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飘窗前翻看着那句话,少年默默改了词,用极具感染力的声音读出:
“那是一苗不可触的火焰,它点燃了生命的每一个阶段,岁月无法冷却其炽热,现实无法磨灭其锋芒,春朝以它难免含蓄,盛夏以它未免安静。它为循规蹈矩的日常注入了冒险,为即将妥协的梦想保留了火种,为平淡的画卷泼洒了浓墨。”
飘窗前的他看着原句,表面上绘声绘色地读出了这段话,心中浮现出了某个同样如光的背影,并未注意到眼泪再次落下。
“阿岚……在干什么?”
小女孩儿揉着眼走向坐在飘窗前的少年,未散去的睡意让她的声音显得十分软糯。
“配音。”少年轻声笑着:“小翎儿这是怎么了?睡不着?”他走过去轻轻刮了刮女孩儿的鼻梁。
“不是……”女孩儿打了个哈欠,“只是听到你的房间里有声音,过来看看。”
“我这里没事儿,回去睡吧。”
“嗯,阿岚也早些睡。”
“嗯。”
实则不尽然,他整夜未眠。
“不是你怎么这么精神?”
暖春的风拂向面颊,许明卿被这阵风吹得直犯困边走边打哈欠,险些栽倒。
“通宵了。”
“嗯?!”
“每个人体质不同,有些人就是通宵后会越来越精神。”
“逆天……”
话还没说完又是一个哈欠,夏怡心也没忍住打了个哈欠。
晨光熹微,将少年们并排前行的影子拉得细长,同样的光,也正悄然落向城市另一端不同的窗。
“左右今天不会有多少事,我和杨松晖说过了,我亲自送你上学,走吧。”
付逸晨穿着一身休闲装,顺起桌上一片全麦面包,拿上车钥匙和沈璇伊的书包,书包移出椅子的瞬间,付逸晨被书包的重量往后一扯,差点儿栽倒。
沈璇伊看着他的模样,轻笑着应了一声:“嗯。”
随着公寓门的关闭,这里似乎只余下窗外渐起的城市白噪。而在不远处的另一扇窗后,寂静才是清晨的主调,仿佛连阳光洒落都悄无声息。
“起来了!”
尹星莜一把掀开韩奕麟的被子,看着还在呼呼大睡的韩奕麟,一拳砸在他的背上,吃了这一拳韩奕麟才呲牙咧嘴的缓缓起身,韩蓝看着老哥这副模样乐得咯咯直笑。
“快点儿!”星莜替奕麟衣服找出来,甩到他脸上,“再不快点就该迟到了!”
“好歹让我吃个饭。”
“吃吃吃,吃什么吃!到中午在学校食堂吃吧,饿一顿又饿不死你。”星莜揪着奕麟的耳朵,将他拖出了门,走时不忘补一句:“姨,我们去上学了。”
“你们路上小心。”韩母从厨房追出来,看着二人的背影显得有些无奈。
“知道了!”奕麟的声音从楼梯间里传来。
“妈,我也走了。”韩蓝收拾好东西,走时甚至不忘顺手拿一盒牛奶。
“嗯,路上注意安全。”
“好。”
“这几个孩子。”
韩母无奈地笑了笑,收拾了收拾自己也赶往了律师事务所。
当大人们的身影汇入清晨的车流,属于少年的声响,最终都汇聚到了同一个地方。
校园的铃声划破空气,像是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顷刻间,走廊里便涌满了喧闹的人潮。昨夜飘窗前的独诵、上学路上未散的哈欠、车内短暂的静谧、以及楼梯间里追赶的脚步声——所有这些各自启程的轨迹,终于在教室里交汇。阳光透过干净的玻璃窗,洒在每一个人的身上。
许明卿趴在课桌上,试图弥补缺失的睡眠;付逸晨将沈璇伊送到学校门口,见她进了校门才驱车离开;而尹星莜正把气喘吁吁的韩奕麟按在座位上,顺手理了理他跑乱的衣领。
林星岚放下手中的书,抬眼望向窗外,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丝笑意,思绪却仿佛穿过几条街巷。
与此同时,宜江市第七中学,七年级四班。
趁着上课铃还没响,教室里正紧着时间喧腾。林诗翎正低头,小心地把数学卷子从那个印着哥哥送她的动漫人物图案的文件袋里取出。
周语涵凑过来,叽叽喳喳地分享着刚听来的八卦:“哎,诗翎,你听说没?下个月好像要办校园艺术节了!”
诗翎抬起头,眼睛亮了一下,随即又抿嘴笑了笑:“是吗?那都有什么项目啊?”
“好像有合唱比赛、书画展……对了!”周雨涵突然想起什么,压低声音,带着点神秘兮兮的兴奋,“我听说,学生会在征集‘校园记忆’的老照片呢,就贴在教学楼大厅的展示墙上。诗翎,你哥……林星岚,以前不是我们学校的风云人物之一吗?你没去贡献几张‘黑历史’呀?”
听到哥哥的名字被提及,林诗翎的心轻轻跳了一下,一种混合着骄傲与微小压力的熟悉感悄然浮现。她脑海中瞬间闪过哥哥那张偶尔会显得过分温柔,却又在某些时刻坚定得让她安心的脸庞。
她的动作稍稍顿了顿,目光下意识地飘向窗外——从她教室的窗户望出去,正好能看到哥哥当年曾经待过的那间初三教室。晨光正给那排窗户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
“他的照片啊……”林诗翎轻声说,语气里带着一种旁人不易察觉的亲昵,“我得问问他同不同意呢。”
她拉上书包拉链,心里却默默想着:那个展示墙上,会不会已经有哥哥留下的痕迹?在这所承载了他三年时光的学校里,他走过的林荫道,他奔跑过的操场,他伏案学习过的教室……
“同学们,上课时间到了,请各位同学回到教室坐好,静候老师的到来。”
铃声广播恰在此时响起,周语涵嘟了嘟嘴回到了座位,诗翎整理思绪等待着老师。
这种奇妙的连接感,像一阵温柔的风,吹散了她心头那一点点刚升起的、关于比较的忐忑。
风起,吹动了走廊墙壁上各班一些粘黏不稳的手抄报。
今天的大课间比预想的来的晚了些,她和好友走在走廊里,注意到前方大厅的展示墙附近,似乎聚集着一些好奇的同学。
那里,或许就藏着关于哥哥,也关于这所学校,一段她还不曾完全了解的故事。
林诗翎和周语涵随着人流走到一楼大厅,果然发现新布置的“校园记忆”展示墙前围了不少人。泛黄的旧照片像一扇扇时光窗口,吸引着好奇的目光。
“快看!这张运动会接力赛的照片!”周语涵眼尖,指着右上角一张照片压低声音,“诗翎中间那个冲线的,是不是你哥?”
林诗翎顺着指引看去——照片上的少年浑身湿透,头发紧贴额头,正咬着牙奋力冲过终点线,身后溅起一片水花。照片下标着:《2018年秋季运动会,九年级男子4×100米接力,雨中激战》。
“在雨里跑步难道不会感冒吗?。”她心里默默想着。而现在的星岚正安静地待在绘画教室,手指沾满颜料而非雨水。
“我记得这场比赛是咱们学校是靠最后两棒逆转局势才赢的,对吧?”一个高年级学姐向同伴询问,“当然,带伤跑最后一棒的就是林星岚,当时都成传奇了。”
“带伤?”诗翎怔住了。她从未听哥哥提过这件事。而且,她明明记得星莜姐说过,奕麟哥的小腿是在那之后车祸导致的。可这照片里只有拼搏的瞬间,没有背后的伤痛。
她们继续往前看。一张文艺汇演的照片里,哥哥和明卿哥安静地坐在舞台上弹钢琴星莜姐和晓萱姐伴舞,侧影清瘦专注;另一张科技节作品展上,他和那几个好友共同举着一个结构精巧的太阳能模型,笑容比现在有种说不出的怪,似是在模仿别人的笑一般。
每一张照片都像一块拼图,拼出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林星岚——一个在雨中奔跑、在台上发光、在实践中创造的少年。这些形象与她身边那个会揉乱她头发、会熬夜帮她做手工作业、偶尔会望着窗外出神的哥哥,奇妙地重合又微妙地分离。
“你哥哥以前好厉害啊。”周语涵由衷赞叹。
林诗翎轻轻“嗯”了一声,目光却停留在另一张不太起眼的照片上。那是志愿者活动的留影,哥哥正在社区图书馆里整理图书,微微侧头和一位老人说着什么,眼神温和。这一刻的星岚,似乎比舞台上的那个完美的他更加真实、合理。
这张照片让她突然明白了什么。
待到傍晚,出奇的是林星岚并没有来接她。等她独自回到家时,林星岚正在厨房煮面。见她回来,头也不回地说:“书包放下,洗手吃饭。今天数学卷子发了吧?待会儿刘润庶会来做客,他会给你解答你不懂的题目的。”
很平常的语气,和无数个放学傍晚一样。
林诗翎放下书包,自然开口:“哥,你为什么今天没有来接我放学?”
“我说我忘了你信吗?”星岚搞怪一笑。
她被逗笑了。
“我只是想看看你有没有记住回家的路。”
“你不怕我被坏人掳走?”
“我十分放心。”
此时周晓峰从厕所走出来,“我先走了,刚才的事记得和傅辰彦转达一下。”
“嗯,路上慢点儿。”
诗翎和他对上了眼睛,也看到了那一抹亮眼的银色,不由得打了个颤。
周晓峰看到她的反应早已见怪不怪了。
等周晓峰离开,诗翎缓了好久,忽的想到了什么,小心翼翼地开口:“哥,你有腿伤吗?”
林星岚关火的动作顿了一秒,随即若无其事地继续盛面。
“今天学校展示了老照片。”她走到厨房门口,看着哥哥的背影,“我看到你雨中跑步那张了。”
林星岚转过身,把面碗递给她,用满不在乎的笑容掩饰着:“我?你在想什么?”他轻轻弹了下她的额头,“你哥我像是那么不惜命的人吗?”
看到星岚的反应她没有再追问,只是安静地吃着面,偶尔抬眼看看哥哥。
原来每个人都会长大,都会把曾经的锋芒收敛成现在的模样。那些被定格在照片里的耀眼瞬间是真实的,眼前这个为自己煮面、检查作业早已当做亲哥哥的人也是真实的。
“哥,”她忽然说,“下个月艺术节,我们班要出节目。”
“嗯,你想参加什么?”林星岚抬头,眼里有温和的鼓励。
“还没想好。”她低头喝了口汤,“但我想做点儿……不一样的。”
不是活在任何人的光环下,也不是刻意逃避那些目光。她现在是七年级四班的学生,林星岚的妹妹——林诗翎,这个认知突然变得无比清晰。
窗外,夜幕悄然降临。
林诗翎眼神突然变得深刻且坚定,明天再去看看那些照片吧,这次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清属于自己的路。
而那些被时光温柔收藏的、关于另一个人的青春故事,就让它继续在墙上,安静地发着光。她也要走出自己的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