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章 楔子

作者:季叶2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新星历322年,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可以无损耗使用的新能源,一种黑色透亮的晶体,一枚鸡蛋大小的晶体里的能量可以供一座人口密集的城市使用一年。


    这种晶体能附着在坚硬的矿石上,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长成一枚小星体,这种星体存在大量辐射,需要专业人员使用机甲才能采集。


    自联盟成立以来,高级型战斗类机甲的材料最经久耐用,但造价不菲,可新能源的研发采集同样重要。联盟军部在发现此类晶体的第三年,决定将部分巡航舰队分配驻守在九大星系,辅助开采任务。


    新星历499年,随着技术升级,在茫茫宇宙中又找到了不同能量级的晶体。


    黑色最佳,抽取能量后储存在其他矿石上投入使用则能减少污染,基本做到能量全利用,适用范围涵盖所有大型需要能源运作的机器,如飞船,航舰,大型载人飞行器等,数量也相对较少,且分散在不同星系,因有较强辐射导致运输难度较高。


    蓝色次之,多用于军部,装载在武器、机甲上用作能量,数量较多,且分布在第五星系之外,人员稀疏的地带,开采难度较低,现采即用。


    绿色数量最多,分布更广,体积较小,便于携带,且无辐射,因此能量最小,基本用于民用生活,如供电。


    随着晶体被大量开采投入研究和使用,传统的仪器在短短十年间尽数被替代,现在的仪器失去晶体能源的装载将难以运作,人们越来越依赖于晶体能源。


    好景不长,新星历534年,一直以来畅通无阻的采集计划被迫暂停——晶体雷达图上采集点的红点出现大面积丢失现象。


    第一星系主星启明星首都星源市


    新星历534年2月26日凌晨1:45分,能源研究所的值班人员正如常探测新生矿晶星体,往日璀璨的星布图像是被人手动拉闸一般,从第九星系开始出现大面积红点消失。


    红点代表着拥有能量的矿晶,为了可持续发展,所有采集任务基本集中在白天,每天的数量采集地点都有规定,今天的采集任务还未发布,并且目前的机甲采集速度根本做不到这么快,像是一股强劲的风收割走了一般。


    时隔534年,第九星系主星再次响起了紧急战斗防御预警。联盟军部开启紧急作战会议。


    2月26日首都时间5:05分第九星系传来现场作战的视频,坐在备战会议室的所有人将铭记这一时刻——矿星遭到了一种似兽非兽的怪物的袭击。


    这种怪物一开始是蝴蝶般大小,它以矿石为食物,但这种生命体吸食完一定数量的矿石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生长,短短几个小时就已经长到小型犬类的大小。


    “星图上的黄色光点在变弱。”星图上的信息清晰明了。


    噩耗,黄色光点代表的是能源矿晶,无论是哪种矿晶,都意味着这种来历不明的生物体将会和人类抢夺资源。


    不幸中的万幸,它似乎只以晶体矿石为食,且食量有限,在吞噬掉了第九星系五分之一的矿星后,突然消失不见了。


    这场灾难在联盟历史上被称作——黑色飓风事件。


    学者将这种以吞噬晶体矿石为生的生命体称呼为——食晶兽。


    这一年在第九星系驻守的军团有四个,其中一个军团在清扫战场时,带回了一个受伤的食晶兽幼体。


    新星历588年,食晶兽再未出现,只有躺在星源市矿石研究所的那具幼体提醒着所有人,那不是一场噩梦。


    54年,占据一个人类寿命的三分之一,如此漫长的时间足够让研究所的天才们研究出这种生命体的弱点,但因为实验体单一,研究成果目前只能对幼体有效。


    在后续的作战中,战士们只能趁它幼体期时就将其扼杀,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新星历594年12月,在针对食晶兽的激光波被大批量投入军部舰队作战训练的第二年,这种阔别60年之久的生命体再次现身第九星系,如蝗虫过境般扫荡矿星群,甚至荒无人烟的宜居行星。次年3月,再次消失在茫茫宇宙。


    自此年开始,联盟开始了与它每年一战的纠葛,直到新星历653年6月,一场突如其来的紫晶辐射事件,打破了平衡,在第八星系执行任务的逐月舰队首当其冲,以三人幸存的惨烈开启了这场漫长的生存之争。


    辐射事件让第九星系变成了不能踏足的强辐射区,第九星系被迫移出联盟星图,食晶兽开始悄声踏入人类生存的领域。


    为守护人类的生存空间,保护能源资源,舰队巡航清剿行动正式启动。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