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78章 刑侦实验室落成日,旧案新证照初心

作者:丽苓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1990年深秋,南州市公安局大院里锣鼓喧天,红绸猎猎。


    崭新的三层小楼前,“南州市公安局刑侦技术实验室”的鎏金牌匾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是全省地市级公安局里的头一份。林砚身着笔挺的警服,胸前的警徽与肩上的一杠三星(一级警司)格外醒目,他站在人群前端,看着局长亲自剪断红绸,耳边是同事们的欢呼与掌声,眼眶却莫名有些发热。


    五年了。


    从1985年那个浑身是模拟爆炸烟尘、在简陋宿舍里惊醒的清晨,到如今站在自己推动建成的刑侦技术实验室前,一千八百多个日夜仿佛就在眼前。他想起初来时连双像样的勘查手套都没有,提取指纹只能靠最原始的粉末和毛刷,如今实验室里,指纹比对仪、微量物证分析仪、法医解剖台一应俱全,虽比不上他穿越前的警校设备,却是这个时代最先进的配置。


    “林队,恭喜啊!”李建国拍了拍他的肩膀,这位曾经对他“古怪想法”嗤之以鼻的老刑警,如今两鬓已染霜华,看向他的眼神里满是欣慰与骄傲,“当年你说要建实验室,我还觉得是天方夜谭,没想到真让你办成了!”


    林砚笑了笑,目光扫过人群,很快找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苏晓穿着白大褂,站在实验室门口,手里捧着一个厚厚的文件夹,正朝他点头微笑。五年间,这位80年代稀缺的女法医,不仅成了他工作上最默契的搭档,更是他生命里最重要的人。他们的婚期定在年底,没有太多花哨的仪式,只打算请局里的同事们简单吃顿饭。


    “李队,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林砚声音沉稳,“有了这个实验室,以后咱们破案,就能少走很多弯路,也能让更多真相大白于天下。”


    剪彩仪式结束后,同事们三三两两地走进实验室参观,惊叹声此起彼伏。林砚却拉着苏晓,悄悄绕到了实验室的后侧,那里有一间单独的档案室,存放着南州市历年的未破悬案档案。


    “你还是放心不下那件事?”苏晓轻声问道,她太了解林砚了。这些年,他破了无数大案要案,从见习生成长为刑侦大队队长,成了全省闻名的刑侦专家,但他心里始终憋着一个疙瘩——父亲林卫东当年未破的“仓库纵火案”。


    林砚点点头,推开档案室的门,一股陈旧的纸张气息扑面而来。他熟练地从书架上抽出一个标着“1980年 南州纺织厂仓库纵火案”的档案盒,指尖划过冰冷的金属扣,眼神变得凝重。


    父亲林卫东,生前是南州市公安局的刑警骨干,1980年,南州纺织厂仓库突发大火,烧毁了价值百万的棉纱,涉嫌人为纵火。父亲在勘查现场时,意外遭遇墙体坍塌,不幸牺牲,而这起纵火案也成了悬案,凶手至今逍遥法外。


    五年来,林砚只要有空,就会翻出这份档案反复研究。最初,受限于技术条件,档案里只有几张现场照片、几句证人证言和父亲留下的潦草勘查笔记,线索少得可怜。但现在,刑侦技术实验室建成了,他知道,机会来了。


    “当年父亲的勘查笔记里提到,现场发现了少量疑似煤油的残留物,但因为火势太大,无法确定是否为纵火物。”林砚打开档案盒,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密封的牛皮纸袋,里面装着当年从火灾现场提取的少量灰烬样本,“以前没有设备检测,现在咱们有了微量物证分析仪,或许能从中找到突破口。”


    苏晓接过牛皮纸袋,眼神坚定:“走,咱们现在就去做检测。”


    实验室里,同事们已经参观完毕,各自回到了工作岗位。林砚和苏晓穿上防护服,走进物证检测室。苏晓熟练地操作着微量物证分析仪,将灰烬样本放入检测舱,林砚则站在一旁,紧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手心微微出汗。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屏幕上的检测结果逐渐清晰。


    “林砚,你看!”苏晓的声音带着一丝激动,“样本里除了煤油残留物,还检测出了一种特殊的化学物质——磷化物,这种物质在80年代主要用于农药,而且具有助燃性!”


    林砚猛地攥紧拳头,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当年的档案里,没有任何关于农药的记录,这绝对是新的线索!


    “磷化物……”林砚沉吟道,“1980年,南州纺织厂附近有几家农药店?还有,纺织厂当年有没有和哪家农药厂有业务往来?”


    “我马上查!”苏晓立刻打开旁边的电脑,调出南州市80年代的工商登记档案。虽然电脑还是老式的DOS系统,但比起五年前全靠手工翻阅档案,已经高效了太多。


    很快,苏晓找到了关键信息:“1980年,纺织厂附近只有一家‘为民农药店’,而且当年纺织厂曾向郊区的‘红星农药厂’采购过一批用于仓库防虫的农药,但纵火案发生后不久,这家农药店就关门了,老板叫王富贵,之后不知所踪。”


    “王富贵……”林砚默念着这个名字,迅速在脑海中梳理线索,“父亲的笔记里提到,纵火案发生前,纺织厂仓库管理员张大海曾与一名陌生男子在仓库门口争执,两人似乎因为货款问题起了冲突。会不会这个王富贵,就是那个陌生男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很有可能!”苏晓点头道,“我们现在有两个方向:一是找到张大海,核实当年的情况;二是寻找王富贵的下落。”


    “张大海还在南州吗?”林砚问道。


    “在,档案显示他现在退休了,住在城郊的老家属院。”


    “走,我们现在就去找他!”林砚当机立断,脱下防护服,抓起外套就往外走。


    傍晚时分,林砚和苏晓驱车来到城郊的纺织厂家属院。这是一片老旧的红砖房,墙壁上爬满了爬山虎,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味。根据地址,他们找到了张大海的家。


    敲门后,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打开了门,正是张大海。得知两人的身份后,张大海愣了一下,随即热情地将他们请进了屋。


    “林警官,苏法医,快请坐!”张大海给两人倒了杯热茶,叹了口气,“你们是为了当年仓库纵火案来的吧?这么多年了,我还以为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


    “张大爷,我们这次来,是想向您核实一些情况。”林砚开门见山,“1980年纵火案发生前,您是不是和一名陌生男子在仓库门口争执过?”


    张大海的眼神黯淡下来,点了点头:“没错,那人叫王富贵,是附近农药店的老板。当年纺织厂从他那里进了一批农药,货款一直没结,他来催账,我跟他说要等厂里审批,他就急了,跟我吵了起来,还说要让我们纺织厂‘吃点苦头’。”


    “他当时有没有说具体要怎么做?”林砚追问。


    “没说具体的,但他语气很凶,眼神也吓人。”张大海回忆道,“我当时没当回事,没想到几天后,仓库就着火了……林警官,你父亲的事,我一直很愧疚,如果我当时能多留意一下王富贵,或许就不会发生那样的悲剧了。”


    林砚心中一酸,强压下情绪:“张大爷,这不怪您。您知道王富贵后来去哪里了吗?”


    “听说他把农药店关了,去了邻省的临市,好像是投奔他亲戚去了。”张大海想了想,补充道,“我还记得他有个儿子,叫王小虎,当年在纺织厂当临时工,纵火案发生后,他也辞职了。”


    得到关键线索,林砚和苏晓起身告辞。离开家属院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了,路灯昏黄的光线洒在马路上,拉长了两人的身影。


    “临市距离南州只有一百多公里,我们明天就动身,查找王富贵的下落。”林砚语气坚定,“父亲的案子,该画上一个句号了。”


    苏晓握住他的手,轻声道:“我陪你一起去。”


    回到局里,林砚立刻调取了临市的户籍档案,很快找到了王富贵的下落。他现在住在临市的一个老旧小区里,开了一家小小的杂货店。


    第二天一早,林砚和苏晓带着两名警员,驱车前往临市。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车程,他们终于抵达了王富贵所在的小区。


    在小区居委会的配合下,他们找到了王富贵的杂货店。此时,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正坐在柜台后算账,正是王富贵。


    看到突然出现的警察,王富贵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手不自觉地颤抖起来。


    “王富贵,我们是南州市公安局的,想向你了解一下1980年南州纺织厂仓库纵火案的情况。”林砚亮明身份,语气严肃。


    王富贵的身体晃了晃,眼神躲闪:“我……我不知道你们在说什么,我早就不在南州了。”


    “你当年因为货款问题与纺织厂仓库管理员张大海发生争执,还扬言要让纺织厂‘吃点苦头’,这些你都忘了吗?”林砚步步紧逼,“我们已经在当年的火灾现场灰烬中检测出了磷化物,这种物质正是你当年售卖的农药成分!”


    听到“磷化物”三个字,王富贵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他双腿一软,瘫坐在地上,老泪纵横:“我认罪……我认罪……”


    在审讯室里,王富贵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罪行。1980年,他因为纺织厂拖欠货款,多次催讨无果,心生怨恨,便趁深夜潜入纺织厂仓库,将煤油和含有磷化物的农药混合在一起,点燃了仓库。他原本只是想烧毁部分货物,逼纺织厂付款,没想到火势失控,酿成了重大火灾,还导致刑警林卫东牺牲。事后,他害怕被追究责任,便关闭了农药店,逃到了临市,隐姓埋名生活至今。


    得知真相的那一刻,林砚站在审讯室外,看着玻璃那端苍老而悔恨的王富贵,心中五味杂陈。五年的追寻,终于让这起悬案真相大白,父亲的在天之灵,也终于可以安息了。


    夕阳西下,林砚和苏晓驱车返回南州。车窗外,晚霞染红了天空,南州市的轮廓在暮色中逐渐清晰。林砚看着窗外熟悉的街道,心中充满了感慨。


    他穿越而来,不仅是为了破案,更是为了弥补父亲的遗憾,守护这个时代的安宁。如今,刑侦技术实验室建成了,父亲的旧案也告破了,他终于可以放下心中的重担,继续在这条守护正义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


    回到公安局,林砚走进自己的办公室,拿起桌上的电话。明天,他将召开全局大会,通报这起悬案的侦破结果,告慰父亲的英灵。同时,他还要继续完善刑侦技术实验室的各项功能,培养更多的刑侦技术人才,让现代刑侦技术在这个时代落地生根,守护更多人的平安。


    电话铃声突然响起,打断了他的思绪。


    “喂,林队吗?辖区内发现一具无名女尸,初步判断为他杀,现场已经保护好了,请你立刻过来!”电话那头传来值班警员急促的声音。


    林砚眼神一凛,立刻站起身:“收到,我马上到!”


    他挂掉电话,拿起警帽和外套,快步走出办公室。苏晓早已在门口等候,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坚定。


    正义的守护,永不停歇。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总有一群人,用青春和热血,为这座城市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平安防线。而林砚知道,他的故事,还在继续……


    喜欢淬火警魂1985刑侦笔记请大家收藏:()淬火警魂1985刑侦笔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