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别抖。”
苏砚的声音落在耳边时,江驰正捏着滴管往烧杯里滴酚酞,橙红色的液体在透明玻璃里晃了晃,溅出两滴在实验台上。他赶紧缩回手,指尖沾着点试剂,凉得像触到了冰。
“这玩意儿比拆航模难多了。”江驰啧了声,看着苏砚重新拿起滴管,手腕稳得像钉在台面上,“学神,你是不是天生就不会手抖?”
午后的阳光透过实验室的高窗斜切进来,落在苏砚的白大褂袖口上,把他捏着滴管的手指照得格外清晰。试剂瓶上的标签有点褪色,“酚酞试液”四个字被阳光晒得发浅,像上周江驰塞给他的曲奇饼干,包装纸上的奶油花纹也被晒得模糊了些。
“滴三滴就行。”苏砚把烧杯推到江驰面前,“振荡的时候慢一点,别洒出来。”
江驰学着他的样子晃了晃烧杯,橙红色慢慢晕开,像他上次在苏砚英语书上画的笑脸,颜色浓得藏不住。他忽然想起什么,从白大褂口袋里摸出个小本子,翻到某页递过去:“昨天整理的实验步骤,你看看对不对。”
纸页边缘有点卷,是被反复翻动过的痕迹。苏砚低头看时,发现江驰把他说过的“振荡手法”“滴加顺序”都用红笔标了重点,连他随口提的“试剂瓶要倒放”都记了下来,像极了他给航模换卡扣时,那股子较真的劲儿。
“还行。”苏砚把本子还给他,指尖擦过纸页上的红笔痕迹,温温的——是江驰一直攥在手里的缘故。
江驰刚要说话,实验室门口突然传来脚步声,是化学老师抱着教案进来:“江驰,上周让你补的实验报告呢?”
江驰的笑容僵了一下,手忙脚乱地从包里掏报告,白大褂的下摆扫到试剂架,差点碰倒一瓶盐酸。苏砚眼疾手快地扶住瓶子,标签上的“HCl”在阳光下闪了闪,像他昨天在江驰航模上看到的“歼-10”字样,都带着点不容错认的认真。
“在这儿呢老师!”江驰把报告递过去,声音有点虚。苏砚瞥了一眼,发现报告末尾的签名处,江驰写的名字旁边,多了个小小的“砚”字,是用铅笔描的,轻得像怕被人发现。
老师走后,江驰长舒一口气,拍了拍胸口:“吓死我了,还好你帮我改了数据,不然又要被批。”
苏砚没说话,只是把刚才溅出来的试剂擦干净。实验台的瓷砖上,那两滴橙红色的痕迹被酒精棉擦过,留下淡淡的水痕,像上周在单车棚,江驰鞋跟卡着的那张纸条,被拖把勾得皱巴巴,却还是能看清上面的字迹。
“对了,”江驰突然凑近,白大褂上的消毒水味混着点阳光的味道飘过来,“运动会那天,给你占了第一排的位置,就在终点线旁边,看得清楚。”
苏砚的笔尖在实验记录本上顿了顿,墨水晕开一小点,像他此刻发烫的耳根。窗外的香樟叶被风吹得沙沙响,像在重复上周江驰说过的话——“到时候给你留前排位置”。
“知道了。”他低声说,把记录本合上时,不小心夹到了什么东西。展开一看,是片干枯的香樟叶,边缘有点卷,是上周周末在花园里,江驰趁他逗猫时,偷偷夹进去的。
叶面上还留着淡淡的齿痕,像被谁轻轻咬过一口,又像某个没说出口的、藏在试剂味里的秘密。
作者有话要说:
写这一章的时候,总觉得少年人的心思就该像实验室的试剂,看似清澈透明,实则藏着各种奇妙的反应。江驰的莽撞里藏着细心(偷偷记笔记、留位置),苏砚的清冷中带着温柔(帮改报告、收拾残局),这种不动声色的在意,比轰轰烈烈的告白更戳人。
其实一开始想写得更热闹点,比如让他们在运动会上一决高下,但后来觉得,这种日常里的小互动,更能体现“慢慢靠近”的感觉。就像实验台上的试剂,慢慢反应,慢慢融合,才最有味道。
另外,偷偷说一句,江驰口袋里的小本子,其实是他抄了苏砚的实验笔记——学神的笔记果然名不虚传,连[狗头][狗头][狗头]错误都标得清清楚楚,难怪江驰能顺利交差~ 而苏砚本子里的香樟叶,也藏着他没说出口的在意呀。
下一章,就该轮到运动会了。江驰的1500米,苏砚的跳高,不知道又会闹出什么趣事~ 敬请期待!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实验室的试剂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