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国盟派来的专用飞舟“流云鉴”,其奢华与舒适程度,远非徐易辰以往乘坐过的任何交通工具可比。
舟体长达数十丈,通体由轻灵如玉、坚逾精金的“浮空木”混合“风淬金”打造而成,流线型的舟身在日光下折射出温润而高贵的光泽,表面镌刻的隐匿符文与加速阵纹不仅功效卓着,更构成了一种繁复而威严的美感。
飞舟内部空间被巧妙拓展,静室、茶室、炼丹房、演武场一应俱全,甚至核心区域还布置了一个小型但效能极高的聚灵阵,确保贵宾在旅途中的修行不受影响。
九国盟的诚意与重视,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之上。
徐易辰婉拒了侍者引其入静室休息的好意,独自一人信步来到飞舟最前端的观景台。
这里视野最为开阔,脚下是飞速向后掠去的壮丽山河,巍峨群山变得如同沙盘上的模型,奔腾大江宛若蜿蜒的玉带,云雾在舟侧缠绕、聚散,变幻出无穷形态。
凭栏远眺,这一次的心境,与他上次为了宗门订单匆匆赶往凌霄宗时已截然不同。
少了那份初入广阔天地、前途未卜的隐隐忐忑,也淡了那份急于寻找稳固支点、证明自身价值的焦灼迫切。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历经内部风波、初步奠定根基、手握核心技术后的从容与沉淀。他的目光不再仅仅死死盯着前方的目的地和可能遇到的难题,而是开始有了余裕,真正去欣赏和理解沿途所见的风景,思考一些更深层次、超越具体事务的问题。
他下意识地内视了一下体内那无时无刻不在默默运转的“修炼辅助系统”。
光屏上数据流稳定而高效,它依旧精准地调控着灵力的每一点细微运转,优化着功法的每一条行气路径,最大效率地转化着灵丹和外界灵气。
这系统是他快速提升的基石。
但不知为何,在此刻这片天地壮景之前,徐易辰心中微微一动,竟主动将其暂时关闭了。
刹那间,那种被冰冷数据精确包裹、一切参数尽在掌控的熟悉感消失了。世界仿佛被撤去了一层滤镜,变得更加鲜活、生动,甚至有些嘈杂。
风声变得真切而富有层次起来,不再是系统分析栏里简略的“风速每秒多少多少米,风向东南偏东”的数据,而是呼啸着、嘶鸣着、或轻柔或猛烈地掠过耳畔,带着九天之上的凛冽、自由和一丝孤寂。
云海不再仅仅是“水汽凝结度百分之几,预计三刻钟后消散”的预报,而是如同无边无际、蓬松柔软的白色绒毯,在金色阳光下翻滚、堆叠、崩塌,演绎着瞬息万变的壮丽与浩瀚,让人顿感自身渺小,却又莫名地胸怀为之大开。
飞舟偶尔会依循固定航线降低高度,掠过一些凡俗的国度或大型聚居地。
以他如今的目力,能清晰地看到阡陌纵横的田野间,农人驱使着牲口辛勤劳作,汗滴禾下土。
看到炊烟袅袅的城镇里,市井街道人流如织,叫卖声、嬉闹声仿佛能穿透距离隐隐传来,充满了喧嚣而真实的烟火气。
看到蜿蜒如蛇的官道上,商队车马辚辚,驮着货物,也驮着生活的希望与前程。
这些景象,系统或许能冰冷地分析出大致的人口密度、经济活跃度指数,却永远无法传递出那份扑面而来的、滚烫的生活气息和蓬勃坚韧的生命力。
飞舟也曾经过一些灵气极其稀薄、甚至近乎荒芜的死寂地域。
大地龟裂,赤土千里,植被稀疏得可怜,生存环境恶劣到极致。
然而,就在那嶙峋陡峭、仿佛被遗弃的山石缝隙之间,依然有顽强的、不知名的野草挣扎着探出一点微不足道的绿色。
在干涸皲裂、毫无生机的河床底部,仔细观察,或许还能发现某些深藏地下、等待不知何时才会降临的雨季的微小生命迹象。
这种在天地绝境中依然倔强求存的顽强与韧性,带给徐易辰另一种难以言喻的震撼,远胜于阅读任何关于“生命力”的数据报告。
这些沿途的所见所闻,并非惊天动地,却如同无声的涓涓细流,持续不断地、潜移默化地滋润着他那因为长期依赖系统、沉迷于数据分析和效率最大化而略显干涸与功利的道心。
他忽然清晰地意识到,系统提供的是一条精准、高效、可复制的捷径,但它无法替代对真实世界的直接观察、切身体会和深刻感悟。
那种纯粹的、不带有任何功利目的、不经过数据处理的“体验”,或许正是他修为进阶到一定程度后,所逐渐欠缺的最重要的一环。
他的道,不能仅仅建立在数据和推演之上,更需要扎根于对真实世界的理解与共情。
某一天深夜,飞舟平稳地飞行在一片前所未有、广阔无垠的云海之上。
夜空如一块清洗过的深蓝色巨幕,没有一丝云彩遮挡,纯净得令人心醉。
一轮巨大得有些夸张的皎洁明月悬于天际,清冷而澄澈的辉光毫无保留地倾泻下来,将整片波澜壮阔的云海染成了梦幻般的银白色,仿佛一片宁静、神秘而永恒的冰雪平原,时间在这里都失去了意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徐易辰独自站在空旷的观景台上,被这天地间极致壮美与深邃静谧的景象深深吸引,以至于忘记了呼吸。
他没有再思考政务系统的复杂架构,也没有琢磨修炼功法的下一个关窍,甚至暂时放下了对百炼宗内部的挂念,只是彻底地放空了自己,纯粹地用眼睛去贪婪地捕捉每一分色彩与光影,用心去沉浸式地感受这份浩瀚与孤寂。
望着那轮见证过万古沧桑、亘古不变的明月,俯瞰脚下那仿佛自开天辟地以来就在缓缓流淌的无涯云海,一种难以言喻、玄之又玄的奇妙感觉渐渐在他心中滋生、蔓延。
仿佛自身渺小如尘埃的存在,在这一刻,与这浩瀚无垠、伟大而沉默的天地产生了一丝微弱却真实的共鸣。
就在这物我两忘、心神俱醉的瞬间,他体内那早已运转了无数周天、熟悉到成为本能的主修功法,竟自行缓缓地、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运转起来。
这一次,不再是系统驱动下的最优化、最高效路径,而是一种更自然、更和谐、更贴合周围天地灵力自然韵律的流动,带着一种独特的节奏感。
天地间弥漫的浓郁月华与稀疏却纯净的星辰之力,受到这种自然韵律的无形牵引,丝丝缕缕、绵绵不绝地融入他的身体,温和地洗涤着他的经脉,澄澈着他的识海,温养壮大着他的神魂。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一瞬,也许是千年。
当他终于从那场深沉的、无思无虑的奇妙境界中悠然回过神来时,第一时间便惊讶地内视自身。
他发现自己的神识覆盖范围竟在不知不觉中显着扩大了一圈,神识本源也变得更为凝练、敏锐,感知力提升了一个档次。
体内的灵力流转更加圆融自如,如臂指使,对于自身主修功法的某些深层次关窍和原本晦涩难懂之处,竟也豁然开朗,有了更深一层的、发自本心的理解。
这不是依靠系统堆砌资源、优化路径带来的机械式提升,而是一种源自内心深刻感悟、与天地交感后水到渠成的自然顿悟。
这种提升,扎实、深远,直指道心本源,是任何外部工具都无法直接赋予的宝贵收获。
徐易辰缓缓吐出一口绵长的浊气,眼中闪烁着明悟与欣喜的光芒。
他终于真切地体会到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深刻含义。
系统里的海量数据、精密推演、效率优化是“万卷书”,是极其重要和强大的工具与理论基础。
而眼前这真实、复杂、壮丽的世界,以及在其中亲身的体验、观察和感悟,则是“万里路”,是让所有理论和工具真正鲜活起来、融会贯通、直至升华的关键。
系统是强大的工具,但不能成为束缚自身感知与探索的精致牢笼,更不能完全替代修行者本人对天地的敬畏、对生命的体察以及对大道的追寻。
工具,终究是为人服务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世界,而非取代世界。
这番意料之外的旅途悟道,让他感到受益匪浅,远超预期。
当他远远望见地平线上逐渐浮现出那座规模宏大无比、气势磅礴仿佛能与天相接的巨城轮廓时,便知到了九国盟首府,天枢城时。
此时他的精神状态、对自身道路的理解乃至对接下来即将面对的复杂挑战的心态,都已调整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最佳状态。
身心澄澈,灵台清明,道心更为稳固。
徐易辰负手立于船头,衣袂在高速产生的疾风中猎猎作响,目光平静而深邃地投向那座如同洪荒巨兽般匍匐在大地之上、即将决定他下一段人生征程的雄伟城池。
喜欢系统制造商:卷哭整个修真界请大家收藏:()系统制造商:卷哭整个修真界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