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945章 飓风-27

作者:炫龙童学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


    稻叶看了看委任状。


    他把委任状交给植田布吉。


    植田布吉看着委任状,“你先回去准备准备,稍后参谋长去特务机关宣布对你的任命。”


    “哈依。”稻叶礼貌躬身,“谢谢司令官,谢谢参谋长。”


    他道完谢。


    转身离开关东军司令部。


    稻叶走后,植田布吉呢喃道:“支那人有个成语,叫什么来着?”


    西条英机“呵呵”一笑。


    “司令官说的是后生可畏吧?”


    “哈哈哈。”植田布吉微微颔首:“确实是后生可畏啊。”


    “不知道土肥原君知道稻叶在他走之后接替了他的位置,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


    ……


    西条英机望着窗外,“土肥原君在沪城若是能打一场漂亮仗,那日后升职,不在话下。”


    “走吧,去特务机关,宣读对稻叶的任命。”植田布吉道:“我也去跟着你凑凑热闹。”


    “哈依。”西条英机颔首一礼。


    二人走出关东军司令部。


    乘车前往特务机关。


    …


    小汤山前沿指挥部。


    江海、远火支援旅旅长井九同副旅长杜岩抵达前沿指挥部。


    同时抵达的,还有刚刚由第17军91师改编为远火支援旅的部队。


    他们乘坐运输车抵达太仓。


    回到这个他们曾经撤离的地方。


    杜岩的心一直揪揪着。


    跟着江桂清从这里逃出去,是他和第91师兄弟们的耻辱。


    井九下车之后走到杜岩面前,“跟你的人说了吗?现在想走,还来得及。”


    “如果跟着我去了远火支援旅,那就谁也不能走了。”


    “我的部队的保密等级非常高。”


    “看了我的装备再去当逃兵,我会杀人的。”


    井九没有跟杜岩开玩笑。


    此次沪城一行。


    他的远火支援营全程保密。


    甚至。


    叶司令都不知道远火支援营的装备到底是什么。


    杜岩伫立在井九面前,他转身看着正集合的部队,“我去训个话。”


    “给我三分钟。”


    “好。”井九答应。


    杜岩的部队集合完毕。


    杜岩走到众人面前,他再一次跟远火支援旅的


    官兵讲清楚利害关系。


    他们讲利害关系的时候,叶安然,马近海跟着江海视察了远火支援营的新型装备。


    维纳·冯·劳恩德派来的四个工程师,站在8x8的军用卡车前,同叶安然解说它的作用。


    灵感来源于107式火箭炮。


    采用奔驰水冷型活塞式发动机,功率152kw。


    最大行驶速度70公里每小时。


    最大行程600公里。


    最大爬坡60度,8个轮胎都有中央压力调整系统。


    工程师介绍的时候。


    叶安然已经惊呆了。


    他问兔爷都没有问出来的大家伙。


    此刻。


    只是看了一眼眼前的大家伙,叶安然就知道它是什么了。


    它有一个响当当的代号。


    飓风-27型220毫米16管自行远程火箭炮。


    是喀秋莎的替代品。


    这玩意的炮弹重280公斤到360公斤。


    最大射程40公里。


    可以装填多种不同类型的炮弹,能一次布雷近400枚地雷。


    江海站在叶安然的身后,他听着德意志专家叭叭叭的说着德语,自己也听不懂。


    马近海围着大家伙转了一圈。


    “老江。”


    “妈了个巴子,你发洋财了啊!”


    …


    江海挠了挠头,“二哥,这叫啥洋财。”


    “而且,这玩意只在戈壁滩上试过它的威力。”


    “具体的打击能力,还要等专家的分析报告。”


    …


    叶安然震惊的几乎说不出话来。


    他转身看向德意志的科学家,“它的威力如何?”


    一个两鬓斑白的科学家道:“我们只在戈壁滩实验过,真正的威力,需要叶将军到战场上检验。”


    叶安然微微颔首。


    “你们辛苦了。”


    “谢谢叶将军能够理解我们。”


    …


    一个小时之后。


    井九带着杜岩,和他远火支援旅的指挥一级的军官进入警戒区。


    远火支援营有独立的兵器存放区。


    同时,警戒人数是其他部队的几倍。


    杜岩和他的下属军官进到警戒区。


    看着一排排的军车,和一排排蒙着雨布的军用卡车,装甲车,坦克,军用越


    野车,杜岩大脑一片混沌。


    难怪井九一个营长……


    竟然是少将军衔!


    他的这个部队,不一般啊!


    井九带着杜岩走到远火军车前,“老杜。”


    “这就是我们全旅上下要保护的武器装备。”


    “虽然这只是一个营的装备。”


    “但司令既然责成我们成立了远火支援旅,以后这种武器只会越来越多。”


    “希望原第91师的兄弟们,能坚守自己的岗位。”


    “严格保密。”


    …


    杜岩和他身后随行的军官们立正敬礼。


    “请旅长放心。”


    “我们就算是死,也会把秘密带进坟堆里去。”


    …


    叶安然回到指挥部。


    说实话,维纳·冯·劳恩德给他的这个惊喜太大了。


    完美的解决了107式火箭炮威力较小的问题。


    那个大家伙用来摧毁鬼子的坦克集群,敌指挥部,敌碉堡等建筑物,简直是神兵。


    叶安然在指挥部接见了四位科学家。


    向他们了解了1016研究院的生活需求和后勤上的需求。


    了解的差不多之后。


    叶安然想到一个关键的事情。


    “几位先生。”


    “不知道维纳·冯·劳恩德先生对c-1的研究成果有什么进展吗?”


    …


    四个科学家摇了摇头。


    “c-1的弹道数据还需要非常精密的物理计算。”


    “不解决弹道的问题,它有可能会在空中被击落。”


    “老师正在和铁山先生研究精准定位的事情,如果能解决c-1的通信定位问题,哪怕是c-1进入大气层,我们也能让它按照设定的定位进入指定的靶点。”


    “但,现在各国的技术都难以在c-1上面实施,这需要无比巨大的算力。”


    …


    叶安然知道。


    c-1的实验成果出来的过程会非常的艰难。


    至少。


    在当今这个世界格局。


    没有哪个国家能够成功类似于c-1型远程火箭弹。


    何况。


    c-1实际上是成功了。


    飞丢的那一枚炸毁了鬼子的军营。


    另一枚在预定地点爆炸。


    也许。


    孔一一先生如果回来了,c-1的研究计划会更迅速。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