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章 道子讲法

作者:爱吃苹果绿茶的谢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成为道子后的第一次公开讲法,其地点被定在了宗门内最为开阔、足以容纳十万之众的问道坪。此坪位于青云主峰山腰,以整块巨大的青玉石板铺就,历经万载风雨,依旧光滑如镜。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不胫而走。不止是青云宗内外门弟子闻风而动,早早便前来抢占位置,就连一些依附于青云宗的附属宗门,以及与青云宗交好的修真世家,也纷纷派遣族中天赋出众的年轻子弟,想方设法求得一个旁听名额,以期能一睹这位年仅十岁、却已名动四方的道子风采,聆听其开创性的道纹理论。


    讲法当日,天光未亮,问道坪上已是人声鼎沸,人头攒动,黑压压的一片从玉台之下一直蔓延到视线的尽头,从高处俯瞰,竟如同汇聚成了一片汹涌的人海。空气中弥漫着兴奋、好奇、质疑、期待等等复杂情绪交织出的、近乎狂热的氛围。


    叶秋依旧身着那件流光溢彩的流云道袍,身形挺拔如松,卓立于临时搭建的、高出地面数丈的莹白玉台之上。与以往讲法不同,在他身后,一幅巨大的、由精纯灵力勾勒而成、缓缓旋转的动态图谱悬浮于空,散发着玄奥的波动。这正是经过周瑾协助,进一步简化、直观化后的“四象衍道图”演示模型。图谱之上,代表魂、体、气、剑的四色光点如同星辰般闪烁,彼此间由无数纤细而明亮的阵纹通道连接,明灭不定,虽远不及原版精妙深邃,却也清晰直观地展现了四种截然不同的力量,在某种特定“秩序”下协同、流转、变化的雏形。


    他没有丝毫寒暄与开场白,目光平静地扫过下方无边无际的人海,直接切入今日的核心主题,声音平和,却仿佛蕴含着某种奇异的穿透力,清晰地压过了场下所有的嘈杂与私语:


    “今日,吾不讲单一法术之运用技巧,不析具体丹药之君臣佐使,只愿与诸位师兄师姐,共同探讨一条或许艰难、或许渺茫,但未必不可行的……全新道途。”他微微一顿,让话语在众人心中激起波澜,“一条尝试将魂、体、气、剑,此四大迥异之修行体系,融于一身,并行不悖,甚而相辅相成、共生共长之道路。”


    “四修合一?!”


    台下瞬间陷入一片死寂,仿佛连呼吸都被扼住,落针可闻!这四个字,在修仙界几乎是禁忌与疯狂的代名词,古往今来,不乏惊才绝艳之辈试图打破门户之见,融汇贯通,然而结果大多惨烈——爆体而亡,走火入魔,或是终其一生止步于某个微不足道的关口,蹉跎岁月。如今,这位年仅十岁的道子,竟要在如此大庭广众之下,公开宣讲其理论与法门?


    “大道三千,条条皆可证道。然常理认为,人力有时而穷,力分则散,专精一道,方能登峰造极。此乃金科玉律,叶秋深以为然。”叶秋先是肯定了流传万古的传统观念,稳住了部分保守派弟子的心神,随即,话锋如同利剑般陡然一转,“然,若天地间存在一种方法,一种‘钥匙’,能够化解不同属性力量间的本质冲突,能够统御其内在分歧,令其如同人之五指,虽各司其职,却皆听命于一心,运转如意,非但不会相互掣肘,反而能彼此滋养,共生共长呢?”


    他抬手,指向身后那幅巨大的动态图谱,声音陡然拔高:“此非妄想,其核心关键,便在于‘纹’与‘序’二字!”


    “魂力缥缈无形,其核心道纹在于‘凝聚’与‘感知’;气血磅礴刚猛,其核心道纹在于‘运转’与‘爆发’;灵力中正平和,其核心道纹在于‘转化’与‘流转’;剑意凌厉无匹,其核心道纹在于‘聚合’与‘释放’。”他每阐述一种力量的特质,身后图谱上对应的颜色光点便骤然亮起,并演化出其最基础、最核心的道纹形态结构,清晰无比地展现在所有人面前。


    “此四者,表象看来,属性迥异,南辕北辙。然,若追溯其力量之源头,皆是天地能量之不同显化形态,皆受这方天地最根本之大道规则制约。既同源于大道,便可溯其源流,寻其内在之共性规律,此规律,便是统御四道之‘序’!”叶秋双手在身前虚抬,如同托起某种无形之物。随着他的动作,身后图谱上那四色光点不再静止,开始沿着那些玄妙的阵纹通道,缓缓流动起来,并开始尝试性地交汇、触碰。


    “诸位请看,譬如——”叶秋的声音带着一种引导性的魔力,“魂力之敏锐‘感知’,若能以特定‘序’法,辅助剑气之极致‘聚合’,是否可令飞剑锁定敌人气息更为精准,如附骨之疽?气血之磅礴‘运转’,若能支撑灵力周天之‘流转’,是否可令灵力恢复速度大增,久战不疲?灵力之柔和‘转化’,若能适时滋养肉身气血之‘爆发’,是否可令体修一击之后,回气更快,后劲更足?而剑气之凌厉‘释放’,其斩断一切的意韵,若引导得当,是否亦可助益斩破修行关隘时的心魔虚妄?”


    他一边深入浅出地解说,一边在身后的动态图谱上,实时演示着几种最为简单、却也最具代表性的基础协同模式。只见图谱之上光影急速变幻,四种属性的力量不再是孤立、对抗的存在,而是在那精妙绝伦的“协同之序”引导下,如同四位训练有素、心意相通的绝世高手,演化出种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攻防转换、极限续航、瞬间爆发、乃至气息隐匿的协同阵势!其展现出的综合效率与应对变化的灵活性,远超单一修行路线所能达到的极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台下无数弟子看得如痴如醉,目眩神迷。许多困于自身瓶颈多年,感觉前路已断的弟子,此刻仿佛在无尽的黑暗中,看到了一扇前所未有、通往更广阔天地的大门,正在他们眼前缓缓打开,心中激动得难以自持。


    “然!”叶秋的声音陡然转为凝重肃穆,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了一些过于狂热的心头,“此道虽前景广阔,实则艰难万分,绝非一蹴而就之坦途,其间凶险,更胜寻常修行十倍、百倍!”


    他环视下方,目光锐利:“欲行此路,首要之务,在于极致地夯实自身每一道之根基,明辨自身魂、体、气、剑四道能量运转的每一处细微‘纹路’细节,做到真正的‘知己’;其次,在于根据自身情况,寻得最适合、最契合的初阶协同‘序’法,此乃‘知彼’,亦是构建协同体系之蓝图;最后,亦是决定成败之关键,在于修行者必须拥有足够强大、足够坚韧、足够精微的神识之力与对自身力量的绝对掌控力,以此作为统御四道、驾驭万变的‘帅旗’与‘核心’!三者缺一不可!”


    他并未藏私,紧接着,便公开了几种用于检测自身四道能量纹路属性偏向、彼此间潜在冲突与亲和度的小技巧与小法门。随后,更是详细传授了两个经过他反复推演验证、风险最低、最适合入门者尝试的协同法门——“魂气共鸣术”与“体剑协同式”,并毫不避讳地指出了修行这两个法门时,最可能遇到的几处关键关隘、凶险征兆,以及相应的化解与疏导之法。


    “此道艰难,步步荆棘,如履薄冰,非拥有大毅力、大智慧、大勇气者,不可轻试。”叶秋最后郑重告诫,声音传遍四方,“今日叶秋所授,仅为四修合一之初阶理论框架及最基础之入门引导,意在抛砖引玉,开阔诸位道友之思路,提供一种新的可能。望诸位师兄师姐,闻道之后,务必谨慎抉择,量力而行,切莫贪功冒进,自误道途!”


    他讲法整整三个时辰,从旭日初升讲到日上中天。既有高屋建瓴、直指大道的理论框架构建,又有细致入微、切实可行的入门实操方法,更不乏对潜在风险的清晰警示与谆谆告诫。台下弟子,无论是心怀壮志欲要尝试者,还是仅为了开阔眼界、增长见闻者,皆觉茅塞顿开,受益匪浅,对这位年幼道子的智慧、气度与无私,更是由衷感佩。


    讲法结束,叶秋收声而立。偌大的问道坪上,却依旧是一片鸦雀无声,数以万计的弟子仍沉浸在那种颠覆性的修行理念与浩瀚的知识冲击所带来的巨大震撼之中,久久无法回神。


    许久,不知是哪一位弟子,率先从震撼中苏醒,猛地站起身形,对着玉台之上那道身影,深深一拜,声音带着颤抖与无比的激动:


    “谢叶道子传道授业之恩!”


    这一声,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


    刹那间,山呼海啸般的声音,如同积蓄了万年的火山,轰然爆发,席卷了整个问道坪,直冲九霄云外!


    “谢叶道子传道——!!”


    “谢叶道子传道——!!”


    ……


    声浪一波高过一波,仿佛连天地都为之震动。无数道目光,感激、崇敬、震撼、乃至狂热,如同实质般聚焦于玉台之上,那道虽显稚嫩,此刻却仿佛与大道同在的身影。


    人群之中,凤青璇默然独立,一袭水蓝衣裙在风中静静飘拂。她手中悄然握着一枚留影石,正散发着微不可察的光芒,记录着台上的一切。她望着叶秋,那双清冷的凤眸之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复杂情绪。直到此刻,她才真正明白,叶秋所图谋的,绝非仅仅是一些丹方改良、法术优化之类的小打小闹,他想要的,是颠覆,是重构一套足以影响万古的、全新的修行认知与实践体系!此等气魄,此等格局,让她心神摇曳,难以平静。


    赵干隐藏在人群最边缘的角落,脸色阴沉得如同暴风雨前的天空,双拳在袖中紧握,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他看着那台下万众一心、如同朝圣般的狂热场景,看着叶秋的影响力以这种无可阻挡的姿态,疯狂地扩散、扎根,心中的那股无力感与灼烧的妒火交织在一起,几乎要将他最后的理智都彻底吞噬。


    更远处的云端之上,铁面道人负手而立,强大的神识冷冷地扫过下方那沸腾的景象,从鼻子里发出一声微不可察的冷哼,却终究未曾多言。他心中清楚,经此一讲,叶秋这道子之位,已不仅仅是宗门法规意义上的名分,更是在这数以万计的弟子心中,种下了一颗名为“道纹”与“四修合一”的种子,拥有了实实在在、足以开宗立派的“道统”影响力!


    叶秋坦然承受着下方如同浪潮般的礼拜与欢呼,神色依旧平静如水,唯有眼底深处,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微光。他知道,思想的种子已经播撒下去,至于这些种子未来能长出怎样的植株,开出怎样的花,结出怎样的果,需要时间,也需要各自的缘法。


    但他更清楚,从今天起,“四修合一”与“道纹”体系,将不再是他叶秋一人的独木小舟,而是有了成长为一片浩瀚森林、一条奔涌江河的可能。


    讲法结束,叶秋对着台下微微颔首,随即身形一晃,便如同化作一缕轻烟,消失在玉台之上,飘然离去。


    然而,问道坪上的沸腾,却并未随着他的离去而平息。关于“四修合一”的激烈讨论、关于“道纹”体系的反复揣摩、以及一些胆大弟子迫不及待的尝试,才刚刚开始。叶秋的名字与他所倡导的道途,随着这场惊天动地的讲法,如同投入湖心的巨石所激起的涟漪,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扩散至青云宗的每一个角落,甚至……开始向着宗门之外,那更加广阔而未知的天地,悄然蔓延开去。


    喜欢秋叶玄天录请大家收藏:()秋叶玄天录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