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这样的考虑,两国君主赶忙行动起来,纷纷精心挑选出本国最为出色的使者,这些使者满载着各种各样丰厚且贵重的礼物,带着无比忐忑又敬畏的心情,前来向汉军表达称臣之意,并且明确表示愿意成为后汉的藩属国,从此俯首称臣,以求得国家的安宁与存续。
当使者们来到汉军大营之中,他们极为恭敬地跪在汉军大将军赵勇的面前,双手小心翼翼地捧出国书以及那些散发着耀眼光芒、价值连城的珍宝。
他们的言辞谦卑到了极点,诚惶诚恐地说道:“我们愿意成为大汉的藩属国,在今后的日子里永远恪守臣子的职责,绝无二心,定当尽心竭力为大汉效劳。”
赵勇看到这一幕,心中甚是满意,觉得这彰显了大汉的威严与强大,于是便欣然接受了他们的请求,并且不敢有丝毫怠慢,迅速将这件事情详细地奏报给了朝廷。
在兴复十五年这个特殊的年份,后汉经过了许多年艰苦卓绝、漫长而又充满艰难险阻的征战之后,终于成功地平定了四方所有的敌人和叛乱势力,这一路走来充满了无数的生死考验和惊心动魄的战斗。
此时此刻,后汉所拥有的疆域变得极为辽阔壮观,其广袤程度超乎想象。
在东面,其领土一直延伸到朝鲜半岛,朝鲜半岛上那连绵起伏、如同巨龙蜿蜒般的山峦、纵横交错、奔腾不息的河流以及广袤无垠、孕育着无数生命的土地都全部纳入了后汉的版图。
在西面,后汉的疆界抵达西域葱岭,葱岭那神秘莫测、充满了异域风情、仿佛隐藏着无尽宝藏和奇闻轶事的西域地区如今也成为了大汉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里的每一处山川、每一片沙漠都打上了大汉的烙印。
在北面,后汉的统治范围到达漠北之地,漠北那曾经是游牧民族自由驰骋、繁衍生息、无拘无束生活的广袤领地,如今也处在大汉强有力的统治之下,这里狂风呼啸、草原无边,但再也不能摆脱大汉的掌控。
在南面,后汉的边界远达交趾,这一范围远远超过了当年东汉时期的版图大小,交趾那湿热的气候、茂密的丛林也成为了大汉疆土的一部分。
后汉能够取得这样伟大的成就,这无疑是一项震古烁今、让后世为之惊叹不已的壮举,它就像是一座高耸入云、巍峨雄伟、气势磅礴的丰碑一般。
这座丰碑将会永远屹立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任凭岁月的冲刷也不会磨灭它的光辉,被后世子孙所铭记和敬仰,成为中华民族辉煌历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如此辉煌而伟大的功绩,犹如一道惊雷震撼了整个天下,使得所有人都为之惊叹和折服。
桑明川在经过长时间的深思熟虑、权衡利弊之后,做出了一个意义非凡且影响深远的重大决定,那便是举行一场规模空前、盛况绝伦的封禅大典。
这场封禅大典不仅仅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象征,它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与君主的无上权威。
通过这一庄严的仪式来祭告天地,既是为了表达对天地造化万物、滋养众生的敬畏之情,也是为了传达对天地赐予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感恩之意。
当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如同温暖的春风一般迅速传遍全国每一个角落的时候,整个国家瞬间被一种热烈而欢快的气氛所笼罩。
百姓们听到这个消息后,无不欢呼雀跃,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无比喜悦的笑容,那种笑容是发自内心的,是对国家强盛、生活安定的一种由衷的满足与自豪。
一支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队伍开始向着神圣而巍峨的泰山进发。
这支队伍宛如一条巨龙,在蜿蜒曲折的道路上缓缓前行,每一步都彰显着威严与庄重。
一路上,无数的百姓自发地聚集在道路两旁,他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夹道欢呼,眼神中充满了对桑明川这位英明领袖以及这个伟大时代的深深敬仰之情。
到达泰山脚下时,只见桑明川身穿一件华丽无比、精美绝伦的龙袍,那龙袍在灿烂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耀眼夺目的光芒,仿佛将天地间的光辉都汇聚于一身。
他的神情庄严肃穆,眉宇之间透露出一种不可侵犯的威严,仿佛承载着整个天下的重任,肩负着亿万百姓的期望。
他迈着坚定而沉稳的步伐,带领着众多大臣,一步一步地向着泰山之巅攀登。
每一步都走得那么坚实有力,仿佛是在向天地宣告着大汉王朝的强盛与不屈,向世人展示着这个国家的雄心壮志与辉煌成就。
终于到达山顶之后,一场隆重而庄严的祭祀仪式便正式拉开了帷幕。
当桑明川站在泰山的顶峰之时,他的目光所及之处是万里江山的壮丽景象。
在他的身后,站着石敢、赵勇、苏远等跟随他多年的老将,这些老将们都经历过无数的战斗,为后汉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而在他的身前,则是孔璋等新生代将领,他们充满活力与斗志,代表着后汉未来的希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脚下的这片土地,是无数汉家儿女用他们的鲜血与汗水换来的太平盛世,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先辈们的牺牲与奉献。
“自永嘉之乱爆发之后,中原大地陷入了无尽的黑暗之中,好似陆沉一般,汉家儿女在这漫长的岁月里饱经了各种苦难。”
桑明川的声音在泰山之巅不断地回荡着:“然而,在今日,朕要在此郑重地立下誓言:后汉永远不会称霸于世,我们所追求的是天下大同的美好愿景;我们永远不会轻易发动战争,而是要全力守护百姓的安宁生活。愿我华夏民族能够世代繁衍,生生不息,永远沐浴在荣光之中!”
此时,山风猛烈地呼啸着,仿佛是在回应桑明川的誓言。
再看远处的中原大地,只见炊烟袅袅升起,那是百姓们安居乐业的象征;书声朗朗传来,显示出文化教育的繁荣发展,整个大地呈现出一派升平的气象。
属于后汉的时代已经来临,属于华夏民族的辉煌正在沿着历史的长河缓缓流淌,向着永恒的方向不断前行,这是一段值得铭记于史册的灿烂时光。
祭台准备好之后,只见祭台上香烟袅袅升起,在空中缓缓飘散,弥漫着整个山顶,营造出一种神秘而肃穆的氛围。
钟鼓之声齐鸣,那浑厚而悠扬的声音回荡在整个山顶,仿佛能穿透云霄,直达天庭。
桑明川怀着无比虔诚之心,小心翼翼地向天地献上精心准备的各种祭品,这些祭品代表着他对天地的敬意与感恩。
然后,他展开手中的祭文,用洪亮而坚定的声音宣读起来:“我大汉王朝得以兴复,历经艰难险阻,四方得以平定,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依靠天地的庇佑和祖宗的福泽啊。”
“如今,我们的疆域辽阔无垠,万民归心似箭,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繁荣富强。为了表达我们内心深深的感激之情,特地前来进行封禅大典,以答谢天地所赐予我们的浩荡之恩。”
封禅仪式圆满结束之后,桑明川静静地站在泰山之巅,目光如炬地俯瞰着这片广袤无垠的大地。
此时,微风轻轻拂过,他的衣袂随风飘舞,整个人看起来犹如一位降临凡间的天神,威严而又神圣。
他深深地知道,这一刻不仅仅是大汉王朝的荣耀时刻,更是无数英勇的将士们用自己的鲜血和宝贵生命所换来的辉煌成果。
后汉的威名,将会如同这巍峨的泰山一样,永远屹立不倒,并且将流传千古,被后世子孙所铭记和敬仰。
这一伟大的功绩,将成为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永远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当桑明川从泰山封禅的大典归来之时,他已经快要接近五十岁这个天命之年了。
他的鬓角已经悄悄地被岁月染上了白霜,然而他的目光却依旧炯炯有神,犹如燃烧的火炬一般明亮。
在朝堂之上,他不再像年轻时那般锋芒毕露、锐不可当,而是多了几分沉稳老练,在处理国家大事时更加善于运筹帷幄,每一步都走得深思熟虑。
桑明川在洛阳举行了自他登基以来最为盛大的朝会。
在这次朝会上,各国的使者以及藩属的首领们纷纷前来,齐聚在宏伟壮观的太极殿之中。
他们齐声高呼“万岁”,声音响彻云霄,彰显出后汉的强大威严以及在国际上的崇高地位。
就在这一年的冬天,桑明川带领着众多文武百官登上了泰山进行封禅仪式,以此来祭告天地。
虽然现在天下已经安定下来,但是桑明川深深地明白一个道理:打江山是非常艰难的事情,然而守住江山则更加困难重重。
这不仅仅是对统治者能力的巨大考验,更是对整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严峻挑战。
这一天的朝会如期举行,户部尚书陈默手里拿着一份奏折,神色显得十分凝重。
他缓缓地开口说道:“尊敬的陛下,我们中原大地经历了许多年的战乱之后,人口数量虽然已经逐渐恢复过来,但是南北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却开始逐渐显现出来。”
“您看,江南地区是鱼米之乡,那里仓库里的粮食堆积如山,物资非常丰富;然而关中和北疆地区,由于常年驻扎着大量的军队,导致当地的老百姓承担的赋税依然十分沉重,长此以往,恐怕会引起民众的怨恨啊。”
桑明川听后,伸手接过了那份奏折,他的指尖轻轻地划过奏折上“均赋税、通有无”这六个字,陷入了短暂的沉思之中。
片刻之后,他抬起头来,果断地下达旨意:“传朕的旨意下去,从即日起,江南地区的漕粮每年要调拨出三成的比例,用来支援关中与北疆地区;并且要在南北交通的重要道路上设立‘常平仓’,在丰收的年份收购粮食储备起来,在遭遇灾害的年份就将这些粮食发放出去,以此来平抑物价,稳定市场。”
说完之后,他又看向站在一侧的苏远,继续吩咐道:“水师需要加派船只,一定要确保漕运能够畅通无阻,绝对不能出现任何差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苏远听到旨意后,立刻躬下身子领命,并且详细地汇报了自己的准备工作情况:“回禀陛下,臣已经在长江和黄河沿线增设了许多码头,并且安排楼船定期往返运输,完全可以保证漕粮的安全运输,不会有任何问题。”
退朝之后,桑明川换上了一身便服,带着自己的亲卫将军石敢微服私访,走出了皇宫。
他们漫步在洛阳城内,只见街道两旁商铺林立,各种商品琳琅满目,车马络绎不绝,昔日战争留下的痕迹早已被如今繁华热闹的市井生活所覆盖。
在一个街角处,有几个天真活泼的孩童正围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聚精会神地听他讲述“兴汉九策”是如何让荒芜的土地变成肥沃的良田的故事。
孩子们清脆的笑声中充满了对当下幸福生活的满足感。
看到这一幕,石敢低声感叹道:“陛下,您看看现在的洛阳城,比起十年前,它的繁华程度至少提升了十倍不止啊!”
桑明川微微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但同时他也注意到了城墙根下那些衣衫褴褛的流民。
于是他坚定地说道:“尽管城市表面看起来一片繁荣景象,但在这繁华背后,仍然存在着一些贫困无助的人。传朕的命令下去,在各个州郡设立‘养济院’,专门用于收容那些孤寡老人和残疾弱小之人。”
“另外还要设立‘工坊学’,教授流民子女学习各种手艺技能,以便将来他们能够依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实现自食其力。”
回到皇宫之后,孔先生正在书房里等候着他,手中捧着一部刚刚修订完成的《汉史》。
“陛下!”
这位老臣颤巍巍地走上前来,恭敬地递上书卷:“这是臣与众多史官们花费了整整五年时间才修撰而成的国史。它从兴汉寨创业之初写起,详细记录了我大汉王朝复兴过程中的每一个重要步骤和辉煌成就。”
喜欢打破诸天从魔法界贵族开局请大家收藏:()打破诸天从魔法界贵族开局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