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投成功的喜悦与安定,如同强心剂,让“希望之锚”庇护所焕发了短暂的生机。
然而,这片土地的名字叫阿富汗,平静永远是奢侈品。
林墨发布的纪录片和空投成功的直播,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发酵,为他带来了海量的情绪值——震惊、同情、敬佩、希望……
这些汹涌的情感洪流通过系统转化为惊人的数字,不仅彻底弥补了之前的巨额消耗,甚至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峰值。
【当前情绪值余额:892,500点】。这让他心中稍定,有了应对更复杂情况的底气。
资源的突然涌入,在带来希望的同时,也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不可避免地引发了新的涟漪。
首先是小范围的内部摩擦。空投物资中,除了基本生存品,还有一些相对“奢侈”的物品,比如高品质的巧克力、罐装咖啡、以及一些崭新的毛毯。
这些物资的分配,在卡里姆先生力求公平的原则下,依然引起了一些私下的小小不满和议论。
一个名叫阿卜杜勒的、之前试图抢夺儿童口粮的壮年男子,再次成为了不和谐的焦点。
他带着几个同样心怀怨怼的人,私下抱怨分配不公,认为他们这些“能干活”的人应该得到更多。
“我们冒着生命危险去搬运物资,凭什么和那些躺着的伤员、什么都不干的孩子分一样多?”阿卜杜勒在角落里嘟囔,声音不大,却足以让附近的人听见。
巴希尔敏锐地察觉到了这种情绪,他直接找到阿卜杜勒,用带着杀气的眼神瞪着他,压低声音警告:“阿卜杜勒,收起你的那点心思!没有马赫迪医生治病,没有卡里姆先生运筹,没有外面那些好心人的援助,你早就烂在不知道哪个臭水沟了!再让我听到你煽风点火,我就把你扔出去自生自灭!”
阿卜杜勒慑于巴希尔的凶悍,暂时闭上了嘴,但眼神中的不满并未消散。
林墨通过系统增强的感知,也注意到了这细微的紧张。
他没有直接介入,而是将一部分情绪值兑换成了更多基础但实用的共享物资,如额外的食盐、肥皂、以及一批坚固的劳保手套,并建议卡里姆先生将这些物品作为对参与庇护所建设和维护工作者的“额外奖励”,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矛盾。
这并非屈服于无理要求,而是运用智慧维持集体内部的动态平衡。
然而,真正的风暴来自外部。
空投行动的成功和“希望之锚”因此获得的高知名度,显然触动了某些势力的神经。
几天后的一个黄昏,了望哨发出了急促的警报——一支约莫十五六人、装备混杂但武器精良的武装车队,扬起滚滚尘土,径直朝着庇护所的方向驶来!他们打着的旗帜,不属于已知的任何主要交战方,更像是一支地方军阀或者……趁乱打劫的匪帮。
“是‘秃鹫’卡西姆的人!” 巴希尔通过望远镜辨认出了对方车辆上的涂鸦标志,脸色瞬间变得极其难看,“这群鬣狗!他们一定是嗅到了我们这里物资的味道!”
庇护所内刚刚放松的神经再次骤然绷紧!妇女儿童被迅速安排躲进最坚固的建筑地下室,男人们则拿起所有能找到的武器,聚集到加固的大门口和围墙后的射击位。气氛瞬间剑拔弩张,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恐惧和决绝。
卡里姆先生试图通过喊话器与对方沟通,表明这里只是中立的人道主义庇护所,希望对方不要侵犯。
然而,回应他的是一梭子扫射在铁门上的子弹,溅起一串刺眼的火星!一个粗野的声音通过扩音器传来:“里面的听着!我们是‘秃鹫’!把空投下来的东西交出来!否则,我们就攻进去,自己拿!到时候,鸡犬不留!”
赤裸裸的勒索和威胁!
巴希尔气得双眼通红,就要下令开火还击,被卡里姆先生死死按住。“不能硬拼!我们的人没经过正规训练,武器也差太多!打起来伤亡会非常惨重!”
“那怎么办?难道把好不容易得来的救命物资交给这群强盗?” 巴希尔低吼。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林墨站了出来。
他的大脑在飞速运转。
硬碰硬确实是以卵击石,但屈服更会助长对方气焰,后患无穷。
他需要一种方式,既能展示力量震慑对方,又尽可能避免直接流血冲突。
“卡里姆先生,巴希尔,给我争取一点时间,也许我有办法吓退他们。” 林墨快速说道,眼神冷静得可怕。
不等他们回答,林墨迅速消失在建筑阴影中。
他绕到庇护所后方一处相对隐蔽的围墙缺口,意识沉入系统。
庞大的情绪值储备给了他充足的底气。
喜欢确诊绝症后,我成了旅行区顶流请大家收藏:()确诊绝症后,我成了旅行区顶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