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2章

作者:韬仔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38


    这位年过半百的智者,素来是清泉别院的座上宾。贾诩精通养生之道,每每交谈总能让李牧对长生有新悟。其学识渊博,诸子百家皆有涉猎,言谈间更显趣味。


    二人性情相仿,皆不喜妄议朝政,但对天下大势洞若观火。一旦决意出手,必是雷霆之势。


    棋至中盘,贾诩轻啜清茶:听闻曹公近来厚待刘玄德,显谋竟无动作?


    李牧执子淡然:折翼之鸟,明公自可应对,何须我越俎代庖。文和先生今日忽然提及,莫非得了什么风声?


    贾诩神色平静如古井:董承虽殁,宫中尚有董贵妃,陛下身边还有国丈伏完。许都群臣虽暂附曹公,然利字当头,难保不生异心。如今多了个皇叔刘备,朝堂格局已生变数。


    工部抬举匠人,又以造纸印刷之术撼动士族根基。虽追随曹公者获利颇丰,然失势者更众。


    恰如此局,你虽占先手,胜负犹未可知。老夫尚有诸多后手,可争这枰上天地。


    李牧落子轻笑:文和先生是忧心明公重蹈王莽覆辙,再难享许都太平?


    贾诩捻须而笑:显谋心如明镜。老夫年逾知命,唯愿修身养性。什么治国平天下,早不作他想。


    李牧拾起桌上的折扇,轻轻展开:文和先生可曾想过,这扇上的鹤鸣九皋图有何深意?


    贾诩凝视扇面孤鹤:《诗经》有云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世人多以此喻隐士高名。


    李牧摇扇轻笑:世人俗见,岂是文和先生本意。


    贾诩沉吟道:鹤乃仙禽,骑鹤可登天门。然仙踪渺茫,纵使孤鹤长鸣,终难觅仙踪。倒是这鸣声,能引来凡俗注目。


    可惜凡眼难识孤鹤凌云志,鹤立人群,反成异类。显谋兄深居简出,倒与这鹤鸣九皋意境相合。


    李牧合拢折扇:我对鹤鸣九皋另有见解。鹤立鸡群,世人只见其异。却不知鸡禽亦有双翅,本可翱翔。


    经年驯化使鸡忘却能飞,终日浑噩待宰。唯产卵之鸡得保性命。昔日荀公达问我,商君主张弱民,何以要开民智?


    我答以荀子之言:天生万民非为君,立君原是为民。既要以民为本,岂能禁锢民智?


    董仲舒谈天人感应,谓君王顺天则现祥瑞,逆天则降灾异。然仙道渺茫,谁真见过天道全貌?


    鹤鸣九皋,非为求仙回应。是要告诉世人:不必畏天,当怀凌云志。破而后立,人人皆可成仙。


    “鹤立鸡群,并非要超然世外,而是提醒那些自诩为王的鸡,他们的羽翼本该翱翔天际,而非任人宰割!”


    李牧凝视着棋盘。


    “棋局如世道,变幻无常。正如文和先生所言,我虽占先机,胜负犹未可知。这方寸之间,仍有无数棋子与我争夺天地。”


    “然而,棋子终究需要执棋之人。”


    “无人掌控的棋子,犹如军中无帅,不过是一盘散沙。”


    “王莽败亡,只因他遇上了刘秀这位棋手。”


    “而刘秀的棋艺,远胜王莽。”


    “当今天下,又有谁能与明公对弈?”


    “河北袁绍?荆州刘表?抑或江东孙策?”


    “他们,都不配!”


    “唯一有资格的对手,此刻正在许都。”


    “袁绍手握刘秀的棋子,可惜他非汉室血脉。”


    “刘备身为汉室宗亲,却无刘秀的棋局。”


    “连像样的对手都没有,何须忧虑?”


    贾诩朗声笑道:“显谋深谋远虑,老夫佩服。”


    稍作停顿,贾诩又道:“既然如此,老夫可否另谋他职?譬如调往军师掾郭祭酒麾下。传道授业,非老夫所长。”


    李牧含笑:“落子无悔方为君子,文和先生莫非想反悔?”


    贾诩叹息:“老夫年迈,竟被你这后生算计,半点不知尊老。”


    李牧再笑:“文和先生过虑了。我略通占卜之术,先生至少还有二十余载寿元,如今正是年富力强之时,桃李满天下,岂不美哉?”


    ……


    随着工部技艺的精进,造纸术、印刷术、织绫机、曲辕犁、淬火锻造等工艺的革新与完善,各类 与民用器物层出不穷。


    这些划时代的技艺,不断冲击着旧有的社会结构。


    每一项革新,都意味着利益的重新分配。


    尽管曹操竭力延缓矛盾的爆发,但反对之声仍日益高涨。


    然而,朝中三公九卿,自太尉杨彪以降,多为既得利益者。因此,民间虽有怨言,庙堂之上却无人发声。


    很快,众人将目光投向了一个合适的人选——


    宗正刘备!


    刘备为此愁眉不展。


    短短三日,他便收到了十余份拜帖。


    “这群混账,是想置我于死地吗?”


    刘备愤然掷下拜帖,怒不可遏。


    这宗主当得如履薄冰,谁稀罕管你们的破事!


    许都的舆论早已失控。


    城中的士子们,大半都在 工部推行的新工艺。


    尤其对那些圈地敛财的士族而言,曹操用最少的田地种出最多的粮食,简直是在断他们的财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更可恨的是,工部印发的律法政令培养了大批士子,将他们安插到县乡亭的官职上。


    这些位置,本该是各地豪强的囊中之物。


    更糟的是,这些士子像打了鸡血似的,整日在田间地头宣扬曹操的政令。


    他们虽未像王莽那样直接废除奴婢买卖,手段却更刁钻——


    天天给平民讲课,张口闭口“子曰”。


    明摆着借圣人之名,行曹操之实。


    地方士族想反驳?刚开口就被怼回去。曹操的士子当场掏出十几本书,一页页翻给挑事的人看。


    末了还要讥讽一句:“书都没读透,也配论道?”


    这阵仗看得对手又恨又眼红——要知道,这些书若用竹简记载,得装满一马车!


    可曹操的士子人手十几本,豪强们彻底慌了。


    私奴们蠢蠢欲动,乡野间到处传诵着“子曰”。


    最讽刺的是,士族过去就爱用这招糊弄百姓,如今却被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更让他们抓狂的是,许多所谓的“子曰”根本不出自《论语》!


    要么是凭空捏造,要么是断章取义。


    汉字玄妙,改个标点换个语气,意思天差地别。


    谁敢质疑,就被呛声:“你读过几本书?”


    再这样下去,圈地的士族怕是要无立锥之地,甚至半夜被私奴割了喉咙!


    刘备同样脊背发凉。


    但他恐惧的并非工部的发明——那些利民之物,他打心底赞赏。


    真正令他胆寒的,是曹操对付异见者的手段。


    温火慢炖,软刀子割肉。


    就像当年用情义拴住关羽张飞……


    刘备若与这些人同流合污,那才是愚蠢至极。


    云长、翼德。


    自今日起,我将在后院耕种菜园,除曹司空外,任何人都不见!


    刘备敏锐地察觉到危险的气息。


    他本能地觉得,这定是李牧设下的圈套。


    若贸然参与此事,恐怕会落得比孔融更凄惨的下场。


    好不容易当上宗正,又获封皇叔尊号,刘备可不愿在这节骨眼上横生枝节。


    张飞满脸困惑:大哥,不就是些拜帖吗?来拜访的人越多,说明大哥声望越高啊。


    关羽向来厌恶那些士人,沉声道:翼德,这些士人能安什么好心?大哥来许都这么久无人问津,短短三日却收到十几封拜帖,若说无人暗中操纵,关某绝不相信。


    他们想让大哥冲锋陷阵,自己却躲在后面坐享其成,哼,天底下哪有这等好事!


    正说话间。


    侍从来报,祢衡求见。


    祢正平?刘备略显诧异。


    自到许都后,祢衡便与刘备分道扬镳。


    但祢衡的理由冠冕堂皇,说是要替刘备拜访许都名士,为其扬名立万,因此刘备对他仍抱有好感。


    刘备欣喜道:快请正平进来。


    张飞愕然:大哥,你刚才不是说除了曹操,其他人一概不见吗?


    这......刘备一时语塞。


    关羽目光锐利:大哥,万一这祢衡也和那些递拜帖的人是一路货色呢?虽说他声称替大哥拜访名士,可这么久杳无音信,今日突然造访,其用心值得怀疑。


    刘备闻言眉头紧锁。


    虽不愿相信祢衡与那些递拜帖者同流合污,心中却难免忐忑。


    罢了,正平对我多有相助,不可不见。


    刘备轻叹一声,命人请祢衡入内。


    祢衡大步流星走进来,见刘备正在锄地,不由皱眉:玄德公贵为宗正,为何整日在此锄地种菜?


    刘备笑道:如今许都太平无事,我闲来锄地,权当修身养性。


    祢衡放声大笑:玄德公说许都太平?莫非是在装聋作哑!


    关羽勃然大怒,佩剑铮然出鞘:祢衡,你敢对我大哥无礼?


    张飞急忙劝阻:二哥息怒。


    刘备也连忙呵斥:云长,收剑!


    祢衡素知关羽瞧不起自己,此刻也懒得计较,瞥见满地丢弃的拜帖:玄德公为何将这些名士的拜帖弃如敝履?这些人可都是我这些时日替你拜访的贤才。


    原来幕后之人竟是祢衡!


    刘备心中大震。


    这祢衡究竟意欲何为?


    让我去跟曹操硬碰硬?


    刘备勉强挤出笑容:“刚才风太大,肯定是把东西吹掉了。”


    祢衡讥讽道:“玄德公见过大风大浪,还怕这点夏风?”


    关羽按捺不住:“祢衡,你究竟意欲何为?”


    祢衡无视关羽,向刘备行礼:“玄德公,曹操仗着工部的奇技淫巧,擅自篡改圣贤之言,还让粗鄙之人拿着篡改过的典籍到处宣扬。”


    “更可恨的是,曹操竟让这些人担任县乡官吏,把世代相传的察举制抛诸脑后。”


    “士人若无德无才,怎能做官?”


    “如今各地士民怨声载道,可笑满朝公卿都与曹操沆瀣一气,竟无人敢为士民发声。”


    “玄德公贵为宗正,又是皇叔,素以仁德着称,怎能不为民 ?弹劾曹操的恶行?”


    “若玄德公肯为民做主,各地士民必感恩戴德,他日若有变故,这些人就是玄德公的助力!”


    喜欢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请大家收藏:()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