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深秋,南州市公安局大院里锣鼓喧天,鞭炮声震得窗玻璃嗡嗡作响。
林砚站在崭新的刑侦技术实验室门口,一身笔挺的警服衬得他身姿挺拔,胸前的警徽在秋日阳光下熠熠生辉。五年时光,足以让一个穿越而来的警校王牌,彻底扎根在这个激情与动荡并存的年代,从见习菜鸟蜕变成南州刑侦的中流砥柱。
“林队,省厅领导到了!”赵伟快步跑过来,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兴奋。如今的他早已没了当年的嫉妒,看向林砚的眼神里满是敬佩。这五年,他跟着林砚学了太多东西,从最初对“犯罪侧写”“微量物证”的嗤之以鼻,到现在成为运用这些方法的骨干力量。
林砚点点头,整理了一下衣领,迎了上去。省厅刑侦处处长王建军握着他的手,用力拍了拍:“林砚啊,你可是咱们全省刑侦系统的功臣!这个实验室,是南州的骄傲,也是咱们全省的标杆!”
实验室的大门缓缓推开,里面摆放着显微镜、指纹比对仪、物证保存柜等设备。虽然在林砚看来,这些设备比2024年落后了不止一个时代,但在1990年的南州,这已经是最顶尖的配置。苏晓穿着白大褂,正调试着一台显微镜,看到林砚进来,眼中闪过一丝温柔的笑意。这五年,他们从并肩作战的伙伴,变成了心意相通的爱人,默契早已融入骨髓。
“王处长,您请参观。”林砚做了个请的手势,开始介绍起来,“这边是物证提取区,配备了专用的提取工具和保存箱,能最大程度保证物证不被污染;这边是指纹比对区,这台指纹比对仪虽然是简易款,但比人工比对效率提高了十倍不止;那边是法医检验区,苏法医以后就能在这里进行更精准的检验工作。”
王建军边走边点头,不时发出赞叹:“好啊,太好了!林砚,你提出的‘现代刑侦工作法’,现在已经在全省推广了,很多基层民警都受益匪浅。你这脑子,真是太灵活了!”
参观结束后,王建军拉着林砚在实验室门口合影留念。快门按下的瞬间,林砚的目光无意间扫过墙角堆放的旧档案箱,心里忽然一动。父亲林卫东当年的“仓库纵火案”,已经过去十几年了,一直是他心中的一根刺。如今实验室建成了,或许,是时候重启这个案子了。
送走省厅领导,大院里的喧嚣渐渐平息。林砚走进自己的办公室,从抽屉里拿出一个泛黄的档案袋,上面写着“1977年南州红光仓库纵火案”。这是他刚穿越过来时,在父亲的旧物中找到的,里面只有寥寥几页记录:1977年冬,南州红光仓库突发大火,烧毁大量物资,时任刑警队长的林卫东在救火过程中牺牲,最终定性为意外失火。
“怎么了?又在想叔叔的案子?”苏晓端着一杯热茶走进来,放在林砚面前。
林砚点点头,翻开档案袋,眉头紧锁:“苏晓,你看这里。当年的现场勘查记录太简单了,只说发现了几个汽油桶,但没有详细记录汽油桶的位置、数量,也没有提取到任何可疑指纹。而且,父亲的牺牲报告里说,他是为了抢救仓库里的重要物资,但我总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苏晓在林砚身边坐下,拿起档案仔细看着:“那个年代的勘查条件有限,很多细节都可能被忽略。不过,现在我们有了实验室,或许可以重新检查一下当年的物证。”
“我也是这么想的。”林砚眼睛一亮,“当年的物证应该还保存在局里的旧物证室,我们现在就去看看!”
两人来到旧物证室,这里阴暗潮湿,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霉味。一排排铁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种物证箱,上面落满了灰尘。他们按照档案编号,找到了1977年红光仓库纵火案的物证箱。
打开箱子,里面放着几个烧焦的汽油桶碎片、一块变形的金属牌匾,还有一些烧毁的布料。林砚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块汽油桶碎片,仔细观察着:“苏晓,你看这里,边缘有明显的切割痕迹,不像是大火烧裂的。”
苏晓接过碎片,用放大镜仔细看着:“确实是切割痕迹。而且,这些汽油桶碎片的摆放位置,也不像是随意丢弃的。”
林砚将碎片放在证物袋里,又拿起那块金属牌匾,上面依稀能看到“红光”两个字。他忽然想起,父亲当年的日记里提到过,红光仓库当时存放着一批重要的进口设备,价值不菲。
“难道是人为纵火?”苏晓疑惑地问道。
“很有可能。”林砚语气坚定,“当年的技术有限,没能发现这些细节。现在,我们有了实验室,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为父亲正名!”
回到新实验室,林砚和苏晓立刻投入到工作中。他们将汽油桶碎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切割痕迹非常规整,应该是用专业工具切割的。苏晓还在碎片上提取到了一些残留的指纹,虽然不太完整,但足以进行比对。
“我们现在就去比对指纹库。”林砚拿着提取到的指纹样本,快步走向指纹比对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指纹比对工作进行得很顺利。一个小时后,比对结果出来了——指纹竟然属于南州机床厂的厂长张大海!
“张大海?”林砚皱起眉头,这个名字他有点印象。父亲当年的日记里提到过,张大海和红光仓库的负责人有过商业竞争,关系一直不太好。
“难道是张大海为了打压竞争对手,故意纵火?”苏晓猜测道。
“很有可能。”林砚眼神锐利,“我们现在就去调查张大海!”
两人立刻带队前往南州机床厂。张大海得知他们的来意后,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但很快又恢复了镇定:“林队长,你们可别冤枉好人!1977年的仓库纵火案,不是早就定性为意外了吗?怎么又来找我?”
“张厂长,我们在当年的物证上提取到了你的指纹,你能解释一下吗?”林砚拿出指纹比对报告,放在张大海面前。
张大海看着报告,身体微微颤抖,眼神躲闪:“这……这不可能!我怎么会去那种地方?肯定是你们搞错了!”
“我们有没有搞错,你心里清楚。”林砚语气严肃,“当年红光仓库存放着一批进口设备,而你的机床厂当时正面临困境,如果你能毁掉这批设备,就能垄断南州的机床市场,我说得对吗?”
张大海的额头渗出了冷汗,沉默了许久,终于低下了头:“没错,是我干的。我当时鬼迷心窍,为了厂子的利益,就……就放了那场火。没想到,林队长竟然为了救火牺牲了,我心里一直很愧疚……”
真相大白,林砚的眼眶湿润了。父亲的冤屈终于得以昭雪,他多年的心愿终于实现了。
回到警局,林砚将张大海的供词整理好,提交给了检察院。看着窗外渐渐落下的夕阳,他的心中感慨万千。穿越五年,他不仅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守护了南州的安宁,还弥补了父辈的遗憾。
“在想什么?”苏晓走到林砚身边,轻轻握住他的手。
林砚转过身,看着苏晓温柔的眼神,露出了笑容:“我在想,这五年,真的很值。”
“是啊,很值。”苏晓点点头,“以后,我们还要一起守护南州的平安。”
就在这时,办公桌上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林砚拿起电话,里面传来值班民警急促的声音:“林队,不好了!城西的废弃工厂里发现了一具女尸!”
林砚的眼神立刻变得锐利起来,他沉声说道:“好,我们马上到!”
挂掉电话,林砚看了一眼苏晓,两人异口同声地说道:“出发!”
夕阳下,两道挺拔的身影快步走出刑侦技术实验室,向着新的案件现场奔去。正义的守护,永不停歇。在这个波澜壮阔的年代,林砚和他的伙伴们,将继续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书写属于他们的刑侦传奇。
喜欢淬火警魂1985刑侦笔记请大家收藏:()淬火警魂1985刑侦笔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