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2章 帝后归隐 永恒序曲

作者:新手请见谅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数年后,一个春意盎然的清晨,太极殿前百官肃立,晨光透过雕花窗棂,在光洁如镜的金砖地上投下斑驳光影。景帝果然履行了他在泰山之巅对谢含烟许下的诺言。


    这一年,太子承安已大婚,新太子妃出身书香门第,仁慧明理,与承安举案齐眉,东宫一派和睦气象。帝后二人每每见之,皆感欣慰。就在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景帝在庄严肃穆的大朝会上,颁布了那道震惊朝野的禅位诏书。


    诏书由内侍监朗声宣读,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朕承天命,统御天下二十有八载,赖天地宗社之隐,诸位将士用命,文臣辅弼,得享太平。今四海安宁,百姓安居,太子承安,仁孝英明,克肖朕躬,宜嗣大统。朕精力渐衰,思得山水之乐,遂内禅之意...


    诏书宣读完毕,朝堂之上一片寂静,随即哗然。几位跟随景帝多年的老臣忍不住跪地哽咽:陛下正值盛年,何以...话未说完,已是老泪纵横。景帝从容起身,目光扫过群臣,语气平和却不容置疑:朕意已决。太子仁德,众卿有目共睹。朕征战半生,理政多年,如今只想与皇后共享这太平盛世。他的目光最终落在队列前方的承安身上,带着期许与信任。


    禅位大典并未极尽奢华,却格外庄严肃穆。典礼那日,阳光正好。承安身着绣金玄黑衮服,头戴十二旒冕冠,在礼官的唱喏声中,一步步踏上丹陛。玉阶九重,每一步都沉重而坚定。文武百官屏息凝神,注视着这位即将开启新时代的年轻帝王。


    在人群不易察觉的宫墙阴影处,景帝与谢含烟并肩而立。他们未着繁复的帝后冠冕礼服,仅是一身用料考究但样式简洁的深色锦袍与常服。谢含烟的发间只簪着一支白玉簪,那是景帝多年前赠她的定情信物。景帝紧紧握着她的手,两人相视而笑,目光却始终追随着儿子的身影。


    当承安从容地从父亲手中接过象征江山社稷的传国玉玺时,阳光恰好透过大殿的窗棂,照亮年轻帝王坚毅而沉静的面庞。山呼海啸般的声响彻云霄,震得殿宇梁柱似在微微颤动。景帝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泪光,那不是不舍,而是无比的骄傲与释然。


    走吧,大典礼成的钟磬余音中,景帝侧过头,在谢含烟耳边轻声说,语气轻松得如同寻常人家完成了一件大事,这里的舞台,彻底交给安儿了。我们,该回家了。他向她伸出手,掌心温暖而稳定。


    谢含烟将手放入他的掌心,回以同样温柔而坚定的微笑:我们的家,在宫墙之外,在万里河山之间。


    两人的身影悄然从喧闹与辉煌中退出,如同退潮般自然。他们没有惊动任何人,只带着几个贴身侍从,几辆简装的马车,从容地汇入了名为的广阔海洋。


    此后,大盛王朝的市井乡野、名山大川之间,便多了一对气度雍容、举止优雅的游人。他们时而在江南烟雨中泛舟,时而在漠北风沙中驰马,时而在东海之滨观潮。


    坊间的传闻渐渐多了起来。在杭州西湖的画舫上,有船夫信誓旦旦地说,曾见一位气度不凡的中年男子,温柔地为妻子描眉画鬓。那男子手法娴熟,女子笑靥如花,两人情意缱绻的模样,让人见之忘俗。


    在西域古道的茶棚里,有商人言之凿凿,说听过一位声音温婉如清泉的女子,在篝火旁为丈夫吟唱古老歌谣。那歌声苍凉悠远,却蕴含着说不尽的温柔。


    还有人说,在边陲小镇的学堂外,见过一对夫妇匿名捐赠书籍;在遭遇水患的村落,有人留下银钱助人重建家园却不留姓名。这些故事在民间口耳相传,渐渐织就了一段美丽的传说。


    这一日,他们来到一个不知名的江南水乡。夕阳西下,将河水染成金黄,炊烟袅袅升起,孩童嬉笑着归家,小贩的叫卖声渐次沉寂。临河的一家客栈里,木质窗棂外可见小桥流水,乌篷船缓缓划过,留下道道涟漪。


    景帝与谢含烟临窗对坐,桌上摆着几样清淡小菜:一碟嫩笋,一碗莼菜羹,几条酥炸小鱼,还有一壶温热的当地米酒。这些菜肴简单却精致,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景帝执起粗糙的陶制酒杯,目光掠过窗外安宁祥和的市井画卷。卖豆腐的老妪正在收摊,绣坊的姑娘们结伴而归,更夫开始点亮街灯...这一切,都是他曾经刀光剑影、呕心沥血守护的江山缩影。


    他看向对面风霜虽染鬓角、眼神却愈发澄澈温柔的挚爱,举杯道:敬我们的江山。这江山,不再是冰冷的版图,而是眼前这鲜活的人间烟火。


    谢含烟会意,浅浅一笑,眼角的细纹里盛满了历经沧桑后的平静与幸福。她举杯相和:敬我们的岁月。这岁月,不再是沉重的责任,而是与他携手走过的每一天。


    杯沿轻碰,发出一声清脆的微响。两人将杯中略带甜涩的浊酒一饮而尽,相视一笑,万语千言,尽在不言中。


    窗外,是他们亲手缔造并最终安然放下的海晏河清。


    眼前,是他们相伴一生、笑看风云的挚爱之人。


    后世的史书工笔,对此仅有简练记载:永安末年,景帝内禅,自称太上皇,携孝贤纯皇后谢氏离宫云游,踪迹缥缈,成为美谈。弘安帝承其父志,励精图治,宽仁勤政,将永安之治推向了极盛,史称弘安盛世,国祚绵延近三百载...


    然而,对于景帝和谢含烟而言,那些青史留名的功业,固然重要,却并非最辉煌的成就。他们最珍视的,是此刻这平凡而真实的相守。


    夜色渐深,河灯次第亮起,倒映在粼粼水波中,宛如星河坠落人间。景帝执起谢含烟的手,轻声问道:下一站,想去何处?


    谢含烟望着窗外月色下的江南水乡,眼中闪着温柔的光:听说蜀中的杜鹃开了,漫山遍野,如霞似锦。


    好,那我们就去蜀中。景帝微笑,看尽这江山如画。


    烛火摇曳,将两人的身影投在粉墙上,亲密相依。远处隐约传来更夫打更的梆子声,和着潺潺水声,奏成一曲太平岁月的和弦。


    这,便是他们的故事,最圆满的结局。


    这,便是他们的人生,最动听的回响。


    喜欢春风词请大家收藏:()春风词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