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再次洒满“星屿家园”的庭院,但今天的节奏与往日不同。
沈星换上了一身利落的衬衫长裤,虽比孕前略显丰腴,眉眼间却多了份沉静的母性光辉。她将一份标注清晰的《星火相传》新季度策划案放进公文包,又在包里塞进吸奶器和冰包,动作流畅而自然。
周屿则早已收拾停当,他抱着穿戴整齐的小星星,小家伙好奇地睁着乌溜溜的眼睛,看着父母忙碌。周屿低头,用鼻尖轻轻蹭了蹭儿子柔嫩的脸颊,低声道:“爸爸妈咪要去工作了,星星在家要乖乖的。”
月嫂笑着接过孩子,语气笃定:“放心吧,周先生,沈老师。”
两人相视一笑,那笑容里,是久违的、属于“周屿和沈星”的默契与锐气。他们并肩走出家门,步伐稳健,如同即将重返战场的将领。
工作室的伙伴们早已准备好一个小小的欢迎仪式。没有喧闹,只是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真诚的笑容,以及桌上摆放着的、沈星孕期时最爱吃的那家点心。
“欢迎归队,沈老师!”年轻的编导送上了一束淡雅的康乃馨。
阿哲和小晚则送上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一个用“新国乐”元素设计的、刻着“星屿”Logo和小星星名字的定制U盘。“给小学徒存学习资料用。”小晚俏皮地眨眨眼。
沈星接过花和礼物,眼眶微微发热。她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每一张熟悉的面孔,声音清晰而有力:“谢谢大家。这段时间辛苦你们了。现在,我回来了。”
没有过多的寒暄,回归后的第一次核心会议迅速开始。沈星坐在熟悉的位置上,听着团队汇报《星火相传》近期的进展和遇到的问题。她偶尔提问,眼神专注,思路敏捷,很快便重新抓住了项目的核心脉络。
周屿那边亦然。他听取了《屿见》新一季的收视数据和社会反响分析,与团队探讨着下一步的选题方向。他敏锐地指出几个潜在的风险点,并提出更具前瞻性的合作构想。那种运筹帷幄的气场,让团队成员心下大定。
中午,他们没有回家,而是在工作室的沙龙区和大家一起吃外卖。话题不再是纯粹的育儿经,很自然地融入了工作讨论、行业动态。沈星甚至在饭桌上,就敲定了一个与某博物馆合作的新展览意向。
下午,沈星需要去录音棚为《星火相传》新一季的导语部分补录几句旁白。周屿则有一个重要的线上商业谈判。
进入录音棚前,沈星看了一眼手机里月嫂发来的、小星星酣睡的照片,微微一笑,随即戴上耳机,对着话筒,声音瞬间充满了专业而富有感染力的温度:
“当我们俯身倾听,泥土深处,回荡着千年不绝的回响……”
而周屿在会议间隙,也会快速瞥一眼家庭监控APP,看到月嫂正抱着孩子在庭院里晒太阳,便安心地继续与屏幕那端的合作方,沉稳地敲定着数百万的合约细节。
傍晚,当他们再次推开家门,迎接他们的是小星星挥舞着小手发出的咿呀声。一天的分离,让重聚变得更加珍贵。周屿抱起儿子举高高,沈星则迫不及待地接过孩子,亲吻着他带着奶香的脸蛋。
疲惫是真实的,但充实感与成就感更是。他们抱着孩子,坐在庭院里,交换着彼此一天的工作见闻。
“感觉怎么样?”周屿问,看着她在暮色中发亮的眼睛。
“很好。”沈星将头靠在他肩上,看着怀中的儿子,“像重新穿上了一件合身的、属于自己的战袍。”
他们依然是星星的爸爸妈妈,但他们也重新成为了周屿和沈星。这两个身份不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而是在爱与责任的调和下,融成了一个更完整、更强大的整体。回归,不是回到原点,而是带着新的力量与视角,开启了一段更从容、也更深刻的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