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第五集团军在意大利的凌厉攻势,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彻底搅动了南欧乃至整个欧洲的战局。定王柏凌峰在君士坦丁堡的总司令部内,目光炯炯地注视着巨大的作战地图,上面代表帝国和盟军的蓝色箭头正从多个方向刺向同盟国的防线。他深知,第五集团军在意大利的突进固然犀利,但要最大化此战略突袭的效果,就必须在其他方向施加足够的压力,让德军首尾难顾,真正陷入战略被动的泥潭。
“命令!”柏凌峰的声音在指挥部里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赵守诚第四集团军主力,汇合希腊、保加利亚、南斯拉夫联军,立即向波斯尼亚方向发动强力突击,目标直指萨拉热窝!我们要在巴尔干山区再点燃一把火,让奥匈帝国和他们的德国主子彻底睡不着觉!”
与此同时,他通过加密电文,与西线的英、法、西、葡联军指挥部,以及游弋于大洋的帝国印度洋舰队提督李准,进行了紧密的协同部署。
在巴尔干方向,第四集团军司令赵守诚大将接到了命令。他的部队下辖蓝天蔚第十军、马福祥第十一军、卢静远第十二军,原本驻防索菲亚一线,对奥匈帝国构成持续压力。此刻,他毫不犹豫地挥师西进。蓝天蔚的第十军为先锋,沿摩拉瓦河谷强势推进;马福祥的第十一军与卢静远的第十二军分居两翼,如同巨大的钳子,配合中路的希腊军团和北线的南斯拉夫游击队,向波斯尼亚腹地挤压。
然而,巴尔干的山地地形给了防守方天然的优势。奥匈帝国军队虽然士气不高,但在驰援而来的德军精锐山地部队的加强和督战下,依托险要的山隘、密林和预先构筑的坚固工事,进行了拼死抵抗。战斗迅速演变为惨烈而艰苦的山地攻防战。
帝国军士兵们不得不冒着敌人的机枪火力和精准的狙击,在崎岖陡峭的山坡上艰难攀爬,逐寸逐尺地争夺每一个山头、每一道堑壕。炮火在山谷间轰鸣回荡,密林中不时爆发出残酷的白刃战。进展变得缓慢而血腥,每一公里的推进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赵守诚深知此路艰难,但他的任务并非一定要迅速攻克萨拉热窝,更重要的是牢牢吸住并消耗当面的德奥联军,不使其轻易东调或南下援意。
几乎在巴尔干枪声响起的同时,帝国印度洋舰队主力,在李准的指挥下,执行了一项极具威慑力的行动。以“宣武”号航母为核心,配属数艘重巡洋舰和驱逐舰的强大编队,浩浩荡荡地穿过直布罗陀海峡(经与英国协商),进入大西洋,随后毫不停留,一路北上,前出至英吉利海峡入口一带。
帝国舰队的到来,与英国本土舰队胜利会师。赤龙旗与米字旗在海峡的薄雾中并肩飘扬,形成了压倒性的海上优势。李准与英国海军将领进行了紧急磋商,舰队开始在海峡及邻近北海海域进行大规模的战斗巡逻和登陆演习。庞大的运输船队开始在英格兰南部港口集结,一幅即将大规模登陆欧洲大陆的架势被刻意营造出来。
这一举动,结合此前帝国印度洋舰队在地中海的活跃表现,给德军最高统帅部带来了巨大的心理震撼和战略误判。他们严重怀疑,中华帝国在直接攻击意大利之后,其下一个真正的主攻方向,可能是配合英国,在法国北部,比如诺曼底或加莱地区,实施决定性的登陆作战,直捣德国西部腹地。
与此同时,在陆地上,得到帝国海军战略策应和部分物资援助的英、法、西、葡联军,在沉寂已久的比利牛斯山战线,也发动了蓄势已久的攻势。尽管这条战线地形复杂,易守难攻,但联军的全力进攻,仍然有效地牵制了德军部署在法国南部的大量部队,使其无法北调应对英吉利海峡的“威胁”或东援意大利。
柏林,德军最高统帅部内,气氛空前紧张。
“意大利人快顶不住了!中国人正在亚平宁半岛向北快速推进!”
“巴尔干方向,奥匈军队和我们的山地部队虽然顶住了中国人的正面进攻,但损失很大,而且被牢牢粘住了,无法脱身!”
“最关键的是英吉利海峡!帝国舰队和英国舰队已经汇合,他们很可能正在准备登陆!诺曼底?还是加莱?我们必须加强西线防御!”
“还有比利牛斯山!法国人和西班牙人像疯了一样在进攻,我们在南法的部队动弹不得!”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德军将领们焦头烂额。他们手中可用的战略预备队是有限的,而威胁却来自三个主要方向:岌岌可危的意大利、陷入苦战的巴尔干,以及那悬在头顶的、似乎随时可能落下雷霆一击的英伦利剑——诺曼底登陆威胁。
经过激烈的争论和痛苦的抉择,德军最高统帅部最终判定,来自英吉利海峡的“直接登陆威胁”优先级最高,必须优先保障西线,尤其是法国海岸的防御。其次,意大利战线不能崩溃,否则南翼洞开,后果不堪设想。至于巴尔干,只要能守住主要防线即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于是,一道道命令从柏林发出:从东线抽调一个精锐装甲军和两个步兵师,火速经由德国本土,向西线增援,加强“大西洋壁垒”的防御,特别是诺曼底和加莱地区。
原定增援意大利的部分德军部队,被临时改派,加强法国南部防线,以应对比利牛斯山方向的联军压力。
对于意大利,继续增兵,但优先度略低于西线。
巴尔干方向,则要求现有部队死守,暂时无法得到大量增援。
德军的兵力,就像一块被用力拉扯的橡皮,在帝国多管齐下的战略组合拳下,被迫从关键的东西线硬生生抽离,分散到了南欧和西欧漫长的战线上。其战略机动力量和预备队被严重消耗,捉襟见肘之感日益明显。
在君士坦丁堡,柏凌峰接到各方情报汇总,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参谋长向他汇报:“殿下,正如您所料,德军已确认从东线抽调兵力西援。吴佩孚司令来电,他们正面德军的火力强度和活动频率有所下降。”
柏凌峰走到窗前,望着博斯普鲁斯海峡奔流的海水,沉声道:“告诉凌段祺瑞、马啸川和吴佩孚,机会窗口已经打开。北线全面进攻的时机,正在加速到来。而我们这里,”他回身指向地图上的意大利和巴尔干,“要把水搅得更浑,让德国人在这片‘软腹’和侧翼,流尽最后一滴血!”
帝国的战略欺骗与多线牵制,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功。德国这架庞大的战争机器,终于开始显露出疲于奔命的迹象。战争的主动权,正不可逆转地向中华帝国及其领导的联盟一方倾斜。
喜欢铁血新华夏:龙腾寰宇请大家收藏:()铁血新华夏:龙腾寰宇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