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6章 晋阳宫宴 星耀对潜龙

作者:滕明理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次日,太原城。


    这座北疆雄城,在乱世中显得格外肃穆而有序。城墙高阔,守军精锐,往来商旅虽面带忧色,却不见他处常见的慌乱景象。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前的压抑,以及一种隐忍待发的勃勃生机。


    林辞一袭青衫,随着人流步入城中。他并未刻意隐藏行踪,以刘文静的才智,找到他是迟早的事。果然,他刚在城中一处清静的茶楼坐下不久,一名身着便服、气质干练的汉子便恭敬地来到他面前,深施一礼。


    “阁下,我家刘先生有请。先生言,阁下乃救命恩人,不敢怠慢,特在府中备下薄酒,聊表谢意,并望能与阁下畅谈。”汉子言辞恳切,姿态放得极低。


    林辞抬眼,看了看他,微微颔首:“带路吧。”


    刘文静的府邸并非奢华之所,但布置雅致,透着一股书卷气与干练。见到林辞,刘文静快步迎出,神色比昨夜更加恭敬,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


    “恩公光临,寒舍蓬荜生辉!快请上座!”刘文静亲自引林辞入内,屏退左右。


    “刘先生不必多礼,举手之劳而已。”林辞淡然坐下。


    “对恩公是举手之劳,对文静却是再造之恩!”刘文静正色道,随即压低声音,“昨夜那些贼人,经过连夜审讯,虽未吐出幕后主使,但其武功路数诡异,不似中土一脉,身上更搜出一些刻有怪异符号的信物……恩公昨日提醒,文静铭记于心。”


    林辞不置可否,只是静静品茶。


    刘文静观察着他的神色,心知这等高人,绝非寻常名利可以打动,但他还是决定尝试。他深吸一口气,道:“恩公,实不相瞒,文静乃太原留守、唐国公麾下效力。当今天下崩离,民不聊生,唐国公仁德,二公子世民更是天纵奇才,胸怀济世安民之志,广纳天下贤才,欲挽狂澜于既倒。恩公身负惊世之能,何不留下,共图大业?必能一展平生所学,青史留名!”


    林辞放下茶杯,目光平静地看向刘文静:“刘先生以为,何为天下大势?”


    刘文静一怔,沉吟片刻,肃然道:“隋室气数已尽,如日薄西山。天下群雄并起,然多为碌碌之辈,或残暴不仁,或目光短浅。能承天命、顺民心者,唯有关陇李氏!唐国公坐拥太原形胜之地,民心所向,二公子文韬武略,更有四海之志。若顺势而起,必能涤荡乾坤,重开太平!”


    他这番话,几乎已是将李渊父子欲起兵争霸天下的意图挑明,可谓推心置腹,诚意十足。


    林辞闻言,嘴角微露一丝难以察觉的弧度。刘文静所言,与他通过玉玺感应到的气运流向大致吻合。他并未直接回答是否留下,而是转而问道:“听闻二公子麾下,能人异士众多?”


    刘文静见他没有拒绝,心中一喜,忙道:“正是!二公子求贤若渴,不论出身,只问才能。府中如今便有善于谋断的房玄龄、杜如晦,勇武过人的段志玄、刘弘基,更有奇人术士……今夜,二公子恰在晋阳宫偏殿设宴,款待几位新近投效的豪杰与异士。若恩公不弃,文静愿代为引荐,让恩公亲眼一见二公子风采!”


    晋阳宫……林辞目光微动。那是隋炀帝在太原的行宫,李渊在此设宴,其心思已昭然若揭。而能接触到李世民及其核心圈子,正是他目前所需。


    “也好。”林辞淡淡应允,“便去见识一番。”


    刘文静大喜过望。


    是夜,晋阳宫偏殿灯火通明。虽不及江都龙舟的穷奢极欲,却也自有一番威严气象。殿中宾客不多,但气氛热烈。主位之上,坐着一位年约十八九岁的青年,身着常服,并未刻意彰显威仪,但他剑眉星目,鼻梁高挺,面容俊朗中带着勃勃英气,顾盼之间,目光锐利如电,却又隐含一丝包容四海的气度。他只是坐在那里,便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整个大殿的中心。


    正是李世民。


    其下首,分坐着几位气质各异的人物。有文士模样的房玄龄、杜如晦,沉稳睿智;有武将打扮的段志玄等人,彪悍勇烈;还有几位身着道袍或异域服饰的奇人,气息晦涩。


    林辞随着刘文静步入大殿时,并未引起太多注意。他气息内敛,如同普通人。刘文静快步走到李世民身边,低声禀报了几句。


    李世民的目光立刻投了过来,带着审视,更带着一种毫不掩饰的好奇与欣赏。他站起身,竟主动迎了过来,拱手道:“这位便是昨夜援手文静先生的高人?世民久仰!先生驾临,顿使蓬荜生辉!”


    这一举动,让殿中不少人都露出了惊讶之色。能让二公子如此礼遇,此人是谁?


    林辞坦然受了他这一礼,平静还礼:“二公子客气,山野之人,当不得高人二字。”


    “先生过谦了。”李世民笑容爽朗,亲自引林辞入席,位置颇为靠前,显示其重视。“文静先生已将昨夜之事告知,先生不仅武功超绝,更有识破奸邪之明,世民佩服!如今天下不宁,正需先生这般大才匡扶正义,不知先生可愿暂留太原,助世民一臂之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他开门见山,态度真诚,目光灼灼,充满了自信与感染力。


    与此同时,林辞怀中的黑色玉玺,在如此近距离接触李世民时,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悸动!它不再仅仅是贪婪地吸收散逸的龙气,而是传递出一种复杂的意念——既有对这股蓬勃、纯正、蕴含无限潜力的“潜龙之气”的渴望,又带着一丝仿佛遇到“同类”般的审视与警惕。


    而在林辞的感知中,李世民头顶之上,那股紫气氤氲的潜龙之气,煌煌大气,虽未完全勃发,却已显露出包容天地、经纬四海的气象。更让他心中微动的是,在这股潜龙之气深处,他隐约感觉到一丝极其微弱、却本质极为崇高的气息,那气息……竟与他所寻找的“禹鼎”有几分相似!


    莫非……禹鼎的线索,竟应在这位未来的天子身上?


    殿中其他人,也都在暗暗打量林辞。房玄龄、杜如晦目光深邃,似在揣测其来历与价值。那几位奇人异士,则或多或少流露出审视、好奇,甚至是一丝不易察觉的争胜之心。


    面对李世民的招揽,感受着殿中各异的目光,以及玉玺与潜龙之气的微妙共鸣,林辞知道,他已正式踏入了这隋唐之交最核心的漩涡。


    他迎上李世民殷切而自信的目光,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清晰地传遍大殿:


    “天下之大,林某随处可去。至于留下与否,且看二公子之志,究竟有多大。”


    一言既出,满座皆惊。这已不是简单的应聘,而是近乎平等的考较!


    李世民闻言,不怒反笑,眼中光彩更盛:“好!那便请先生,拭目以待!”


    星耀之光,与潜龙之目,在这晋阳宫宴上,第一次正式交汇。乱世的棋局,因这变数的加入,悄然掀开了新的一页。


    喜欢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请大家收藏:()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