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章 走失,突如其来的大雾

作者:海棠垂丝樱吹雪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虽然是随机挑选度假地,但林风可不是喜欢两眼一抹黑的人,大致的行程计划还是有的,住处也早已在网上订好。


    青屿市不负其名,依山傍海,空气里常年浸润着海风的咸鲜与水汽的清凉。林风在预定的海边民宿放下行李,稍作休整,便迫不及待地扑向了阳光沙滩。细软的沙粒包裹着脚趾,浪花轻柔地拍打着岸线,咸湿的风卷走了最后一丝城市带来的疲惫。


    傍晚,她循着民宿老板的推荐,钻进老城区一条烟火气十足的小巷。巷口支着炭火的海鲜烧烤摊滋滋作响,空气里弥漫着蒜蓉和辣椒的焦香。她点了几串烤得金黄冒油的鱿鱼须,又尝了碗鲜掉眉毛的海蛎煎,心满意足之余,终于想起了那瓶萦绕在脑海中的紫色果汁。


    “老板,您知道雾光果吗?听说是这里的特产。”林风回到酒店时与老板闲聊起本地特色,老板是本地人,又是开旅馆的,应该对本地旅游业了如指掌。


    老板约莫四五十岁,是个略有些发福的中年妇年,朴实的脸上挂着和蔼的笑容,眼睛却在发亮,指了指远处被薄薄暮霭笼罩的山峦:“雾光果啊!那是云雾山谷里的稀罕物,这个季节就有,你这可算是来对时候了,新鲜的果子娇贵得很,运不出来。你明天赶早去云雾山景区,还能尝尝鲜,他们这段时间有限时的采摘体验!”


    “限时采摘?”林风眼睛一亮,这可比买瓶果汁有意思多了,“明天吗?截止到什么时候啊?或许可以等我走的那天再去。”


    “最好明天去,采摘季很短的,我也不确定什么时候就结束了。”老板继续说着,“而且这东西名字里带’雾’,最好就是清晨带点薄雾的时候摘,太阳一出来就蔫吧了。”只见她又从前台拿出张宣传单递给林风,说:“景区门口就有采摘报名点,报名后会有专人带你去果园。你拿上这个宣传册,能打折。”


    林风接过宣传单,上面确实有可打9折的印章。她怀疑,自己不问的话,老板多半也会推荐,这个宣传单可能会有返利,老板眼睛里的光大概是金钱的光芒吧。


    不过这都是正常合理的商业行为,对林风来讲倒是意外之喜!


    林风谢过老板,仔细看那宣传单,就是简单云雾山全景图和雾光果的特写。在流动的雾气中,果皮上的白霜仿佛真的在吸收着朦胧的天光,散发出一种极其柔和、如梦似幻的微光,将果子本身浓重的紫色衬托得更加深邃神秘。底下还配着一句slogan:


    “雾光果,本地长,一口甜到心花放!


    雾光果,本地甜,一口下去蜜样鲜!


    雾光果,本地俏,一口甜到咧嘴笑!


    云雾谷特产!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林风盯着那行字,瞬间感觉一股血气直冲天灵盖,这样高逼格的照片配这么土的宣传语,这是精心雕刻的七仙女秒变土里土气的土行孙吗?


    “这反差也太跳脱了吧!”林风心里的那点关于“魔法药剂”的中二幻想,瞬间像被戳破的泡泡,噼里啪啦碎了一地。


    翌日清晨,天光微熹,林风就背着轻便的背包,揣着那台带裂纹的单反和意外得来的小指南针,坐上了开往云雾山景区的早班车。车窗外,城市的轮廓渐渐模糊,取而代之的是蜿蜒的山路和愈发浓重的绿意。越往上行,空气越发湿润清凉,丝丝缕缕的白色雾气开始在林间飘荡,缠绕着青翠的山峦,真如仙境一般。


    景区门口果然设有“雾光果限季采摘”的报名点。林风交了费,领到一个小巧的藤编篮子,跟着一位穿着当地特色蓝布褂子的向导,和另外七八个同样兴致勃勃的游客,走进了被雾气笼罩的果园。


    果园建在半山腰一片向阳的缓坡上,四周被更高的山体环抱。雾气在这里仿佛有了生命,像柔滑的绸缎,无声地流淌在果树枝桠间。向导指着那些叶片呈深紫色、脉络在雾气中隐隐发亮的乔木介绍:“这就是雾光果树了。大家看,果子就藏在叶子底下,要小心拨开叶子找。果子是深紫色的,个头适中,像紫色的水蜜桃,表皮有一层天然的白霜,在雾里会显得有点朦胧发光——所以叫’雾光果’。深紫色发光的就是成熟的果实了,还没有白霜的都是未成熟的,请大家小心辨认。水果需鲜食,保质期很短,不建议摘太多带出果园。”向导交代完就走了,让大家自行采摘。


    林风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拨开一片湿漉漉的紫色叶片。果然!几颗圆润饱满、深紫色的果子紧挨着挂在枝头,表皮覆盖着一层细腻如雪的白霜,比宣传单上的照片更加如梦如幻。她摘了一颗,拿纸巾擦了擦,就迫不及待尝一口。“嗯,真是此果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尝啊!”


    林风想想并不拥挤的景区和宣传单打折的原始营销模式,感叹道:“酒香也怕巷子深啊!这要当成修仙故事来打造IP,还不客似云来,营销就是讲故事,煮个饭都能变成仙人,这真仙女反倒鲜有人知了。”


    当然这只是每个营销人员立项前的幻想,实际在写总结报告时,多半都是对着电脑里不甚满意的数据找亮点,以便下次的预算能顺利完成审批。


    感概一番,她又摘了颗果子,拿出单反,对着掌心这枚仿佛凝聚了晨雾与星光的奇异果实,调整着光圈。透过取景框,那层朦胧的光晕在镜头里更加明显,裂纹在边缘处形成一道不易察觉的暗影。她按下快门,“咔嚓”一声,将这奇幻的一幕定格。她又拿出手机找角度拍了几张自拍,就当是逛了蟠桃园,感觉到了一种里糙外仙的美,呵呵傻笑一阵,感觉加上之前的海市蜃楼照片,能在朋友圈中绝杀。


    不知不觉间,林风被一颗颗隐藏在叶下的“星辰”吸引,渐渐偏离了主路,深入了果树丛中。一路走,一路吃,一路拍,篮子里反倒没有几个,照片倒是越来越仙了。


    “咦?为什么照片会越来越仙啊?”林风停下脚步,才后知后觉地发现,山间的雾气似乎也在悄然变化,不再是轻柔的薄纱,而是变得越来越浓稠、厚重,如同煮沸的牛奶,无声无息地弥漫开来,迅速吞噬了周围的景物。前后左右,除了身边几丛模糊的紫叶灌木,只剩下无边无际、翻滚涌动的白。


    林风望着眼前越来越浓的雾,眉头拧得更紧了。这里是山区又是沿海,辐射雾也好,平流雾也罢,清晨浓得化不开都正常。前者是夜里岩壁散热快,水汽遇冷凝结;后者是海风裹着暖湿气流撞上山谷,被冷地面一激凝成雾。可哪有大白天,雾反倒变本加厉的?


    刚进园的时候,能见度肯定超过100米的,这会儿连太阳都看不见了,能见度怕是连五米都不到。“不合常理啊……”林风喃喃自语。远处好像还有喧闹声,大概雾太大,向导找人来了。


    “向导?”林风站起身,提高声音喊道,并寻着人声走去。林风的呼喊并没有回应,喧闹声也越来越模糊,似乎更远了。声音在非均匀的介质中会产生折射、散射形成混响,在浓雾中像被揉碎了再撒出来,导致声音来源方向判断失真。


    浓雾隔绝了视线,也模糊了方向感。林风掏出手机,不出所料,信号格空空如也。但地图是离线的,可她无论怎么刷新重启,app都是一片空白。无奈收起关键时刻掉链子的板砖,深吸一口冰凉湿润的空气,果园有边界,选定一个方向直线前进,总能走出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