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金殿论政,旧党发难
初夏的阳光穿透太和殿的琉璃瓦,在金砖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殿内檀香缭绕,文武百官身着各色官袍,分列两侧,气氛肃穆得近乎凝滞。林微身着特制的银红绣凤纹朝服,站在宇文擎身侧,成为这满殿男臣中唯一的女性身影,宛如一株凌寒绽放的红梅,惹得无数道目光落在她身上——有好奇,有鄙夷,有警惕,亦有几分不易察觉的探究。
她的朝服是皇帝特批的规制,虽不及后妃礼服华贵,却也绣着细密的凤羽纹,领口和袖口缀着细碎的珍珠,既不失王妃的尊荣,又暗含“辅政”的特殊身份。胸前的灵犀佩被藏在衣襟内,温热的触感透过丝绸传来,像是一枚定心丸,让她在这庄严肃穆又暗藏杀机的金殿中,始终保持着从容不迫。
皇帝端坐龙椅之上,面色威严,目光扫过殿内众人,最终落在林微身上:“靖王妃,你与靖王联名上奏的新政方案,朕已看过。今日召集群臣,便是要听一听你的具体构想,也让百官议一议,此事可行与否。”
林微上前一步,微微躬身行礼,声音清亮,不卑不亢:“回陛下,臣妾与靖王商议的新政,核心在于‘安民生、清吏治、足国库’,共分三策——户籍清厘、粮税改革、吏治考核。此三策皆源自臣妾家传的‘上古治世方略’,经臣妾与靖王反复推演,若能推行,不出三年,必能让国库充盈,民生改善,吏治清明。”
话音刚落,殿内便响起一阵低低的窃窃私语。
“户籍清厘?粮税改革?这不是要动世家大族的根基吗?”
“一个女子,竟敢妄谈治世方略,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我看她是仗着陛下的宠信,想要肆意妄为!”
这些议论声不大,却足够让殿内众人听得一清二楚。林微恍若未闻,继续说道:“先说户籍清厘。如今我朝户籍混乱,隐匿人口、虚报户数之事屡见不鲜,不仅导致赋税流失,还让流民四起,治安堪忧。臣妾的‘九州分野之法’,便是将天下分为九域,每域设‘司户官’,下辖乡、里、保三级,逐户核查,登记造册,注明人口、田产、职业,并用‘灵犀辨真术’验证信息真伪,确保户籍无一字虚假。”
她顿了顿,补充道:“户籍册将采用‘璇玑账册’形制,一式三份,一份存于户部,一份存于地方司户官署,一份由百姓自行保管,三者互相对照,杜绝篡改之弊。”
“荒谬!”一声怒斥突然响起,打断了林微的话。只见吏部尚书韦嵩越众而出,他身着紫色官袍,须发皆白,脸上满是褶子,眼神却锐利如刀,“靖王妃,你这‘九州分野之法’,简直是纸上谈兵!我朝疆域辽阔,人口众多,逐户核查谈何容易?再者,世家大族多有隐匿人口之举,皆是为了供养族人、维系宗族,你强行清厘,岂不是要动摇国本,引发世家不满?”
韦嵩是三朝元老,现任丞相韦渊的叔父,也是朝中保守派的领袖,根基深厚,门生故吏遍布朝野。他一开口,立刻有不少官员附和:“韦尚书所言极是!世家大族乃是国之柱石,岂能轻易撼动?”
“靖王妃此举,怕是会引发动乱啊!”
“女子见识短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还请陛下三思!”
林微看向韦嵩,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韦尚书此言差矣。世家大族固然是国之柱石,但隐匿人口、逃避赋税,却是损国利己之举。如今国库空虚,边关军饷不足,赈灾粮草短缺,皆与此有关。若能清厘户籍,让隐匿人口浮出水面,赋税便能增加三成,足以缓解国库困境。至于说引发动乱,臣妾以为,只要方法得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世家大族必会理解陛下的良苦用心,支持新政。”
“方法得当?”韦嵩冷笑一声,“靖王妃不过是个深居内院的妇人,何曾见过民间疾苦,何曾知晓世家的势力?那些世家大族盘踞一方,势力庞大,若强行清厘户籍,他们必定会联合起来反抗,到时候,天下大乱,谁来负责?”
“自然是臣妾负责。”林微眼神坚定,“臣妾愿立下军令状,若因户籍清厘引发动乱,臣妾愿以死谢罪。但若是韦尚书故意阻挠新政,导致国库空虚、民生凋敝,还请陛下治其延误国事之罪。”
韦嵩没想到林微如此强硬,竟敢当众与他叫板,顿时气得脸色铁青:“你……你一个妇人,竟敢如此放肆!”
“臣妾并非放肆,只是为了国家,为了百姓,不得不据理力争。”林微道,“韦尚书口口声声说世家大族是国之柱石,却不知百姓才是天下的根本。若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即便世家大族再强盛,国家也难以长治久安。”
皇帝看着殿内针锋相对的两人,眼中闪过一丝沉吟。他知道韦嵩所言并非全无道理,世家大族确实势力庞大,轻易动不得。但他也明白,林微的新政切中了时弊,若能推行,对国家大有裨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韦尚书,靖王妃所言,亦有几分道理。”皇帝开口道,“户籍混乱确实是我朝一大顽疾,是该好好整治一番。不过,此事事关重大,不可操之过急。朕以为,可以先在京城周边的几个县试点推行,若效果良好,再逐步推广至全国。”
韦嵩还想反对,但看到皇帝眼中的坚定,只好躬身道:“陛下圣明。”
林微心中松了一口气,皇帝虽然没有完全同意在全国推行,但试点推行已是一个不错的开始。她知道,想要改变积弊已久的现状,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循序渐进。
“谢陛下。”林微躬身行礼,“臣妾定会好好筹备试点事宜,确保新政顺利推行。”
“好。”皇帝点了点头,“接下来,你再说说粮税改革和吏治考核。”
林微正欲开口,却见又一位官员越众而出,正是户部侍郎王坤。他是韦嵩的门生,也是保守派的核心人物之一。
“陛下,靖王妃的户籍清厘之策尚且存在诸多隐患,粮税改革和吏治考核更是万万不可行!”王坤道,“如今我朝实行的是‘什一税’,即百姓缴纳收成的十分之一作为赋税,此乃祖制,沿用百年,早已深入人心。靖王妃想要推行‘量能输纳之术’,按田产多少、收成高低缴纳赋税,田多者多缴,田少者少缴,无田者免缴,这分明是在偏袒贫民,打压富户,违背祖制,动摇国本!”
“是啊,祖制不可违!”
“靖王妃此举,是要挑起贫富矛盾啊!”
“还请陛下驳回此策!”
保守派官员们纷纷附和,殿内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林微看着这些官员,心中冷笑不已。这些人表面上是维护祖制,实则是为了维护自己和世家大族的利益。他们大多出身世家,田产众多,实行“量能输纳之术”,他们的赋税将会增加不少,这自然是他们不愿看到的。
“王侍郎,祖制是死的,人是活的。”林微道,“百年前的祖制,是为了适应当时的社会状况。如今时移世易,社会状况早已发生了巨大变化,若依旧墨守成规,只会让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百姓越来越困苦,国家越来越衰弱。”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量能输纳之术’并非偏袒贫民,打压富户,而是为了公平公正。富户田产多,收成高,缴纳更多的赋税,是理所应当;贫民田产少,收成低,缴纳较少的赋税,甚至免缴,是为了让他们能够生存下去,不至于流离失所。只有让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至于吏治考核,臣妾的‘考成法’,是根据官员的政绩、品德、能力进行综合考核,考核优秀者提拔重用,考核不合格者降职罢黜。此举旨在清除贪官污吏,选拔贤能之士,让吏治清明,政令畅通。”
“考成法?”韦嵩冷哼一声,“靖王妃是想凭一己之力,颠覆我朝的选官制度吗?我朝选官,向来注重门第出身、科举功名,岂能凭你一个妇人的几句空话,就随意提拔或罢黜官员?”
“韦尚书,门第出身和科举功名固然重要,但政绩、品德和能力更为重要。”林微道,“若一个官员出身名门,科举高中,却贪赃枉法、庸碌无能,这样的官员,难道也要委以重任吗?若一个官员出身寒微,却政绩卓着、品德高尚、能力出众,这样的官员,难道就因为出身不好,就不能提拔重用吗?”
她的话掷地有声,让殿内不少开明的官员暗暗点头。他们深知,如今朝中确实有不少官员,出身名门,却尸位素餐、贪赃枉法,导致政令不通、民生凋敝。林微的考成法,确实是整治吏治的良方。
皇帝看着殿内的争论,心中已有了决断。他知道,林微的新政虽然会触动不少人的利益,但对国家和百姓却是有利的。他想要重振朝纲,开创盛世,就必须进行改革。
“好了,诸位大臣不必再争了。”皇帝开口道,“靖王妃的新政,立意深远,切中时弊,朕认为可行。户籍清厘先在京城周边试点推行,粮税改革和吏治考核,也一同在试点地区试行。试点期间,由靖王妃全权负责,靖王从旁协助,百官必须全力配合,不得有误!”
“陛下!”韦嵩等人还想反对,但被皇帝严厉的目光制止了。
“朕意已决,不必多言!”皇帝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若有人敢阻挠新政推行,无论是谁,一律严惩不贷!”
韦嵩等人见状,只好躬身行礼:“臣遵旨。”
林微心中大喜,连忙跪地谢恩:“臣妾谢陛下隆恩!臣妾定不辜负陛下的信任,全力以赴推行新政,为国家和百姓谋福祉!”
宇文擎也连忙跪地谢恩:“臣谢陛下隆恩!臣定会协助王妃,确保新政顺利推行!”
皇帝点了点头,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好!你们退下吧,尽快筹备试点事宜,朕等着你们的好消息。”
“臣(臣妾)遵旨!”
林微和宇文擎起身,并肩走出太和殿。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耀眼。林微知道,这只是她新政之路的开始,未来,她还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和挑战,但她不会退缩。她会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克服一切障碍,将新政推行到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而韦嵩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阴鸷。他低声对身边的王坤道:“一个妇人也想推行新政,动摇世家根基,真是痴心妄想!我们绝不能让她得逞!”
王坤点了点头,眼中满是阴狠:“老师放心,学生已经有了对策。她不是想试点推行吗?我们就让她的试点变成一场灾难!”
韦嵩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好!此事就交给你去办。记住,做得干净利落,不要留下任何痕迹。”
“学生明白。”
两人相视一眼,眼中都闪过一丝毒辣的光芒。一场针对林微和新政的阴谋,正在暗中酝酿。
第二节 试点风波,流民围城
林微和宇文擎回到王府后,立刻开始筹备新政试点事宜。他们挑选了京城周边的三个县——清河县、永安县、太平县,作为试点地区。这三个县人口适中,地理位置优越,既有平原沃野,也有山区丘陵,情况较为复杂,具有代表性。
为了确保新政顺利推行,林微组建了一支专门的新政推行团队,成员包括苏瑾推荐的商业人才、宇文擎手下的得力干将,以及一些通过考试选拔出来的寒门子弟。她亲自对团队成员进行培训,传授“九州分野之法”“量能输纳之术”“考成法”的具体操作方法,以及“璇玑账册”的使用技巧。
同时,她还让苏瑾动用财力,印刷了大量的新政宣传册,派人在试点地区张贴、发放,向百姓宣传新政的好处,争取百姓的支持。
一切准备就绪后,新政于五月初一在三个试点县正式推行。
起初,试点地区的百姓对新政充满了疑虑和担忧。他们害怕户籍清厘会让他们缴纳更多的赋税,害怕粮税改革会让他们的生活更加困苦。但在林微派出的宣传团队的耐心讲解下,以及一些开明士绅的带头支持下,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接受新政,主动配合户籍清厘和粮税申报。
户籍清厘工作进展顺利。林微派出的司户官们,严格按照“九州分野之法”,逐户核查,登记造册。他们手中拿着林微特制的“璇玑账册”,上面的表格清晰明了,数据记录准确无误。遇到有百姓隐匿人口、虚报田产的情况,司户官们便会取出“灵犀佩”,用“灵犀辨真术”进行验证。灵犀佩遇到虚假信息时,会发出淡淡的黑光;遇到真实信息时,则会发出柔和的白光。百姓们看到灵犀佩的神奇效果,再也不敢隐瞒,纷纷如实申报。
粮税改革也取得了初步成效。按照“量能输纳之术”,富户们虽然缴纳的赋税有所增加,但他们的田产多、收成高,增加的赋税对他们的生活影响不大;而贫民们缴纳的赋税大幅减少,甚至有些无田的流民免缴赋税,他们的生活得到了明显改善。百姓们对新政的满意度越来越高,纷纷称赞林微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
吏治考核也在同步进行。林微派出的考核官们,严格按照“考成法”,对试点地区的官员进行综合考核。一些政绩卓着、品德高尚、能力出众的官员得到了提拔重用;一些贪赃枉法、庸碌无能的官员则被降职罢黜。试点地区的吏治变得清明起来,政令畅通,百姓们的诉求也得到了及时回应。
新政的顺利推行,让林微和宇文擎都松了一口气。他们知道,只要试点成功,新政就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
但好景不长,就在新政推行后的第十天,清河县突然爆发了“流民围城”事件。
一群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流民,聚集在清河县衙门前,高声呼喊着“废除新政”“还我生路”的口号,情绪激动,甚至有一些流民试图冲击县衙。
清河县令吓得魂飞魄散,连忙派人向林微和宇文擎禀报。
林微和宇文擎接到消息后,立刻带领一队侍卫,赶往清河县。
赶到清河县时,只见县衙门前挤满了流民,人数足有上千人。他们个个面带菜色,眼神中充满了绝望和愤怒,口中不断呼喊着反对新政的口号。县衙的侍卫们手拉手组成人墙,奋力阻拦着流民,场面十分混乱。
“大家静一静!静一静!”林微走上前,高声喊道。她的声音清亮,穿透力极强,瞬间压过了流民们的呼喊声。
流民们纷纷转过头,看向林微。当他们看到林微身着华丽的朝服,气质雍容华贵时,眼中闪过一丝嫉妒和愤怒。
“你就是那个推行新政的靖王妃?”一个身材高大、满脸络腮胡的流民走上前,怒视着林微,“都是你!都是你推行的什么破新政,害得我们流离失所,食不果腹!你还我们生路!”
“是啊!还我们生路!”
“废除新政!”
“杀了这个妖女!”
流民们的情绪再次激动起来,纷纷向前涌去。
宇文擎立刻挡在林微身前,眼中满是威严:“尔等休得放肆!王妃娘娘是为了让百姓安居乐业,才推行新政,岂能容尔等在此撒野!”
“为了让我们安居乐业?”络腮胡流民冷笑一声,“她推行的户籍清厘,让我们这些流民无处藏身;她推行的粮税改革,让我们这些无田之人,连一口饭都吃不上!这就是你说的安居乐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你胡说!”林微道,“新政规定,无田之人可以免缴粮税,还可以向官府申请救济粮。而且,我们正在组织流民开垦荒地,分给你们土地,让你们能够自给自足。你们怎么会食不果腹?”
“救济粮?开垦荒地?”络腮胡流民嗤笑一声,“我们根本没有收到什么救济粮!官府说,新政推行初期,国库空虚,没有多余的粮食发放给我们。至于开垦荒地,那些荒地都在偏远的山区,土地贫瘠,根本种不出粮食!你这是在欺骗我们!”
“是啊!我们根本没有收到救济粮!”
“那些荒地根本种不出粮食!”
“你就是个骗子!妖女!”
流民们纷纷附和,情绪越来越激动。
林微心中一沉,她知道,这里面一定有问题。她明明已经让苏瑾准备了足够的救济粮,发放给试点地区的流民,而且开垦的荒地也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土地肥沃,并非络腮胡流民所说的贫瘠之地。
“你说没有收到救济粮,可有证据?”林微问道。
“证据?”络腮胡流民道,“我们这么多人都可以作证!难道我们这么多人会联合起来欺骗你一个王妃吗?”
“是啊!我们都可以作证!”
“我们没有收到救济粮!”
林微看着流民们坚定的眼神,心中更加确定,这背后一定有人在暗中操纵。这些流民很可能是被人煽动的,目的就是为了破坏新政的推行。
“大家稍安勿躁。”林微道,“我相信你们说的话,但此事一定有误会。我会立刻派人调查此事,查明救济粮的去向,以及开垦荒地的真实情况。如果确实是官府失职,我一定会严惩相关官员,还大家一个公道。如果是有人故意煽动你们,破坏新政,我也一定会将幕后黑手揪出来,绳之以法。”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现在,我先让手下的人给大家分发一些粮食和水,让大家先填饱肚子。有什么问题,我们慢慢解决,不要冲动,更不要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
说完,她示意身后的侍卫,将带来的粮食和水分发给流民。
流民们看到粮食和水,情绪稍稍平复了一些。他们确实已经很久没有吃饱饭了,看到眼前的粮食,纷纷上前领取。
林微趁机对宇文擎使了个眼色。宇文擎立刻明白过来,悄悄对身边的侍卫头领吩咐了几句。侍卫头领点了点头,立刻带领一队侍卫,悄悄离开了县衙,去调查救济粮的去向和开垦荒地的情况。
林微则留在县衙门前,与流民们交流,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通过交流,她发现这些流民大多来自清河县周边的山区,原本以打猎、采药为生。但最近一段时间,山区的猎物和药材越来越少,他们无法维持生计,只好下山成为流民。
就在这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走到林微面前,跪倒在地,泪流满面:“王妃娘娘,求你救救我的孙子!他已经三天没有吃东西了,快要饿死了!”
林微连忙扶起老妇人,心中一阵酸楚:“老人家,你别着急,我这就让人为你孙子准备食物和药品。”
她让人将老妇人的孙子抱过来,只见那孩子面色蜡黄,瘦弱不堪,气息微弱,确实已经奄奄一息。林微立刻让人拿出随身携带的急救包,给孩子喂了一些葡萄糖水(包装成“上古灵液”),又喂了一些易消化的食物。
过了一会儿,孩子的气息渐渐平稳下来,眼神也有了一丝光彩。老妇人感激涕零,对着林微连连磕头:“多谢王妃娘娘!多谢王妃娘娘救命之恩!”
“老人家,不必多礼。”林微道,“保护百姓是我的责任。你放心,我一定会查明真相,让大家都能安居乐业。”
周围的流民们看到林微如此关心百姓,心中的敌意渐渐消散了一些。他们开始相信,林微推行新政,确实是为了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只是中间可能出现了一些问题。
第三节 暗查追踪,黑幕渐显
宇文擎派出的侍卫,很快就查明了真相。
原来,清河县的县令李大人,是韦嵩的门生。他对林微的新政极为不满,认为新政触动了他和世家大族的利益。于是,他暗中与韦嵩、王坤等人勾结,故意扣押了发放给流民的救济粮,将其变卖,中饱私囊。同时,他还故意将流民安置在偏远贫瘠的山区,让他们开垦荒地,根本种不出粮食,以此制造流民的不满,煽动他们围攻县衙,破坏新政的推行。
此外,侍卫们还发现,那个带头闹事的络腮胡流民,根本不是什么真正的流民,而是李大人雇佣的地痞流氓。他收了李大人的钱财,故意煽动其他流民闹事,试图将事情闹大,逼迫朝廷废除新政。
得知真相后,林微和宇文擎都怒不可遏。
“李大人真是胆大包天!竟敢如此明目张胆地阻挠新政,残害百姓!”宇文擎咬牙切齿地说道。
“他背后有韦嵩和王坤撑腰,自然有恃无恐。”林微眼中闪过一丝寒芒,“这不仅仅是李大人一个人的问题,更是韦嵩、王坤等保守派势力,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不惜牺牲百姓的生命,破坏国家的改革大业。我们必须严惩李大人,揭穿韦嵩和王坤的阴谋,让他们付出应有的代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好!”宇文擎道,“我现在就派人将李大人抓捕归案,严刑审讯,让他供出背后的主谋!”
“不可。”林微阻止道,“李大人是韦嵩的门生,韦嵩在朝中势力庞大,我们若是没有确凿的证据,就贸然抓捕李大人,韦嵩等人必定会出面干涉,甚至反咬一口,说我们诬陷忠良。到时候,事情只会更加复杂。”
“那我们该怎么办?”宇文擎问道。
“我们需要找到确凿的证据。”林微道,“李大人扣押救济粮、变卖粮食、煽动流民闹事,这些都是事实,但我们需要找到人证和物证。我们可以先暗中收集证据,然后再将李大人抓捕归案,让他无从抵赖。”
宇文擎点了点头:“好!就按你说的办。我立刻让人暗中调查,收集李大人的罪证。”
“嗯。”林微道,“同时,我们还要安抚好流民的情绪。我会让苏瑾再调拨一批救济粮和物资,发放给流民,并且亲自挑选合适的土地,组织他们开垦荒地,让他们能够真正地安居乐业。只有让流民们感受到新政的好处,他们才会真正地支持我们,反对保守派的阴谋。”
接下来的几天,林微和宇文擎一边安抚流民,发放救济粮和物资,组织他们开垦荒地;一边暗中调查,收集李大人的罪证。
苏瑾也亲自带着大量的救济粮和物资赶到了清河县。他看到流民们的惨状,心中也是一阵酸楚。他立刻组织人手,将救济粮和物资分发给流民,并且按照林微的要求,挑选了一片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的平原,作为流民开垦的荒地。
在林微和宇文擎的努力下,流民们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他们得到了救济粮和物资,又有了可以开垦的荒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纷纷对林微和宇文擎表示感激。一些曾经被煽动闹事的流民,也主动向林微和宇文擎认错,诉说自己是被人欺骗和利用。
而宇文擎派出的侍卫,也收集到了大量确凿的证据。他们找到了被李大人变卖救济粮的粮商,粮商们提供了李大人购买粮食的收据和转账记录;他们找到了被李大人雇佣的地痞流氓,地痞流氓们供出了李大人煽动流民闹事的经过;他们还在李大人的家中,搜出了大量的金银财宝和与韦嵩、王坤等人的来往信件,信件中详细记录了他们勾结的经过和破坏新政的阴谋。
证据确凿,林微和宇文擎决定采取行动。
这天夜里,宇文擎带领一队精锐侍卫,突袭了清河县令府,将李大人及其党羽全部抓捕归案。
李大人被抓捕时,还在与韦嵩的亲信密谈,商量如何进一步破坏新政。他没想到宇文擎会来得这么快,顿时吓得面无人色,瘫软在地。
“李大人,你勾结韦嵩、王坤,扣押救济粮,变卖粮食,中饱私囊,煽动流民闹事,破坏新政,桩桩件件,证据确凿,你还有什么话好说?”宇文擎怒视着李大人,厉声质问道。
李大人浑身发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知道,自己的罪行已经败露,再怎么狡辩也无济于事。
宇文擎将李大人及其党羽押回京城,关进了大理寺大牢。同时,他将收集到的证据,整理成册,上报给了皇帝。
皇帝看了证据后,龙颜大怒。他没想到,自己信任的官员,竟然会如此胆大包天,为了个人利益,不惜牺牲百姓的生命,破坏国家的改革大业。
“韦嵩!王坤!你们好大的胆子!”皇帝在太和殿上,怒视着韦嵩和王坤,“朕信任你们,让你们辅佐朝政,你们却暗中勾结李大人,破坏新政,残害百姓!你们对得起朕,对得起天下百姓吗?”
韦嵩和王坤连忙跪倒在地,连连磕头:“陛下,臣冤枉啊!臣根本没有勾结李大人,这都是李大人诬陷臣的!”
“诬陷?”皇帝冷笑一声,将证据扔到他们面前,“这些证据,白纸黑字,铁证如山,你们还敢狡辩?李大人已经全部招供了,你们还有什么话好说?”
韦嵩和王坤看着眼前的证据,脸色惨白,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来。他们知道,自己这次是在劫难逃了。
“来人啊!”皇帝怒喝一声,“将韦嵩、王坤革职查办,关进大理寺大牢,等候发落!其余涉案官员,一律严惩不贷!”
“陛下饶命!”
“陛下,臣知错了!”
韦嵩和王坤哭喊着,却被侍卫们强行拖了下去。
殿内的文武百官,看到韦嵩和王坤的下场,都吓得心惊胆战。他们再也不敢轻视林微,也不敢轻易阻挠新政的推行。
林微看着这一切,心中松了一口气。她知道,这只是她与保守派斗争的一个小小的胜利。未来,她还会遇到更多的挑战,但她有信心,有能力,克服一切障碍,将新政推行到底。
第四节 灵犀破局,民心归向
韦嵩和王坤被革职查办后,新政的推行变得更加顺利。
林微趁机扩大了试点范围,将新政推广到了京城周边的十个县。她派出了更多的司户官、考核官和宣传人员,深入基层,指导新政的推行。同时,她还加强了对官员的监督和考核,确保新政能够真正地落到实处,惠及百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在户籍清厘方面,越来越多的隐匿人口浮出水面,国家的赋税收入大幅增加。据统计,仅仅半年时间,试点地区的赋税收入就增加了三成,为国家的财政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粮税改革方面,“量能输纳之术”得到了百姓的广泛支持。富户们虽然缴纳的赋税有所增加,但他们也认识到,新政的推行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最终也会惠及他们自己。贫民们的生活得到了明显改善,他们再也不用为了缴纳赋税而流离失所,能够安心地耕种土地,养家糊口。
在吏治考核方面,“考成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一批批贤能之士得到了提拔重用,一批批贪官污吏被清除出官场。试点地区的吏治变得清明起来,政令畅通,百姓们的诉求能够得到及时回应,社会秩序也变得更加稳定。
新政的成功推行,让林微赢得了越来越多的民心。百姓们纷纷称赞她是“贤明王妃”“女中诸葛”,甚至有人为她立生祠,供奉她的牌位,祈求她保佑国泰民安。
这天,林微正在清河县视察新政推行情况,突然接到了宇文擎的书信。书信中说,三皇子宇文铭在狱中不甘寂寞,暗中联络旧部,试图越狱谋反,并且还联系了巫族的余孽,想要用巫蛊之术加害皇帝和林微。
林微心中一沉,她知道,三皇子宇文铭野心勃勃,绝不会轻易放弃。他这次越狱谋反,必定会带来一场巨大的动乱。
她立刻结束视察,赶回京城。
回到王府后,宇文擎立刻向她详细说明了情况。
“三皇子在狱中,通过亲信与外界联系,纠集了一批旧部,大约有五千余人,潜伏在京城周边。同时,他还联系了巫族的余孽,据说巫族的大祭司虽然死了,但还有一些弟子存活于世,他们正在暗中炼制巫蛊,想要加害陛下和你。”宇文擎道,“我已经加强了京城的防卫,并且派人密切监视三皇子旧部的动向。但巫族的余孽行踪诡秘,很难找到他们的踪迹。”
林微点了点头,心中思索着对策。三皇子的旧部虽然人数不少,但都是乌合之众,不足为惧。真正危险的是巫族的余孽,他们的巫蛊之术诡异莫测,防不胜防。
“宇文擎,你继续加强京城的防卫,监视三皇子旧部的动向,一旦他们有异动,立刻出兵镇压。”林微道,“至于巫族的余孽,我来想办法。我的灵犀佩能够感知巫蛊之术的气息,我可以用灵犀佩来寻找他们的踪迹。”
“好。”宇文擎道,“你一定要多加小心。巫族的余孽阴险狡诈,不要轻易冒险。”
“我知道。”林微道,“我会让苏瑾派一些人手保护我。”
接下来的几天,林微带着灵犀佩,在京城内外四处巡查。灵犀佩对巫蛊之术的气息极为敏感,一旦附近有巫蛊之术的存在,就会发出强烈的警示。
这天傍晚,林微带着几名侍卫,在京城西郊的一座山脚下巡查。突然,灵犀佩剧烈发烫,泛出耀眼的红光,指向了山中的一座废弃寺庙。
“找到了!”林微心中一喜,立刻带领侍卫们向废弃寺庙走去。
废弃寺庙破败不堪,院墙倒塌,杂草丛生,看起来已经很久没有人居住了。但走近之后,却能闻到一股淡淡的腥臭味,与之前炼制七绝毒的气味有些相似。
林微示意侍卫们小心行事,她自己则握着灵犀佩,慢慢向寺庙内走去。
寺庙的大殿内,灯火通明,几名身着黑袍、头戴面具的人,正在进行一场诡异的仪式。他们围着一个巨大的祭坛,祭坛上摆放着各种奇怪的法器和祭品,中间插着一根黑色的柱子,柱子上缠绕着许多符咒。
“就是他们!”林微心中一沉,这些人一定是巫族的余孽,他们正在炼制巫蛊。
她立刻示意侍卫们发动攻击。侍卫们早已做好准备,听到林微的信号,立刻冲了进去,大喊道:“不许动!放下武器!”
巫族的余孽们没想到会有人突然闯入,顿时慌了手脚。他们立刻拿起手中的法器,想要抵抗。
“找死!”一名巫族余孽大喊一声,手中的法器发出一道黑色的光芒,射向冲在最前面的侍卫。
那名侍卫反应迅速,立刻举起盾牌,挡住了黑色光芒。但黑色光芒的威力极大,盾牌被击出一个大洞,侍卫也被震得连连后退,口吐鲜血。
林微心中一惊,没想到巫族余孽的实力如此强大。她立刻催动灵犀佩的力量,灵犀佩泛出耀眼的白光,形成一道无形的屏障,将侍卫们保护起来。
“灵犀佩的力量?”一名巫族余孽看到灵犀佩,眼中闪过一丝恐惧,“你竟然有上古灵犀佩!”
“你们这些妖魔鬼怪,残害百姓,危害国家,今日便是你们的死期!”林微怒声道。
她催动灵犀佩的力量,白光越来越强,形成一道道凌厉的剑气,射向巫族的余孽。巫族的余孽们想要躲避,但剑气速度极快,他们根本无法躲开。
“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我的腿!”
“救命啊!”
惨叫声此起彼伏,几名巫族余孽纷纷倒在地上,身受重伤。
剩下的几名巫族余孽见状,知道大势已去,想要趁机逃跑。但林微早已布下天罗地网,苏瑾派来的人手已经将寺庙团团围住,他们根本无路可逃。
经过一番激战,所有的巫族余孽都被制服。林微让人在寺庙内搜查,发现了大量的巫蛊法器、符咒和炼制巫蛊的原料,还有一封三皇子写给巫族余孽的书信,信中详细说明了他越狱谋反的计划,以及让巫族余孽用巫蛊之术加害皇帝和林微的阴谋。
“太好了!终于找到了确凿的证据!”林微心中大喜。
她立刻让人将巫族余孽和证据带回京城,交给大理寺审理。同时,她还让人将三皇子的书信呈给皇帝。
皇帝看了书信后,龙颜大怒。他没想到,三皇子竟然如此冥顽不灵,到了这个地步,还想着谋反,加害自己和林微。
“来人啊!”皇帝怒喝一声,“将三皇子宇文铭押赴刑场,凌迟处死!其余涉案人员,一律斩立决!”
“陛下圣明!”
三皇子宇文铭的叛乱,就这样被林微和宇文擎成功平息了。巫族的余孽也被一网打尽,再也无法危害国家和百姓。
新政的成功推行,三皇子叛乱的平息,让林微的威望达到了顶峰。百姓们对她更加爱戴和尊敬,朝中的大臣们也对她俯首帖耳,再也没有人敢轻视她、阻挠她。
皇帝对林微也更加信任和倚重,甚至多次表示,想要让林微正式进入朝堂,担任要职。但林微知道,自己毕竟是女子,在这个男权至上的时代,想要完全融入朝堂,还需要时间和机会。她婉言谢绝了皇帝的好意,表示愿意继续以辅政王妃的身份,协助宇文擎处理朝政,推行新政。
第五节 相府秘谋,凤途多舛
三皇子被处死,韦嵩和王坤被革职查办,巫族余孽被一网打尽,新政在全国范围内顺利推行,大胤王朝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林微和宇文擎的感情也在共同经历了一次次的风雨后,变得更加深厚。他们并肩作战,携手同行,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为了百姓的安居乐业,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和汗水。
但林微知道,平静的表面下,依然隐藏着汹涌的暗流。丞相韦渊,作为韦嵩的侄子,对林微恨之入骨。他表面上对林微和新政表现得十分支持,暗地里却在积蓄力量,联络朝中的保守派势力,想要伺机报复林微,夺回属于韦家的权力。
韦渊是一个极其狡猾和阴险的人。他深知,林微如今威望正盛,深得皇帝的信任和百姓的爱戴,想要直接对抗林微,无疑是自寻死路。因此,他采取了迂回的策略,表面上与林微合作,暗中却在收集林微的“罪证”,想要找到扳倒林微的机会。
他知道,林微最大的“把柄”,就是她的性别和她那些所谓的“上古秘术”。在这个男权至上的时代,女子干政本身就备受争议,而林微的“上古秘术”,虽然帮助她解决了许多难题,但也让不少人感到忌惮和怀疑。
韦渊暗中联络了一些对林微不满的官员和世家大族,散布谣言,说林微的“上古秘术”是邪术,她是用邪术迷惑皇帝和百姓,意图篡夺皇位。同时,他还派人暗中调查林微的身世,想要找到她“假千金”身份的更多证据,以此来攻击她的合法性。
这天,韦渊在相府密室中,召见了他的心腹谋士。
“大人,我们已经按照你的吩咐,散布了关于林微的谣言,现在京城内外,不少人都在议论林微是妖女,用邪术迷惑陛下和百姓。”谋士道,“而且,我们还查到,林微在侯府时,曾经与不少人结怨,其中包括一些世家大族的子弟。我们可以联络这些人,让他们出面指证林微。”
韦渊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阴鸷:“做得好。但这还不够。林微的‘上古秘术’确实神奇,想要仅凭谣言就扳倒她,还是有些困难。我们必须找到更确凿的证据,证明她的‘上古秘术’是邪术,证明她意图篡夺皇位。”
“大人,我们该如何寻找证据?”谋士问道。
“林微的‘上古秘术’,大多与她胸前的那枚灵犀佩有关。”韦渊道,“据我所知,那枚灵犀佩是上古巫族的至宝,具有强大的力量。但巫族的宝物,往往都带有不祥之气。我们可以派人暗中收集灵犀佩的气息,然后请一位得道高僧,鉴定灵犀佩是否是邪物。如果能够证明灵犀佩是邪物,那么林微用邪术迷惑陛下和百姓的罪名,就可以坐实了。”
“大人英明!”谋士道,“只是,灵犀佩一直被林微贴身佩戴,想要收集它的气息,恐怕有些困难。”
“这一点,我已经想到了。”韦渊道,“林微最近正在推行教育改革,想要在京城建立一所新式学堂,招收平民子弟入学。她一定会亲自去学堂视察,到时候,我们可以派人趁机接近她,收集灵犀佩的气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好!”谋士道,“我们立刻去安排。”
韦渊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狠毒的光芒:“林微,你毁了我的叔父,毁了韦家的前程,我一定会让你付出代价!这大胤王朝的江山,绝不能落入你一个女子手中!”
与此同时,林微正在王府中,与宇文擎、苏瑾商议建立新式学堂的事宜。
“新式学堂的选址,我已经选好了,就在京城南郊的一片空地上。”林微道,“学堂将分为小学、中学、大学三个阶段,教授的课程包括经史子集、算术、天文、地理、医学、工学等。我们要打破门第限制,招收平民子弟入学,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
“这个想法很好。”宇文擎道,“但建立新式学堂,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师资力量。资金方面,苏瑾应该可以解决,但师资力量,恐怕有些困难。”
“师资力量方面,我已经有了一些想法。”林微道,“我们可以聘请一些有真才实学的寒门学子、退休官员、民间艺人,担任学堂的老师。同时,我们还可以派人去西域、南疆等地,引进一些先进的知识和技术,丰富学堂的课程。”
“我支持你。”苏瑾道,“资金方面,你不用担心,我会全力支持。而且,我还可以动员一些商人,为新式学堂捐款捐物。”
“太好了!”林微道,“有了你们的支持,新式学堂一定能够顺利建立起来。”
就在这时,林微胸前的灵犀佩突然微微发烫,泛出淡淡的黄光。林微心中一动,她知道,灵犀佩发出黄光,代表着有潜在的危险正在靠近。
“怎么了?”宇文擎察觉到林微的异样,关切地问道。
“没什么。”林微道,“只是灵犀佩有了一些反应,可能是有什么危险正在靠近。我们最近要多加小心,尤其是在建立新式学堂的过程中,很可能会遇到一些阻力和阴谋。”
“你放心。”宇文擎道,“我会加强王府和新式学堂的安保力量,确保你的安全。同时,我也会派人暗中调查,看看是谁在暗中搞鬼。”
林微点了点头,心中却隐隐有些不安。她知道,这次的危险,很可能来自于丞相韦渊。韦渊是一个极其狡猾和阴险的人,他的阴谋往往隐藏得很深,很难被察觉。
她看着窗外的天空,心中暗下决心: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她都不会退缩。她会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克服一切障碍,将新政推行到底,为国家和百姓开创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而相府密室中,韦渊的阴谋还在继续。他看着手中收集到的关于林微的“罪证”,嘴角勾起一抹阴冷的笑容。他知道,一场针对林微的巨大风暴,即将来临。林微的凤途,注定不会平坦。
喜欢凤啼权巅:穿越女的帝王攻略请大家收藏:()凤啼权巅:穿越女的帝王攻略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