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月考的成绩在一种混合着期待与忐忑的氛围中张贴了出来。
明悦的名字依旧稳稳地挂在理科年级排行榜的最顶端,总分第一。
这个结果对她而言并不意外,但当她目光下移,看到那个熟悉的名字时,心里却微微一动。
陈怀清,年级第五。
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这已经是望尘莫及的好成绩。
但明悦知道,这对他来说,算是下滑了。她下意识地去寻找他各科的成绩,数学、物理、化学、英语,依旧是接近满分的耀眼数字,唯独语文那一栏,堪堪过百的分数显得有些突兀。
果然是被作文拖了后腿。
明悦想起考试时,他朋友抱怨的那句“变态作文”,心里隐约明白了。
理三班的班主任李世远是个严肃认真的中年教师,对成绩波动尤其敏感。
成绩出来当天,他就把陈怀清叫到了办公室。
“这次怎么回事?”李老师指着成绩单上的语文成绩,眉头微蹙,“其他科目保持得不错,语文一下子掉了这么多?尤其是作文。”
他拿起桌上一本装订好的册子,递给陈怀清,“这是年级组印发的这次月考语文范文,你拿回去好好看看,看看人家是怎么审题、怎么立意的。你的逻辑思维没问题,就是语言表达和深度上还得下功夫。”
陈怀清接过那本还带着油墨香的册子,应了一声:“知道了,李老师。”
回到教室,课间休息时间,有些喧闹。
陈怀清在自己的座位上坐下,随手翻开了那本范文集。
第一页,第一篇范文,署名赫然是——高二(一)班,明悦。
60分满分的作文,她拿了57分。
几乎就在同时,教室另一角传来一声夸张的惊呼,是另一个也拿到了传阅版范文集的同学:“我靠!57分!明悦这作文……她上辈子是鲁迅转世吧?这思想深度!”
这话引得周围几个同学好奇地凑过去看。
陈怀清听着那边的议论,低头看着纸上那工整娟秀、却又力透纸背的字迹,唇角不自觉地微微弯了一下,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就算是尖子生云集的粤海中学,语文能拿到57分也绝对是凤毛麟角,更何况她还是个理科生。
这需要极其扎实的文学功底、清晰的逻辑和独到的见解。
他收敛了笑意,开始认真阅读她的文章。
题目正是那句“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她没有局限于男女之情或个人得失的哀怨,而是将“明月”比作理想、信念或崇高的追求,将“沟渠”引申为现实中的困境、误解甚至污浊。文章从个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谈到历史上仁人志士的坚守与孤独,层层递进,论证严谨,语言精炼而富有力量,确实写得非常精彩。
看完之后,他沉默了片刻,然后从书包里翻出自己那张被扣了18分的作文卷子,鲜红的“42”写在标题旁边。
通篇读下来,虽然结构完整,论证也清晰,但对比之下,确实显得过于平铺直叙,缺乏文采和打动人心的力量。
怪不得会被李世远单独谈话。
他将两张卷子并排放在一起,看着那个差距明显的分数,以及一个飘逸隽秀,一个清晰却略显平淡的字迹。
这十二分,差得好像也并非不是没有道理。
看来放学后,要去书店找点儿可以提升作文的课外书看一看了。
-
学校外面那家“小涂书店”门脸不大,却塞满了各式各样的书籍,是粤海中学学生课余最爱逛的地方之一。陈青薇是这里的常客,几本青春小说、连载漫画她每周必追。明悦偶尔会陪她来,自己则更偏爱买些《读者》、《萌芽》之类的杂志,或者挑几本口碑不错的文艺小说。
这天放学,明悦照例被陈青薇拉着进了书店。陈青薇轻车熟路地直奔小说区,明悦则在摆放着散文集和文学名著的架子前流连。就在她伸手想去拿一本《目送》时,目光不经意地扫过隔壁教辅区的通道,整个人瞬间定住了。
一个熟悉又挺拔的背影映入眼帘。
是陈怀清。
他站在一排排关于作文技巧和素材积累的书架前,微微蹙着眉,手指无意识地在一排书脊上划过,神情是少见的犹豫和困扰,完全没了平日在球场上或者解物理题时的从容笃定。他面前那本《高考作文满分秘籍》似乎并没给他什么启发,眉头反而皱得更紧了。
明悦的心跳骤然漏了一拍,下意识就想转身避开这突如其来的偶遇。
可就在她刚要动作的瞬间,陈怀清像是感应到了什么,毫无预兆地转过头来。
两人的视线在空中猝不及防地撞个正着。
明悦像只受惊的小鹿,几乎是本能地立刻移开目光,脚下已经做出了逃离的姿态。
“明悦。”
他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清晰地叫住了她。
明悦脚步一顿,只能硬着头皮转回身,尽量让自己的表情看起来自然些:“嗯?”
“你也来买书啊?”陈怀清走了过来,语气很平常,仿佛只是遇到个熟人打个招呼。
“嗯,陪陈青薇来的。”明悦低声回答,手指不自觉地捏紧了书包带子。
陈怀清点了点头,目光重新落回那排让他犯难的书架上,很自然地开口,带着点请教意味:“我听说你作文很好,”他顿了顿,看向她,眼神坦诚,“能推荐几本你觉得对写作文有帮助的书吗?不限教辅,课外书也行。”
他的直接让明悦有些意外,但更多的是心底悄然泛起的一丝隐秘的欢喜。她压下雀跃,认真想了想,走到书架前,略过那些花哨的速成指南,指尖点了几本:
“这本,《思维的乐趣》,王小波的,逻辑和语言都很特别,看多了或许能让思路更开阔。”“还有《汪曾祺散文》,文字平淡但有味道,能学学怎么把平常事物写得有趣。”“如果时间够,看看《红楼梦》前八十回,里面诗词、对话、人物刻画,很多细节都值得琢磨。”
她推荐的都不是立竿见影的应试宝典,而是真正能滋养文笔和思想的读物。
陈怀清认真听着,将她说的书名记下,从书架上找到了那两本散文集,至于《红楼梦》,他笑了笑:“那个太厚了,我尽量。”
“谢谢。”他抱着书,真诚地道谢。
“不客气。”明悦摇摇头。
陈怀清没再多说,拿着书去柜台结账了。
看着他离开的背影,明悦站在原地,嘴角控制不住地微微上扬,心里像是被春风拂过的湖面,漾开一圈圈轻柔的涟漪。
“喂,你一个人站在这里傻笑什么呀?”陈青薇不知何时凑了过来,手里拿着两本新出的漫画,好奇地打量着她。
明悦猛地回过神,收敛了一下表情,随口搪塞道:“没什么,就是觉得……今天天气挺好的。”
陈青薇狐疑地抬头,透过书店的玻璃窗看向外面——天空灰蒙蒙的,阴沉沉一片,俨然是山雨欲来的架势。
“天气好?”陈青薇伸手探了探明悦的额头,“你没发烧吧?这天气明明糟透了好吗!”
明悦只是抿唇笑了笑,没有解释。
窗外天色如何,此刻与她无关。她的心里,正因为刚才那短暂的交流,正晴空万里,阳光明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