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9章 第十九章 幕间告白

作者:柠晤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合作企划的收官演出定在上海大剧院。这是他们第一次在如此正式的舞台上合作,台下坐着业内人士、媒体和资深粉丝。


    后台,沈星对着镜子整理耳环。镜中映出周屿的身影,他站在门边,安静地看着她。


    “紧张吗?”他问。


    “有点。”她转身,白色裙摆轻轻旋动,“像是要为一个重要的阶段画上句号。”


    他走近,递给她一个小盒子:“收官礼物。”


    盒子里是一枚精致的书签,上面刻着《道德经》的一句话:“光而不耀。”


    “这是...”


    “提醒我们,”他微笑,“可以发光,但不必刺眼。可以做真实的自己,但不必与全世界为敌。”


    演出开始。舞台上只有一架钢琴和一把椅子。他们选择了一种极简的呈现方式——没有华丽的布景,没有复杂的特效,只有音乐和对话。


    前半场,他们分别表演了自己的代表作。沈星弹奏了重新编曲的《月光边境》,周屿朗读了他早年写的诗。聚光灯下,他们是专业的表演者,完美得无懈可击。


    中场休息的幕布缓缓落下。按照流程,这时应该有十五分钟的休息时间。


    但就在幕布即将合拢的瞬间,周屿突然拉住了沈星的手。


    “等一下。”他说。


    幕布在他们身后合拢,将舞台与观众隔绝。这个本该退场休息的时刻,他们却停留在舞台上,站在幕布投下的阴影里。


    台下传来疑惑的骚动,工作人员在侧幕条边焦急地打着手势。


    “周屿,这是直播...”沈星低声提醒。


    “我知道。”他握紧她的手,“正因为是直播,有些话才必须在此时此刻说。”


    他转向她,声音清晰而平静:


    “沈星,在这个被规则束缚的行业里,我们学会了表演,学会了计算,学会了在安全距离内彼此试探。但此刻,在千万人注视下的这个幕间时分,我想说一些完全真实的话。”


    后台,导演已经快要冲上台,却被林薇拦住:“让他说。”


    周屿注视着沈星的眼睛:


    “我不确定未来会怎样,不确定这段感情能否经得起这个行业的考验。但我确定的是,和你在一起的每个瞬间,我都想做最真实的自己。确定的是,在成都的那个雨夜,在上海的这次日出,在每一次无声的对话里,我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完整。”


    沈星的眼中泛起泪光,但她微笑着。


    “周屿,”她的声音透过话筒,传遍剧院的每个角落,“知道吗?我最欣赏你的,不是你的才华,不是你的成就,而是你在深夜里依然保持的真实。在这个人人都戴面具的世界里,你让我敢于摘下面具。”


    幕布之外,观众席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屏息等待着。


    他轻轻擦去她眼角的泪:“那么,在这场演出之后,你愿意和我一起,继续这场即兴的人生吗?”


    她没有立即回答,而是走到钢琴前,弹奏了一段简单的旋律。然后她唱道:


    “幕起幕落/真假难分/但在幕间那一刻/我看见了永恒...”


    歌声落下,她微笑点头:“我愿意。”


    就在这一刻,幕布重新升起。灯光大亮,观众们起立鼓掌。他们站在舞台中央,手牵着手,向观众鞠躬。


    没有拥抱,没有亲吻,只是并肩站立,但那份默契与真实,已经胜过千言万语。


    演出结束后,社交媒体沸腾了。有人称赞这是“史上最浪漫的告白”,有人分析这是“精心设计的营销”,但更多人为这份在众目睽睽之下的真实而动容。


    在庆功宴上,周屿和沈星悄悄溜到天台。


    夜风微凉,上海在他们脚下熠熠生辉。


    “今天很大胆。”她说。


    “因为有些话,不想再等到幕后。”他看着她,“在这个真真假假的行业里,我想给我们一个真实的开始。”


    她靠在他肩上,望着远处的灯火:“知道吗?我最喜欢的是,我们的故事始终在规则与真实之间寻找平衡。没有莽撞地放弃一切,也没有妥协地活在虚假里。”


    “就像那枚书签,”他微笑,“光而不耀。”


    当晚,沈星在个人专栏写下收官演出的感想:


    “人生如戏,但总有些时刻,我们需要摘下演员的面具。今晚的幕间时分,我们选择了真实。不是为炒作,不是为流量,只是为那个在深夜里依然相信真实的自己。


    接下来的路还很长,规则依然在,挑战依然在。但我们已经学会,在表演与真实之间,找到那个微妙的平衡点。”


    周屿转发了这篇文章,只加了一句话:


    “幕间时分结束了,但真实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在这个真真假假的世界上,他们用最公开的方式,完成了一场最私人的告白。不是叛逆,不是冲动,而是在充分了解规则之后,依然选择在规则的缝隙里,种下真实的种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