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义符对享乐的追求,早已超出了 “玩乐” 的范畴,逐渐演变成一场不计成本的奢靡狂欢。为了满足自己无止境的欲望,他将目光投向了充盈的国库 —— 那是刘裕在位时,省吃俭用、南征北战积累下的财富,本是为了应对边境战事、赈济灾荒、稳固江山所用,却在他登基后短短数月间,被挥霍得一干二净。
他对珍奇古玩的痴迷,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登基不久,便下旨让各州府官员四处搜罗奇珍异宝,无论是千年的玉璧、罕见的珍珠,还是名家的字画、古朴的青铜器,只要能讨他欢心,便不惜一切代价购入。有一次,地方官员上报,江南某地出土了一块重达百斤的和田玉,质地温润,色泽莹白。刘义符得知后,立刻派专人带着重金前往,不仅将玉石买下,还为了让玉石尽快运到皇宫,下令修建了一条从江南到建康的临时驿道,沿途征用了数千民夫,日夜兼程运送。仅仅这块玉石,便耗费了国库数十万钱,更不用说沿途民夫的劳役与物资消耗。
除了珍奇古玩,刘义符对绫罗绸缎也有着极致的追求。他下令让宫中织锦局日夜赶工,为自己和嫔妃们织造最奢华的锦缎,还要求从西域购入罕见的香料、从南海采办珍贵的明珠,用来装饰衣物。宫中嫔妃的一件裙子,往往需要数十名织工花费数月时间才能完成,裙摆上绣着金线勾勒的凤凰,缀满了大小不一的珍珠,行走时珠光宝气,熠熠生辉。而刘义符自己的衣物,更是奢华到了极致,一件龙袍上不仅绣着九条金龙,还在龙鳞上镶嵌了细小的宝石,阳光一照,光彩夺目。为了满足这些需求,织锦局的原材料消耗与日俱增,国库中储存的丝绸、金银、珠宝,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
更耗费财力的,是他对宫殿的大规模修缮与游乐设施的打造。他觉得皇宫中的宫殿过于陈旧,不符合自己帝王的身份,便下令对东宫、后宫的十余座宫殿进行全面修缮。修缮过程中,他要求所有梁柱都改用最珍贵的楠木,墙壁上涂抹的是掺了金粉的涂料,屋顶的瓦片换成了琉璃瓦,连宫殿内的地板,都铺上了光滑的大理石。其中,他最钟爱的 “享乐殿”,更是被打造得如同仙境一般 —— 殿内摆放着用象牙雕刻而成的桌椅,悬挂着用珍珠串成的帘子,殿外还修建了一座人工湖,湖中停泊着一艘装饰华丽的游船,船上设有戏台、酒桌,可供他与嫔妃们在湖中饮酒看戏。
除了宫殿修缮,他还在皇宫内打造了一系列游乐设施。在御花园的一角,他下令修建了一座大型的 “迷宫”,迷宫的墙壁用雕花的木板制成,内部设置了诸多机关与惊喜,可供他与宫人玩捉迷藏的游戏;在迷宫旁,还修建了一座高达十丈的 “观景台”,观景台的栏杆用纯金打造,顶部设有一座凉亭,可供他登高望远,欣赏皇宫的美景。这些游乐设施的修建,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更需要巨额的资金支持。工匠们日夜赶工,耗费了无数的木材、金银、石材,国库中的积蓄,如同流水般不断流出。
负责管理国库的官员见此情景,心急如焚,多次上书劝谏刘义符:“陛下,国库中的积蓄是先帝留下的根基,如今边境尚未安定,百姓仍有疾苦,若将资金全部用于享乐,他日遇到战事或灾荒,国家将无钱可用啊!” 可刘义符对此根本不予理会,反而斥责那官员:“国库的钱,朕想怎么用就怎么用,难道还要你来教朕做事?再敢多言,朕便治你个以下犯上之罪!” 那官员吓得不敢再说话,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国库日渐空虚。
短短几个月时间,原本充盈的国库便消耗殆尽,甚至出现了亏空。地方官员上缴的赋税,刚入国库便被支取一空,用于支付修缮宫殿、购置珍宝、供养戏子的费用。朝廷官员的俸禄开始延迟发放,边境军队的军饷也出现了短缺,士兵们的士气日渐低落。而面对这些问题,刘义符却依旧我行我素,没有丝毫收敛。他不知道,国库的空虚,不仅动摇了国家的经济根基,更让百姓对他的不满日益加深,四位辅政大臣心中的担忧与不满,也愈发强烈。一场因财政危机引发的更大动荡,正在悄然逼近这座看似繁华的皇宫。
喜欢奇葩皇帝合集请大家收藏:()奇葩皇帝合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