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下午的最后一节是自习课,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户,在图书馆的木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斑。苏砚坐在靠窗的位置,面前摊着一本厚厚的物理竞赛题集,笔尖在草稿纸上飞快地演算着,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图书馆里很安静,只有偶尔翻动书页的声音和空调运作的低鸣。他喜欢这里的氛围,足够安静,能让他沉下心来处理那些复杂的公式和定理。
忽然,对面的椅子被轻轻拉开,发出“吱呀”一声轻响。苏砚抬眼,撞进一双带着笑意的眼睛里。
江驰不知什么时候也来了图书馆,手里拿着一本封面花哨的杂志,正慢悠悠地坐下。他没穿校服外套,只穿着里面的白色短袖,袖口卷到小臂,露出线条分明的手腕。
“这么巧,”江驰把杂志放在桌上,声音压得很低,像怕惊扰了这份安静,“学神也喜欢来图书馆?”
苏砚皱了皱眉,没说话,只是低下头,继续看自己的题。他不明白江驰为什么总能找到他,无论是教室、走廊,还是现在的图书馆。
江驰也不在意他的冷淡,自顾自地翻开杂志,却没怎么看,目光时不时地飘向苏砚。他看着苏砚低头时认真的侧脸,睫毛很长,在眼睑下方投下一小片阴影,阳光落在他的发梢,镀上一层浅浅的金色。
这人认真起来的样子,倒真像那么回事。江驰在心里想,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打出不成调的节奏。
过了大概十分钟,苏砚遇到一道棘手的题,笔尖在草稿纸上停住,眉头微蹙。他下意识地转了转笔,金属笔杆在指尖划出一道银色的弧线。
对面的江驰忽然放下杂志,身体往前倾了倾,低声说:“这道题,用动量守恒是不是更简单?”
苏砚的笔尖顿了顿。他抬眼,有些意外地看着江驰。这道题他用的是能量守恒,确实绕了不少弯路,动量守恒或许真的是更快捷的解法。但他没想到,江驰居然看得懂。
“你也懂物理?”苏砚的声音很轻,带着点不易察觉的疑惑。
江驰挑了挑眉,笑得有些得意:“别把人看扁了啊,我虽然成绩不算顶尖,但这种基础题还是能应付的。”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而且,刚才看你演算的时候,好像卡在动量和能量的转换上了。”
苏砚没说话,重新拿起笔,试着用动量守恒的思路重新演算。果然,步骤简化了不少,很快就得出了答案。他放下笔,长舒了一口气,心里对江驰的印象稍微改观了一点。
至少,不是他想的那种只会惹事生非的学渣。
江驰看着他解出题目后放松的表情,嘴角的笑意更深了。他拿起桌上的笔,在杂志的空白页上随意画着什么,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很轻,和苏砚那边的“沙沙”声交织在一起,倒也不算难听。
阳光慢慢移动,地板上的光斑也跟着变换形状。苏砚开始做下一道题,这次很顺利,没遇到什么阻碍。等他做完抬起头时,发现江驰已经靠在椅背上睡着了,手里还捏着那支笔,杂志摊在桌上,上面画着一个歪歪扭扭的小人,看起来有点像他自己。
苏砚的目光落在江驰睡着的脸上。他的睡颜很安静,褪去了平时的张扬和痞气,看起来竟有几分乖巧。长长的睫毛垂着,呼吸均匀,额前的碎发随着呼吸轻轻晃动。
苏砚的心跳莫名漏了一拍。他迅速移开目光,假装整理桌上的书本,指尖却有些发烫。
过了一会儿,图书馆的管理员走了过来,看到睡着的江驰,皱了皱眉,刚要开口叫醒他,被苏砚轻轻摇了摇头制止了。
管理员愣了一下,看了看苏砚,又看了看睡着的江驰,最终没说什么,转身离开了。
苏砚看着江驰依旧沉睡的样子,心里有些复杂。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帮江驰,或许是因为刚才那道题的提示,或许只是单纯的不想打破这份难得的安静。
他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准备离开。起身时,不小心碰掉了桌上的笔,笔尖在地板上滚了几圈,停在了江驰的脚边。
苏砚弯腰去捡,手指刚碰到笔杆,江驰的脚忽然动了一下,似乎要醒了。他赶紧拿起笔,转身快步走出了图书馆。
走出图书馆,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苏砚眯了眯眼,低头看了看手里的笔,才发现自己拿错了——这不是他的笔,笔杆上有一道浅浅的划痕,是江驰的那支。
他愣了一下,想回去换,可脚步却像被钉住了似的,怎么也迈不开。
算了,下次再还给他吧。苏砚在心里对自己说,把笔放进了书包。
图书馆里,江驰缓缓睁开眼睛,看着苏砚离开的方向,嘴角勾起一个狡黠的笑。他摊开手心,里面躺着一支笔,笔杆光滑,是苏砚的那支。
刚才苏砚弯腰捡笔的时候,他就醒了。只是没出声,看着苏砚拿着他的笔匆匆离开,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暖暖的。
他拿起苏砚的笔,在杂志上那个小人旁边,又画了一个小小的笑脸。阳光透过窗户,在笑脸上投下一小块光斑,像个明亮的秘密。
作者有话想说
这一章选择图书馆这个安静的场景,主要是想展现两人之间不一样的互动模式。没有了之前的喧闹和刻意试探,江驰的“帮助解题”和苏砚的“默默维护”,都让彼此的形象更立体了些——江驰并非只有痞气,也有聪明和细心的一面;苏砚的“高冷”之下,也藏着不易察觉的善意。笔的“互换”是个小小的伏笔,既增加了两人之间的联系,也为后续的互动埋下了引子。特意放慢节奏,用阳光、光斑这些柔和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安静又微妙的氛围,让他们的关系在不经意间慢慢靠近。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图书馆与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