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7章 弦外之音 惊涛前奏

作者:滕明理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栖霞山谷的伏杀虽已解决,但“江东陆氏”这四个字带来的沉重压力,却让林辞归途的脚步都显得有些凝滞。牵扯到这等根深蒂固的本地豪强,已非个人武力或简单计谋可以轻易应对。他需要借助江东官方,尤其是周瑜、鲁肃这等核心人物的力量,方能破局。


    然而,如何将“陆家可能是幕后黑手”这个爆炸性的消息,以一种不暴露自身秘密、且能让对方信服的方式传递出去,成了摆在林辞面前的难题。直接告知?空口无凭,反而会打草惊蛇,甚至可能被陆家反咬一口,引火烧身。


    回到秣陵城中那小院,林辞闭门不出,心中反复推演。他回想起鲁肃的为人,敦厚睿智,并非迂腐之辈,且对江东基业忠心耿耿。或许,可以从他入手,以“弦外之音”点破。


    次日,林辞主动求见鲁肃。鲁肃见他气色似乎比前几日好了不少,欣慰道:“看来先生伤势已无大碍,可是推演天象有所得?”


    林辞摇了摇头,面露一丝恰到好处的忧虑:“子敬先生,天象推演,非一日之功。只是……昨日辞外出采药,于栖霞山中,偶遇一桩怪事。”


    “哦?何事?”鲁肃关切问道。


    “辞在山中,遭遇数名贼人伏击。”林辞语气平静,仿佛在说一件与己无关的小事,“这些贼人,身手不凡,配合默契,所用兵器、毒物皆非寻常,更似……军中制式,却又略有不同。”


    鲁肃神色顿时凝重起来:“竟有此事?先生可曾受伤?可知贼人来历?”在江东腹地,出现此等精锐匪类伏击他看重的人才,这绝非小事。


    林辞继续道:“幸赖师门所传些许护身之术,侥幸脱险,并擒下一贼。可惜,那贼人甚是刚烈,眼见不敌,便……自绝了。”他略去了搜魂的细节,“不过,在其身上,辞发现了一点东西。”


    他取出早已准备好的一方素帛,上面用墨笔临摹了那个极其模糊、几乎难以辨认的 “江鸟衔穗” 图案。


    “此图案,似是绣于那贼人内衫之上,极为隐蔽。辞才疏学浅,不识此徽记代表何方势力,只是觉得……不似寻常江湖草莽之物。”他将素帛递给鲁肃,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疑惑,“莫非,是某些家族蓄养的死士?”


    鲁肃接过素帛,只看了一眼,瞳孔便是猛地一缩!他身为东吴重臣,对江东各大世家的族徽岂会不识?这“江鸟衔穗”,正是吴郡陆氏核心子弟方能使用的标记!


    他的脸色瞬间变得极为难看,拿着素帛的手微微颤抖。陆家!竟然是陆家!他们为何要刺杀林辞?是因为林辞发现了地脉异常?还是因为林辞是他鲁肃招揽的人?亦或是……陆家本身,就与那地脉异动,与那可能存在的“禁锢灵机”之事有关?


    无数念头在鲁肃脑海中翻腾。他深知陆家在江东的势力盘根错节,若无确凿证据,仅凭一个模糊的图案和林辞的一面之词,根本动不了陆家分毫,反而可能引发难以预料的内乱,尤其是在北敌当前的紧要关头!


    “先生……”鲁肃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将素帛紧紧攥在手心,声音低沉而严肃,“此事关系重大,切勿再对第三人提及!这图案,肃……认得了。”


    他没有明说是哪家,但沉重的语气和眼神,已让林辞明白,他听懂了这“弦外之音”。


    “辞明白。”林辞拱手,“辞只愿江东上下同心,共御外侮,不愿因一己之身,引发内部纷争。此事,但凭子敬先生决断。”


    他将姿态放得极低,表明自己无意挑起争端,一切以抗曹大局为重。这更赢得了鲁肃的感激与信任。


    “先生深明大义,肃感佩于心!”鲁肃郑重道,“先生放心,肃必会将此事密报主公与公瑾,详加核查。在查明真相之前,也会加派人手,护卫先生安全。”


    “有劳子敬先生。”林辞知道,自己能做的已经做了。剩下的,就看孙权、周瑜如何应对这内部的毒瘤了。


    送走林辞后,鲁肃在书房中呆坐良久,最终,他铺开一张特制的薄绢,以密语将今日之事,连同那临摹的图案,详细写下,封入一枚小巧的铜管,唤来心腹死士。


    “即刻出发,面呈公瑾都督!十万火急!”


    死士领命,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夜色中。


    与此同时,林辞回到小院,也能感觉到周围的守卫明显增强了,且多了几道晦涩而强大的气息,显然是鲁肃派来的真正高手。


    他站在院中,仰望星空。赤壁之战的风暴正在急速汇聚,而江东内部的暗流,也因他这只意外闯入的蝴蝶,掀起了更大的波澜。周瑜接到密报后,会如何行动?陆家得知刺杀失败、可能暴露后,又会如何应对?


    山雨欲来风满楼。这秣陵城,乃至整个江东,都仿佛变成了一张巨大的棋盘,而他,已不再是旁观者,而是一枚足以搅动局势的……暗子。


    喜欢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请大家收藏:()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