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章 暗巷的惊鸿一瞥

作者:栩诉雪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傍晚的梧桐叶筛下碎金似的光,落在旧书桌的稿纸上。林砚握着笔,指尖轻轻覆在少年的手背上,声音柔得像晚风:“这里的辅助线要这么画,你看,把三角形补成平行四边形,面积就好算了。”


    少年皱着的眉梢慢慢舒展开,刚要开口说谢谢,巷口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刹车声。


    池宁倚在黑色轿车旁,指尖还夹着未收起的钢笔。他本是绕路来取一份文件,却被这帧画面绊住了脚步——穿米白色毛衣的青年半俯着身,侧脸浸在暖光里,睫毛纤长,连说话的语气都带着耐心的弧度,和他平日见惯的商场冷硬、声色犬马,截然不同。


    风卷着梧桐絮飘过,林砚似有察觉,抬眼望过来,目光撞进池宁深邃的眼眸里,微微一顿,指尖下意识地收回,唇边还留着未散的浅笑


    总裁办公室里,空气透着不动声色的紧绷。池父端着茶杯,语气慢悠悠却藏着暗刺:“城西项目收尾太仓促,年轻人做事,还是要稳扎稳打,别只顾着往前跑,忘了身后的根基。”


    他抬眼扫过池宁,话里带话:“公司不是一人之功,多听听老人的意见,别总想着标新立异,容易栽跟头。”


    句句都是隐晦的敲打,提醒他谁才是掌权者,警告他别越界。


    但池宁只是垂着眼,指尖漫不经心地转着钢笔,脸上没半点波澜 父亲这些年的猜忌与打压,他早听腻了。所谓的“为你好”“要沉稳”,不过是怕他羽翼丰满,威胁到父亲的位置。


    他心里没半分波澜,甚至没心思琢磨那些弦外之音——城西项目只是第一步,他暗中布局的渠道早已铺开,用不了多久,这家公司谁主沉浮,还不一定。


    “知道了,父亲。”他语气平淡,听不出情绪,起身颔首,转身利落离开。


    下楼后,他倚在黑色轿车上,摸出烟盒点燃。尼古丁的辛辣漫过喉咙,眼底却亮着志在必得的光,脑海里盘算着下一步的扩张计划。可不知怎的,林砚的模样突然闯了进来——暖光里柔和的侧脸,教题时耐心的语调,干净得没有一丝算计,像一片意外闯入棋盘的柔软羽毛。


    池宁指尖的烟顿了顿,眼底掠过一丝玩味。有意思,不过一面之缘,居然能让他在满脑子算计的时候分神。


    另一边,林砚刚洗完澡,湿发搭在额前,手机屏幕突然亮起,是同学发来的解题求助,连带着好几张拍糊的试卷照片。他盯着屏幕,眉头几不可察地蹙起,眼底飞快掠过一丝不耐,指尖却已经点开对话框,敲下的文字温柔得不像话:“别急呀,这道题要先找等量关系,我给你画个示意图讲清楚~”


    发送完毕,他随手将手机扔到床头柜,扯过被子躺下。黑暗中,他睁着眼,脑海里又浮现出车里那人的身影——挺拔的身形,利落的侧脸,连沉默都自带气场,偏生眉眼长得极好,好看得让人移不开眼。


    今天挺累的,想着想着便昏沉沉睡去


    晨光透过窗帘缝隙落在床沿,林砚是被手机连续震动吵醒的。指尖划过屏幕,班长的消息跳了出来:“紧急通知,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校企对接会提前到九点,合作赞助方是池氏集团,车已经在你小区门口了,赶紧下来!”


    池氏集团?


    林砚眼帘微垂,掩去眸底一闪而过的波澜,指尖慢条斯理地掀开被子。没有急切的躁动,只有几分少年人不易察觉的沉吟——上周在市科技馆参加创新论坛时,偶然撞见的那个男人。听主办方介绍是“池氏新业务板块负责人”,年纪轻轻气场却极强,算下来该比他大四岁。没想到这次竞赛的赞助方,居然是他所在的公司。


    他洗漱时动作依旧从容,校服穿得规整,领口扣得严严实实,额前碎发梳得服帖。镜中的少年眉眼清俊,带着高三生独有的干净锐气,神色却平静无波,仿佛只是要去参加一场普通的校内竞赛。唯有指尖在书包带上来回摩挲的细微动作,泄露了一丝心底的异样——那个只大他四岁的男人,穿着简约白衬衫,站在论坛嘉宾席上侃侃而谈的模样,居然让他记到了现在。


    十分钟后,林砚准时出现在小区门口。一辆黑色轿车静悄悄地停在路边,车身线条流畅,看不出具体型号,却透着低调的质感。车窗降下,驾驶座上的男人侧身示意:“是林砚同学吗?请上车,我们去集团。”


    林砚点头道谢,拉开车门坐进后座。车内铺着柔软的地毯,弥漫着淡淡的清香,与他平日里坐的公交、出租车截然不同。他靠在车窗边,目光落在窗外掠过的街景上,脑子里却不受控制地回放着论坛上的画面——男人说话时清晰的逻辑、应对提问时沉稳的气场,还有结束后被人围住时,眼底掠过的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与台上的从容判若两人。


    这些念头只在脑海中停留了一瞬,便被他不动声色地压了下去。他是林砚,是年级第一的学霸,不该为这点偶然的交集分神,更何况对方只大他四岁,却已是手握资源的集团高管,两人的世界本就没有交集的理由。


    四十分钟后,车子驶入池氏集团停车场。摩天大楼直插云霄,玻璃幕墙反射着刺眼的阳光,“池氏集团”四个大字沉稳有力,透着生人勿近的威严。司机引着他走进专属电梯,直达顶层会议室所在的楼层。门被推开的刹那,林砚的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主位,恰好与池宁的视线撞个正着。


    池宁穿着深灰色西装,领带一丝不苟,褪去了论坛上的几分随性,只剩年轻高管的干练凌厉。他正低头听身边人汇报,视线扫过林砚时,动作微不可察地顿了顿,眼底闪过一丝讶异——没想到上次在科技馆偶遇的那个,认真记笔记的少年,居然是参赛学生。讶异转瞬即逝,他恢复了惯常的淡漠,仿佛只是瞥见了一个无关紧要的陌生人。


    林砚神色未变,跟着工作人员在一侧坐下,指尖翻开自己的参赛项目资料,目光落在密密麻麻的公式和设计图上,实则耳尖已捕捉到主位的一切动静——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低沉平稳的询问声,甚至是翻动文件时的细微声响,都清晰可闻。


    对接会开始得有条不紊,池氏项目负责人介绍完赞助背景,轮到参赛学生依次阐述项目。林砚是第三个发言,他抬眼时,神色已然全然专注,褪去了少年人的青涩,语速平稳,逻辑清晰地拆解着自己的新能源模型优化方案,从原理到应用,条理分明,没有丝毫多余的情绪。


    发言完毕,他自然地垂下眼,整理着资料,却能感觉到一道视线落在自己身上。那目光带着探究,不算锐利,却足够有穿透力,像是在重新打量他。林砚没有抬头,只是指尖微微一顿,随即继续手上的动作,仿佛毫无察觉。


    “这位同学年纪不大,专业思路倒是很清晰。”池宁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来,带着独特的磁性,比论坛上听着更显正式,“刚才提到的储能优化逻辑,很有想法。”


    林砚这才缓缓抬眼,目光平静地对上池宁的视线,没有局促,也没有欣喜,只微微颔首,语气带着少年人恰到好处的谦和:“谢谢池总认可。方案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后续还要麻烦贵司技术团队多指导。”


    他的语气疏离而得体,既不怯场,也不张扬,完美契合了一个优秀高中生的身份。池宁看着他眼底的平静无波,想起上次在科技馆,少年坐在第一排,指尖飞快记录、偶尔蹙眉思考的认真模样,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弧度,没再多说,转而示意下一位同学发言。


    接下来的时间,林砚彻底投入到对接会中,偶尔针对评委的提问补充说明,言辞精准,思路清晰,完全看不出半点分心的迹象。哪怕池宁的气场始终笼罩着整个会议室,他也像是免疫一般,只专注于眼前的项目。


    散会时,其他工作人员忙着整理资料,林砚站在一旁,身姿挺拔,双手自然垂在身侧,神色淡然,仿佛在耐心等待,实则余光已将周围的动静尽收眼底。


    就在他准备跟着司机离开时,手腕突然被一股微凉的力道攥住。


    林砚心头微凛,却没有立刻回头,而是先稳住身形,待那股力道稍松,才缓缓转过身,眼底带着恰到好处的疑惑,像个被突然打扰的好学生:“池总?”


    池宁松开手,指尖残留着一丝少年人皮肤的温热,语气平淡却笃定,少了几分商场上的疏离,多了点同龄人间的随意:“上次科技馆,谢谢你提醒我PPT有个数据误差。”


    林砚愣了愣,才想起论坛结束后,他路过后台时,见池宁的助理正急着打印修改版PPT,随口提了句“第三页储能效率数据单位好像标错了”。没想到他居然记到了现在。“小事而已,池总不必挂怀。”他颔首,姿态谦和却保持着距离,没有半分熟稔的热络。


    “该谢的还是要谢。”池宁看着他这副少年老成的冷静模样,眼底闪过一丝玩味,语气放得更平和了些,“晚上有空吗?我做东,请你吃个饭,算做答谢——就当是同龄人之间的感谢,不用有压力。”


    他特意加了后半句,像是看穿了少年的拘谨。周围还有不少工作人员投来好奇的目光,林砚神色依旧未变,既没有立刻答应的急切,也没有直接拒绝的生硬。他沉默了两秒,像是在权衡利弊,随即淡淡点头:“好,麻烦池总了。”


    没有脸颊发烫,没有心跳失序,只有高三生面对年长四岁的前辈时的从容得体。


    扫码添加微信时,林砚的指尖依旧平稳,看着屏幕上纯黑的头像,他只轻轻点了保存,备注好“池总”,没有多余的动作,仿佛只是添加了一个普通的合作方联系人。


    跟着司机走出池氏集团,坐进返程的车里,司机透过后视镜恭敬地询问是否需要送他回家,林砚摇头说“到学校附近就好”,便重新靠回车窗边。神色平静得像一潭深水,没人知道,他心底那潭水里,已被投入了一颗石子——那个只大他四岁、却早已站在另一个高度的男人,像一道独特的光,猝不及防地照进了他按部就班的高三生活,漾开了圈圈不易察觉的涟漪。


    他清楚两人的差距,也懂伪装自己的情绪,所有的好奇与异样,都被他妥帖地藏在冷静的面具之下,只等晚上的饭局,再悄悄看清这道“光”的真面目。


    [加油]开文大吉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暗巷的惊鸿一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