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章 宫宴暗流藏机锋,新政旧制初交锋

作者:寂寞坚强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盛大的凯旋入城仪式后,按照礼制,宫中设下隆重的庆功宴。尽管王小伟更想立刻与妻儿享受难得的团聚时光,但他明白,这场宴席不仅仅是庆祝胜利,更是一个重要的政治舞台,各方势力都将在此亮相、试探、交锋。


    紫禁城,皇极殿(注:此时应为皇极殿,清代改称太和殿),灯火通明,笙歌鼎沸。崇祯皇帝周皇后(注:此时崇祯已逝,此为艺术设定,或可理解为前朝皇后或特定场合出现)虽在深宫,亦派内侍赐下御酒,以示恩宠。但实际上,所有人都清楚,今日的主角,是那位端坐在御阶之下、首席位置的摄政王王小伟。


    他换上了一身亲王常服,玄色缎面上绣着精致的金色蟠龙,少了几分战场的肃杀,多了几分摄政的威严。沈玉茹身着王妃礼服,坐在他身侧,雍容华贵,气度沉静,怀中抱着已由乳母喂饱、此刻正安静沉睡的小平安。小家伙的出现,无疑向所有人宣告着摄政王血脉的延续和权力根基的稳固。


    文武百官,勋贵宗室,按品级入席。北疆系、新政派的官员们个个精神抖擞,扬眉吐气,频频向王小伟敬酒,言辞间充满了敬仰与对未来新政的期待。而以几位老牌国公、翰林院清流为代表的守旧势力,虽然面上也带着笑容,说着恭维的套话,但眼神深处,却难掩复杂与忧虑。王小伟的赫赫战功和如日中天的权势,如同一座大山,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更让他们恐惧的是,那即将全面铺开的、触及他们根本利益的“新政”。


    酒过三巡,气氛看似热烈融洽。一位须发皆白、身着国公服色的老者,颤巍巍地站起身,乃是成国公朱纯臣(借用明末人物)。他举杯向王小伟,声音洪亮却带着一丝倚老卖老的腔调:“摄政王殿下此番平定中原,生擒巨寇,立下不世之功,实乃我大明之擎天玉柱,架海金梁!老臣谨代表在京勋戚,敬殿下一杯!愿殿下永葆安康,再为我大明开创万世太平!”


    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无可指摘。王小伟微微一笑,举杯示意:“成国公过誉了。此战之功,非本王一人之力,乃是将士用命,百姓支持,陛下洪福。至于开创太平……”他话锋微微一顿,目光扫过全场,声音清晰而沉稳,“确是我等臣子,份所当为。然,太平非仅靠刀兵可得,更需政通人和,百业复兴。前朝积弊,致使民不聊生,烽烟四起。如今巨寇虽平,然革故鼎新,方是长治久安之道。”


    他这番话,看似谦逊,实则直接将话题引向了“革故鼎新”,也就是新政。殿内瞬间安静了几分,许多人都放下了酒杯,竖起了耳朵。


    朱纯臣脸上笑容不变,眼底却闪过一丝阴霾,他呵呵一笑,捋着胡须道:“殿下所言极是。然,祖宗之法,行之有年,自有其道理。骤然更张,恐非易事。譬如这清丈田亩、改制科举……老臣听闻,在江南与北直隶,已引得不少非议。老臣愚见,是否……可缓图之?待天下彻底安定,再行商议,以免……激起变故?”


    他这话,看似老成持重,实则是以“稳定”为名,行阻挠之实。立刻便有几位守旧派官员出声附和。


    “成国公所言甚是!治国如烹小鲜,不可操之过急啊!”


    “是啊,摄政王。科举乃抡才大典,关乎天下士子之心,轻动恐寒了读书人之心!”


    “清丈田亩,牵涉甚广,若处置不当,恐生民变……”


    一时间,守旧的声音似乎占了上风。沈玉茹在旁,眉头微蹙,但并未出声,只是轻轻拍抚着怀中的孩子,目光平静地看着自己的夫君。


    王小伟端着酒杯,并未立刻反驳,而是等那些声音稍稍平息,才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诸位大人的担忧,本王明白。”


    他放下酒杯,目光如炬,看向朱纯臣,又扫过那些附和的官员:“然,请问诸位,前朝末年,流寇为何蜂起?建奴为何屡屡入寇?是祖宗之法不够完善吗?还是……我等后人,未能真正领会祖宗立法之深意,以致法度崩坏,蠹虫丛生,最终民怨沸腾,社稷倾危?”


    他站起身,走到御阶之前,面向众人,语气沉痛而锐利:“本王在军中,常闻士卒言,‘宁为太平犬,莫作乱世人’。何为太平?非仅无刀兵之灾,更要让百姓有田可耕,有屋可住,有衣可穿,有学可上!让寒门士子能凭才学晋身,而非只能依附权贵!让国库充盈,而非被层层盘剥,以致军饷无着!”


    “清丈田亩,是为均平赋役,使富者不能逃税,贫者不致加征!改制科举,是为广开才路,使天下英才,无论出身,皆能为国效力!此非本王一人之私愿,乃是历经战乱、血泪教训之后,不得不行之事!是为了让我大明,真正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轮回!”


    他每说一句,声音便提高一分,气势也愈发磅礴。那是在战场上淬炼出的杀伐之气,混合着洞悉时弊的清醒和改造天下的决心,压得那些守旧派几乎抬不起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至于非议?”王小伟嘴角勾起一丝冷冽的弧度,“任何变革,触及既得利益,必有非议!若因些许非议,便畏首畏尾,裹足不前,则国事永无振兴之望!本王既受陛下托付,总揽军国,便当以天下为己任,行非常之事,建非常之功!若有谁觉得本王所为不妥……”


    他猛地转身,目光如冷电般射向朱纯臣等人,一字一句道:“可!拿!出!更!好!的!方!案!来!若能提出比清丈田亩更能充盈国库、比改制科举更能选拔真才、比兴修水利更能普惠百姓的良策,本王立刻采纳,并躬身拜谢!若不能……”


    他停顿了一下,整个皇极殿鸦雀无声,连乐师都停下了演奏。


    “……那就请诸位,谨守臣节,全力配合新政推行!若有阳奉阴违,暗中阻挠者——”王小伟的声音陡然变得冰寒刺骨,“勿谓言之不预也!”


    最后几个字,如同重锤,狠狠敲在每个人的心上。配合着他那凌厉无匹的眼神和身后无形中散发出的血腥杀气,朱纯臣等人脸色发白,额头见汗,竟无一人敢再出言反驳。


    沈玉茹看着夫君挺拔如山、舌战群儒的背影,眼中充满了骄傲与倾慕。她知道,夫君这是在用最直接的方式,为新政的全面推行,扫清障碍,奠定基调。


    王小伟环视全场,见无人再敢公开质疑,语气稍稍缓和,但依旧坚定:“当然,新政推行,需循序渐进,亦需诸位同心协力。本王并非要尽废旧制,而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顺应时势,革故鼎新。望诸位能与本王一道,共克时艰,再造一个富强、安定、公正的大明盛世!”


    他举起酒杯:“这一杯,敬所有愿为这盛世出力之人!”


    “敬摄政王!敬大明盛世!”北疆系和新政派官员轰然响应,声震殿宇。守旧派们也只能勉强举杯,心中五味杂陈。


    这场宫宴,与其说是庆功宴,不如说是一场新政的誓师大会。王小伟用他无可辩驳的功绩和强悍无比的意志,向所有旧势力宣告:时代的车轮,已经不可逆转地向前碾去。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宴会散去,王小伟携妻儿回到摄政王府。摆脱了朝堂的喧嚣与算计,他终于可以卸下所有面具,尽情享受这片刻的温馨。然而,他心中清楚,真正的风暴,或许才刚刚开始酝酿。但他无所畏惧,因为在他的身后,有支持他的妻子,有待他守护的孩儿,更有他必须去实现的、那个关于盛世的美好蓝图。


    (第二十一章 完)


    喜欢大明:最强兵王从边关开始请大家收藏:()大明:最强兵王从边关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