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章 集市交锋

作者:是江还是河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晨雾未散,石狮的鬃毛凝着露水,巷弄里的青石板路湿漉漉地反射着朦胧的天光。那辆玄黑描金的马车已静候王府门前,门房小厮披着薄棉外衫,提着灯笼立在阶前,橘黄的光晕在浓雾里只能照亮三步见方。


    车辕下的铜铃忽然极轻地颤了颤,却没有发出声响。这是王府多年的规矩:晨雾未散时出行,铃声需用丝绵裹住。车夫抬手整理了下遮雨的油布,动作间露出腰间悬挂的桃木符牌,上面朱砂绘制的纹路在雾色里暗红如血。


    候在门前的众人脊背挺直了来,只见两盏羊角灯缓缓移近,灯罩上同样绘着王府的徽记。这是青荷第一次和周晏共同出行,马车驶入浓雾。周晏坐上车内,腰间的徽章也随之晃动,青荷盯着它入了神。


    “怎么,还未睡醒?”


    “不是的殿下,只是您腰间那配饰真雅致,能否接我欣赏一眼?”


    周晏随即取下,难得她对自己的东西感兴趣,在他看来,这个异国怪女子总像看穿了一切,还能对此进行改良。


    “也不是什么稀罕物,八岁那年我随父皇围场狩猎,那日朔风凛冽,我追着受伤的鹿,在栎树根下踩到这东西。”徽章被他随手抛在锦垫上,发出沉闷的响声,“就在那头白麋鹿咽气的地方--它角上挂着半截缰绳,显然是有人刻意为之。有人说那是父皇命人悄悄挂上去的。具体也记不清了,只记得那是我第一次狩猎,兴高采烈地跑去和父皇报喜。”


    青荷拿起徽章,发现它的背面是平整的,并没有雕刻“艺术拯救世界”字样。


    流转在眼波里的试探骤然消失。怎么没有字?难道还缺少了什么?


    “是个不错的奖品,陛下有心了。”她把徽章递回,看向窗外,眼底的迷雾非但没有散去,反而在思索着什么。


    马车穿过清晨的街道,沿途的包子铺已经飘出麦香,穿粗布衣服的平民扛着工具走动,偶尔有人对马车鞠躬。


    青荷掀开窗帘,看着逐渐热闹起来的集市,心里却在盘算:昨晚她回忆了现代排水系统的简易疏通法,还在院里找了根细长的木棍,裹上麻布,做成了临时的“疏通工具”。


    二人下车,王镇方早已带众人等候。


    周晏拿出图纸:“我与皇兄提了你的方案,他对新桥和商铺的想法很感兴趣,但他担心工匠们不接受‘木材加铁索’的做法,毕竟一旦新桥发生崩塌,那他们也难逃罪责,霍马托的桥,从来都是石头砌的。”


    “实践会让他们接受的。”青荷接过图纸,指尖拂过上面的线条,“今天先解决排水沟的问题,让工匠们看到新办法的好处,后面就容易多了”。


    皮肤黝黑、手上满是老茧的王镇方,看见陈青荷从马车上下来,眼神里满是疑惑:“殿下,您说的能解决排水问题的专家,难道是这位姑娘?”


    周晏点头,语气坚定:“王工,陈姑娘有独特的办法,你们先按她说的做。”


    “是”。王镇方领着众人走向东侧的排水沟,那里果然如青荷说的那样,石板下沉了一块,排水沟里积着黑色的污水,散发着刺鼻的臭味,几只苍蝇在上面嗡嗡打转。周晏不禁捂鼻。


    一个年轻的工匠皱着眉头说:“不是我们偷懒,这里面全是废料和淤泥,根本勾不干净,还望大人指点。”


    陈青荷蹲下身,仔细观察排水沟的缝隙,这比她想象的更窄,普通的铁钩根本勾不出来。她掏出准备好的麻布木棍,又让工匠打来一桶清水。


    “王师傅,麻烦让工匠们把排水沟的石板撬开一块,我要把工具伸进去。”


    石板被两个男人撬开,“轰隆”翻到在地上,一股恶臭扑来。陈青荷一手捂鼻,一手将木棍伸进灰黑色排水沟,转动着调整角度,同时让工匠往里倒清水:“麻布能缠住废料,清水能冲开堵塞的缝隙。”


    工匠们好奇地围在旁边,过了一会儿,青荷慢慢抽出木棍,麻布上果然缠着一大团烂菜叶皮革碎,污水瞬着排水沟流走,露出了底部的石缝。


    年轻的工匠惊讶地叫出声:“真通了!比我们用铁钩勾快多了!”


    王镇方走上去,看着通畅的排水沟,又看了看她手里的工具,语气缓和道:“姑娘,这工具是好用,但要是里面堵得更深,总不能一块一块撬开吧?”


    “那就要改排水沟的设计了。”这才是她此行的目的。陈青荷指着排水沟的走向,“现在沟底是平的,废料容易积在中间。我们可以把沟底改成倾斜的,只需千分之五,就能让污水带着废料自动流向下游,再在下游装一个滤网,定期清理滤网就行,这样以后就不用总掏排水沟了。”


    她一边说,一边在地上用石子画出倾斜沟底的示意图。周晏蹲在旁边,看着石子画出的线条,突然开口:“这个工程,需要多少石材和工匠?多久能完工?”


    “不用太多,留下原有的石材,其余用烧制的陶管替代,半个月就能完工。费用的话,如果库银预算不够,可以让涉及的店铺作坊出点钱,毕竟改好排水沟,对他们也有好处。”


    就在这时,一个洪亮的声音从人群后传来:“我凭什么出钱?”


    众人回头,只见一个穿棕色羊毛外套的男人走过来,身后跟着两个学徒。那男人身材魁梧,脸上留着络腮胡,腰间系着的皮带上挂着一把匕首--正是皮革行会的会长,庄钧南。他走到陈青荷面前,眼神凶狠,宽厚的双唇快要喷出唾沫来:“你,就是那个要把我们作坊迁到下游的异乡人?我告诉你,想让我搬走,除非大皇子殿下亲自来劝我!”


    陈青荷抬眼看着庄钧南,眼前这个巨汉随手一挥,一个拳头就能把她打扁,她深吸一口气,没有退缩:“这位老板,我不是要为难你,你看,现在你的作坊离餐食铺那么近,烙制皮革的臭味飘进来,顾客都食不下咽了;而且排水沟一堵,污水流进你的作坊,皮革也容易发霉。迁到下游,我们帮你修新的排水沟,还免除半年赋税,有诸多好处,您觉得呢?”


    “好处?”庄钧南冷笑一声,“下游那片荒地,连口水井都没有,让我的工匠们怎么干活?再说,我的作坊在这开了三十年,凭什么因为你一个异乡人的话就搬走!”


    周围的百姓渐渐围拢过来,有人小声议论:“其实迁走也好,皮革味确实太臭了”“但下游确实太偏了,没水没路的”。


    庄钧南听见议论声,语气更加强硬:“你们别听她的!她就是想骗我们搬走,好讨好上面。”


    眼看场面要失控,周晏走出人群,脊背挺直如箭出鞘,先前刻意收敛的气场此刻如寒刃破冰。


    “庄兄,迁作坊的事,朝廷会给足补偿,下游会新修水井,还会铺一条石路,方便你运输皮革。新桥修好后,从下游到集市的路会更通畅,你的皮革运输到码头还会更快,这对你的生意,也许是个机会,你觉得呢?”


    庄钧南见二皇子开口,后掩的双手急忙向前拘礼,沉默了一会儿,终于松了口:“小的可以先派两个工匠去下游看看,如果真像这女子所言,小的立马搬走,但如若她欺骗我,小的也是要找殿下说理的。”


    说完他带着学徒转身离开。周围的百姓开始散去。青荷朝周晏竖了个大拇指:“还得是殿下厉害!”


    夜幕降临,远处钟楼惊起寒鸦,钟声从永巷尽头漫过来,一声一声撞在朱墙上。


    青荷独立在院内枯荷残立的石桥,看水中倒影被涟漪揉碎。她回想起今早马上车周晏的徽章,想起了母亲的身影,眼里不禁泛起泪花:难道我要被困死在这儿了吗?


    周晏不知何时已经走到她身后。


    “在想什么?大建筑师。”


    青荷急忙擦去泪水,“没什么,就是想起我娘做的浆果松饼了。”


    自古英雄难逃女儿关,周晏见眼前的女子落泪,目光落在她颤抖的肩头,眼尾微微垂下,薄唇微微开启,似乎想说什么,他抬起了手,却又缩了回去。


    “浆果松饼?一定很美味,可否讲来听听?”


    青荷站起身,“那是我最喜欢的食物,把蛋黄蛋清分离,蛋黄加入玉米油搅拌均匀,再倒入牛奶继续搅拌炼化,加入面粉,搅拌均匀。往蛋清里滴入柠檬汁,再用打蛋器不断打发,直至形成不低落的小尖角,把打发好的蛋白分三次加入蛋黄糊中拌匀,加入蜂蜜,最后平底锅抹油,倒入混合好的蛋糊,盖上盖子,全程微火,看到表面都基本凝固,泛起金黄,晃动锅柄可以滑动,有烘烤香味时,再翻面,一小会就可以出锅啦,再抹上酸酸甜甜的浆果酱,比你们这的粗面馒头好多了。重点是要有爱的味道。”


    她一边说一边指画,情绪缓和了很多。


    “你说的柠檬汁是何物?”


    “是一种水果,你们这个朝代还没有,不过应该可以用白醋代替。”


    “这听起来很不错。”


    青荷转过身,与周晏只有咫尺的距离,微风拂过她的碎发,微红的泪眼是她看上去楚楚动人,二人四目相对。


    “殿下,该用膳了”,侍女来传话,声音轻微得生怕打扰了池里的鱼。


    “一起走吧!”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