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田枣枣的生活规律了起来。
天未亮即起,绕着院子或去村后僻静处完成半个小时的“轻度体能活动”。
早餐严格控制食量,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面对大嫂张秀兰时不时的酸言酸语,一律以“柔弱”、“认错”、“上进”的茶艺姿态应对,让张秀兰如同拳头打在棉花上,憋闷不已,却又抓不到大的错处。
【日常任务:持之以恒】每天稳定地为她带来3积分和0.1的体质加成。虽然数值微小,但积少成多,田枣枣能清晰地感觉到身体的变化。
最明显的是,走路不再像之前那样喘不上气,干点轻省家务也不会立刻腰酸背痛,连带着因为虚弱而时常苍白的脸色,也透出了一丝微弱的血气。
这细微的变化,李秀英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只当是女儿病好后知道爱惜身子,锻炼起了效果,对她更是怜爱。
田老栓嘴上不说,但看着小女儿眼神日渐清亮,做事也有了章法,眉宇间的愁绪也散了些。
田枣枣的目标很明确,尽快攒够10积分,兑换【初级动植物识别】技能。
这天下午,她终于攒够了5积分(加上之前剩余的,总共10积分),毫不犹豫地在系统商城兑换了【初级动植物识别(常见可食用/药用)】。
一股清凉的气流涌入脑海,大量关于周边常见植物、菌类、甚至一些小动物的信息瞬间烙印在她的记忆里。
哪些野菜鲜嫩可口,哪些草药有简单的消炎、止血、清热功效,哪些蘑菇有毒不能碰……知识清晰无比,仿佛与生俱来。
技能到手,田枣枣立刻行动起来。她拎上一个小篮子,跟李秀英打了声招呼,说是去挖点野菜回来添个菜。
李秀英不疑有他,只叮嘱道:
“别走远了,就在近处田埂上挖点荠菜、马齿苋就行,林子边上可别去,听说有蛇。”
“知道了娘,我就在附近。”
田枣枣乖巧应下,心里却有了打算。近处的野菜早就被村民们挖得差不多了,想要找到好东西,还得往人少的地方去。
她凭借着脑海中的知识,避开了可能有蛇虫的深草丛,专往一些阳光充足、土质特别的小坡地和树林边缘搜寻。
果然,收获远超预期。
不仅挖到了鲜嫩的荠菜、马齿苋,还在一棵老槐树下发现了一小片野生的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在一处背阴的石缝边找到了几株肥嫩的蕨菜,甚至在一棵枯树根部,发现了一簇棕灰色的、如同小耳朵般的物体——木耳!
虽然是干制后缩水严重的野木耳,但在这个年代,绝对是难得的山珍!
田枣枣强压住心中的喜悦,小心翼翼地将木耳采下,用柔软的树叶包好,放在篮子最底层,上面用蕨菜和荠菜仔细覆盖好。
她提着沉甸甸的篮子回家时,夕阳正好。
大嫂张秀兰正在院子里喂鸡,看到她篮子里的菜,习惯性地撇撇嘴:
“挖个野菜去这么大半天,还以为你挖到人参了呢……哟,这蕨菜还行,紫不拉几的那是啥?别乱挖些不能吃的回来,吃坏了肚子可没人伺候!”
田枣枣早已习惯她的风格,不气不恼,反而露出一个带着点小得意的、腼腆笑容:
“大嫂,我认得,这是紫花地丁,晒干了可以泡水喝,清热的。你看这蕨菜多嫩,还有这荠菜,晚上咱们可以用玉米面拌了蒸菜团子吃,肯定香。”她刻意略过了木耳,现在还不是拿出来的时候。
李秀英闻声出来,看到满满一篮子水灵灵的野菜,也十分惊喜:“哎呦,枣枣真能干!这蕨菜可是好东西,难得挖到这么嫩的!这紫花地丁……你咋认识的?”
田枣枣早就想好了借口,她眨眨眼,做出努力回忆的样子:
“我也不知道,病了一场,好像脑子里就多了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看着这花,就觉得它叫这名,能清热…… maybe是以前听哪个赤脚医生随口说过,病糊涂了又想起来了吧?”
她适时地掺入一个略带洋气的“maybe”,更显得像是病后混乱记忆的产物。
李秀英将信将疑,但女儿挖回来的野菜确实都是好的,也就没深究,反而夸道:
“管它咋知道的,认得是好事!咱枣枣病了这一场,倒是因祸得福,变能干了!”
张秀兰在一旁听着,心里更不是滋味了。这小姑子,不仅嘴皮子利索了,运气好像也变好了?挖个野菜都比别人挖得多、挖得好?她哼了一声,没再说话,但眼神里的嫉妒藏也藏不住。
晚饭,田家饭桌上难得地丰盛起来。
浓稠了不少的玉米碴子粥,李秀英用田枣枣挖回来的荠菜和少量玉米面蒸了一锅菜团子,虽然没什么油水,但野菜的清香混合着粮食的香味,依旧让人食指大动。那点蕨菜则用开水焯了,简单凉拌。
田枣枣严格控制着自己的食量,只喝了一小碗粥,吃了一个小小的菜团子,主要以凉拌蕨菜为主。
田老栓吃着清爽的凉拌蕨菜,点了点头:
“嗯,这蕨菜拌得不错,枣枣有功。”
连田建国都憨憨地说了句:
“妹子挖的菜是嫩。”
张秀兰看着公婆丈夫都对田枣枣表示满意,心里酸水直冒,忍不住阴阳道:
“是啊,咱家以后就指望枣枣挖野菜过日子了。”
田枣枣正低头小口喝粥,闻言,抬起头,眼圈微微泛红,声音小小的,却足够让全家听见:
“大嫂……我知道我干不了重活,挣不了工分……就只能挖点野菜,给家里添个菜,省点粮食……我知道这没用,比不上大嫂为家里操心劳力……我、我会再想办法的……”
说着,还配合地吸了吸鼻子。
李秀英立刻心疼了,对着张秀兰道:“秀兰!你少说两句行不行?枣枣有这份心就行了!这野菜怎么了?这菜团子不顶饿?非得都跟你似的下地挣满工分才算功劳?”
田老栓也放下筷子,沉着脸看了张秀兰一眼。
张秀兰被公婆连着说,脸涨得通红,看着田枣枣那副委委屈屈的样子,气得胸口起伏,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能狠狠咬了一口手里的菜团子。
田枣枣低下头,默默吃饭,掩去眼底的一丝冷意。张秀兰这种人,就不能给她好脸色,必须一次次在她发难时,用“柔弱”和“懂事”把她架在火上烤,直到她不敢轻易招惹自己。
饭后,田枣枣帮着收拾完,悄悄将李秀英拉到一边,拿出了那包用树叶包着的木耳。
“娘,你看这个。”
李秀英打开树叶,看到那一小簇干巴巴的黑褐色“小耳朵”,愣了一下:
“这是……地皮菜?不像啊……”
“娘,这是木耳,长在木头上的,晒干了能放很久,吃的时候用水泡开,炒菜、做汤都行,是山珍呢!”
田枣枣小声解释道。
“木耳?”
李秀英吃了一惊,她隐约听说过这东西,但没见过,
“这……这真能吃?你没认错?”
“娘,我认得,肯定能吃。”
田枣枣语气肯定,“这个不多,咱们自己留着,等哪天有客人或者过年过节的时候泡点吃,也算是个稀罕菜。”
李秀英看着女儿笃定的眼神,又看看那簇确实不像有毒的木耳,犹豫了一下,还是选择相信女儿。她小心翼翼地把木耳收起来,藏进柜子里,心里对女儿“病后开窍”的说法又信了几分。
第二天,田枣枣再次出门“挖野菜”。这一次,她目标更明确,除了常规野菜,她更留意那些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在系统的知识库帮助下,她成功找到了几株蒲公英、车前草,甚至还发现了一小片野生的薄荷。
当她带着这些收获,以及故意显露在外的一小把鲜嫩野菜往回走时,在村口附近,再次遇到了宋岩。
他似乎是刚干完活回来,肩上扛着锄头,裤腿上沾着泥点。看到田枣枣篮子里种类丰富的“野菜”,他的目光在她特意放在上面的蒲公英和车前草上停留了一瞬。
“认识药材?”他开口,声音依旧低沉。
田枣枣心里一紧,面上却故作轻松:“也不算认识……就是感觉这些草好像有点用,蒲公英能消炎,车前草能利尿……宋岩哥,我瞎说的,也不知道对不对。”
她再次祭出“病后混乱记忆”的借口。
宋岩深深地看了她一眼,那眼神仿佛在说“你继续编”。但他并没有追问,只是点了点头:
“嗯,是对的。”
顿了顿,他看着田枣枣因为走路和蹲踞挖菜而泛红的脸颊,以及额角细密的汗珠,忽然道:
“后山向阳坡那片林子外围,蕨菜多,也没人抢。”
田枣枣一怔,抬头看向他。
宋岩却已经移开目光,扛着锄头,迈着沉稳的步子走了,只留下一个高大的背影。
他……这是在指点她?
田枣枣看着男人远去的背影,心情再次变得复杂。这个男人,观察力太敏锐了!他似乎总能精准地捕捉到她的异常,却又从不点破,反而在暗中提供着恰到好处的帮助。
他到底想做什么?
田枣枣蹙眉思索。报恩?不像。有所图?她现在一无所有。难道……真像系统提示的那样,是因为那该死的“万人迷”光环在起作用?可她现在这体型……魅力值才6点啊!
想不通,索性不再多想。但宋岩提供的消息很有用。后山向阳坡……那里相对安全,野菜资源也更丰富。
接下来的日子,田枣枣仿佛开启了“乡村博物学家”的模式。她每天都能带回不同种类、数量可观的野菜,偶尔还能找到点蘑菇(严格筛选无毒的)、野果子,甚至有一次还捡到了几颗野鸡蛋!
田家的饭桌因此丰富了不少,虽然依旧缺油少盐,但至少花样多了,能填饱肚子了。
李秀英脸上的笑容多了,田老栓看小女儿的眼神也愈发欣慰。
张秀兰虽然依旧嘴碎,但每次刚起个头,就被田枣枣用“茶言茶语”和实实在在带回来的“好东西”给堵了回去,次数一多,她也渐渐懒得在明面上找茬了,只是暗地里嘀咕田枣枣“走了狗屎运”。
田枣枣则一边坚持锻炼和控制饮食,一边利用系统技能默默积累着。她将一些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悄悄晒干收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那个“焕然一新”的任务,进度条也在缓慢而坚定地向前推进。
她像一颗努力挣脱厚重泥土的种子,利用一切能利用的资源,悄然积蓄着力量,等待着破土而出、惊艳所有人的那一天。
而宋岩,仿佛一个沉默的守护者,又像一个高深的棋手,总是在不经意间,出现在她视野的边缘,提供一两句关键的指点,或是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让田枣枣在感激之余,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和探究欲。
他们的下一次交集,似乎就在不远处。田枣枣有种预感,平静的日子,不会太久了。陈卫东和刘彩凤那边,也该有所动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