钝刀子切肉,哼!朕看他们是掐准了,咱汉人软弱可欺!”


    杨嗣昌起身道:“陛下,朔国公需要调防吗?毕竟他是天子亲军……”


    崇祯颔首道:“嗯,让嘉峪关的肃州卫,接替其守城之职,曹变蛟调回来吧!”


    “蒙古各部,尽快回到各自驻地,春季到了要繁衍畜群了,这是肉食的重要来源。”


    “让商业司发布通告,召集两京十三省,各大商帮或独立商人,限期五月底赶到京师。”


    “朕有大生意交给他们,朝廷工程稳赚不赔,正告他们过期不候!”


    又转头对袁枢道:“对啦!袁爱卿,你需抽时间督促,今年的土豆种植,需扩大规模。”


    安排完一应事宜,朝廷这部机器高效运转起来,时间到了四月底时。


    第一批抽调出来的女真族,已经被押解前往了哈密的路上,并且明确通告了女真百姓。


    这些人皆存在消极抵抗,偷剃头偷穿蜈蚣扣马褂,屡教不改对抗朝廷依法流放。


    一时间,引发辽东女真各部哗然!朝廷这回是真动手了,流放还不是千里流放。


    送到哈密去了,辽东到哈密横跨近七千里,这恐怕是有史以来,最长路程的流放了。


    要知道,流放比砍头还恐怖,路途艰险出发便已丢了半条命,生存环境极端生机渺茫。


    再加上被流放者,家族永无出头之日,与半奴隶相差无几,有些甚至精神彻底崩溃!


    一时间,辽东各地的消极对抗,几乎销声匿(nì)迹,有些私藏衣服的。


    全都交给了官府,然而在此前官府是提供,拿旧衣换新衣的,这会可就没如此好事了。


    费劲巴拉打下个辽东,除了地盘外再无产出,户部虽然前期并未投入。


    有野猪皮家族,留下的珍宝财物抵扣,如今都花得差不多了,又需要从户部拨款了。


    唯一好处是,建奴贵族被从上到下,都给清理干净了。


    他们跑马圈的地,都被纳入了商业司财产,辽东百姓可以种植,然而税率高得出奇。


    怕不怕他们造反,那不正好赶巧了嘛!正愁没机会收拾他们,给不给机会就看六月了。


    两京十三省的百姓,无论是小麦还是水稻,一亩仅征税银三分,可直接用粮抵扣。


    而崇祯在辽东推行的,每亩税银五钱或麦五斗,就当是几十年的利息了。


    至少,短期内没想过更换税率,敢不交大可试试!


    次日,《京报》刊印了哈密大捷,京师一处茶馆内,溜出宫的崇祯正在喝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说书人一拍醒木,用富有激情的声调道:“话接上回,朝廷朔国公是一马当先!”


    “挥枪直挑阿卜都拉哈,好家伙!这阿卜也是个狠角色,是硬扛我大明朔国公一枪!”


    “想以命相搏,换掉咱大明的战神!朔国公何许人也,那是大明真战神!”


    “电光火石间抽出腰刀,旋身扭跨劈出一刀!各位看官你们想想,仅仅是一刀啊!”


    “这阿卜什么的,便被一刀给枭首了,那脖颈间鲜血喷的得有丈许高,头颅犹自打滚!”


    “好——!讲得好!大爷我有赏!”一位身着华服之人,朝台上丢了块碎银子。


    茶客们纷纷叫好,一时间情绪热闹至极,打赏的铜钱、碎银交织出美妙的声音。


    王承恩低声在崇祯耳边道:“老爷,民间说书如此放肆!简直不把您放眼里!”


    “依奴婢之见,必须得禁绝才行,他们一点都不说皇上功劳,简直无法无天了!”


    崇祯白了他一眼道:“我平日行踪隐秘,哪有故事给他们讲,人就好听点打仗怎么啦?”


    很快,下一场说书开始了,说书人醒木一拍道:“话说,月余前黄河暴雨,险些决口!”


    “咱们皇帝陛下,马不停蹄亲赴灾区,是肩挑手抬的堵黄河,与当地百姓同吃同住!”


    “然而,黄河还是决口了,咱们陛下浑身金光直冒,身型变大一人便挡住决口……”


    这给崇祯都听笑了,还整出法天象地来了……


    喜欢崇祯:世界秩序大明来定请大家收藏:()崇祯:世界秩序大明来定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