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镇是一个很小的镇子,总共也就只有那么两条南北互通的细石子路。街道上的店铺,也多是柴米油盐、卖农具的铺子,只有两三家酒楼,还有几个卖些从外面运过来的稀奇玩意儿的店铺。
比不上大城镇的繁华,却也足以让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农户心向往之。
不过,这些和杨絮都没有关系。
她一心惦记着篮子里的荸荠能不能卖出去。
“姐姐,您要不要买荸荠,刚从地里挖出来的。”
“大哥哥,要不要买荸荠,又脆又甜。”
“婆婆,买荸荠吗?”
尽管她长得十分的惹人怜爱,叫起人来脆生生的,可一篮子的荸荠过了大半天,还是只卖出去了小半,还剩了大半在破旧却很干净的篮子里。
清晨清洗后光亮水润的荸荠,现在既不水润了,也没了光亮的模样。
杨絮有些气馁。
她看着匆匆来往的车马人群,眼睛有些湿润。
可是,并没有人会在意这样一个衣着褴褛、可怜兮兮缩在角落里的女孩儿,大家都匆匆忙忙,为了养家糊口,为了挣一口吃的。
杨絮拢了拢身上左一块补丁,右一块补丁,只能堪堪遮住躯体的单薄衣裳,在瑟瑟秋风中将自己缩成了一团。
“阿彻,就住这里吧。”
一个清脆轻快的女声传来,吸引了杨絮的注意,不由得顺着声音看了过去。在她斜对面的那个酒楼,面前停了一辆又精致又大的马车,一个女子从车上探出头来,打量了一番酒楼,就要从车子上蹦下来。
旁边有一个高挑的男子接住了她,把她打横抱住,又轻轻放在地上。
然后,酒楼的店小二立刻笑容满面的上前招呼,喊来脚夫将马车牵到院子里。
杨絮眼前一亮,立刻来了精神,提起篮子哒哒哒朝二人跑过去。
她年岁虽小,却还是有些眼力见的。
这一看就是外乡人,还是两个有钱的外乡人。
“姐姐,买一些荸荠吧,又脆又甜,可好吃了。”
店小二本想上前把杨絮打发走,不过那女子却先回头了,“咦,好可爱的女娃!”显然女子的注意力不是她篮子里的荸荠,而是杨絮。
见客人如此,店小二也只能含笑在一边等着了。
“姐姐,要尝尝吗?”杨絮睁大了黑白分明的眸子,干干净净的脸上挂着天真的笑容,更显得无辜可爱。
“荸荠吗,好啊!”女子兴冲冲的,还未伸手,就被一旁的男人拦住了,“你脾胃虚寒,还是不要吃这些寒凉的东西。”
“没事,我少吃些就是了。”说完,不顾男人一脸的无可奈何,笑着蹲到了杨絮面前,捏了捏她软乎乎的小脸,笑眯眯的问,“那你这荸荠怎么卖啊?”
“五文钱一斤。”
“有几斤?”
“还有约莫三斤,姐姐要是愿意买的话,就算您两斤,您给我十文钱就好了。”
“真聪明,”女子笑意更深,“那好,我都要了。”
她掏出一小块碎银子,放在杨絮手心,“呶,这样可以吗?”
“太多了,我没有钱找。”杨絮挫折衣角,不敢伸手。
“那便不找了。”
“不行,我不能多拿您的钱。”杨絮摇摇头,她虽然穷,却也是有志气的,自己挣钱再少,也不能白白受人恩惠。
“真是顶顶可爱的小娃娃!”女子忍不住又揉了揉她的脸蛋,然后转头看向男人,“阿彻,你有铜板吗?”
男人摸出了一把铜板地给她。
女子抓了铜板,然后数了十五个放在杨絮手心里,“哪,既然你不愿意多要,那我也不能白白占你小娃娃的便宜。咱们就算三斤,我给你十五个铜板。”
“谢谢姐姐!”杨絮把钱揣进破旧的小钱袋里,拿草纸将荸荠全部包起来递给女子,“姐姐真是个大好人!”
女子噗嗤一笑,眼睛弯成了月牙儿,声音越发柔和,满是怜惜,“回家去吧,天气寒凉,莫要冻着了。”
杨絮点点头,拎着篮子跑开了,跑了一会儿,还不忘回头跟她挥了挥小手。
回家去的路上,杨絮没忍住,一边走着,一边眼泪啪嗒啪嗒往下掉。
那个女子对她,比她爹娘还要温柔怜爱。
已经很久,没有人对她这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